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启示∗

2022-04-07李小永

森林防火 2022年1期
关键词:区划样地普查

李小永 赵 勤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于保护森林资源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1-10]。普查是做好森林防火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普查地方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86个县区开展风险普查试点工作[11]。其中,贵州省遵义市(含各县区)及福泉市被纳入普查试点范围[12-13]。自2020年8月工作启动[14]至2022年4月底按照修订后技术规程重新提交评估区划成果,工作历时20个月。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省级培训、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野外火源调查、历史火灾调查、减灾能力调查、系统录入、省市县三级质检、评估区划(含基础数据制备、标准化处理)和成果制作等。

1 工作开展情况概述

1.1 思想高度重视,压实各级责任

试点是搞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一环[15],为做好此次试点工作,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第一时间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普查试点工作。各级主管部门深入学习普查工作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增强思想共识和责任感。省级部门及时制定《贵州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方案(试点)》,明确普查内容、职责、时间和范围,并提出具体要求;市级部门制定本级工作方案以进一步督促工作落实;县级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及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人,普查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1.2 强化业务培训,上下互联互动

此次普查虽无经验先例借鉴,但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针对前期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两期业务培训,对相关技术规程进行全面细致解读,组织野外作业实习,手把手教方法,一线普查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组建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第三方调查单位和软件开发商等在内的业务交流群,保障工作沟通高效顺畅。

1.3 有序推进工作,强化过程指导

此次普查工作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在经费尚未下拨时,试点单位充分发挥基层护林员熟悉当地林情和人员数量等优势,先行开展历史火灾、减灾能力、野外火源等调查工作,同步与技术支撑单位开展业务会商,为下一阶段森林可燃物样地调查做准备。组织督导组分阶段赴试点单位进行工作督导,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归纳常见问题形成“清单”,发各试点单位参考借鉴,确保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1.4 克服财政困难,提供资金保障

在国家和省级经费基础上,试点地区克服地方财政紧张等困难,安排配套资金用于评估和区划工作。邀请省内高校专家参与评估区划成果制作。在各级部门和技术机构的相互交流、共同推动下,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2 问题与原因

2.1 存在问题

1)软件系统不完善。试点期间暴露了软件系统不完善、不稳定等问题,如软件更新后原数据丢失、新录入数据无法同步至管理端、野外火源调查数据不能批量录入、系统上传照片导致经纬度缺失等。

2)评估区划准备工作不充分。一方面,试点期间尚未完成软件系统省级部署,无法在线接收共享数据,通过线下获取GDP、人口、农作物等共享数据,存在时间滞后等弊端,这是影响试点地区评估区划工作进度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线下学习效果不佳。试点外业工作于2021年4月上旬完成,在线评估区划技术培训于2021年12月开展,期间对评估区划的探讨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在无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佳。

3)少数样地布设难。外业调查进入中后期阶段,出现少数特定类型样地难以布设现象,如某类型低郁闭度林分无法找到相应支撑资源。调查单位在寻找样地布设资源时花费较多时间且效率不高。

4)外业工作易受天气因素影响。在对试点阶段工作进度影响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时,极端天气是最大风险点。中强度以上降雨阻碍野外作业,降雨影响特定指标测定与取样。天气条件是影响外业进度的重要因素。

5)样地数量有限,不足以支撑模型研建。试点地区已设置的样地,尚不能完全涵盖当地的全部林分类别,不足以支撑模型研建。

2.2 原因分析

1)首次开展普查工作无经验可循。此次普查是林草行业第一次系统性开展的森林火灾风险因素调查工作,无基础可依、无经验可循,相关软件系统也是首次开发应用,且测试时间有限。在此背景下,出现软件系统不稳定等现象在所难免。

2)行业间数据共享是评估区划的前置条件。不同行业部门工作推进计划各异,且共享成果产出时间不尽相同。此次普查工作中评估区划环节需要以特定行业部门共享数据为基础,因此完整获取相关共享数据与否,是如期开展评估区划工作的前置条件。

3)植被现状与资源数据库中信息有差异。贵州省用于样地布设的资源数据是2019年度林地变更数据,该数据源于2016年资源调查。在之后历年林地变更过程中,涉及郁闭度、龄组等因子变更较少[16],导致数据库中资源信息与现状有差异。

4)天气因素影响野外作业。外业调查过程中,大部分调查环节都属于露天作业,此背景下,天气因素将是影响工作进度、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干鲜比等指标的测定受降雨影响。

5)样地设置是以全省资源为基础。按照相关技术规程,以全省资源为基础进行样地布设,依照分层指标,分别统计各层面积后,再按面积占比分配到全省各县区。因此仅试点地区的样地不足以代表全省资源情况。

3 工作启示

3.1 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

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的设置,为有效构建省、市、县三级协调机制提供了人员保障,为工作调度、督导、工作提示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级主管部门作为普查工作责任主体,其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协调、亲自保障,统筹各类资源和各方力量,及时研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问题,是推进普查工作按时间节点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17]。

3.2 施行过程管理,发挥试点作用

事前,组织工作培训,把培训作为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事中,及时收录、解答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定期开展质量进度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督导;事后,组织行业领域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普查一线工作者等对检查办法、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等进行修订,切实增强相关文件实操性。充分发挥试点作用,按照试点先行、边试点、边总结的方式,不断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启动全省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3.3 加强督促指导,保障有序推进

结合普查工作实际,以质量和进度为抓手,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深入试点县开展工作督导。一方面,掌握县区开展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从技术指导[18]、质量检查、工作组织、时间进度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借督导倒逼工作落实,以强化各单位责任和紧迫意识,保障工作高效推进。

3.4 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各家所长

试点工作期间遵义市采取“行业部门+技术服务机构+科研院校”联合模式开展工作。不同性质单位在行业管理、专业技术、学术等不同领域各有所长,通过合作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承担任务的不同单位人员共计派出120余人次,其中,高级(教授)技术职称有28人,中级技术职称有38人。

3.5 动员基层力量,有序推进工作

基础数据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评估区划结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野外火源和减灾能力调查中,试点地区充分发挥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基层护林员各自优势,按照“服务机构拿技术搞培训,护林员上山调查”的模式推进工作,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据统计此次工作共抽调护林员1 900余人,基层护林员的参与是试点地区普查工作如期完成的重要保障。

3.6 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为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省林业局安排部署,试点单位采取自下而上、统一格式、分级开展评估区划的组织模式,成效显著;各级普查办和林业主管部门上下联动[19]、横向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有力促进评估区划工作顺利开展。

3.7 合理安排工作,减轻天气影响

针对天气影响因素,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各调查单位全面统筹工作,科学推进,倒排工期时预留足够结余时间,一方面在天气好时增派人手“抢”工期,另一方面在天气不适宜野外作业时,及时开展数据录入和样地选点布设等工作[20-21]。

4 结语

2021年4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正式发布[22]。在此框架下,贵州省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试点经验,组织多领域专家对贵州省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等进行修订并予印发。试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工作经验总结,拓展新方法、新技术[23-24],为全面启动贵州省普查工作提供了优秀经验和做法。

猜你喜欢

区划样地普查
森林资源监测地面固定样地优化研究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阈值测定与分析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