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澄怀味象
——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性

2022-04-07党志斌

河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天地山水画山水

党志斌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人对于意象和意境的追求是自古有之的,无论是文章、诗词、歌曲、绘画等,艺术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往往深深隐藏在作品形象之中,通过艺术手法的修饰将独特的精神与作品形象相融合。山水画是中国的主流绘画题材之一,对于美好事物的描述、对于山水美景的追求,都是山水画得以发展的动力。对于山水写意的优化其实从未停止,新时代下对于如何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以及如何利用情感丰富山水画的意境,都是山水画家在不断研讨的课题。

一、中国山水画发展概述

纵观中国文化艺术史不难发现,时代背景的变化才是促发艺术理念改变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动荡时期,对于封建朝廷的无奈、对世俗现状的失望,都会让文人雅士希望逃避现实、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地之景,对于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同样如此,赞扬自然美景、将情感与希望寄托于山水画像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尤其是在由“盛世”转变到“乱世”的过程中,艺术创作者的内心道德体系崩溃,社会整体的审美偏好也开始变化,对于山水意象的研究也就更加深入。这种愈受外力挤压,愈以退守为反抗的独特心态,是受到中国封建社会特征以及中国独特审美理念的影响,就是在感到现实无望的情况下,将自身际遇、希望、志向、思维观念等都寄托在山水之中,用山水意象来宣泄情感,追求化实为虚、虚中求韵的创作意境,从审美角度避开社会现实,在失望与希望中渴望得到解脱。所以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传统社会不断在安定与动荡之间徘徊的象征之一,山水意象将天地之景与人文情感相互交融,画家的过往前尘通过笔锋渗透入颜墨之中,构成了山水之画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的艺术形式中,其实一直都不倡导直抒胸臆式的情感表达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封建统治者的控制,一些特有的词汇和句子不能直接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艺术习惯使然,无论是诗文、小说、绘画、歌曲等,真正受到追捧的作品一般都是将作者思想内涵暗藏于作品之中,或是侧面影射社会现实。但是我国传统艺术中又不喜欢使用抽象的创作方式,也就形成了以具体的形象,隐晦地表达作品目的的创作习惯,形成了越是需要鉴赏才能感悟出思想内涵的作品,就越会受到文人追捧的艺术潮流。所以根据对史料的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基本是以下面几个时期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以独立面貌登上历史舞台。此时对于山水景色的感悟、对于山水之景的描绘和表达,已经突破了汉代“比德”传统,不再认为山水之美是由其影射的人之德行决定,而是注重山水之物本身的美感,重视挖掘山水之间原本的韵味。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对于如何构造基础的山水形象、如何赋予山水独特的意境都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除了展现直观、简单的美感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交汇、环境对环境的彼此影响等,都暗含着天地间最基础的道理,世间之法往往便存在于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之间。“畅神”则是心灵与自然相呼应的玄理之境,在这种境界中,个人的经历与过往通过感官与外界共鸣,从而感悟自然之道、宇宙之理,这也就是为何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景会感受到不同的精神。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家更注重如何表现山水本来的面貌,以及如何将情感寄托于天地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时期的山水理念或许是对“天人合一”之理的传承。

隋唐五代是山水画迅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朝代不断在“盛世”与“乱世”之间“反复横跳”,时常出现以人力扭转乾坤的事件,所以“无法无天”的世道下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天地真理”的追求自然是有所减弱,此时的绘画美学理论重心转移到强调画家创造力、张扬画家的创造精神层面上来。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一时代的艺术创作并非完全执着于艺术形象本身,山水更像是画家抒发志向情感、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其中张璪认为山水不应当是简单的景物,情感也不是单一的人物情感,而是山水通过情感的加持而更有意义,画家也是在看到了美妙的山水景物之后才情感迸发。可以说张璪所强调的主客、心物的交互融合,是对山水画题材的集体升华,原本简单的借景抒情,升级为在山水之物间营造意境,简单来说,就是将情感通过意境表达出来,而不是直接将情感寄托于山水景色之中。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这一阶段的社会情况更加复杂,艺术创作者更希望借用文化来“粉饰太平”。在这一时期,郭若虚于《图画见闻志》中明确点明的“意象”的概念,对张璪的艺术理念深表认同。他认为“意象造型”的前提是画家要有一个审美心胸,就是画家本身就要对自然有憧憬的心理,要有追求天地之理的心胸,对于任何山水景象都要包容学习。他主张山要包括对原本山水景色之美的展现,又要营造出合适的意象,将情感寄托于意象之中。对于山水画“象”的营造,宋代山水画总体上呈现出“意”“象”兼备的山水面貌,既要展现出天地之间原本辽阔、雄伟、壮丽、丰富的美感,又要对景物做出艺术改动,让景不是景,但细看之下“景还是景”。

元代是写意山水画成熟阶段,和宋画相比,元代的山水画并不追求形态与精神上的复刻和展现,而突出的是“意趣”,重视山水画意境之中体现的趣味,在当时四方平安的时代背景下,中原的艺术理念自然更偏向于享受和观赏性。赵孟頫提出不能仅仅追捧绘画技巧和所蕴含志向的高低,而是注重在画的意象中体现文人的儒雅之气,重视“画”与“文”的结合。元代的写意山水画与现代的山水画风格更加相似,减少了对山水之美的展现以及高远意象的营造,转而更重视创作者精神的展现,也是从这一时代开始,山水画家更重视追寻自我画风。

总的来说,相较于外国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由于我国古代的艺术作品更专注于具体的形象展示,所以为了抒发对世俗的不满,山水画的艺术理念与现实生活相违背,对于世俗欲望的厌恶,体现到山水画中就象征着文人墨客对社会现实的反抗,对于统治者的失望,就会转变为对天地美景的向往。古典艺术追求物我合一,所以在隋唐以前,山水画家谋求神游天地的审美画境。到了隋唐以后,山水画家不断追求“托物寄情”的深度优化,注重抒发个人的生活之趣。到了如今,画家的作品偏离了山水,虽然以山水为画,却突破了山水的束缚,最终形成自我的山水写意手法。

二、意象类型特征分析

所谓写意,自然不能是简单的山水构造,单纯的绘画手法修饰也很难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很多时候山水画的意象是需要与批注相配合。在魏晋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更加自由,各种艺术理念、世界观点层出不穷,政治对于人心的控制依然十分微弱,所以这一时期绘画的功能从政治教化中解脱出来,更重视绘画观赏者的观赏体验,或是画家本身思想意志的宣泄,开始真正诞生山水画的审美意识,中国艺术特有的“意境”创作观,也开始和山水画相融合,“寄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开始成为主流的艺术理念之一。不过由于时代所限,虽然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有文人参与绘事,但对于如何营造“意象”、如何将精神与山水画像相融合,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

直到唐代,自由、繁荣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发展更加多样丰富,也开始有文人尝试将文字与绘画相结合,赋予山水画像更独特的韵味。山水画的“诗画交融”最早由唐代的王维实现,王维本身就是出色的诗人,善于在文字描写中勾勒出山水意境,王维在写景诗上有其独到的见解,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天地在他的笔下被赋予独特的人文意义;而于画,其笔下山水一变勾斫之法,始用渲淡、皴法,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在诗与画两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刺激了王维新艺术理念的形成,他开始思考诗词的意境是否能与绘画的意象相结合,文字能否赋予画像更深刻的精神韵味。不过王维并未完成“诗画交融”的理论建构,单纯的“寄情于景”并不能让他找寻到画与文融合的真实路径。真正明确提出“诗画交融”主张的是宋代的苏轼,他将诗之“缘情言志”的特性赋予画上,为画家如何将情感与精神体现到作品之中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换言之,就是不纠结于山水本身,而是要以山水为载体,但画的精神又要超脱于山水的限制,突出主观之“意”的主导作用,从而使绘画具有“诗意”。山水画的“诗意”彰显出山水画家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一方面追求美妙、辽阔的天地景色;另一方面又不会因为这些景色而限制了画家本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绘画中以山水为形,但以画家的主观精神为骨,寄托于天地,又超脱于天地。由此,苏轼将山水画的写意性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纵览中国山水画之发展,历来强调“线”的审美地位,在中国的审美印象中,“追本溯源”的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对于线条的设计更加执着,形成诸多线描风格。但随着“意象”理论的发展,画家开始不再执着于对山水景物形象本身的复刻,而是根据自我经历提炼出独特的画风意象,对山水之景进行艺术加工,彰显出对天地自然的向往,以此来逃避世俗生活。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像,已经初步进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象外之意。因此,线描技法也就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唐以后,诗词的蓬勃发展赋予了山水画另外的发展路径,“文”与“画”的结合让画家的思想精神开始融于天地之间。“以书入画”自然不是简单地将文字与绘画相结合,而是在充分感受山水情怀的基础上,利用画家自身的文学底蕴赋予山水形象更多的精神意义,造型依于物象而不黏于物。

三、现代山水画意象营造

一个山水画家有三种宝贵的能力:第一种是鉴赏与赏析能力,要在经典和过往的山水作品中追溯到原作者的画风画意,从而回馈到自我的绘画意识;第二种能力是审美能力,山水画家要有最基础的审美意识,要明白“美”的概念;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在前两个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明白如何将“美”通过绘画手法展现出来,要形成自我的独特画风。

真正的好画里面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规律。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一定是观赏者对某一幅作品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对于山水画而言,除了山水形象本身要刺激观赏者的审美欲望外,营造出的意象也要暗含作者独特的思维理念。所以在山水绘画时,针对不同的景象要选择相应的创造手法。当我们在写生之前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用很多的时间,去向古代优秀作品探求不同山水景色之中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优秀的山水画家必须具备欣赏的能力,要对优秀的古典山水画作进行感悟和学习,从先人的艺术理念中提炼出独特的自我风格。

写生和写实是有区别的,这个“生”就是一种生命状态,生动、活泼的形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外形。所以山水画中的“美”需要提炼,其实只要山水景本身足够壮丽秀美,那么只要写实就能赋予作品足够的审美价值,但要是想将作品上升到一种概括性的高度凝练的形式,必须在山水形象之间营造意象,将作者的思维精神暗含于意象之中,赋予单调的山水景物更丰富的精神意义。天地自然生长的东西首先是杂乱的,但杂乱里面就隐藏着变化,天地的规律浩瀚复杂,不同的景物搭配又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所以山水画家要懂得找到“美”,理解天地自然所构造出的独特美感。

例如,画一个石头,外在的轮廓一根线条下来,充满了一种曲折变化,这里面就有很大的信息量。在山水画中,线条不是简单的线条,粗细浓淡干湿刚柔等手法与具体的绘画形象进行搭配,所体现的思维也是不同,所以山水画家需要思考如何将天地自然的美感通过绘画手法表现出来。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并不是空中楼阁,是由各种各样的朝代特征和社会现实所决定、推动的,山水画家在不同的世俗欲望中对同一片天地产生不同的理解。与世界范围内的山水画发展相比,中国山水画更加特立独行,即使在山水写意概念诞生的初期,我国传统画家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对山水形象的复刻,而是根据画家的个人过往与所受待遇,提炼出不同的绘画意志,赋予山水之景更加丰富的欣赏价值。随着绘画材料的进步和山水意象研究的深入,单纯的寄情于景已经不足以满足文人骚客对天地万物的向往,他们开始将绘画与文学相融合,尝试赋予山水形象更多的文学价值。所以对于当代山水画家而言,首先要培养自身的哲学审美意识,投身天地自然之中,心灵恬静地感受山水万物的本来气息,思考如何为“山水之美”。其次要对传统山水画理念的重要性有基础的认知,懂得如何从古人的山水画作中感悟到山水之真理,在颜墨与线条的交汇中形成独特的自我风格,以山水包含个人之情,以画笔勾勒天地意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艺术对于“意”的追求是执着的,任何精神、思想、观点都要暗含在“意”中进行表达,山水画也要在把握“意象造型”这一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绽放光彩。当代中国山水画家在追求艺术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山水意象进行学习研究,自我艺术风格的塑造要建立在理解贯通民族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要以更加包容通透的态度看待不同的天地景色,甚至实地投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山之巍峨、水之连绵、花之四季,以及观察不同生物与天地自然的交汇程度,既然要将情感暗含于景色之中,自身就要对自然风光有足够的思考研究。

猜你喜欢

天地山水画山水
《山水间》
赵雷:忘我于山水之间
山水朋友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会员天地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