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的全媒体新闻报道思路
2022-04-06姜璐璐
□姜璐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高速交换、传播,致力于信息发布与收集的媒体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同媒体的融合造就了全媒体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如何向全媒体方向完美转变牵动着万千媒体人的视线。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转变自身发展思路实属必然,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对此持有正确的认识和相对成熟的视角、观点,把握转型方向,以充足的准备面对挑战,找到正确应对办法。
一、概念解读
1.融媒体
融媒体理念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是互联网高覆盖下新旧媒体形式的融合,以扬优为目的,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单一媒体的竞争环境转换成更加开放、多元的多媒体共生环境,以激发媒体的竞争、创新意识,使其获得良性的发展,而媒体也能真正回归到其初心本质,即为受众服务、为受众所用。因此融媒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它是集合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媒体优势的综合体,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筛选过程,让这些新旧媒体相互利用、相互补足,令原本的媒体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进而带领人们迈入全新的媒体时代。
细分媒体的融合内容,其主要包括三点:一是资源融通,二是宣传互融,三是利益上共融。其中,资源融通很容易理解,就是对新旧媒体人力、物力以及经验的融通,将各自开展的服务融合一起变成共同的服务,如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内部可共用一个采编班底,可以借鉴网络新闻采编形式、途径,丰富新闻素材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为新闻稿件水平提升留出空间。宣传互融在这里可理解为不同媒体间和谐互补关系的构建,融媒体本身就是集所有媒体形式的优势为一体,如果新旧媒体能够明确自身优势劣势,与对方互融宣传,必定会产生1+1>2 的效果,到时各个媒体的受众人数都会得到增长,达到无限时间空间、无限信息交换的境界。这是所有媒体转型融合都必须迈出的一步。利益共融即是指以上两点融合完成后媒体获得的经济利益会比以前有所提升,甚至出现超过单个媒体创造的价值、利益之和的情况,这种时候利益的共融就是一个很有必要的操作,也是媒体发展的大趋势。
2.全媒体新闻报道
全媒体新闻报道是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一种全新的体现形式,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全媒体新闻编辑会参与到新闻报道的整个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工作的精细划分,明确新闻编辑的具体负责内容,如对前方记者采集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重组,将编辑好的材料送到各部门进行二次编辑,各部门结合各媒体平台的新闻特点对统一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必要时补充新的采集内容,再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各个平台上,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二是全媒体新闻报道的素材不仅仅来源于记者,接受受众提供的素材或者在受众的反馈中提炼新闻素材也是全媒体新闻诞生的方式之一。如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首先获取消息的人必然是当地群众,而且提供爆炸事故后续信息的人也是群众,新闻媒体完全可以通过与事故发生地附近群众保持联系获得第一手素材,并将其制作成新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三是全媒体新闻报道相较传统的新闻报道呈现的内容更全面,对新闻的挖掘也更具深度,体现出新闻的多个切入角度,旨在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面向的是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受众,受众看待新闻的角度本身就有所不同,需要新闻媒体从多个视角呈现新闻,让受众的不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兼顾新闻的挖掘深度和角度,能进一步增强受众的黏度,让新闻报道获得更高的呼声。
四是全媒体新闻报道需要与受众建立更密集的互动,换言之,即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融媒体时代,官方媒体与自媒体并存,普通群众也可为自己发声,这时新闻媒体要想获取高关注度,必须体现出受众在新闻中的参与价值,调动受众对新闻的参与积极性。只有与受众保持互动,新老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黏度才能增强,新闻媒体才能获得更高效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中面临的挑战
1.新闻内容的选择与确立
融媒体时代下,除却传统媒体,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选择,新闻受众也逐渐从被动接受信息朝着主动筛选信息的方向转变。面对流量为王的现状,传统媒体在转型中不得不面临新闻方向的重新定位和报道内容的重新筛选,以保障媒体平台的生存和发展,这时,为获取流量而对新闻进行夸张报道还是固守正确新闻传播理念、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成了传统媒体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其最终的选择也决定了该媒体往后的发展前景。
2.新闻传播方式的拓展与转变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固然不能继续依照以往的模式开展新闻传播工作,但要如何在诸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传统媒体人梳理自身优势特点,再融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理念,使传统媒体的发展短板得到补足,优势也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凸显。以往,传统媒体在众多受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即便如今自媒体崛起,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依然存在,传统媒体人要好好把握这一先天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开拓新闻传播新的创新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的流量回归铺就道路。
3.新闻采编模式与方法的革新
新闻采编作为新闻产出、传播一系列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决定着新闻内容的后期传播效果和口碑,还能同时影响新闻内容的时效性、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因而新闻采编工作是传统新闻媒体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媒体人应当加强对这一工作环节的重视,结合时代背景重新思考这一工作的开展方式与方法,以找到适宜的工作模式,既能满足受众群体对新闻报道的个性化需求,又能稳固其在媒体竞争中的权威地位,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4.新闻服务理念的改革
新闻媒体的本质就是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然而很多传统媒体对于自身服务属性的认知较差,思想一时不能完成从新闻传递绝对主导地位到被动被筛选境遇的转变,即便明确了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性,但具体工作的开展甚至比一些自媒体还要缺乏经验。因而如何将更好的信息服务提供给受众是当前传统媒体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掌握当前新闻传播的各个渠道,借助与其他平台合作来搜集更新鲜、更具分量的新闻素材。
三、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正确开展思路
1.确立正确的新闻传播理念
为解决上文中所提出的融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面临的种种问题,传统媒体从业者首先要确立的是媒体转型的方向与新闻报道理念,制定好适宜自身的发展路线,为未来新闻报道的制作与传播奠定基础。虽然当前流量新闻当道,但从业人员也需区分什么是短暂的收益,什么是长线的发展,应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以此引领新闻工作的开展,把关新闻报道的质量,使其作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利器,摈弃以“标题党”夺人眼球的做法,应保证新闻内容是有深度、有品位、有内涵的存在,以占据全媒体发展的制高点,进而起到汇聚人心的作用。当然在确立新闻报道方向后,相关人员也应对传统新闻报道内容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对传统新闻报道制作流程进行全面调整。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想谋求发展必须抓住受众这一“生命线”。而今受众在网络中有更大的新闻选择权,传统媒体要想成功转型为全媒体,不但要与不同网络平台合作拓展新闻的呈现形式(如短视频形式、微信推文形式等),还要对不同新闻渠道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群体对新闻的关注角度,令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正能量的传播才会更有力,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也会更高。
2.融合新旧媒体优势,创新新闻传播路径
越是背负着媒体行业的发展使命,越是要不断聚集人气巩固公信力与权威性。对此,传统媒体人应加强品牌的建设,使品牌成为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为达到这一目的,传统媒体人需要重视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获得更多人气支持的同时进行舆论的正确引导,通过自身坚定立场为受众带来尽可能多的正面影响。
具体工作中,传统媒体人可借助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拓展自身的新闻传播路径,为社会舆论的引导积极贡献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常常忽略一件事,那就是对不同受众观点的接纳和分析。传统媒体大多是向受众单向进行观点输出,即便受众有发短信反馈的通道,许多传统媒体也仅是阅读一下短信,缺乏对受众反馈意见建议的整理,更谈不上积极采纳,这就大大妨碍了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改进。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要充分借鉴网络媒体的经验做法。由于重视流量,网络媒体往往非常关注受众需求和想法,他们不仅对受众的反馈意见一一进行回复,还很注重对受众反馈意见的归纳和采用,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受众留言、评论等进行综合分析,随时对传播策略进行调整,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这一交互模式十分值得传统媒体学习,相关人员也应定期对受众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类整理,将其反馈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对比出自身与以往、与同类媒体或节目的差异,再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确定解决方案。
3.完善新闻采编模式
新闻采编工作同新闻的发布与传播一样重要,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与受众的有效互动,传统媒体应重新设计新闻采编路径,并进一步拓展新闻的搜集渠道,开设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功能,让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反馈都能第一时间被看见。同时传统媒体也要借助新闻采编路径的设计满足各类受众群体的需求。传统媒体除了要建立与受众互动的多元平台外,还要做到文字、图片、视频内容的丰富,令新闻层次、样态更加多元。没有人比受众自身更懂得其需求,采编人员要经常换位思考,根据受众喜好设置新闻呈现的形式,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受众想法,以有奖竞答的形式激发受众在新闻交流平台上积极讨论,从中寻找新闻素材。如笔者在前文中举出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这类突发事故的最大特点就是周围群众的信息渠道比媒体人更加直接,且对后续事故发展的跟进更加及时,媒体采编人员虽然需要到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但对事态后续发展的跟踪未必有周围群众来得及时、深入,毕竟这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入角度也必定比一些一线记者更加“刁钻”。因此采编人员除了要到现场采集资料,还要获取周围热心群众的联系方式,或者在互动平台上积极问询,通过专业的采编技巧给受众巧设问题,以从受众反馈的信息中提取新闻素材,并根据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向采制出后续报道,以更加贴合受众心理。
4.突出媒体的服务功能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最容易忽略的要数自己的服务属性。传统媒体由于具有先天的社会公信力,在新闻内容选择上一直具有经验,其优势自然是为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忽视受众的偏好,难以体现其服务的针对性、贴近性。如今短视频、新闻直播模式盛行,强化了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危机。对此,传统媒体相关人员应将大篇幅的新闻内容以碎片的形式在新媒体上呈现,引发受众对新闻的热烈讨论;多产出接地气的报道;从理与情等多重角度进行报道,真正为受众带去启发,引发其思考。
服务意识具体体现为: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让互动成为新闻采编流程的必要一环,从受众角度考虑制作新闻,将新闻呈现模式转变为受众更喜欢的形式。传统媒体可以安排专门人员对互动平台进行运营与维护,对比同类节目的受众平台运营情况,对自身平台的操作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保证受众反馈能得到足够重视;做好分类工作,让有相同偏好的受众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阵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历以文字、印刷术、电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四次传播革命后,我们迎来了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技术的发展将使内容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内容的分类、获取将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更多非专业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和传播领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闻内容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传统媒体要在变化中找机遇,树立全媒体新闻报道思路,在转型中巩固自身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有效整合,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