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析
2022-04-07康顺福
康顺福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析
康顺福
(龙井市第五中学,吉林 龙井 133400)
作业是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历史学科是一个记忆性非常强的人文学科,作业设计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同时突出人文色彩,让学生在作业中培养历史精神与人文素养。“双减”政策的提出对课内外教学和学习的要求提出了新建议、新导向。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必须优化创新,实现“减压、减负、提效、提质”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双减”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现状;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历史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学科特性,要学好历史,必须对课本上的重要史实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历史分析法,结合史料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意义及影响等。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历史学科作业的设计在保证作业质量与效果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去提升作业效率,在作业量合适的情况下,保证学生作业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适当作业实现更好学习效果。
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
初中历史学习的知识点多、杂,历史时间跨度大,对于教师布置作业来说有着一定挑战和难度性。这样的学科性质也使得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这个针对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是学情的针对性。知识方面,由于历史课程内容多而杂,在布置作业时未能凸显重点,甚至有些作业设计没有逻辑性,学生很难通过作业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得学生作业效果不明显。在学情方面,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统一布置,未考虑这种差异性,使得学生提升受限。
其次,作业设计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历史这门学科,掌握历史知识只是基础,真正想要获得成绩提高,历史分析能力与结合现实思维能力不可或缺。遗憾的是,现在的许多作业设计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大量重复来加强学生记忆,这样的作业设计不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多次重复也无益于学生思维锻炼,因此成效往往不理想。
最后,作业设计忽视学科综合性。俗话说,政史地不分家,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现在的许多作业设计只关注课本内容的记忆,并不会引导学生分析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多种原因和意义,使得学生思维受阻,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二、“双减”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新政策下的作业设计不适应
凡事由旧到新都有一个转变与适应的过程,如果什么都一刀切,很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降低学习质量。“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强调思维逻辑与知识整合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以前只需要靠记忆甚至翻书就可以解决作业的模式,对于新的作业设计可能觉得实际做起来很困难,往往一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注意难度和作业量的协调。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作业设计要注意从易到难,逐步过渡,若题目比较复杂,则可以适当降低作业量,保证作业时间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存在偷懒的习惯,当靠抄课本就能快速完成作业成为习惯后,重新面临需要思考的题目,可能产生逃避心理,选择抄袭或者敷衍来完成作业。一方面是由于懒惰,另一方面则是对历史学习没有建立兴趣,认为历史不是主要科目就敷衍了事,没有建立对学科的正确认知。这种不适应是个人习惯和个人认知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学习的正确认知,通过案例、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2.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重心转移
“双减”即为减负、减压,意味着作业量的适度减少,同时也意味着个人时间的增多。对于一些自律性比较差的同学来说,他们并不会把多余的课外时间用于自主学习上,由于心理的松懈和意识的不到位,他们可能错误地认为学习任务会轻松完成,因此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玩乐。由于缺乏准备,在遇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不适应,导致成绩的波动变大。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虽然作业量减少了,并不意味着可以敷衍了事,而是要更为用心地去完成,去思考作业中的逻辑,同时,课外时间也不是全部用来玩耍的,而是要合理利用,可以借助这种时间去看一下历史纪录片,或者一些谈史的作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
三、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1.适配性原则
适配性原则是作业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作业只有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符合当前学习阶段学习要求,才能发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的作用。初中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迎接中考,要使作业内容突出重点,适配考情,同时也要适配学生的逻辑发展、身心发展规律,不可盲目拔高。例如,在七、八年级历史教学阶段应以基础知识铺垫为主,在扎实基本功的情况下适当布置一些应用类问题作为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在九年级教学阶段,就要将整个历史脉络贯穿起来,作综合分析和联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这就是适配性原则。
2.引导性原则
引导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加强作业的思维引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层次与逻辑能力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发展中要注重引导,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思维方式。例如,在布置“百家争鸣”这一板块的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去自行查找资料,理解各家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与要义,并作书面描述,接着,让学生对比不同派别之间的观念差异,并查找资料,探索存在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写出一两点。通过这样一个引导理解到分析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点,同时也培养学生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能力。
3.提质减负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核心原则。要将学生从以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同时,也要保证作业的效果不会因为量的减少而降低,相反,要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想要实现这一点,作业设计必须综合上述两个原则,有针对性的、有引导性的去布置作业,优化作业逻辑,提升作业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作业时间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逻辑思维。
四、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1.根据不同学情进行作业分层
历史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同时,对于一些综合分析题还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根据具体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基础型。基础类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还没有完全掌握,对于这一类学生,作业设计要重点强化他们对于基础历史信息的记忆,可以布置按时间轴梳理知识点、大纲整理、思维导图整理等作业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历史知识绝不是孤立的个体,而应放到整个背景中整体记忆,通过这样的关联性思考,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类:提高型。这一类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需要逐步培养思维能力。对于这一类学生,在作业布置的时候适度增加一些比较类历史题,比如文艺复兴与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记住历史事件的特征与区别。
第三类:综合型。这一类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这一类学生的作业设计应该更偏向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更倾向于综合材料题的设计,通过作业练习把握材料题核心逻辑,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2.设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独立学习能力固然是学生学习能力中重要的一种,但有时候,个人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设立小组的意义在于,适当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弥补个人的局限性,在团队中培养合作能力,通过互相学习,实现共同提升。例如,在学习课程“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合作小组,共同解决作业“一天的生活”,假设自己就处于那个时代,在一天之中会看到什么、经历什么,注意将课堂知识点串联进去。这样的设计更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想办法串联知识点的同时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弥补个人可能存在的一些知识缺失和漏洞,实现互相学习。最后,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有助于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组成学习小组并非学生完全自由的组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干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相对均匀地分布,这样才能尽可能实现互帮互助的理想效果。
3.增加课外实践作业
作业不仅仅能以纸面形式呈现,也有更多的呈现方式。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综合利用作业的不同形式,增加课外实践作业,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课外实践作业包含很多类,实地参观、手抄报制作、绘画制作等等都算课外实践作业。不管具体是什么形式,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历史主题和历史中心,不能只顾形式而忽略内容。例如开展历史文物博物馆参观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个文物,去研究它背后的故事,它代表了哪个朝代,同期又发生了什么历史大事件,让学生形成综合的书面文字,并互相交流。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与历史大事件的结合,帮助学生加强对重点事件的记忆。整理文字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表达。类似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但在布置课外时间作业的时候要注意实践作业的可行性,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整体学生学情以及个别学生特殊情况。
“双减”是国家提出的,意在为学生减压、减负的一个政策,是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能够利用这些时间去提升自己,实现全面发展。因为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一些必要的基础练习必须予以保留,除此之外,应通过整个作业设计逻辑和结构的改变,在强化知识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逻辑培养,让学生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观,真正地让学习历史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做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因此要改变原来量的堆积的作业模式,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设计。
[1]周宁宁.“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探讨[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14):2.
[2]方龙.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J].课外阅读:中,2013(2):250-251.
[3]尹良宝.初中历史作业多样性设计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9):102.
[4]董琼.浅析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04.
[5]王振香.初中历史教学作业设计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0):57.
[6]王庆海.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研讨[J].吉林教育:综合,2016(21):117.
2022—09—06
G633.51
A
1673-4564(2022)06-0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