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2022-04-07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倡议一带

艾 迪

沈阳音乐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623

音乐是人类生活与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既是“全球通用语言”,也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千余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成了辉煌璀璨与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有着鲜明的乡土性、民族性以及原生性特点。近些年,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工程获得一定效果,但是依旧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不仅可以推动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还能够深化音乐文化内涵与文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一)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与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必然选择

构建文化强国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能够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不仅是对构建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践,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所以,通过深入探究文化传播内容、对象、技巧与模式,在文化传播进程中以国际性语言传播中国音乐故事,宣传各民族生活习惯和方式,从而全面深化我国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内容。此外,我国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能够呈现出各民族人文地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大范围传播能够推动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及传承,是塑造我国与各民族地区文化形象的主要举措。当然,“一带一路”作为文明互鉴、互尊互信以及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在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尊重和认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周边国家大众的内心深处,深刻领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民风民俗以及社会文明,进而在对外传播中,不断扩大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加强民族自豪感,进而积极化解因政治与经济建设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二)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是深化音乐文化内涵与文化融合的迫切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且各国文化的互相传播、共享与融合,是保证“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在构建文化共同体过程中,因为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文化形态之间本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并互为借鉴。我国音乐文化涵盖民俗习惯、精神品格以及风土人情等诸多民族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其作为区域音乐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一方面可以向周边国家呈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魅力与特色,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国音乐文化的多元融合,从而在延伸本土音乐文化内涵的同时,正确认知外来音乐文化。简言之,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与实施,为我国音乐文化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既能够深化我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交流与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从以往的保守型发展转变为开放型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对外传播目标未达预期

在千余年历史发展和沉淀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传统文化,且在对外传播中对其他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近代以来因为我国综合国力衰落,加之西学东渐的冲击下,导致部分民众逐渐产生质疑甚至抛弃国家的传统文化,这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国家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音乐文化领域亦不例外。我国音乐文化是国家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典型代表,在面对其他国家音乐文化影响的过程当中,过度迎合他国音乐理念,以西化方式改造我国音乐文化,使得我国音乐文化逐渐丧失其特殊的文化意蕴与特质,进而对我国音乐文化造成严重的损害。我国音乐文化之所以可以立足中国甚至国际舞台的主要原因,是其本身具备鲜明的民族性与特殊的审美性,这也是我国音乐文化能够广泛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源泉。然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盲目追求国际赛事、商演、音乐节以及音乐会等各类活动,侧重于商业内容,忽略真正具备民族文化与价值意蕴的教育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真正具备传播价值的音乐文化内涵,进而导致部分受众群体将关注点逐渐脱离音乐文化本身,进而无法实现预期的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目标和最终目的。

(二)对外传播载体较为单一

传播是不断延续文化传统遗产的主要原动力,任何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均是在其传播进程中实现的。诚然,每个国家与地区的音乐文化均具备既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同时也具有自身的文化传播形式与传播载体。以泉州南音为例,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我国闽的南语进行演唱,并通过地缘传承、亲缘传承以及业缘传承等方式在地方进行传播与传承。泉州南音主要依托地方民俗活动、节日节庆以及宗教活动现场表演进行文化传播,在传播载体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音乐文化有着鲜明的区域性特点,若要实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则要通过其他载体完成。近年来,全球各国逐渐迈进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工具和载体已然成为各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性载体。然而,因为国内文化话语机制构建相对滞后,从而导致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时,常常被西方媒体所误读或者忽略,最终让“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大众对我国音乐文化内涵产生负面的影响与认知。除此之外,我国音乐文化在对外传播进程中,普遍采取惯用思维模式,并未深度探索“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及地区大众的载体喜好与接受习惯,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及质量。

(三)对外传播认同亟待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能否得到理想效果,关键体现在周边国家与地区受众群体对于我国音乐文化内涵和特色的认同程度。唯有周边国家与地区受众群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生成高度认同感,才能有效推动其在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对外传播。然而,因为每种文化均以不同场域为依托而存在,且各场域均具有其各自的民族性格倾向机制,这便导致身处于不同文化场域当中的受众群体,势必会通过自身既定的思维模态、价值取向来对我国音乐文化加以理解与审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路一带”国家处于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的地区,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矛盾与冲突、不同民族与种族的矛盾与冲突,呈现易突发、多样性、复杂化、长期化的特点,某一特定事件的爆发可能对周边国家乃至多个国家产生较强的国家风险外溢效应。另外,我国音乐文化在对外传播进程中还面临着语言交流等障碍性问题,这导致在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对外传播认同亟待提升。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认同

我国音乐文化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区域性及民族性等特征,其精神内核、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然而由于各国家文化差异性的冲击,导致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近些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与实施,为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有关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一带一路”倡议周边国家的多元化音乐文化,积极探寻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及本土传承的双重使命。而若想实现该目标,就需要音乐领域从业者强化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在价值认同,建构基于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与特色的交流桥梁,从而落实音乐相通、民心相连以及文化认同。首先,强化个体音乐文化价值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既要宽容、客观看待其他文化体系,也要强化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规避出现对本土音乐文化过度自卑和自弃等负面问题,全面推进本土音乐文化在对外传播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正确认知“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大众审美品位和需求。这便要求音乐领域从业者深度探索当地大众价值取向与审美理念,以我国音乐文化资源为依托,创作出能够映照当地民俗民情与生活现状的音乐作品,进而为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打下群众基础。

(二)完善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立体机制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进行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活动,必须构建与文化传播内容高度协调的立体化传播机制,以此强化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渗透力及影响力。基于此,要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政府部门、社会企业与民间音乐组织等载体的积极作用,多主体协同构建完善的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立体化机制,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能够在周边国家与地区实现深度传播和发展。政府部门要注重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借助政治外交、音乐赛事与音乐交流等活动,增加我国音乐文化在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社会企业要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经贸往来活动过程中,把我国音乐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使当地大众在产品消费中感受和体验我国音乐文化。而民间音乐组织则要按照自身特征,实施多样性音乐交流、音乐展览、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演出等活动,以此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针对性与个性化对外传播。在有效发挥原有传播载体优势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网络平台在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借助脸书、推特及微信等网络平台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交互性以及即时性。另外,对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网络用户观看我国音乐文化相关内容的浏览记录,要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统计,了解传播受众的个性需求及其变化,并将这些数据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改革与创新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和内容,进而不断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及发展。

(三)构建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交流体系

任何音乐文化元素的对外传播,从本质上看均是该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发展的过程。从古至今,我国便借助“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及地区展开文化、政治及经济等多领域的交流交往。而伴随“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音乐不需要特定翻译就能够借助多元文化交流实现我国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民心相通。所以,必须牢牢抓住机遇,建设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长效合作体系,以此促进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一方面,要构建我国音乐文化专业学术交流体系。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学术研究基地的建设,以该基地为依托能够深度了解和探索“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音乐文化特色与内涵,并且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与当地音乐文化深度碰撞和交流,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文化互信。另一方面,要构建音乐专业人才国际化共建培育体系。当前,各国多元音乐文化的交融及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支撑。对此,需要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探索与构建音乐专业人才国际化共建培育体系,积极培育具备扎实音乐理论与技能,掌握文化传播能力与外语交流技能的专业化人才,让其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助推者以及引领者。中央音乐学院基于教育部门提出的根本要求,于2017 年联合周边国家多所音乐院校与国内音乐学院,协同构建音乐教育联盟,借助音乐教育合作和交流的机遇,不断为“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培育国际化音乐人才。除此之外,还积极组织实施中外音乐文化实践活动,借助国际音乐会、音乐论坛以及音乐巡演等活动形式,深化我国音乐文化与周边国家、地区音乐文化的碰撞及交流,从而有效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对外推广及传播。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与实施,不但对我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其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相关部门与工作者要在坚持我国音乐文化精神内核以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度探索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强化我国音乐文化影响力以及自信心,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真正走向国际、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倡议一带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