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党建新形态探析

2022-04-07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数字

王 燕

(上海理工大大学 党委(校长)办公室,上海 20009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互联网+党建”和“智慧党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并要求“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持续强调了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性。[2]现阶段,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3]深刻把握数字化技术,并服务于党建工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高校作为数字化技术普及面相对较广的重要群体,也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党建新形态。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党建呈现的新形态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逐步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与数字化技术共同成长的高校青年师生,常用、善用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常态和新要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意识、技术、信息和效能的融入使得高校党建呈现出了智慧化、高效化、个性化和立体化的转变,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数字化意识的融入使得高校党建向智慧化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深受数字化影响,在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创生出新的发展动力,对党的各项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构建起党建发展的智慧环境。[4]一方面,通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立联系,形成信息量巨大的党建信息数据库,通过对高校党务数据、党群活动数据、师资信息等海量数据详细分析处理,推动党建工作智能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如对学生学习强国学习情况、党员发展情况、组织生活的频率等客观指标开展综合性、诊断性、预测性分析,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运行情况、师生党员活动情况实时预警,从而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为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指导。

2.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使得高校党建向高效化进步

高校党建通过对互联网中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有效信息提取,并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信息。党建工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生丰富变化,工作架构突破科层结构,实现扁平化运行,使管理服务更加便捷、主题学习更加灵活、决策更加科学,舆论引导和权力监督更加有针对性。党组织通过创建或借助网络互动论坛等方式,缩短了沟通距离,架起了互联互通的工作架构,实现了网络思想动态及时管控。党建工作和网络平台使用规范性的显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党建工作转型升级,提升了党建效能。

3.数字化信息的丰富使得高校党建向个性化转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从表现方式上看,一是传播速度的快捷化。通讯方式特别是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将信息发布在QQ、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5]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全网,引得万人关注。二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数字化时代,一张图、一段语音或者一段文字、甚至是一个热词就会引起强烈关注,这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因时而进,通过开通网上党校、网络课堂、党课云平台等,聚合网络教育资源,提供大量模块化、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随时开放的特点,使高校师生学习教育突破时间限制,走向定制式,实现高校党建个性化发展。

4.数字化效能的助力使得高校党建向立体化延伸

当前部分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重数量、轻教育、疏管理等现实困境。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让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6]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就需要党组织设置突破空间限制,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生宿舍园区、社团活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建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全覆盖的党建立体化平台,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发挥网络在主流舆论引导、敏感舆情监测、权威信息发布、负面情绪疏导、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网上党建”的实效性,全方位推进高校立体党建工作的开展。[7]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党建应处理好的矛盾关系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关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8]数字党建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新路径,应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充分融入数字时代的同时,树立新思维、拓展新技术、打造新平台、构建新形态,将大数据变成党建成效的增量。

1.处理好严肃性与悦纳性的关系,提升感染力和亲和力

数字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把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把他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进而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全方位提升处理效率。[9]在数字化党建过程中,数字化的优势可以快速将冗杂的时事信息转变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将大篇幅、高浓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快节奏、碎片化的内容推送。面对具有丰富互联网经验的高校师生,数字化党建可以更好地以精准滴灌的形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改变传统意义上以阅读、讲座为主的学习习惯,摆脱知识汲取的空间限制,大大增加悦纳性,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但与此同时,“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高校党建也必须遵循严肃性。数字化党建的第一要义在于技术必须服务于党建,就是要以数字化的特点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现阶段,个别高校在使用数字化技术时更多关注形式,企图通过标新立异、博人眼球来引起关注,疏于对内容的把控,导致创作内容浅层化、娱乐化,违背了数字党建的初衷,出现技术支配党建的问题,削弱了党建的严肃性。

数字化党建应处理好严肃性与悦纳性的关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紧扣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主线。[10]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同时,必须始终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将数字化优势合理融入党建目标设计中,深刻践行教育的初心使命。

2.处理好现实参与与网络实践的关系,树立数字化思维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给现实参与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挑战,网络实践也应运而生。党组织生活能否网络化、虚拟化,网络如何发挥正向监督作用,处理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树立数字化思维。以数字化思维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要强化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基本功,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11]具体而言,应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要格外注重用数据说话,提升对于数字的敏感度,用数据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对于密集程度、思维活跃度高的学生群体来说,网络是一把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双刃剑”,而用好这一把利剑的根本在于对数据的掌握。现阶段,部分高校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发展等方面的管理还较为粗犷,因人力、时间、地域等客观原因无法实现精细化,数字管理的运用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2]当前,高校面临的问题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数字决策将很好地解决传统经验无法适用于现实困难的问题,为高校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促进决策科学化。同时,要认识到高校学生仍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成长期,快节奏、碎片化的学习形式在推进高效学习体验的同时并不能完全代替系统性、实践性的深入学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开展数字党建的同时也要保留现实教育环节,适时帮助学生走出纷繁复杂的数字网络,亲身实地的感受实践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

3.处理好集中统一与去中心化的关系,增强管理效能

党的建设“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高校党建的体制机制建设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制度建设形成一个闭环,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但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便捷性、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呈现出“去中心化”的态势,这使得互联网的管理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同时,“去中心化”也使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发声,各种网红、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应运而生,在网民中产生巨大影响,并使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引领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不断“去中心化”的影响下,高校数字党建要注重处理好集中统一与“去中心化”的关系,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同时吸取扁平化管理的优势,通过多点布局下沉管理能级,提高管理效率;利用数字化规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管理效能。高校数字党建必须在基础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深化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网络舆情处置制度的革新,认清数字党建制度完善不能一蹴而就,而要结合技术发展常改常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3],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于高校数字党建而言,还要严格避免制度和执行分离;要注重维护制度权威,加强对于制度执行的监督,实现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4.处理好实效性与技术性的关系,防止本末倒置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有关部委在数字党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行网络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加快全国党员信息库建设,充分运用共产党员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员干部手机信息系统等开展服务。[14]在此号召下,全国各地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了丰富的尝试和实践,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但高校数字党建的实现最终要落脚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上,其核心问题是数字化技术究竟能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多大的数字红利。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应以提升效率、提高能力为目的,注重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普及性,避免为了技术而建设的误区;要警惕“黑天鹅”“灰犀牛”等陷阱,注重技术运用前的可行性分析和运用后的持续性拓展。高校数字党建应以作用发挥为目标,重视数字化技术运用全过程,避免重建设、轻运维,重技术、轻实效等问题,要让基层党组织切实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优势,切实用数字化技术为基层减负,避免将技术革新变成工作加码,将数字党建变成工作负担。要处理好实效性和技术性的关系,推进数字党建一体化进程,避免形成“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要明确数字化技术运用的目的在于服务党的建设,强化党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放,真正实现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打造党建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党建的实施路径

在明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党建开展的原则后,如何合理规划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的作用至关重要,应从革新思维、整合资源、完善制度、技术赋能等方面协同用力。

1.革新思维,提升高校数字化党建意识

高校数字党建的关键在于思维的革新,要意识到数字化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思维层面。数字化时代,高校领导干部首先要认真审视现有工作模式,以数字化思维改变传统工作中的思维定式,加强高校顶层规划设计能力。[15]具体而言,一是要运用数字化思维创新高校党务工作。党务工作是开展好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高校而言更是重中之重。高校每年党员发展比例相对较高,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特色更加鲜明,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工作指导教师、专职组织员等肩负着规范党务工作的重要职责。现阶段,高校普遍尝试推进“互联网+党务”发展,通过构建党建平台提升工作效率,但就现状而言,普遍难以配齐配强既懂技术又懂党务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党建浮于表面。因此,高校数字党建应将建设目的聚焦于师生体验,回应师生诉求。二是要运用数字化思维引领高校中心工作。党的百年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高校来说,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设计高校党的建设目标,才能凸显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16]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提升育人成效的关键就在于打破思维壁障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高校党建整体设计,从内容、形式、体验、习惯等多角度优化高校师生学习成长全过程。

2.整合资源,促进数字化信息互联互通

现阶段,智慧党建、智慧团建、党费系统、党管系统等确实起到了创新形式、提升效率的作用,但长此以往,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将会导致党建工作的离析甚至是党建模块之间的分离。因此,高校数字党建要注重平台整合,促进现有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首先,应在整合高校党建工作业务的基础上形成党建工作的综合平台。综合平台的功能应当在现有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力求简明扼要,如党务办理、党费收缴、学习资源、监督评议等,力求每一个功能都收获实效,每一个数据都言之有物。其次,应在高校数字党建平台日趋成熟的基础上选树全国先进典型,并以此为模板尽早打通全国高校党建平台,实现高校党建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全国一盘棋、内外一张网的大形势下,形成信息共享、经验共鉴的数字党建环境非常重要。最后,要注重校内其他资源信息的融入,形成围绕数字党建平台的高校平台、媒体矩阵。在整合高校党建资源的基础上,应同时打通校内各类信息平台,将学籍、成绩、身心健康等数据纳入,强化归口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形成综合全面的分析,真正实现数字党建对于管理效能的促进和提升。

3.完善制度,保障数字化党建同频共振

从根本上实现高校数字党建工作的创新改革,需要优化高校现有的基层党建组织机制,落实数字党建平台、空间和设施建设,全方位对党建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同时,为了能够统一规格,节约成本,保障高校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应从顶层设计开始建立细节相对完备的高校数字党建制度,从根本上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的数字党建统一战线。

提高大学生对于党的认知以及归属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足够重视数字党建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党建平台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党建平台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网络媒体矩阵的不断完善下,实时更新舆论热点、丰富数字党建的资源储备、积极选树特色典型活动进行报道、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媒介立体化推送消息,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

高校数字党建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各个层面的协同一致、接续用力,从设施、人员、资金等方面落实保障。要加强对于现有高校设施的更新换代,逐步构建起基于物联网的校园平台矩阵,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要建立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数字党建队伍,做好平台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业务指导,确保高校数字党建持续推进;要从高校党委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数字党建的重视度和经费投入,保障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4.技术赋能,强化高校数字化党建的能力

数字党建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在高校数字党建中均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云计算技术促进了计算资源的社会化,使高校实现了从购买软硬件设备向购买云计算服务的转变。云平台能够提供即时的信息发布和海量的学习资源,使党务管理更加便捷,交流更加畅通。大数据核心在于数据分析,可以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如建立“数字驾驶舱”,有针对性的开展党建工作。区块链优点在于单点发起、全网广播、交叉审核、共同记账,可以应用于身份认证、数据共享、数据存证等方面,有利于高校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除此之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在高校数字党建中的应用还有待开发,需注意的是,高校数字党建中的技术应用并非越尖端越好,而是要注重技术的成熟度和普适度,关注师生群体的实际体验。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数字化制胜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数字看G20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