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头孢呋辛钠治疗猩红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2-04-07周恩源
周恩源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猩红热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咽热、全身弥漫猩红色皮疹、身体发热、疹后脱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还会出现较多并发症。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一般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1],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发生变化,增加耐药菌株,治疗难度较大。而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能阻断病原体的转肽过程,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目的。但研究[2]发现,阿奇霉素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影响患者疾病预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头孢呋辛钠治疗猩红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猩红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男80例,女7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17±1.21)岁。对照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19±1.26)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猩红热诊断标准[3],伴有咽热、猩红色皮疹、身体发热症等症状;患者均无药物禁忌证;未采用其他治疗方式。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由于个人原因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68)治疗。将0.1 g/ml阿奇霉素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 mg/ml,行静脉滴注治疗。如浓度为1.0 mg/ml,滴注时间为3 h;如浓度为2.0 mg/ml,滴注时间为1 h。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南昌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959)治疗。将1.25 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行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咽热、猩红色皮疹、身体发热等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咽热、猩红色皮疹、身体发热症状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静脉炎、腹泻。④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⑤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M(lgM)、免疫球蛋白G(lgG)、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成熟T淋巴细胞(CD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Table1 Comparison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between thetwo groups(±s,d)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Table1 Comparison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between thetwo groups(±s,d)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50 150退热时间2.21±1.02 3.58±1.45 6.271<0.000咳嗽消失时间4.52±1.12 6.58±1.45 7.463<0.000啰音消失时间2.11±0.21 3.88±1.06 6.113<0.000胸痛消失时间1.44±0.02 2.25±0.41 5.462<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Table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two groups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3 Comparison of theincidenceof adversereactions between thetwo groups
2.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8、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8、IL-6、TNF-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μg/L)Table4 Comparison of thelevels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two groups(±s,μg/L)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μg/L)Table4 Comparison of thelevels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two groups(±s,μg/L)
注:IL-8,白介素-8;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n=150)对照组(n=1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IL-8 86.52±2.65 42.02±1.52a 16.271 0.000 86.55±2.78 56.85±1.73 14.173 0.000 IL-6 16.52±1.02 8.25±1.01a 7.261 0.000 16.55±1.05 11.77±1.89 8.162 0.000 TNF-a 18.85±1.56 8.22±1.46a 9.143 0.000 18.86±1.57 13.78±1.98 6.143 0.000
2.5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gM、lgG、CD8+、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gM、lgG、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D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gM、lgG、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Table5 Comparison of immunefunction indicatorsbetween thetwo groups(±s,%)
表5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Table5 Comparison of immunefunction indicatorsbetween thetwo groups(±s,%)
注:lgM,免疫球蛋白M;lgG,免疫球蛋白G;CD8+,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3+,成熟T淋巴细胞。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n=150)对照组(n=150)t值P值lgM治疗前1.56±0.56 1.57±0.78 0.128 0.899治疗后1.20±0.23a 1.34±0.31a 4.442<0.001 lgG治疗前11.56±2.85 11.58±2.78 0.062 0.951治疗后7.21±2.52a 8.99±2.89a 5.686<0.001 CD8+治疗前37.52±2.52 37.56±2.89 0.128 0.898治疗后31.22±4.01a 34.89±4.85a 7.143<0.001 CD3+治疗前52.56±3.52 52.55±4.45 0.022 0.983治疗后59.85±4.02a 56.21±4.12a 7.745<0.001
3 讨论
猩红热发病率不断增加,为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具有难治愈、病程长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5-6]。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头孢呋辛钠是一种长效抗生素,该药物的抗菌机制是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碍蛋白质合成。头孢呋辛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组织渗透性好,且组织和细胞内药物浓度极高,具有半衰期长、维持时间长等优势[7]。头孢呋辛钠进入人体后,一般被巨噬细胞摄取,由于受到炎症的趋化作用影响,巨噬细胞通常于感染部位聚集并释放,释放过程平稳且缓慢,使药物在感染部位形成较高浓度,且维持时间较长。头孢呋辛钠具有较长半衰期,且停药后能维持有效的抗菌作用,时间长达10 d,在猩红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8]。此外,头孢呋辛钠在酸中的稳定性强,可改善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经口服后易被人体吸收,能从人体血液中进入组织间质及细胞质内,提高组织浓度,通过趋化性作用,从而使药物到达感染部位。与其他抗生素比较,头孢呋辛钠分布容积更高,且细胞渗透性更广泛[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gM、lgG、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头孢呋辛钠治疗猩红热疗效显著,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