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特刊设计的特点与技巧
2022-04-06单振勇
□单振勇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报纸版面设计亦是如此。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传统媒体的呈现方式产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文字内容上更加趋向杂志化与新媒体化,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深入的延展,特别是在思想和创意上,也有了全新的改变。
传统纸媒内容的改变,也对版面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近年来,报纸版面设计逐渐活泼起来,从普通读物向可视读本转变,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总体上看,“精细化、精品化”已成为报纸版面设计的新趋势,不仅在重大主题、重要节点上,要浓墨重彩地打造精品版面,平日里的新闻,也要进行耐心组合,化整为零,由碎片新闻整合为一个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版面,以凸显版面设计的独特作用。
尤其是在重大新闻或策划报道中,特刊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手段,集中体现了一份报纸的分量与个性。如何在视觉设计日益重要、越来越适应媒体融合趋势的语境下,让报纸的内容随着“包装”的变化而增加新鲜感、厚重感,增强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是报纸美术编辑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报纸实力和编辑能力的体现。
通过特刊的设计语言,表现出报纸的内在精神,除了熟练运用技巧,更多的是要发挥创意,用心构思、用智创造、用情制作、用功匠造,把特刊的厚度、温度和报纸的品质充分体现出来。
一、用心构思:版面设计要树立编辑思维找到特刊设计核心
报纸特刊设计的基础是什么?一定是内容。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全景式展现全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群像式记录抗疫一线的人物风采……近年来,很多传统媒体在策划报道此类重大新闻事件时,选择了特刊这一形式,图文并茂、大气磅礴。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生产出有影响力的新闻特刊版面。
如何根据特刊的主题内容,设计出有特色、有个性的版面呢?首先,要明确设计主线、中心词与设计元素。每个特刊都有鲜明的主题,版面设计者首先要从主题入手,同文字编辑进行充分沟通、交流,统一思想后再进一步融合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版面设计者和文字编辑要“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版面设计者与文字编辑。版面设计者要树立整体编辑思维,在吃透新闻事件的同时,要用心构思,找出特刊的中心思想,构思出一条贯穿特刊的主线,使特刊版面在整体设计上达到统一、和谐,经得起推敲,乃至多年之后,仍旧堪称经典。
例如,2022年3月27日沈阳晚报刊发的《每一个你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疫情防控沈阳在行动”特刊,当时沈阳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急需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引导舆论导向,发挥凝心聚气的作用。特刊策划之初,版面设计者就与文字编辑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明确了这期特刊是为点赞全体市民而策划的,是记录全体市民在疫情防控中的坚守与付出,最后点明主题“每一个你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也就是说,这期特刊的核心是“人”,作为版面设计者要牢牢抓住这个中心展开设计。
其次,根据内容核心构思一个主元素,用于统领整个特刊版面。如果把特刊比喻成一个人体的话,那么这个主元素就堪称人体的核心骨架,有了它整个特刊就会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有章法、有层次。然后,可以继续寻找中心词,也就是“让骨头长出肉来”。通过主元素和中心词的结合,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元素,呈现出特刊的整体设计框架,也就抓住了特刊设计的核心。有了这些,就成功了一半。
还是以《每一个你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特刊为例,在明确特刊主题后,版面设计者在进行版头设计时选择了人物脸谱这一主元素,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卡通“大白”成为整个特刊最突出的元素,这一元素突出了当时的事件背景,又彰显了志愿者在特殊时刻的担当与责任,完美契合了特刊主题“英雄”。而在色彩选择上使用了蓝色。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特刊的主题是“人”,是“英雄”,但特刊在设计时并未选择感情浓烈的红色,因为当时的疫情防控还处于吃紧的时候,还未到表彰奖励的时刻,还不能歇歇脚、松口气。选择蓝色作为刊头主题色,乍看上去感情色彩似乎略淡了些,但更契合当时的语境。设计元素是设计中的基础符号,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设计元素,找到与特刊中心思想对应的元素后,就要考虑如何布局版面,把这些设计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是需要新闻版面设计者花费心血的地方,也是特刊设计的核心。
用什么设计元素为主题说话,是版面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个设计元素既不能过于烦琐,要让读者易懂,又要做到简而不失其华,约而不显其涩,实在考验设计者的功力。当然,还要兼顾特刊的性质、气质,进而选择或简约或时尚或充满创意的设计。
二、用智创造:以设计力量赋能报纸版面凝练特刊设计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报纸版式设计中,创新同样不可缺少、举足轻重。
创意是打破常规、超越常态的表现,也是设计者文化底蕴的展现,是把平凡元素做成不平凡作品的关键。当版面设计者在脑海里把特刊主线、中心词和设计元素有机结合后,就要发挥创新创意的力量,思考如何才能将新闻包装得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凝练特刊的灵魂。
尤其是在媒体加速融合的今天,在步入读图时代的传媒环境中,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都极其重视设计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好的版面设计层出不穷,但也面临着一个尴尬问题,即版面设计的趋同化日益严重,比如说到点赞就比大拇指,说到观察就使用放大镜……甚至有些公认优秀的作品,在参与评奖时,被曝出存在抄袭嫌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没有用心创新创意,擅用、滥用拿来主义。因此,评判一个新闻特刊版面的优劣,核心就是看创新创意的优劣。对版面设计者来说,拼的都是创意。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创意的力量呢?除了天马行空的脑洞之外,更多的是对业务的纯熟和对新闻的敏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版面设计者的“源头活水”就是敏锐的新闻触觉和扎实的业务能力。通过巧妙设计,把主题升华,这是一个专业的版面设计者的必备品质。
对于版面设计者来说,面对大型新闻特刊,要有澎湃的新闻热情,更要有推陈出新的创新创意热情。要用心创新,用情感创意。
2020年2月3日,沈阳晚报策划的特刊《战疫,我在沈阳在》便是用心创新、用情感创意的典型范例。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突然暴发,所有一线人员全部投入到紧张的报道中,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坚毅和勇敢,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特刊《战疫,我在沈阳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面对全国上下同心抗疫的感人局面,如何设计出有别于其他报纸的版面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对报道内容的深入研究,最后确定了创意主线是时间轴,以疫情的发生发展到战疫阶段性胜利为轴,中心词就是“战”疫,展现出沈城人民的沉着、勇敢与奉献。当确定主体元素后,版面设计者再和编辑按照这一思路,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融入创意中,最后形成了冲击力极强的有血有肉的特刊。
三、用情制作:增强视觉冲击力打造特刊设计特色
在掌握新闻内容、做好新闻创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特刊打磨成精品。在媒体加速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体的一个融合转型方向就是杂志化、精品化、可视化,要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新闻传播新境界。
因此,有了用心的构思和用心的创意后,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用心制作。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如果不能完整地制作出来,不能把特刊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那么再好的构思和创意也将沦为空谈。
版面语言,是新闻特刊成功的根。在特刊制作时要充分考虑:特刊是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用抽象还是写实手法,采用什么方式构图,确定什么基本色调,标题文案如何编排等。
仍以沈阳晚报《战疫,我在沈阳在》特刊为例,其采用写实手法,即以人物图片、实物图片为主,设计元素由人、物资、场景、救护车等组成。写实元素最大的好处是让人直观易懂,这是一种最直接的视觉表达形式。
如何表现冲击力,是特刊制作的关键一步,版面的大小和图片的利用,是冲击力能否形成的关键。《战疫,我在沈阳在》特刊的封面和封底做成了通版,主图跨版,强调的是大气,主次对比分明,一条时间轴横穿封面封底,丰富了特刊实用性,起到速读的作用,其他小图点缀,作为版面次要元素和主图形成呼应,设计上也形成了疏密对比和大小对比的设计手法。
色彩的运用,也是特刊制作的关键,既要大胆用色,也要注意协调。《战疫,我在沈阳在》特刊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在内版的报眉上统一体现,代表坚毅、沉着和冷静,报眉主元素是戴着防护镜身穿防护服的医生,表情凝重而坚毅,次元素是一对情侣、沈阳元素,报眉体现的思想就是“战”疫,我在沈阳在。
整个特刊的标题字数相同,版式框架相同,每版左侧都有一段导语,说明本版内容主题及版性,统一的标题形式、报眉、导语设计形式,使整个特刊形式统一,持续冲击读者的视觉感官意识,对角呼应方式及统一的线形手法,作为跳跃符号,活跃了特刊形式,表现了沈阳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疫的必胜信念。
四、用功匠造:以新时代工匠精神涵养设计理念追求多元化特刊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的精神指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工匠精神意味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工匠精神等优秀工业文化早已成为沈阳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和精神内核。版面设计者同样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要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态度对待每一期特刊,用工匠手法潜心打磨每一个版面。同样设计一期特刊,设计手法、设计态度的不同,起到的效果有很大区别。
俗话说:切什么菜,用什么刀。版面设计者在吃透特刊新闻主题后,最重要的是选择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要想使特刊达到最精准恰当的设计效果和传播效果,其设计风格一定要契合特刊的特点和主题。有时候为了找到最恰当的风格,版面设计者需要像一个工匠那样反复琢磨、试验。
每年春节是各家报纸特刊佳作频出的时刻,细盘点、晒年味、说期盼。2022年1月28日,沈阳晚报《亲射虎报倾城》虎年春节特刊刊出后,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市委阅评组好评。这次成功的特刊设计,就源于版面设计者的反复打磨。“亲射虎报倾城”取自苏轼名篇《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象征着领军者为报答全城子民的追随,亲当表率之豪情,也有人人争当先锋,共报家乡之意。在“亲射虎报倾城”这一中心主题的统领下,特刊的整体风格确定为古风、诗意。特刊封面是名家国画作品《五虎迎春》,以笔墨之美带出整体特刊的设计之魂,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亲射虎报倾城”中的“虎”进行了书法体的处理,呈现出跃跃跳动之势,既突出虎年主题,又彰显厚重大气。特刊的整体色调选择了红色,代表年味和胜利,寓意在期盼美好来年的同时,也盘点了过去一年里沈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民众志成城,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刊版面设计元素灵活多变,代表人民在疫情紧张的情形下乐观的心理状态,这也是我们作为媒体人希望传递出的温暖和希望。特刊充分运用了各种倾斜旋转的插画虎头、不同大小角度的红色扇子,以及在版面不同位置“跳动”的卡通虎形象,这些元素无一不在地表达各自的调节作用和设计用意,既起到了丰富多彩的作用,又不会显得杂乱,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视觉感受。报眉处采用了红色灯笼、虎头和2022 变化数字的设计,再加上大大的一个红色“虎”字,准确表达了视觉信息。另外多处使用的红色线框,也起到了收拢和控制版面所有奔放元素的作用,使其在活泼的设计中多了一丝严谨。整期特刊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
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特刊是报纸守正创新的方式之一。“致广大而尽精微。”版面设计者要在掌握特刊主题后,用心构思、用智创造,继而在细枝末节上做好绣花文章,用情制作、用功匠造,通过使用丰富的版面语言等方式方法,丰富版面的视觉表达形式,将版面设计者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版面设计中,制作出有特色的专刊特刊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