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韧素质在高校跆拳道训练中的作用分析

2022-04-07董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跆拳道实验组素质

董梅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000)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有了跨越式发展及实质化扩张,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增加跆拳道相关课程,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经途径,以期通过跆拳道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生身体平衡性,实现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双向发展。其中,柔韧素质在跆拳道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及功能,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跆拳道学习效果,更是对学生关节及肌肉活动方面具有提升价值。因此,可以看出,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身体柔韧素质训练对学生最终跆拳道学习成果具有直接影响,据此高校教师在提高跆拳道训练教学效率中应注重提升学生柔韧素质,以此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发展。

1、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1.1、概念界定

柔韧素质泛指人类进行身体活动时运用到的一种身体素质,较为常见的如游泳、武术、田径等运动项目都对柔韧素质有着一定的需求。不同教材对身体柔韧素质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运动训练学》表示柔韧素质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及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及伸展能力,同时根据不同表现形式对柔韧素质进行了不同分类;而《运动生理学》认为柔韧素质是身体机能在运动训练中完成大幅度运动机能的支撑能力,同时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很多,与关节结构、周围组织、年龄、行为及肌肉温度等因素具有直接联系。

1.2、文献回顾

素质教育理念深化推进下,高校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柔韧素质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我国学者曾明确提出跆拳道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身体柔韧素质要求极为严格,部分学生身体柔韧素质无法满足跆拳道课程的基础需求;另有学者表示我国高校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锻炼意识欠缺,导致学生对跆拳道动作的学习效果不佳,加之学生对自身身体柔韧性的培养意识不够,继而造成学生在学习跆拳道中较为困难,甚至部分学生在跆拳道学习中会出现身体受伤等现象。

有学者就跆拳道教学中人体柔韧素质的特点进行研究,他表示在训练以横叉、纵叉、前踢后撩等方式,唯有柔韧性训练练习次数及频率足够,才可切实提高跆拳道的实际教学效果;另有学者以跆拳道腿法动作练习为例,在完成跆拳道腿法练习时,为了保障腿法动作训练的高质量,就需要保障跆拳道的动作幅度,而动作幅度与学生自身高度及伸展性具有直接联系。较为常见的就是在进行劈腿动作中,如学生身体柔韧素质无法达到要求且髋关节伸展性无法满足劈腿动作,继而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或练习中无法完成劈腿动作。反观,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柔韧素质,继而就可在跆拳道动作中发挥出较强的速度及力量。从身体机能角度来看,人体运动表现出的速度与力量主要根据人体肌肉收缩程度进行体现,而人体肌肉收缩与韧带弹性表现出的柔韧性具有直接联系,因此可以看出良好的身体柔韧是保障学生跆拳道学习效率及降低学生意外受伤概率的主要组成部分。

2、实践分析

2.1、研究对象

以A高校为例,随机选取男生40名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柔韧素质训练。

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此次分析柔韧素质在高校跆拳道训练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知网、维普及万方等网络数据资源库及图书馆相关文献内容的查询,为此次研究提供较为祥实的理论数据及案例支撑。

(2)案例分析法。

通过搜集一些名师的教学课例,收集、整理、归纳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录等,并通过对其全面分析和研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策略。

(3)逻辑分析法。

对于以上几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由此进一步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以及相关建议。

(4)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2.3、训练内容

(1)静态拉伸。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通过PLM系统紧密结合到一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控制准则和所需资源、文件、记录,对于可由计算机完成的活动,将其嫁接到PLM系统,并将PLM各个模块的报表输出格式统一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质量记录,形成一个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

静态拉伸训练泛指训练者在规定时间内牵拉练习肌肉实现关节解剖学最大位置上及最大限度受力点上,依托自我控制或外力控制在位置上静止保持相应动作的一种拉伸方式。静态拉伸相较其他拉伸方式而言,它的训练方式简单易懂,同时无需过多器械及复杂的拉伸步骤,但在具体拉伸过程中要对实践、力度及角度等因素进行综合控制,如,拉伸过度势必对学生身体机能造成损伤。据此,此次训练采取缓慢柔和的静态拉伸方式,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拉伸过快对实验组学生造成的不适感,同时可以降低实验组学生肌肉损伤的风险。训练方法如表1所示:

(2)动力拉伸训练。

动力拉伸训练泛指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通过节奏明显、动作频率快及动作幅度大(逐步提升)的一种拉伸练习方式。相较静态拉伸训练而言,动力拉伸训练会在拉伸过程中,产生重复且多次的肌肉持续收缩状态,其目的主要以泛读振动、牵拉肌肉提升学生柔韧素质。但值得注意的是,动力拉伸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在拉伸过程中切忌用力过猛,如,学生身体机能无法承受相应冲击力,势必导致学生肌肉拉伤及受损。此次动力拉伸训练内容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动力拉伸训练内容

(3)PNF 拉伸方法。

PNF拉伸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亦被称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具体表现在它通过刺激训练者感受器实现神经、肌肉及本体感觉的共同参与。PNF在运动中的作用是通过激活肌纤维参与运动,从而促进主动肌和拮抗剂的收缩与对抗,提高肌肉的张力和活力,从而使肌肉放松;最初的PNF拉伸是Herman Kabat医生基于神经肌肉系统开发的,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肌肉麻痹的病人,用于医疗康复。近几年PNF拉伸法在体育领域的贡献才被人们认识,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瘫痪患者。PNF拉伸法的具体操作流程:步骤一、激发拉伸。在该过程中,使目标肌以慢、力度小的方式拉伸,而不需要触及到机体的防御系统;步骤二、对抗性阶段。在此过程中,受试者的目标肌群主动收缩对抗被动拉伸的肌群,此时肌肉自身产生的收缩力过大,进而会激活肌肉本体感受器;步骤三、放松阶段。受试者和受试者都放松,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为下一次深度拉伸做准备。深拉伸步骤四:在身体已经适应的范围内将其拉伸到更高的范围。此次训练方法在该步骤的基础上,综合学生身体特征进行了定量训练,具体如下:

表3 PNF拉伸法训练内容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组前后柔韧素质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实验组通过为期8周的柔韧训练后,对反应柔韧素质的横叉、左纵叉及右纵叉三个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实验前指标数据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4。

表 4 实验组柔韧度变化情况(±s,度)/n=20

表 4 实验组柔韧度变化情况(±s,度)/n=20

实验前 实验后 提高值 T p左纵叉 89.42±6.31 97.92±5.45 8.52 4.5591 0.0001右纵叉 90.51±5.25 99.23±5.50 8.72 5.1289 0.0000横叉 91.41±6.35 100.57±6.15 9.16 4.6340 0.0000

将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所得数据通过excel表格进行分析对比,表4展示了实验组学生前后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对实验前三项指标与实验后三项指标配对样本T检验后,得出实验组学生横叉、左纵叉及右纵叉P值均为0.000,均<0.01。同时,实验组运动员的左纵叉均值从89.42±6.31增长到97.92±5.45,增长幅度为8.52;右纵叉均值从90.51±5.25增长到 99.23±5.50,增长幅度为 8.72;横叉均值从 91.41±6.3增长到100.57±6.15,增长幅度为9.16。这一现象说明了柔韧素质训练对学生身体拉伸力具有显著影响。

3.2、对照组实验前后柔韧素质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主要为日常训练且不刻意进行训练柔韧素质的方法。对反映柔韧素质的横叉、左纵叉及右纵叉三个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实验前指标数据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5。

表 5 对照组柔韧度变化情况(±s,度)/n=20

表 5 对照组柔韧度变化情况(±s,度)/n=20

实验前 实验后 提高值 T p左纵叉 88.87±5.80 93.14±5.95 4.27 2.2982 0.0271右纵叉 90.31±5.52 95.30±6.92 4.99 2.5210 0.0160横叉 89.19±5.70 94.55±7.12 5.36 2.6282 0.0123

对照组运动员的左纵叉均值从88.87±5.80增长到93.14±5.95,增长幅度为4.27;右纵叉均值从90.31±5.52增长95.30±6.92,增长幅度为4.99;横叉均值从89.19±5.70增长到94.55±7.12,增长幅度为5.36。从以上可以看出,柔韧素质指标的幅度在8周内几乎相等。

3.3、前后各组柔韧素质指标变化分析

如表6-9所示。

表6 实验后两组横叉柔韧度(±s,度)

表6 实验后两组横叉柔韧度(±s,度)

组别 横叉实验组(n=20) 100.59±5.14对照组(n=20) 92.56±7.07 t 4.1084 P 0.0002

表7 实验后两组左纵叉柔韧度(±s,度)

表7 实验后两组左纵叉柔韧度(±s,度)

组别 左纵叉实验组(n=20) 97.93±5.56对照组(n=20) 92.13±5.93 t 3.1909 P 0.0028

表8 实验后两组右纵叉柔韧度(±s,度)

表8 实验后两组右纵叉柔韧度(±s,度)

组别 左纵叉实验组(n=20) 99.28±5.54对照组(n=20) 93.23±6.83 t 3.0766 P 0.0039

表9 两组柔韧指标情况(±s,度)

表9 两组柔韧指标情况(±s,度)

?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运用了PNF拉伸法及静态、动力拉伸法后,学生柔韧指标较对照组而言具有显著增长优势。通过对学生进行10周柔韧素质训练可以得出,静态拉伸法、动态拉伸法以及PNF拉伸法对受试者横叉、纵叉以及坐位体前屈均有促进作用,但PNF拉伸组指标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传统拉伸组,说明PNF拉伸法相比于静态拉伸法和动态拉伸法更能有效促进柔韧素质的发展。

3.4、柔韧素质对跆拳道教学作用的分析

(1)力量及速度对比。

跆拳道训练中最能体现柔韧素质功能及作用的即是学生腿部及髋关节的柔韧性。跆拳道动作以腿法为主,通过提高学生腿部及髋关节的柔韧素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跆拳道动作幅度及协调性,跆拳道训练及实训中对学生速度及力量具有较高的要求。跆拳道论及速度与其自身韧带及肌肉弹性具有直接联系,通过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柔韧素质肌肉收缩速度及协调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2)反应能力。

在跆拳道练习过程中为应对对手的进攻,良好的反应能力及灵活性较为关键。而通过柔韧素质的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肌肉收缩的速度,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少反应时间,在进行测试中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反应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3)意志力。

意志力是支撑学生跆拳道练习及实践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柔韧素质的提升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学生的柔韧素质较好可以积极参与跆拳道训练,不仅身体柔韧性得到相应改善,在以往的训练中还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4)受伤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跆拳道训练中学生因身体柔韧性较差而导致意外受伤的现象呈增长态势。在跆拳道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柔韧素质,不仅可以显著增强学生韧带及肌肉的弹性,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关节的灵活性及力量,对降低学生跆拳道练习损伤的概率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4、结论

总而言之,跆拳道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跆拳道课程增加柔韧性训练,保障学习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进行肌肉拉伸,能防止学生参加跆拳道运动由于动作幅度太大而出现肌肉拉伤。此外,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在跆拳道课上训练练习,提高运动技巧,教师在具体的讲授中要融入柔韧性训练,让学生能提高学生运动强度,规范跆拳道动作标准。

猜你喜欢

跆拳道实验组素质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