APP下载

夯实专业实践,助力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2022-04-07钟燕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困难资助

钟燕凤

(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1 案例概述

小吴同学,性格内向,有两个弟弟,是家中老大。2018年10月作为替补录取进入本校学习,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且常年外出打零工,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从小就养成成熟的心理,总会告诫自己承担父母不在家的工作,有强烈自尊心,入校后住在混合宿舍,与集体相处差[1]。在校期间主要涉及经济问题和学业问题,相关事件如下:

(1)2018年10月入学报道时的突发情况,一是作为候补学生尚未有录取通知,仅是原专科学校通知来校报道,未与录取学校相关负责人联系,无法办理入学手续。二是2018-2019学年困难认定工作已结束,进入助学金评选推荐阶段,学生不属于在校生无法进行困难认定工作。三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审请即将截止,学生无录取通知书[2],无法办理助学贷款,所以学费无法按时上交,提出希望办理休学的想法。

(2)2019年2月寒假再次提出休学或者退学的想法,因为寒假假期在家乡小学工作赚取生活费,工作相对稳定同时家里的小弟弟无人照顾,最低的希望是能够休学照顾弟弟同时赚取学习、生活费。

(3)2019年5月,原宿舍住的都是大一大二的同学,自身已经出过社会存在交流困难,跟班上同学住得太远不方便交流,想申请换宿舍。

(4)2019年10月,因为本科的知识理论性强在专科期间没有基础同时忙于兼职,导致经常有科目不及格,对即将面临的毕业设计很恐惧,害怕拿不到学位证,心里很恐慌吃不好睡不着[3]。

2 案例分析

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较大经济压力和诸多因物质贫困带来的精神负担双重困扰下,容易引发心理困扰,对自身的学业成就、生活自理造成影响。

本案例的小吴一名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身与家庭现状的学生,在面对家里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学业时想休学甚至退学,在弟弟无人照顾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站出来,作为家中老大希望自身承担起照顾留守弟弟的责任,多重压力下让其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担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1)家境贫困,生活艰苦,因2018年“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拔制”增设“候补录取”名单,在正式录取的学生不到校报到的情况下,候补录取名单的学生可依次替补录取。国家政策出台减少就业压力,增设的候补录取情况,但政策和实际情况不匹配造成学生入学时间延后无法办理助学贷款,造成无法缴纳学费,作为第一批小白鼠而言,充满了未知[4]。(2)小吴在校表现良好,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其父母都外出务工,但是其弟弟年幼还在上小学,无人在家照顾,多年的感情让其无法抛下弟弟在学校安心学习,无形中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3)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父母的陪伴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一环,小吴同学在成长过程中缺少重要的陪伴,缺乏人际交往中的有效交流和及时帮助,形成敏感、不擅长与人交往的个性心理;同时比较在意他人看法,渴望得到认可,不愿将心事暴露在外人面前,也不愿给同学、学校添麻烦,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发展。

3 案例处理

(1)以经济资助为基础,针对小吴的家庭经济状况精准解决其实际诉求,从“奖、助、贷、勤、补”方面构成多元化资助体系,帮助其解决在校期间的学杂费和基本生活费。一是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由于其没有申请贫困助学,及时与其沟通了解具体家庭情况,说明本校的助学政策和资助措施,做好情况说明报告向学校申请临时困难补助。二是发挥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联系学院重点联系单位和学校各个部门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其提供实践机会,以期望在不破坏其自尊心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赚取生活费[5]。三是积极引导参与各类活动、比赛,争取在竞赛中获奖金以缓解经济负担。对于学费问题,积极与学院领导、学生工作部(处)领导沟通,让学生提交缓交学费申请书延缓上交学费时间。四是针对其弟弟留守问题,及时跟其父母沟通,妥善处理弟弟在农村上学留守问题,帮助其调整心态继续返校完成学业。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其解决在校期间的经济难题,从而安心求学,感受到温暖的关怀,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以心理辅导为重点,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做好情绪疏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共情和积极关注建立信任关系,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约谈,积极开展校内校外团体心理辅导员活动,在活动中肯定其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如在班级总结的时候让其上台发言,会议后学生给笔者留言“谢谢老师刚才让我分享自己的总结”,帮助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3)以朋辈互助为方式,调动学生宿舍舍友、班级同学力量,建立学习共同体和生活同心圆。在朋辈互助中,在其申请换宿舍中,其同班同学所在宿舍刚好有一个师妹转专业,让其撰写申请书经学院同意后转入与其同班同学居住,在悦纳自己中学会与人共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共同成长。对于学习困难、毕业设计恐慌的问题,邀请学长学姐帮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解答学习、生活困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信心,帮助其尽快调整心态准备毕业设计。同时,在同学的鼓励和优秀榜样的带领下,小吴大受鼓舞积极参加“互联网+”、中药鉴别大赛等活动。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其变得自信开朗,乐于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顺利通过毕业设计、完成毕业相关事宜,在毕业当年顺利毕业并找到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

4 案例反思

在资助育人工程下结合“扶贫、扶志、扶智”原则,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引导教育和强化家校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缓解心理和学业压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成长成才。针对本案例有一下思考:

(1)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贫困学生,经济困难可以解决,但因为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辅导员积极开展思想引领、心理关怀、志向培养、素质提升等育人工作,教育和引导贫困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强化自强观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在做更好的自己中激发成长内在动力,发挥个人特长及优势,将所学所悟所得运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朋辈心理辅导优势,将学生的老师、同学、朋友有机整合,形成长效机制,在学生面临困难时能第一时间发现并给予帮助,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促进其成长成才[6]。

(2)坚持“以生为本”思想,促进学生成长。贫困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基本一致但又各不相同,这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尊重受助学生主体地位,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掌握学习生活情况,倾听成长困惑和日常需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辅导员自身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熟悉资助工作各项政策同时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学习,以提升资助育人的指导能力,帮助贫困学生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使资助育人精准落地、精准生效。

(3)践行“协同育人”理念,强化教书育人实效。结合各部门各教师在课堂内外,将育人工作与教育教学、学科竞赛、就业创业等工作的有机融合,构建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总体“大思政”格局,连通扶贫、扶志、扶智的“三全育人”格局。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开展如SYB、食品检验工、化学检验工等技能培训。发挥校企合作合作模式,搭建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渠道,不断夯实贫困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为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未来的各种人生挑战中自信、勇敢、无畏。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