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乐育劳 因悦而动
——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2-04-07邵兰霞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音乐教育

邵兰霞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环,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笔者结合自身长期担任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体会,认为音乐学科在进行美育的同时,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劳育”元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与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美促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经过仔细研读教材,笔者梳理了“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中与“劳育”元素相关的内容(见表1)。

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教科书中的这些音乐作品涵盖了家庭生活劳动、农业生产劳动、职业劳动、集体劳动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围绕这些作品开展融合劳动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是每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为例,谈谈感想与体会。

一、潜移默化,以乐育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从低学段到高学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让他们在音乐作品中体悟劳动情感,从音乐文化中传承劳动精神,潜移默化,逐步浸润,以乐育劳。

(一)因势利导,培植劳动观念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要教给学生某种劳动技能,而是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小学阶段正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基础时期。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爱劳动”正是从人文角度出发,选编了四首优秀作品,将“爱劳动”的美德教育自然且有效地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歌词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

案例1

教师:仔细聆听,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

(学生回答:雄鸡、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教师:再次聆听,这些小动物们分别是用哪些方式来劳动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歌曲告诉我们要向哪些勤快的小动物学习,又不要学习谁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唱一唱……

教师还可以将关注点从歌曲中小动物的劳动转移至爸爸妈妈是怎样用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等问题上,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

在本课的民乐合奏《三个和尚》中,教师还可以借助教科书中提供的插图或动画片,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内容,使他们理解“热爱劳动、团结合作,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二)贴近生活,体悟劳动情感

音乐与劳动生活是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它不仅来源于劳动生活,而且学习音乐和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八课“丰收歌舞”就编排了三首表现丰收后人们载歌载舞的作品。其中,管弦乐《丰收》营造了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情绪。

案例2

1.在《丰收》的主题音乐背景下,教师出示一组表现丰收场景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再听音乐,说说乐曲中哪几段表现的是渔民小伙们热烈豪放的舞蹈,哪几段好似姑娘们优美抒情的歌声。

3.分段聆听两个主题旋律,从演奏形式、节奏、力度、旋律等方面分析两段音乐所产生的不同的情绪特点,并跟随音乐唱一唱。

4.完整聆听全曲,整体感受喜庆丰收的欢快场景,并用动作表现小伙子们与姑娘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演唱和聆听这些表现丰收喜悦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丰收后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感情。

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农家乐”围绕音乐与农家劳动生活这一人文主题,以“农家乐”为主线,选编了三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中外音乐作品,表现农村儿童劳动生活的场景和情趣,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并体验农村庆祝丰收的热闹场面和丰收带来的欢乐,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

(三)层层深入,传承劳动精神

音乐的起源是多元性的,其中就有劳动起源说。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爱劳动”中的《三个和尚》《大家来劳动》,就包含完成集体劳动时所必需的团结一致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感悟克服困难和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使劳动精神得以培育和传承。

其中,《大家来劳动》充分表现出大家一起劳动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群体模拟表演,表达对劳动的喜爱和愉快劳动的心情。

案例3

1.播放音乐动画《大家来劳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大家引荐几个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2.聆听欣赏:再播放音乐动画。

引导谈话:大家看到了什么?

ding dang! ding dang!三位同学在钉课桌。

shua shua!两位同学在扫地。

ca ca!同学们在擦桌子。

启发:他们是怎样钉课桌、扫地和擦桌子的?(学生模仿表演)

试验草鱼购于武汉市柏泉农场草鱼养殖基地,并在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养殖基地中完成养殖试验。试验分为三个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CLA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对照组饲料投喂,CLA组草鱼使用试验组饲料喂养,将试验鱼养殖在网箱中,每个网箱随机分配30尾草鱼(7 g/尾左右),每个试验组有三个重复,共计9个网箱。养殖周期为35 d,养殖周期内,水温为25~30℃,pH值约为8,溶氧约为7.7 mg/l。

本课教学从视听入手,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和演唱,并对乐曲中集体劳动的场景进行模拟,同时感受“劳动者”不怕苦、不怕累、愉快劳动的状态。这种方式既符合儿童爱模仿成人劳动的心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强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传承了劳动精神。

二、实践促劳,因悦而动

音乐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音乐教学强调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材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也有许多与劳动相关的拓展实践,让学生在享受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实践形成自身的劳动意识,体验劳动中的趣味,发展劳动技能等。

(一)生动表演,模拟劳动情景

无论古今中外,劳动的身影都是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巧巧手”,就用生动活泼的音乐内容向学生们介绍了采蘑菇的小姑娘、粉刷匠、理发师、打铁匠等劳动形象,以及他们的劳动情景。其中,经典的波兰儿童歌曲《粉刷匠》,形象地描绘了一名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忙得鼻子上也弄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澳大利亚民歌《理发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快速、认真、愉快地忙碌着的情景。笔者认为在学习此类音乐作品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案例4

1.聆听歌曲范唱,说说音乐中的小朋友(老爷爷)在做什么?

2.运用科尔文手势辅助,模唱歌曲旋律。

3.学唱并记忆歌词。

4.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歌词自编动作。

学生在聆听、学唱了这些乐曲,并了解了相应的劳动形象之后,便可以合着音乐做有劳动情节的歌舞表演,模仿工匠们的劳动,体验音乐中的劳动形象。

(二)自主编创,融合劳动画面

编创是音乐课程创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通过编创歌词、节奏等内容,可以体会生活中的劳动趣味,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性音乐思维。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五课中的歌曲《洗手绢》,在第一段歌词中用蓝色色块留出空格,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劳动表现,即兴编创关于劳动的歌词并演唱。在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水上的歌”中,教材安排了为劳动画面编创适合的节奏并做表演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与劳动生活的交融关系。这些课堂的拓展活动,基本上都是与劳动有关的编创实践,以便于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劳动经验,掌握课堂上的音乐知识与内容,同时又可以通过音乐课上的拓展活动,体会到生活中的劳动趣味。

(三)乐器制作,拓展劳动体验

除了编创的实践活动以外,创造领域还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探索音响与音乐,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自制简易乐器。小学不同阶段均有让学生自主制作小型打击乐器的动手实践活动,若学生有过劳动经验的话,其动手能力往往更强,制作效果也更好。相应的,学生通过音乐课多操作、多实践,累积制作经验、培养制作兴趣,也会在生活中表现得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音乐课堂学习为学生制作乐器奠定了审美和创作基础,同时乐器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全新的劳动参与。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乐器,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劳动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此时,再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便能体会到艺术家在某种层面上也是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劳动者。

三、知行合一,融合并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笔者希望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以及开展“劳动主题”的班级音乐会等多项活动,知行合一,融合育人,让学生用自己的所学所得,成为美与劳动的践行者,最终反哺社会、影响他人。

(一)启用“劳动主题”班级音乐会

“班级音乐会”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通常在学期末的时候举行。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在小学中高学段的某个学期,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班级音乐会。此时,学生已在课内及课后积累了一定的与“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可在班级音乐会上以演唱、演奏、歌舞表演、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展示。在音乐会的最后,教师既要肯定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要鼓励、赞赏学生对“劳动”主题音乐作品入心入情的掌握与表演。这时于师生而言,既是一种知识的检验,也是一次愉悦的教育。

(二)举办“致敬劳动者”五一晚会

每个节日都可以作为学校举办校园活动、展示校园文化、进行节庆教育的时机。比如,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举办一场音乐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过程,便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良好契机。首先,由学生代表与学校一起进行晚会策划、制作晚会邀请函;其次,向学校的教师、工作人员,以及家长中各行各业的劳动代表发出晚会邀请;最后,排演晚会的演出节目。自始至终,在筹备晚会的各个环节中,学校只负责引导,而学生则全程参与。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用实际行动真真正正地“向劳动者致敬”。

(三)开展“探究音乐从业者”主题活动

与课堂相比,实地考察、综合探究、亲身体验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而我们的音乐课程也可以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这些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学生可以对音乐教师、词曲作家、附近的社区文艺工作者、企业文艺负责人等音乐从业者与文艺工作者进行采访,探究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与劳动情况,切身感悟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本文就音乐课堂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简要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要真正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以美带劳、以美促劳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我们应全面贯彻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找到音乐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培植劳动观念、体悟劳动情感、尊重劳动形象、传承劳动精神、参与劳动实践,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音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