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作模式发展高中生数学能力的策略
2022-04-07陈龙
摘要:数学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数学课程在适应高考方面,虽然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然而却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集中体现于思维宽度不够,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题型.针对这一问题,课堂上的协作教学模式应用无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基于教学实践,重点指出小组协作模式发展高中生数学能力的优势,以及激励普遍参与、指导分工合作、给予正向评价等角度的模式改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9-0002-03
收稿日期:2021-12-25
作者简介:陈龙(1989.3-),男,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时期的数学课程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然而一直以来,针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往往局限在教师讲解的范畴之内,这将无益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高考适应.所以需要教师对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给予充分重视,使之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展示出无限的潜力.
1 小组协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小组协作学习与指导模式可谓由来已久,从本质内涵分析,该模式强调遵循一定标准,给学生划入不同小组,再针对小组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或者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展开整体化学习.在这样的情境之中,不同组员可能会产生一定分工效果,展示出特定的协作关系.该方法让学生处于相对固定的学习空间之内,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相互交流机会,使其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较多可能性.
2 小组协作模式的应用优势
2.1 对课堂氛围的活跃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以被动的方式接受新知,不能理想地理解抽象知识概念.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同教师完成互动,然而另外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无法做到自由的课堂发言,成为数学课堂的“参观者”而非“参与者”,高中数学教师借助小组协作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这一问题.这是由于小组内各成员的数学能力各有侧重,有些强于计算,有些强于统计,有些强于分析,并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在协作状态之下,学生完全可以做到截长补短、互相促进,因平等交流而充分调动各自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2.2对学生地位的尊重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是课堂发挥作用的主体,这让课堂内的所有具体教学环节,均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缺少把学生的感受融入进去的可能性,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的问题.而在小组协作模式之下,师生角色拥有了交流乃至互换的可能性,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与主体,教师只负责大方向的把握与必要时的从旁辅助.此时,学生主体地位受到尊重,自主探索欲望被充分激发,可产生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教师在认真观察学生学习表现的同时,也可以适当融入于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作为学生间的一员而存在,这更容易使学生感觉到自我主体地位的价值实现.
3 小组协作模式的改善策略
3.1 进行合理分组
虽然简单说,小组协作教学法只是把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前期的分组行为过于随意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性、科学分组.实践中,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均需要首先明确分组协作模式在于有效处理学生共同进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班级内学生所处不同情况做组别划分的引导工作,这样才能展现出分组协作教学的价值,并为后续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合理分组的要点包括三个,其一,一般情况下,建议高中数学教师使划分后的小组,同时包含班级内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优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在同一小组中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其二,小组人数多少,一般可取决于班级内学生的人数情况,通常情况下可以使每个小组的人数确定在五至十人,这样才能便于各项协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三,考虑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区别,教师可对小组人数及成员构成做适当调整,而不能始终保持不变.
3.2 构建优良情景
构建优良情景,以及营造小组合作學习的良好氛围,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高中数学教师如果想在教学之际,有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便需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参照,同时留意其兴趣爱好的倾向,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情境,这将让学生以高度自主的姿态融入于教师所创造的课堂环境之中来,从而有效与他人合作和互动.再者,教师在构建教学情景时,要有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识,创造性地应用学生感觉到亲切的场景,这将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数学认知对象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其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构建富于生活化色彩的优良教学情景,也将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让其在小组活动中发散出独立思考的潜能.当构建优良情景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于此情景内完成探究,特别是要准备利于场景作用发挥的合作学习条件.
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当学生进行基于优良情景的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把课堂交还到学生手里,使其质疑精神得到更大限度的激发,大胆猜想拥有表现的渠道,利用假设思维促进其思维灵敏性的发展,以更高的效率完成解题.教师可使学生于具有生活色彩的情景内,针对不同思路进行小组讨论,从而让情景作用与协作作用关联起来,共同增强其数学学习自信与能力,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和他人协作,完善自我数学水平.在此环节内,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协作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形成竞争欲望.
3.3 激励普遍参与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投入于小组协作学习活动之时,组内各成员是否普遍参与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学生未能做到这一点,则极有可能发生部分学生专注学习,部分学生从旁观望的现象,不能保证班级内所有学生数学能力的共同发展.所以,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组内有事可做.比如当面对轨迹方程的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小组内各成员,都能从个人所学数学知识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并理性分析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在协作后期,把所有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从而得到最理想的解题技巧.例如已
知点“M”到“y/25-x/20=1”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比是2∶3,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什么?当以协作模式应对本题时,会有学生表示:“因为可得两个焦点坐标为(0,5) (0,-5),那么找出距离便能够知道轨迹方程”,另有学生表示:“可以设M(x,y),由y/25-x/20=1两个焦点为F(0,5),F(0,-5),利用|MF|∶|MF|=2∶3完成化简之后便能得到轨迹方程”.该例能够说明,在所有学生普遍参与后,小组协作模式的效果可以被尽可能放大,学生在组内的数学能力发展可能性也将因为彼此交流而大幅度增加,在全面夯实数学知识基础的同时,积累更多解题技巧.
3.4 指导分工合作
在明确小组共同任务,以及保证全员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需要选择规划与引导能力突出的学生作为组长,并在组长的引领下,把总的小组学习任务具体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再从小组成员特点、发展需求等角度出发,把这些子任务划分至不同成员手中,使之在既定时间范围内,依顺序加以完成,这将让总体学习任务被顺利推进.因为完成任务的过程是逐步递进的,所以需要学生之间保持即时高效互通.而组长的责任是观察组内每一名成员的任务完成进度,协调大家攻克每一個难关,逐步完成各项子任务.此外,每一名成员所承担的责任,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及时调整,从而保证任务完成过程可以均衡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共同进步.在开展不等式证明内容教学时,教师安排“观察会标图形,分析图内特殊几何图形,同时解释它们的面积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的任务,各小组在组长的引领下,可分别规划成员子任务,例如每组有4名成员时,其中1名成员负责分辨图内特殊几何图形,2名成员负责发现特殊几何图形面积的相等与不等关系,1名成员专门负责成果分享.在此期间,若某项子任务无法在既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时,则小组长需要组织其他成员参与进来,给予帮助和配合,而在成果分享时,教师则应引导大家开展组内互评和组外他评活动,让小组活动与班级活动有机联系起来.
3.5 给予正向评价
教师在小组协作活动中,需要做好引导与指导工作,而对于学生已经明确讨论的问题成果,要做出同学生心理需求相适应的评价.例如在接触到流程图问题时,需要学生以不同情况为参考绘制流程图,在此过程中,考察的是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他们把相对复杂的题干信息找到并提取出来,基于思考过程完成简单流程图的绘制.在小组协作模式之下,学生可以避免传统学习模式下“闭门造车”的问题,从而使大家普遍对解题过程与解题思路有清晰的认识.如问题:铁路总公司对行李托运做出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托运行李费用c(单位:元)同行李重量w(单位:千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c=0.6ww≤5050×0.6+(w-50)×0.85(ω>50),那么费用c可以用什么样的流程图加以表示呢?本题难点是行李重量的分类讨论,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后依次检查或抽查,保证学生得到任务特点方面的指导,在学生对问题把握不到位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并对学生表现做出及时的、正向的评价,帮助其排除畏难情绪.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从当前时期高中数学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可看到小组协作学习形式的作用虽被广泛认可,却并没有被充分运用,它的价值发挥依然远远不够.因此,建议教师充分展现小组协作方法的价值,从激励普遍参与、指导分工合作、给予正向评价等角度,为学生的深入学习与素质拓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徐智柱.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利弊[J].好家长,2017(57):92.
[2] 张昕华.浅谈在教学中合作小组的模式设计[J].学周刊,2019(10):74.
[3] 黄剑宇.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文理导航,2018(2):29.
[4] 陈详菲.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12):62-63.
[5] 刘静东.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究[J].好家长,2019(14):81.
[6] 冯庆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合理化研究[J].学周刊,2019(08):59.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