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视角,重新聚焦,重新出发
——共同体美学视角下辽宁工业题材影视作品的复兴之路
2022-04-06王书洋
□王书洋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产业大军创造了辉煌成就,在工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酝酿了很多感人故事。大企业多、老企业多、先进典型多、大事件多、对辽宁工业历史和现实有深刻理解的剧作家多,这是辽宁创作工业题材的宝贵资源和独有优势。但近年来表现出色的作品却凤毛麟角,称得上精品、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成功之作更是少之又少,“工业热”好像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但是,2022年“十一”期间上映的影片《钢铁意志》似乎又使这一题材重焕生机。上映期间正值“十一”假期、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很多曾经的产业工人自动组团走进影院,重温那令人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该片作为我国第一部讲述共和国钢铁工业发展史的影片,以丰富的视角、全景的叙事,还原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人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广大工人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时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的真实故事,也首次将全国劳模鞍钢老工人孟泰、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形象搬上银幕。这部影片不仅在共和国的同龄人中引发了集体记忆,也通过在北大等高校的巡回展映燃起了青年观众的奋斗激情,这正是体现家国情怀的共同体美学通过影视作品发挥力量的成功代表。
电影学者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要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有序、有效的转变,首先,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传统文化为创作资源、以高新技术为创作依托,与观众建立‘共同体’。其次要以共同体为原则,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的体制和机制转变。”近年来《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金刚川》《人世间》《奇迹·笨小孩》等一大批作品以共同体美学为特征的优秀作品的成功,也有力地证明了:坚持民族叙事、家国情怀、地缘依托、血缘构筑的创作思路将成为我国民族影视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题材影视作品也要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复兴。
一、辽宁工业题材影视作品创作面临的困境
1.行业剧发展的弱势
所谓行业剧,即围绕某一行业的特定状态及从业者相关故事展开情节的影视剧。国产剧中家庭伦理剧是最主要的类型,近年来宫斗剧、仙侠剧、悬疑剧等逐渐受到市场追捧,但行业剧始终没有形成主流,工业题材的行业剧更是凤毛麟角。大家印象较深的工业题材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几乎都是以人物情感为主线、行业发展为背景的,其中展示技术环节、科技含量和专业知识的内容并不多,更不是作为吸引观众的主要元素。如电影《黑处有什么》中,飞机厂只是一个遥远的背景,利用厂区防空洞的空间意向营造杀人案的悬疑气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电影。因此,想要打造出色的工业题材作品,需要有深厚的行业底蕴,除了剧作家对生活的深入体验,还需要专业人才辅助,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创作团队对某一个领域长时间的熟悉、了解和把握。目前我国影视剧普遍采取的制作方式导致前期创作投入不足,剧本质量不高,场景的打造、演员的表演等都缺乏细节,往往给人造成“外行”之感,这些都制约了工业题材行业剧的发展。
2.新时代工人形象的缺失
工人形象尤其是新时代工人形象的缺失,是工业剧缺席的根本原因。传统工业剧与新时代工业剧之间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不仅仅是观众对工业剧的印象还停留在《乔厂长上任记》《车间主任》那个时代,一些编剧依然没有摆脱传统作品的影响,对工人形象的表现无非是“直、粗、鲁”,显得生硬和脸谱化。即便近年来工业剧的成功代表《大工匠》《钢铁年代》等,也都属于年代戏,塑造的工人仍然是吃苦耐劳、粗枝大叶的“工人老大哥”形象,缺少新意。在电影领域,虽然笔触更为真实,但更偏爱于表现转型期失落迷茫的群体。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生活在中国的工人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对其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造成了新时代工人形象的极度模糊,也就使得影视创作过程中缺乏一种切实可循、具体可感的形象作为参考。
3.工业情感与精神的埋没
固然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有很多人对工厂生活怀有难以忘怀的情感,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形式却显得极其复杂。他们在投入新的社会生活之后选择掩藏对工厂生活的真实情感,从而使这段岁月变得面目模糊。这些都使得工业题材电视剧无论在取材还是在表现上都缺乏了真正具有震撼力的情感依托与宣泄。传统的工业精神意味着不怕苦、不怕累,讲奉献、讲牺牲,勇敢、拼搏、不服输等,这些精神确实曾经鼓舞和影响过一代人,但当新时代的工业自身发生转变时,工业精神也应该有了新的定义。反映到作品中就应该是科技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等。我们期待看到能够表现新时代工人面貌、具有新时代工业精神的影视作品,能够通过个体成长传递出的价值导向进而产生文化认同,将自身的情感和经历注入时代洪流和现实创造的作品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产生与国家、民族共命运的紧密联结。
4.市场与观众认可度低
影视剧的发展是靠资本、需求、技术和政策交互作用的综合力来推动的,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成本较高。工业题材影视作品缺乏流行元素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大部分作品属于弘扬主旋律,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扶持得以拍摄和放映的,没有真正参与市场竞争,出口和变现能力较窄。这些作品的主旋律标签使得大部分观众对其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大部分工业题材作品都带有年代背景,没有考虑新生代观众需求,作为没有工业背景的青年观众很难从中找到认同感。如果工业作品不能摆脱陈旧题材,在表现手段上故步自封,将无法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里真正生存下来。
二、共同体美学视角下工业影视作品的复兴之路
1.通过集体记忆搭建“情感共同体”
“集体记忆”一词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1925年出版的《记忆的社会框架》中首次提出,他曾经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当记忆可以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时,就会成为共享的文化力量。《电影艺术导论》中说道:“一部电影艺术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和心灵成长史。”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在描摹着人们记忆的同时,也不断创造着人们的记忆,影视作品和历史事实会以互文的方式共同构筑起一段集体记忆。我们今天所形成的对东北工业历史的认知和工业精神的认可正是来源于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所形成的集体记忆。作品《桥》《光芒万丈》《高歌猛进》《宝山之歌》等是较早表现工人题材的影片。电影《桥》中,为支援前线战场,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临危受命,赶在江水融化前抢修大桥,最终完成了艰巨任务,展现出工人阶级伟大的社会主义觉悟。电视剧《大工匠》展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人如何书写“大工匠”这一无限荣光的称号。剧作者高满堂更是通过主人公肖长功这一角色打造了直观的“共和国长子”形象——深明大义、踏实诚恳、忠诚担当。《漂亮的事》,这部以沈阳鼓风机厂五朵金花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视剧,集中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一代的企业领导、技术工程师和工人的形象,将国企改革、技术革新、下岗再就业等集体记忆凝结,反映了新一代产业工人延续“长子”精神、重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心。
记忆链接着情感,情感创造着记忆,迫使观众去反思个体与时代,这正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标志。这一系列的影视作品展现了东北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共和国长子”形象集中构筑的过程。其价值内核所呈现出来的艰苦奋斗、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钢铁精神契合“为国分忧、为民族奋斗”的时代主题。这样的共同体叙事不仅仅是对一段特定历史的回望,更是一种集体记忆的重塑,也是对特定情感与精神的总结,这种精神需要通过新的叙述去延续和传承,这就是“情感共同体”的价值所在。
2.通过空间叙事塑造“地域共同体”
影视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一方面承载了主要人物活动的地理空间,一方面具有隐喻和象征功能,对于推动故事发展和书写人物心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天然拥有着最有利于展示工业文化的景观。
在早期电影《桥》《万木春》中,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制造障碍、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工具。东北地区地理纬度高,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东北人直爽、豪迈、乐观、幽默的性格特征,这些人文特征和鲜明的空间景观打造了独特的观影体验,观众很容易在这样的美学空间里得到共鸣和满足。
正如杨远婴在《电影学笔记》里写的:“富有地域风情的不同银幕造型已成为电影美学内容的构成。”如《少年巴比伦》中,宽阔的厂区化身为文化记忆的物质支撑;《二十四城记》里,配合长镜头以口述的形式完成了即将隐退的历史记忆。
在电影《钢铁意志》里,狂风暴雪和工人挥动铁锹时的汗水,天寒地冻和熔炉里滚烫火红的钢水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独特的景观让人印象深刻。甚至电影中反复提到的“炖酸菜”,既是当时改善生活的标配,也是主人公找对象的首要条件,这种东北特产的食物作为那个艰苦年代的独特标签,具有明确的时代和地理特征,形成一种地缘文化。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转型期大工业过后的萧条图景,在影视作品中以“废墟化”的空间形态呈现出来,均让人感到寒意、破败与萧条,这种心理体验也是极其鲜明的。“废墟在建筑学中意味着破坏与丢弃,在众多的东北城市电影中,对于废墟的描画成为一种意向特征,表达了导演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文明进程中呈现的某些问题的一种强调。”在城市影像的空间构成过程中,电影与人、人与人、人与城市都在相互作用,不论是辉煌的历史,还是伤痛的过去,都是这个特殊地域的共同标记,通过空间的建构来形成一种集体的互动和联结,将成为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认同。
3.通过青年叙事完成“中国梦共同体”
“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话语结构和叙事方式深深地影响着影视作品的创作。工业题材的影视作品要想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效果必须要走向青年,拥抱青年,这样才能获得活力和发展。综观当下新主流影视剧的成功不难发现,《无问西东》《山海情》《觉醒年代》《大江大河》《人世间》这样的成功作品,都从不同角度聚焦了不同时代的青年在国家和历史变革的洪流中完成的成长和蜕变,通过青年叙事关注青年文化,展现青年的价值。这些影视作品虽然塑造了全然不同的青年形象,如《人世间》中的兄妹三人,分别代表了“家”(周秉昆)、“国”(周秉义)、“自我”(周蓉),他们虽然有各自的追求,但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将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和国家相联结。在青年叙事的过程当中,“青春与梦想”是一个重要主题,通过“梦想”这一共情装置的设计,引发观众的共鸣,完成“中国梦共同体”的构筑。
工业题材作品也同样具有“中国梦”的共同体逻辑。仔细关注当下的年轻人,会发现“目前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在他们的童年时期也曾与父辈一起经历过‘单位’等形式的集体生活。但这代青年人也曾耳闻目睹甚至经历了‘下岗潮’等集体的解体。他们并非集体意识全无的个体主义者”。当电影《钢铁意志》在北京大学展映时,引发青年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有学生书写下“青春之我,当如青春之炉火”,由此可见,新的主流影视作品需要对这些青年寄予肯定,认可青年在构建“中国梦”的过程中作出的贡献,这将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这些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要积极使用青年话语,展开代际沟通,发挥青年演员的偶像作用,《山海情》选择黄轩、热依扎出演,《奇迹·笨小孩》中,青年偶像易烊千玺化身打工者,用细腻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从而打动每一位平凡但有梦想的年轻人。
三、结语
当工人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工人中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当农民工大军进驻城市成为工人阶层的新生力量……面对着种种变化,创作者要有敏感和清晰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只有坚持人民创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守正创新的审美方向,才能敏感地捕捉到社会变革中工人群体的生存现实,自然地反映出他们的心理需求,坚持“共同体美学”的创作原则,从现实主义的视角、人文关怀的坐标,来尊重与体认工业题材,充分发挥新时代影视作品的作用,开创民族文化自信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