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甘特图提高科研课题进度及科研人员管理能力的应用评价

2022-04-07雷明德杨旭辉汪玉玲张术华彭素琼王地梅杨秀梅唐璐任河熊雪银

当代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科室

雷明德,杨旭辉,汪玉玲,张术华,彭素琼,王地梅,杨秀梅,唐璐,任河,熊雪银

(1.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 401336;2.重庆市东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重庆 401336;3.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53;4.重庆市东南医院院办公室,重庆 401336;5.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重庆 401336)

科研工作是科室及医院的软实力,其水平的高低可体现医院学术、诊疗能力及发展潜力,也是医院整体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得到科研工作人员及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1-2]。甘特图作为制定进度的工具与方法,由1912年甘特(Henry Gantt)提出,其简单易懂,且有较好的可视性,得到各级管理层人员认可,对医院内部质量管理及培训管理有动态预警作用[3-4]。本研究特提出运用甘特图管理模式对科研进程进行监管,各项指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甘特图资料 建立甘特图,分配任务。成立集束化管理小组,共4人(A、B、C、D)。B担任组长,负责审核总体计划及处理问题,另3人负责定期检查计划范围内所属的信息反馈。第一步制订计划:D负责制订,组长批准。制订项目组培训计划、试剂申购、标本采集检测及鉴定、第一次汇总分析及集束化对策等内容。第二步执行计划:由各负责人根据甘特图计划具体负责所属内容,如A负责项目组的培训及试剂申购;C负责采集标本的检测及鉴定等工作。截至完稿时,甘特图的实时变化,见图1;同步对2020年科研进行甘特图规划,见图2。

图1 2019年科研项目甘特图Figure1 Gantt cha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in 2019

图2 2020年科研项目甘特图Figure2 Gantt cha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in 2020

1.2 其他资料 分析参与3项课题A和D及参与任意一项科研课题的科研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对个人科研能力及科研管理能力进行测评,共发放21份,收回20份,有效率为95.24%。问卷主要包括科研兴趣、每天科研时间、科研应用及成果(论文或授课)等内容,并根据有无科研基础进行分组比较。

1.3 方法 学习甘特图起源,应用于2019及2020年科研课题进度,更好地跟进科研进展,其次根据近3年参与科研申请并通过的立项课题,多角度比较上述科研共同参与人员A、D的科研学习参与度及课题贡献量,分析科室层面及医院层面对科研课题各项参数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课题贡献量比较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甘特图应用前后3项科研情况比较 2018年科研过程中未使用甘特图计划,该课题通过传统模式由课题负责人主要规划实施,多人参与检测的模式进行,现已进入结题阶段。2019年科研初次使用甘特图,科研立项后,由课题负责人第一时间召集课题组成员,并成立集束化管理小组,学习并应用制作该项目的甘特图,实施1年来,根据甘特图提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并进行部分工作调整及备案。2020年科研因立项不久,刚开始建立甘特图学习计划和甘特图表格制作。

2.2 甘特图应用前后人员比较 其中初级人员6人,中级人员9人,高级人员5人。无科研基础人员中,初级4人,中级5人。共6人(初级2人、中级4人)在申请市级继教和院内三新科研均以第一完成人完成项目,并有1名中级人员以第一作者完成学术论文(待刊),见表3。

表3 甘特图应用前后的人员比较(n)Table3 Comparison of people beforeand after theapplication of Gantt chart(n)

2.3 科室近3年参与的科研情况比较 科室3年的科研工作均由检验科主任担任主研人,并依托检验科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检测,科研课题的性质也由多科室合作发展至区域内多中心合作模式,至2020年科研发展为跨区域多中心合作。2018、2019、2020年医院配套经费分别为2、2、2.5万。课题级别分别为区卫健委项目、区卫健委与区科技局联合项目、区科技局项目。通过3项共同参与人员A和人员D的科研量化考核,分析两人课题量化比变化。人员A在课题排名与工作量均无变化,因此,课题贡献量无变化。人员D在课题排名与工作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科研量化考核数据分析,人员D在2018年科研量化比为2%,2019年科研量化比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6,P<0.05),见表4。

表4 科室近3年参与的科研情况比较Table4 Comparis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thedepartment has participated in in thepast 3 years

3 讨论

3.1 甘特图提高科研进度及科研人员管理能力的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时表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战略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近期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表示,全院将加大投入力度使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达到三级医院水平。近年来,科室在窗口服务及标本管理上也应用了PDCA、精细化管理等不同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软实力[5-6],医院也在积极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及人才建设。甘特图可系统梳理整个科研流程及各要素负责人所需负责事项,使项目顺利进行,对于课题组成员,个人科研能力随着项目的进行也得到提高,有科研经验的人员可从多方面对项目进行剖析,寻找科研创新题材,无科研经验的人员可跟随项目的进程熟悉论文等科研框架,为提高个人科研论文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两项科研甘特图展现两个科研团队的学习能力及管理能力,从中积累多种科研管理经验,为今后更大的科研项目提供保障。

3.2 甘特图提高科研进度的研究及应用 2019年科研(2019-10)为区卫健委与区科技局联合攻关项目,涉及科研人员及采样地点单位达十余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笔者作为科研骨干在项目负责人(人员B)及主研人(人员A)的指导下起草项目甘特图,多次讨论后定型实施并发布于组建的科研项目联络微信群,以便各位课题组成员知晓。通过甘特图分解工作任务,最大程度发挥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2020年科研(2020-02-034-D)为区科技局项目,涉及跨区科研项目,此项目的甘特图由中级职称人员起草并上报该项目负责人及主研人审批实施,因项目刚立项,仅停留在计划中。科研骨干及中级人员在课题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课题组的高级人员均有科研基础,得益于本院副高职称评审制度,初中级人员的科研水平在应用甘特图后明显改善,在市级继续教育授课、院内三新技术及论文发表均有提高。在此次甘特图应用中,初级职称50%人员得到提高,中级职称80%人员得到提高。在晋升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虽然不提倡唯论文和唯科研评审,但对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优化科研在评审中的比重,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使优秀临床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发挥职称工作的激励作用[7]。有研究[8]表明,人才流失主要以初中级人员为主,占64.1%,初中级人员流动性较大。而此次甘特图的应用使初中级人员在科研及工作中获得感倍增,使自身水平得以施展,避免人才使用上论资排辈,为初中级人员树立信心。医院在避免人才流失方面进行认真研究,2020年1月2日发布重东南医党(2020)1号文件,关于服务人才工作制度的实施,通过党委成员与服务人才实行结对子形式,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完善联系服务人才长效工作机制,激励人才更好地发挥学科建设引领作用,为促进医院快速发展汇聚力量。

3.3 甘特图提高科研人员管理能力的研究及应用为培养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和时代变革能力的管理人员,需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团队和中青年骨干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医院组织科研高级人才引进及选人用人年度报告,建立联系服务人才工作制度。近期组织参加“浙江大学-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干部内训培训班”等多种管理类培训,甘特图的管理模式也是某科室主任经医院平台组织培训活动的学习成果,后经多次应用逐渐成熟并推广,此次基于科研课题运用甘特图的同时,笔者尝试启用科研量化比的模式对科研人员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以期为今后后续职能部门在对科研量化绩效提供依据。以笔者(人员D)为例,在2018年的科研排名为11/16,2019年排名为13/16,排名有所下降,但工作量却由2018年的2%上升至2019年的15%,按本研究所创课题贡献量计算,由2018年的2%上升至2019年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P<0.05)。本次甘特图的制作与应用,与以往PDCA及精细化管理有所不同[5-6],通过甘特图的制作可使人员更加熟悉科研项目的整个框架并可对项目进行二次规划,融入更多课题组成员的创新想法,使科研更好、更全面地进行。与国内大部分三甲医院的科研评价方法不同[9-10],本院为二甲医院,在科研项目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成熟三甲医院的科研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探索建立适合初级阶段科研水平单位的科研绩效模式能激发临床医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及工作潜能[11-12]。本研究将排名与课题运行中的工作量相结合,综合评估每个人的课题贡献量,避免科研排名降低科研人员积极性,更加科学合理的参与科研项目。

综上所述,基于甘特图的管理模式可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及工作能力,并为科研管理者及实验室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科室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