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探索

2022-04-06王佳文周勇单正午

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诚信育人

王佳文,周勇,单正午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奉献意识”[1]。可见,我国高度重视公民诚信品德的培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国家对高校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也给予了更加深切的期望。因此,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大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校开展诚信教育的时代境遇

(一)新媒体时代遭遇“流动性过剩”劣势,影响教育效果

加强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也是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政教育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往线上延伸,“青年大学习”“网上团支部”以及各种各样具有教育意义的短视频、微电影通过互联网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里。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具有多元化的传播优势,也遭遇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泡沫”的威胁,甚至会因为一定环境下过度的舆论表达,而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后果。这种在经济学上因货币投放量过多而产生不良后果的状态,在舆论学上指的是一定环境下过度的舆论表达易造成失控局面[2]。每天通过互联网接收大量信息的大学生,有可能会让网络教育学习流于形式,更有可能会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氛围里被各种不同的舆论声音所裹挟。

(二)转型发展时代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冲突教育主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中的各种思潮也产生了激烈冲突和撞击,原有的价值共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易演变成不同标准共存的无序现象。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的基本依靠自律。

我国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调查问卷形式的诚信问题时,基本上都能明辨是非,践行诚实信守初心,坚持主流思想,符合高校育人要求。但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容易受不良风气和其他因素影响,出现类似学习诚信缺失、人际交往缺失、经济信用缺失、就业诚信缺失的现象,危及社会和个人发展。这种诚信缺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归根到底是因为理论认知与行为实践相脱离,这也体现出高校目前的诚信教育仅仅停留在个体的认识浅层,尚未转化为激励学生时刻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内在推力。一部分大学生的“自律”和“原有道德认知”受眼前利益驱动出现防线松动,产生暂时放弃对自我的道德要求的情况。

(三)社会良续发展迫切需要青年以诚信素养作道德保障

“诚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成为主流政治伦理,以社会纲常的形式居于社会道德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心理层面诚信逐步成为传统文化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人格层面成为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3]。这种品质是我国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当代大学生诚信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系其个体道德素质高低,也与社会和谐稳定程度、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关系紧密。加强诚信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素养,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树立大国形象奠定基础。

二、形成诚信教育工作合力,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相互渗透,全员参与拓展育人宽度

传统文化中有诚信教育的培植土壤,中国古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都依据自家言论特点,各有侧重地对诚信问题作出论述,小到经营买卖,大到治国理政,贯穿始终的是对个人的不自欺,对政治的忠诚和信仰,对家国的意志坚守以及责任担当。这都是指引外在行动的强大内驱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正确的诚信认知,内化于心,丰富内涵,构建个人诚信品质与国家民族之间的直接联系。

课堂是学习知识文化的主要场所,诚信教育属于德育,将其纳入思政课堂,系统化地开展理论教学是有必要的,但仅通过思政理论课开展诚信理论教育,效果也是有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包含诚信在内的丰富内容,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将其渗透到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融入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里。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育,比如在教育学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课程,在艺术学专业开设“中国传统艺术”,在就业创业学院开设“中国传统礼仪”,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国画的传统文化之道等等,形成以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溶盐入水,培育品行。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其实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但在课程培养计划当中往往只安排了十余课时,学习流于形式。去除掉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大学语文课应加大课时量和学习时长,教材修订上要更贴近中国文学文化,更体现人文传承和经典示范,教育过程要以感知、审美、共情为目的,既修身养性又固本培元,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德育力量。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育,从大方向上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统一,可以纳入并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也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思考、调试和创新。全员育人的关键在于实实在在共同发力,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管理服务人员的多维互动,在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中以行为带动行为,以氛围影响氛围,以品格熏陶品格,以意志感染意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大环境才能生成育人效果。

(二)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保证协同育人同向同行

恩格斯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单个力量的总合有本质的差别。”[4]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具有系统并且持续开展诚信教育的优势,社会具有借助各种广阔资源搭建育人平台的优势,家庭作为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有“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优势,所以学校教师、家长以及构成社会环境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协同育人要素。这些要素分布在不同的系统里,涉及不同的行业,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通过理论教学的小课堂或者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承担各自的教育角色。

诚信既包括“诚实、真诚”,也包括“守信用,不欺骗”;既是对自我的要求,又是待人的态度。严以律己而后推己及人,是个体长期稳定并且言行一致的道德修为。所以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德育都应该是持续的培植过程,它是中学的思想教育、小学的品德教育、幼儿时期的家庭启蒙教育的延续,并且任一阶段的教育效果都会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模式,有助于培养过程不同阶段的有序衔接,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将各个阶段育人要素的分散力量都整合在一起,同向同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合力,拧在“立德树人”的主线上,统一育人目标,融合教育资源,发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三、优化环境,内化意识,营造高校诚信教育氛围

(一)协同发力,优化育人环境;革故鼎新,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高校要完全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育人理念,精准定位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将诚信内容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将大学生不诚信的典型案例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要始终重视教育者的诚信素养,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在内的专兼结合,兼具理论与实践素养,覆盖面广的诚信教育师资队伍,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实现基础。

创新符合新时代德育的教育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的理论传授要由学生在具体的诚信实践活动中去体验,才能形成言行一致的价值观念。营造好诚信校园文化,抓住全方位育人中环境育人的关键点,维持好以诚信为准则的校园秩序,将价值引导体现在校风学风、典型示范、舆论导向之中,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加强与学生父母的交流,确定一致的育人观念,发挥家庭的涵育功能,“父母长辈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会使孩子终身受益,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无法取代的”[5]。在新生入学初始,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进行诚信教育宣传,统一教育战线;建立家长微信、QQ群,畅通家校联系路径,提高家校诚信教育结合力度,也体现全方位育人与全过程育人的有效结合。通过网络定期向家长群发放诚信模范家庭的观摩学习资源,开展诚信家庭活动评比与表彰,发挥榜样的号召力,灌输“诚信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识。家长群的建立可以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比如参与活动情况、获奖情况、欠费情况、考试情况等,使父母能参与教育过程,发挥好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诚信教育还可以整合大众媒体、社会诚信道德模范、“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力量。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诚信个人”的评比活动,发挥先进典型在道德诚信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三下乡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到诚信口碑好的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解读诚信;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社会诚信调查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对诚信现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与学生一起聆听诚信事迹报告会,进行具有权威性的政治诚信教化和诚信道德培养;借助网络诚信教育微阵地,营造好舆论育人环境。

(二)内化于心,发挥主体作用;外化于行,恪守诚信准则

诚信教育的目的不是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而是争取观念认同和意识转变,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大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可塑性也很强。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从符合他们求知诉求的角度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其结合与诚信相关的社会热点进行讨论,组织大学生参加与诚信教育有关的志愿服务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树立诚信自律意识,比如我们希望商家货真价实、希望同学朋友信守承诺的前提应该是我们自己要践行诚信行为,理清自身与诚信之间的主动关系,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加深个体对诚信行为的理解。

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诚信观念自觉转化为外在的诚信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刻都有可能受到复杂的消极因素影响和具体的利益诱惑,能与之抗衡的只能是个体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准则。大学生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君子慎独,在充分理解并且认同包含诚信品质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后,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践行。

(三)建立诚信档案,提高失信成本,健全长效机制

墨子说:“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6]。这一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诚信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方法。目前了我国《刑法》《合同法》等法律虽对信用和诈骗有制约,但还存在漏洞,借助法律达到约束失信行为的可能性不大,社会层面也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失信成本低和对失信行为的制裁轻都是出现失信行为的原因之一。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应考虑通过学生管理信息库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细化诚信考核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优评先、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的依据。诚信档案的记载内容应包括:个人资料、家庭情况、诚信考试情况、学术诚信情况、网络诚信情况、契约诚信情况、人际诚信形象、品行说明、特别记录等内容。学生毕业离校之后,诚信档案移交社会诚信监管部门或专门的资信公司继续管理,用人单位或相关部门通过授权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具体信息,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

个人诚信档案记录会伴随学生一生,既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持续表现,又能对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的个体起到约束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既是督促也是警示,能较好促进其自律能力和诚信自觉性的培养,进而形成诚信品质,为诚信教育打造最后一道防线。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诚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