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以溯源 寻本以求道
——应用文高端写作漫谈
2022-04-06洪威雷
洪威雷
看应用写作站在哪里看,这既是出发点问题,更是撰写者思想理论、历史知识、文化视野、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根本立足点。
现当代写作学研究中,当然包含应用文写作。写什么,怎样写,是写作界长期关注并不断深入、细致研究和学术引介的主流。只要梳理一下各类写作专著、教材、论文,被推广的典型写作教案,便可明显看到“怎样写”的内容和教学课时数,远远超过“写什么”的比例量。长久以来是,“为什么写”这一最为核心的问题被人们所忽视。
本文提出高端应用写作的“高端”,并非吸引眼球,更非耸人听闻,而是在沉浸式学习、思考、探究中,在宁静的内心状态下逐渐认识到的。宁静致远,这是以文字为业谋生的人值得追求的境界。2019年10月,我应邀参加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科技学院承办,来自七省市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的“纳德杯公文写作技能竞赛”。在赛前动员大会上,我提出:“任何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和政党各级组织,要正常又有效运转,均离不开三种方式:一是召开会议;二是颁布法规;三是制发公文。而会议内容的发布,法规条款的颁发,均离不开公文。公文,既是时代的足迹,执政者的音符,更是历史的变迁与发展的画廊、古今与新旧的合奏曲。”参会的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当场肯定并赞扬:“这是将公文写作研究推向了高端!”现在看来,这并非高端,只是从管理、规制与时代层面看应用文的功能、功用。真正的高端写作,无论从时间向度的中华文化发展轨迹,还是从空间向度的人、事、物,都应当是围绕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而写作。其实,是否为人民,既是检验一个政党、政府性质的试金石,也是写作者把握思想理论与文章格局的基本点。
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高端写作的核心
回答为什么写的问题,首先需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高端写作的核心。江河万里必源长,树高千尺必根深。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第1版。
“人民”像一股股春潮涌来。观潮溯源,我们从《毛泽东选集》中,清晰看到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情怀。因篇幅的限制,仅从1945年毛泽东关于“人民”的讲话,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将中国共产党人的“上帝”认定为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在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庄严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叫人民共和国,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国家是属于人民的。从此,各级政府称为人民政府、军队称为人民解放军、老师称为人民教师、银行称为人民银行、邮政称为人民邮政、法院称为人民法院、检察院称为人民检察院、警察称为人民警察、领导干部称为人民公仆等。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社会各行各业之中,为人民服务成为全党的根本宗旨。
如果再将镜头拉长,溯源的涓涓细流清晰可见: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第四章》);庄子在《庄子·天下》中赞扬墨子是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圣人,“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推诚行善,民心悦而天意得矣”(《汉书·息夫躬传》);“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贞观政要》);“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汉书·传·王贡两龚鲍传》);“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后汉书·申屠刚列传》);“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卷二十六》);“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
常识,是普通的知识,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揭示,逻辑则是现实背后的永恒规律,故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既是知识,亦是规律。正如历史学者许倬云所言:“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思想不仅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思想基础,他们超越时间的智力和定力,对于今天也是很好的榜样和启发。”③许倬云:《现在的人只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3月11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而成,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王珏:《传统之美浸润人心》,《人民日报》2022年5月19日第6版。中国共产党正是从“人心者,国家之命脉”这种文明发生精神动力要素中,探求到克服万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奥义而形成独有的思想。党一百年来奋斗、牺牲、创造,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根基在人民。这一百年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作为历史的存在,无论你理会也好,不理会也罢,它就在那里,并不可磨灭地与中华民族每一份子血肉关联。在过去一百年,中国从被侵略、压迫、欺诈中走向独立自主自强,由贫困、匮乏、愚昧走向小康、富裕和开放、多元,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祖国山河、自然面貌,还是工农科技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等,与百年前无法相比,洞见或透视隐藏于这其中的深层根源,是一代又一代的仁者、智者洞察人民的力量,视民为天。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古人所讲的道,也是西方哲人所讲的规则、规律。这个规律是超越任何物质、超越任何个人意志的一种道理,一种规则。写作者如果具有这种规则意识,无论写什么,均会在高端的范畴。无论李世民“舟与水”的理论,毛泽东的“种子与土地”的理论,还是习近平“出卷、答卷、阅卷”理论,不仅仅是阐明了执政者与人民的依存关系,而且蕴含着要敬畏人民的道理。内心存有真诚敬畏人民的道理,才会懂得尊重人民,才能把握分寸,守住自己的底线。故在和平时期,尤其是在盛世之下,一定要敬畏人民,将创新、协调、绿色、改革、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笔端。高端写作者心中点亮这盏明灯,所写的内容必居于高端。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的基础也在人民。凡提笔写作者,无论是写应用文还是文艺作品,只要为人民立言、为人民抒情、为人民鼓而呼,反映出人民的喜怒哀乐,均属于“道”上的高端写作。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墨家、佛家,均是围绕这个“道”而鼓励“大众参与,觉悟人生”。因此,“要真正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②洪威雷、任秀霞:《公文写作提倡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自觉与自信》,《澳门写作学刊》2014年总第37期。。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腾飞的根脉与智慧之源,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真正复兴的精神标志,亦是以人民为中心高端写作的核心。只有把人民当作尺度,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当做目的,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这才是高端写作者必须自觉坚守的永恒信仰。写作者头脑中如果明道、信道、守道,无论是写应用文还是写文艺作品,就能有立道、兴道、弘道、卫道的执着追求,达到王安石所言的境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广大写作者以及写作教师、写作培训师,只要对人民饱含深情和热爱,深入社会,到人民中去了解民情,懂得民心,知晓民间艰难困苦,对时代齿轮下的个体百姓有着最深切的关怀,真正把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价值引导、凝聚力量的文章奉献给人民,把人民的向往、追求、喜怒哀乐变成诚恳、干净的文字奉献给社会,必然会上“道”。可令人忧虑的是,当今少部分写作者逐渐偏离“道”,要么自娱自乐,要么圈地自嗨,要么专博眼球,要么盲目跟风,甚至有人认为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过时了。为此,於可训教授专门撰文质问《还谈“深入生活”过时了吗》,指出:“现代资讯只能充当写者的‘线人’,或给撰写者‘爆料’,真正的写作还需要仰仗写者全心全意地深入生活,到人民中间去感同身受,力践躬行。”③於可训:《还谈“深入生活”,过时了吗》,《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0日第14版。古今中外留传下来的称得上伟大的作品,其秘诀在于二字:洞察。只有深入广大人民生活写生活,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文章,正如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所言:“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写作者只有将深入生活,把体察民情、民心作为写作的习惯,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按高端写作的要求,需常怀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见叶知秋的敏锐感,才能在静水流深中见微知著。因为人民的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只有把人民的得失常挂心上,写的文章才有温度、厚度、高度。因此,要像陆游所言的那样:“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网络的“快餐”写作,还是公务的遵命写作,正如李遇春所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口号,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有喜怒哀乐的,甚至有内心的痛苦和挣扎。”①李遇春:《从“新人民性”到“话体批评”》,《长江从刊》2022年第1期。这个问题弄清楚明白了,也就回答了此文前面所忧虑的“为什么写”的问题。知所从来,方明将往。故写作者不能做文字检索机,而需做思考者。
在写作中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唯有如此,“为什么写”就不仅能定性、定向,而且能定位、定调。这样,就有可能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美颂扬,为善歌颂,为正义伸张,为冤屈辩论。这是高端写作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应提倡的品德。因为,一个人大凡写的文字,无疑皆是作者的自我投影,也是作者的自画像。心中无人民,无论才华多么横溢,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用词多么华丽,写的东西很快会被人淡忘。所以,写作老师不要仅仅单纯用写作知识讲写作,要用爱家、爱国、爱人民的精神讲写作,才能通向高端写作之路。中国写作界有的重视形而上的写作,有的重视形而下的写作,能将写作学中“术”与“道”有机融合起来的研究力量目前较为薄弱。写作教师不仅要能讲,更应能写。“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被不少人淡忘了。
二、高端写作需先做高人
高端写作需先做高人,做高人,须有高德。立德,乃是不朽之为。《左传》中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乃不朽。”唐代孔颖达对此做了进一步阐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理,理足可传。三者有其一,可谓不朽也。”“济众”是目的,拯厄、除难、立言也是为达这一目的服务的,都是置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下所为。“济”有“渡”的含义,按佛学所言,就是普渡众生。这是大德、高德。否则,如孟德斯鸠所言:一旦道德失范,写作为没有良知的人掌握,那么就如同豺狼增加了双翼,格外可怕。
立德的可行性路径:德随量进,量由识长,识由学积。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欲大其识,不可不博学。由此可知,“博学”是立德的第一步,更是提高写作者能力,迈向高端写作的基础。博学是指知识丰富、种类多、数量大。故我们历来主张写作者知识应交叉,学科跨界。查阅古今中外写作大咖,哪一位不是博学多才?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逻辑学、哲学、气象学、地理学等,应用写作者均应涉猎。我们从李斯、魏征、李密、韩愈、辛弃疾、宋濂、方苞、严复、章太炎、梁启超、康有为、林则徐等名家所撰写的应用文中,窥到多学科文化积储的深厚。仅从《谏逐客书》一文便知作者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对君王的喜爱品类、各地珍宝的了解,对异国声色的掌握,对历代客卿的作用等等,信手拈来,竟使秦王看后收回决定成命。
知识交叉,首先需找准交叉点。然后由点扩大到面,这就形成一个定律:知识的宽度不仅决定职业生涯的高度,亦决定所撰文章的价值。知识交叉不仅有利于培养两个意识,而且有利于达到“三通”。两个意识:一是问题意识,二是创新意识。“三通”指嫁接变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三通”后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又会倍增“两个意识”的“意量”。目前“无界读书”“无界论坛”已在发达国家的精英层从蔓延到盛行。“无界”意味着融合和互通。令人担忧的是,在网络电子信息化盛行的当下,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大多放弃了沉浸式的多学科阅读,求新求快式“听读”“闪读”代替了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录的传统好习惯,因而“童子功”不扎实。近来曾委托几位同仁在几所高校对本科、硕士、博士当面调查:“窑洞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果令人吃惊,只有一位博士说“窑洞对是毛泽东与黄炎培对话,主要指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至于具体内容,无一人全答对,甚至有本科生反问“‘窑洞对’也称隆中对吗?”其实,“窑洞对”是1945年7月毛泽东与黄炎培等六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造访延安时一次史上著名的对话。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听了黄炎培的话后,毛泽东思考了几天后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都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①李庆刚:《回答“窑洞对”,我们党有了第二个答案》,《长江日报》2021年12月18日第4版。2013年习近平重访西北坡时明确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跳出治国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新的清醒认识。
在知识交叉中读懂、理解、践行“人民观”,是写作者进入高端写作的必经之路。看看今天写作与网络的联姻,不仅普及了写作,催生了一大批写作人才,也为草根走上写作之路提供了更多机会。自媒体的发展更多地赋予了人民通过写作来表达自我的权利,这对人民而言确实是一大幸事。但网络写作如泥沙俱下,不同领域的“名人”有不同的粉丝,有的圈子粉丝达到百万、千万之众。有的相互切磋、争鸣,有的相互批评、对骂,有的相互吹捧、奉承,有的相互刻薄、抬杠,有的相互恶意诋毁。习近平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指出“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②冯兵、尚爽:《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长江网,网址: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1-12/18/content_14334650.html,发表日期:2022年6月20日。。高端写作者心中有人民,就可能把人民心中盼的事,通过文章促成政府办的事。再具体一点,当写作者为一个人的闪光点动笔,当写作者为一个人的冤屈鸣不平,必会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有温度。每一个人读到这样的文章的每一次触动,都会是一次灵魂的觉醒。尤其是对最基层的普通百姓中的弱者有悲悯之心,并为他们解困脱难,我就认为这是写作界中高尚的人。
在所有交叉的知识中,哲学应置于首位。学哲学,不仅不会困在直接经验构成的世界里,而且还能拓展思维,让写作者运用客观、全面、系统的思维来写作。中西哲学均应涉猎。以中国哲学为例,无论从儒家“人文易”还是道家“科学易”的哲学意义上讲,《周易》被中外汉学家称为结构奇特、思想深奥、思维玄妙,能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无论是先秦文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还是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代实学、清代朴学,就其内蕴而言,莫不贯穿《周易》的哲学思想,被打下或深或浅的烙印。其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奉常处变的循环思维、寓理于事的形象思维、得意忘形的直觉思维等等,对于研究高端写作而言,均是写作者的内生动力,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必会降临。
学点哲学、懂点哲学,对于写作而言,至少可以做一名明白、清醒的写作者。懂点哲学,人就能“知”。“知”有能知与所知之分。能知是与生俱来的“知”,所知是后天意识所形成的“知”,进而达到《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定”的境界。这里的“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内明”,正心修身;二是“外用”,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既有利于在写作过程中主动、自觉坚持事实改变立场,克服立场改变事实的痼疾,又有利于正视并消除写作界的不正常现象。
学点哲学,会在写作的构思中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产阶级的最高境界是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儒家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佛家则是自觉觉人、自利利他。三家的学说和思想各异,但在旨归上有相通之处。从这个有趣的现象延伸出去,便要求高端写作者既要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储备,又要有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关心、关怀。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就意味着自我变革的勇气和决心。因此,高端写作者应为有效落实“四个全面”,练就爱憎分明的态度,培养犀利的判断力,明确的是非观,不隐恶、不虚荣、不投机、不媚俗、不徇情、不枉法,敢担当,做一名一身正气的改革开放的忠实记录者和积极推动者。中国写作界不缺有智慧的人,缺少的是敢于为真正落实习近平提出“民心背向是最大政治”的理念的有骨气的人。
三、高端写作中的自省与自觉
当写作者走向社会进入写作岗位,必会发现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首先要自省:我是否有一技之长?能否胜任承担的工作?能否站稳脚跟?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岗位竞争尤为激烈的当下,如何既心怀人民又能为所在单位做出超越同侪的贡献?这里从大与小两个方面提出探讨的思路。
从大的方面而言,进入高端写作的路径有六道逐步进阶的门槛,迈进去的是门,迈不进去的是槛。一是遵命写作,二是受命写作,三是自主写作,四是自娱娱人写作,五是自醒醒人写作,六是自渡渡人写作。
从小的方面而言,首先要熟练掌握所在单位常用又极其重要的文种写作,如总结、工作报告、述职报告、调研报告等,每个单位、每位领导,每年都为这几个文种劳心费力。你若能写出让直接领导满意又让上级、上上级领导赏识、重视的文章,你在单位的分量会加重,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亦会提升。坚持、延伸、拓展、拼搏下去,相信不久会有属于你的工作平台,从一个初级写作者上升到中级或高级写作者。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注定是艰难、辛苦的。如果五至八年,你从遵命写作进入到自主写作阶段,你就可能有一个拓展才智的平台,此时你内心深处“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就可在此平台实施。平台逐步提升,理念实施的范围就随着广阔。从规则上讲,高端写作思维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是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影响,是对人性、社会等调研后客观真实的陈述,是对失误乃至错误有据有理的剖析,是对民心民意客观及时的表述,是对公平、公正的呼唤和呐喊。应特别强调的是:“平台”对于有高端写作抱负的人而言极为重要。无须多讲平台重要的理论,仅举一个流传久远的讲平台重要的真实案例便清楚明白。世界上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约夏·贝尔,用一把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地铁站演奏巴赫的几首名曲,身边放一顶小帽子以示乞讨。在45分钟里,有2000多人从他身边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20人给了小费,总收入为32美元。可他用同样的小提琴演奏同样的名曲,平台是波斯顿剧院,每人需花200美元购买门票才能进入聆听,并且场场爆满。这就是平台的力量。所以,写作界在争取到硕士、博士授予权之后,个人亦应争取到有话语权的平台,这样你所写的文章才有可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自省,就是要自我主动反省、自察、自究。动笔写作时,心中有无“人民”?是否走在高端写作“道”上?我并非无视人间烟火,中青年人要评职称,评职称要发论文、出版专著、申请课题,而且还有数量、等级等,要求越来越严格。应时、应景、应势之作不写不行,这是现实。然而从人生长远观之,作品见风德、见人品。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无不集高尚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写作才华、高洁的写作道德情趣于一身,才能立足“道”上写好文章。如果写作者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厚度提升文章的高度,以“人民”的魅力彰显文章的魅力,此时你无论用何文种文体,无论写什么内容,都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高端写作中的经典文章,是时间的产物,历代读者挑剔的结果。即便你一时被边缘化,或受打压,但歌颂人民、为人民鼓与呼的光辉永在。晚年回头看看你的文章,必会问心无愧。如果写作者心中“人民”二字暗淡了,天道会慢慢丧失,无论你“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有高的写作平台,其精神也就沉沦了。我极为赞赏的著名学者胡志峰有一段自省的文字:“走上工作岗位也算笔耕不辍。回顾自己近二十年所谓的学术历程,真正有价值者几何?经常是为了响应某种活动而参加论文评比,经常是综合他人的观点、材料而形成所谓的文章,真正是自己思考、自己提炼的文章鲜少矣。静下心来沉思,也明白唯有独立思考的东西,才是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为了迎合世俗,为了那一纸证书或几许奖金,写了不少没价值的文字,真的是愧对仓颉……总以为自己面对这个浮躁、喧嚣和无序的社会,保持着清醒,其实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自知。”①胡志峰:《永远的先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修订本》,《读者空间》2016年第4期。请问,当下写作界有几人能像胡志峰这样公开自省过,自觉揭己之短过?一位写作者敢于反求诸己,勇于坦荡揭露自己的不足,不仅值得学习,更值得敬重。须知人性绝非完美,只要是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会有失误和犯错,由人构成的组织机构也同样会失误犯错,知错认错改错是人之为人的美德。我们主张,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能做到敢于、善于自省,敢于正视错误,就会避免折腾,发展就顺利。
令人欣喜的是,当下不少领导在应用文写作中敢于自省、自查,揭露工作作风中的问题,如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2022年“虎年第一会”的现场讲话稿中指出:有些干部在思想上、工作上突出表现为“六个不”,即不作为、不担当、不进取、不务实、不守信、不知止;而黄山市市委书记凌云以“问题在哪里?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干?”为题,更具体地指出:“有的干部只要不出事,宁肯不做事,对矛盾问题回避绕行、视而不见;有的则瞻前顾后、怕担责任,遇事层层请示汇报,总是说‘上面没文件’‘以前没干过’,说到底就是不敢抓、不敢管;有的干部不温不火、不紧不慢,企业和群众心急如焚,他却慢慢悠悠,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的工作不问就石沉大海,一问就是正在落实,永远都是进行时;有的工作推一下动一下,甚至推了也不动……”这种文章可以说是应用写作中的一股清流。让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文风在高端写作者中坚守下去,推广开来。尤其是对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敢于直接面对,深刻、全面、自省的民族,才会使国家更加文明、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就是有较好自省精神的一个文件,从此打开了改革开放之门,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军之路。如果同仁们品读《拷问法国大革命》书中连续动人心魄的十二问,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现:特定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看上去就像革命程式和民众需求间的联系那样薄弱。高端写作者如果从《拷问法国大革命》中吸取经验教训,将中国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价值观与出台的各项政策与实践结合起来思考,找出并研究经验教训,明确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中国要领导世界,而是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让人民过上平安、富裕的生活,而深入人民大众之中认真调研,再向中央献计献策,这才是高端写作者应该具有的使命。说内心话,读《拷问法国大革命》让我醍醐灌顶,悟出了一个道理:比追寻答案更重要的是追寻问题。写作如何为人民服务?应作为写作者的思考方向,并付诸实践。志不强者智不足,言不信者行不果。应用写作者如何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融合起来,思考中国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是高端写作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自省还应扩大思维空间,将人民在心中的理念与用人类文化语言去表达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向往有机结合、融合起来,让一切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这就是高端写作,就是《孟子·公孙丑上》中所说的:你就是光辉的“大人”。写作者心中有人民,第一,他自觉以天下为己任,以正义为担当,不怨天,不尤人,心中充满“浩然之气”;第二,他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就如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的:你就是中国的脊梁。文章写作者如能客观、生动,真实写好“三人”:时代是出卷人,执政党和政府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你就达到了较高境界。自然而然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达到这一写作境界,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陶渊明“不为不斗米折腰”的精神,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的精神,会自然而然流入笔端,写作者的文章就见人品、见风德。
罗素说:“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只有识“道”、行“道”,经常自问:我们社会里最不能容忍的罪恶是什么?最能满足广大人民盼望社会改革的是什么?并最终用手中的笔去探索、建言。写作者才有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少像文坤斗所言那样:“从一己悲欢中解脱出来,从文人雅士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让思想贴近人民,不断写出更多让人民,尤其是让底层广大劳动者感到有温度、有热度、有气度的文章。”①文坤斗:《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担负起新时代使命》,《湖北作家》2021年总第81期。而真正的自觉须有“三识”的基础:一是知识,丰富的知识结构是高端写作的动力;二是见识,具有高见远识是高端写作者的能力;三是胆识,具有超越常人的胆识是高端写作的魄力。
四、高端写作的尺度掌握
高端写作具有前瞻性和风险性。因为高端写作者,就一般而言,不仅站得高、看得远、看得透,而且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有深入民间调研的韧性,有弘扬真善美、揭露批驳假恶丑、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向“流量至上”说不、向德行失范说不的勇气。在当下环境中,为民众主持正义者,往往遇上的风险也越大。“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为什么有些部门、有些地区的不少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是因为发现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而是把发现问题、写作问题的人解决了。乍一看,这不就是没问题了吗?所以我慎重提出高端写作者应掌握好表达的尺度。高端写作绝不是高大上,而是主张文章写作者在已有的平台上,从历史性、全局性、系统性、世界性出发,去调研、分析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的情况、问题和发展趋势,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在换位思考中,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思考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世界关系的问题。当下掌握好表达的尺寸,主要指政治底线不可碰,法律底线不可触,道德底线不可尝。尤其是写作界学术研讨、争鸣,应开展真诚而不是敷衍的交流,热忱而不是对立的讨论,尖锐而不是极端的批评,力争做到互相启发、借鉴,以便拓展和提升应用文写作理论研究水平。
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好尺寸呢?提供两种参考思路。
一是识时势。
识时势者为俊杰!我们对时势的认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识势,二是蓄势,三是借势,四是乘势,五是造势。
从孔子对宁武子的评价中,可知识势的妙用:“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康德说过:“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孔、康二人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你在生活中发现了有损人民利益的人与事时,切不可冒失行文上传网络,而是深入调研后再行文,尤其是有关民生国运的重大问题,应选择给《内部参考》投稿的方式,这是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有切身感受和刻骨铭心的体会①洪威雷:《湖大印象·在湖大发展中成长》,武汉:长江出版社2021年版。。另外,还可直接给党和国家的部门和领导提供智库报告,如李昌平含泪上书《我向总理说实话》,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②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从此“三农”一词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大量出现。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连续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法规。时至今日,“三农”一词还在广泛引用。
高端写作属于自信者,写作机会属于主动者,文章奇迹属于执着者。你若不想写,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写,总会找到方法。当然,无论是写内参还是向领导进言,可按曾国藩所言办:“无一语不朴实,无一字不谨慎。”
二赞美、尊重他人。
赞美、尊重他人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方法,日常学习、写作中多看他人的优点,在看中学习,在学习中适时真心赞美他人。久而久之,你不仅进步快,而且朋友会越来越多。这样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社会就会和谐起来。
说心里话,这篇漫谈比起正襟危坐的论文有些信马由缰。尽管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诚心诚意重提“一切为了人民”才高端又高尚这个人人熟知的常识,为的是引起更多有兴趣的同仁推进、升华!
总之,崇尚高端写作,才可能产生高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