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探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06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八中学李晓龙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八中学 李晓龙
引探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引导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弊端,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效果,比较适用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应着重于学生思维的创新,挖掘学生的体能潜质,发挥体育学科的特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为建设体育强国培养出更多的全能人才。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的创新方向
为了使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背景,教师要创新形式,发挥体育学科特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除了理论教学内容上的创新,还包括技术方面的创新。为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新首先是教学思想观念的创新,其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思维转变是教学创新的开端,教育思想的转变必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营造融洽舒适的课堂氛围。传统的体育教学多以体育运动项目训练为主,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达不到完全平等,容易让学生出现厌恶、轻视体育的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辅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动作的练习中与学生良好地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平等关系,才能促进教学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体育是一项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的课程,因此在课堂中可以适当穿插竞技类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两人三足、拔河等,在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愉悦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随着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增加,教师的细微肢体动作和语言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感,所以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亲近学生,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恰当的情感上的交流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综合能力,最终爱上体育课。体育的目的除了锻炼学生的体能之外,还有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服务型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将“引”和“探”贯穿到课堂中,适当给予学生需要的自由、灵活,学生依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势来择选体育运动,教师做好指导,给学生提供灵活的锻炼空间,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范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引探思路
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而且可以结合学生的差异化特征进行多层次培养。在教学形式创新上,互联网+模式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相关视频、音乐或图画,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更为直观,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化。通过互联网可搜索到更多的教学素材,结合不同学习能力和体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适合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微课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借助翻转课堂发放任务,学生先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在课堂中通过课前预习和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或通过分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学生可通过翻转课堂平台播放体育教学视频并进行学习,视频观看完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沟通,学生可边看边学,教师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视频可循环播放,方便学生细致掌握运动要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引探教学法能促进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可通过平台及时收集、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情况,方便教师及时对教学进度和方案进行调整改进,使其更能适应于全体学生,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潜能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二、体育教学中的引探教学法
(一)引探教学法
引探教学法是指在传统束缚与教师、课堂圈子、教材的故步自封上优化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机械复习、传授新知识和布置作业,引探教学法的课堂环节包括课前预习、准备回想、回答预习的问题、教师引导补充讲解、提出新的疑问、总结归纳、互动解题、回归评价、巩固作业等,师生互动参与其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了解教学的知识点,在“引”和“探”的规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时,多会重视技术的动作概念及要求,而忽略了形成这一概念的要求原理和方法,过于注重对技术动作方面的掌握,忽视了理解。对此,教师在引导上要注意使用各种手段来得出过程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自学感知中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比较能力,从而让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运球、投篮这些技术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何时才能使用高运球和低运球,运转转身放在那个时间段合适,这些动作设置的原因是什么等,让学生在思考中对这些技术有全方面的了解。
引探教学以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迁移探索学习新知识。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层次上通过知识迁移思考问题,教师最后进行补充即为迁移知识的提升。这样,教师将教学中的“引”和学生的“探”有机结合,做到“引”中有“探”,“探”中含“引”,而“引”又可指导“探”,再由“探”来检验“引”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并愉悦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在不断的引入探索中获取知识。
(二)引探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体育教学里运用引探教学,能使体育课堂趣味化,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通常学生在刚进入课堂时,思维和精神还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这时候可以通过小故事、一首歌、一次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在教学的引入阶段,“引”是体育课堂的基础,为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锻炼的兴趣,教师在“引”的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运动学规律,穿插游戏引入法、带入法、情景教学法、疑问导入法等,运动量和活动安排要遵循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的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在“引”的过程中也需要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做到合理适度,全面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特征、认知能力及体质差异等问题,在“引”的过程中重点为“探”的思维发散做好铺垫。在体育教学中,一些难度高且速度快的姿势学生难以把握,此时就需借助信息技术,以视频慢放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领悟到动作的难点和要领,详细拆分式讲解课件,让学生更加透彻地学习,从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而在“探”的过程中,强调了在原有运动技能和手段上进行迁移、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入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中心,“引”导学生可以大胆主动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思考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学生的性别、兴趣、个性、爱好等均有所不同,在体育课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效果也有所差别,教师可将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选择性锻炼,让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的角色,优化学习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引探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引”的阶段要了解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动机和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状态是什么,然后教师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将其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材课时数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时比例,并且引入一些国内外或传统民族的体育项目,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引入灵活多变教学方式,如在“引”的过程中使用游戏引入法展开教学,如跳高、跳远教学的难点是跳高、跳远的起跳动作的难度,学生在起初练习时多数很难正确掌握上身和下肢之间的协调平衡,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穿插“顶球”的游戏进行辅助练习,将排球用绳子绑住并悬挂在一定的高度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起跳的过程中必须要触碰到排球面,如此反复带有目的性的练习并进行小组间竞赛,记录小组的触碰排球次数,学生在积极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教学重难点。或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入学生的发散思维,借助多媒体设置场面或者环境,将体育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如使用挂图或电教设备情境来进行教教学,在进行投篮和射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世界杯射门集锦,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在“探”的过程中,通过自学感知和讨论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达到相当的程度,将其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化,因为学生的各抒己见,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况也在所难免,教师的“探”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问,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将思维“引”到教学主体内容中,从而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所学内容的巩固强化方面,也要具备对于技术动作的检测和考核,教师进行巡视式“引”,将探讨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及个别的指导,而对于某些集体性疑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再质疑和再研究探讨,规划重要知识内容、典型问题,充分做到有轻有重、层次设计科学,落实了学生学习主体。
三、引探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要围绕体育问题进行“引”与“探”。首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往,对其进行延伸,在尝试、证实问题的可性时教师给予指导示范,秉持先练后教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牢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其次,激励反馈评价,在探索的过程中给予相应评价,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本身也达到了学习目的。问题设置难度基于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通过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假设问题,如“针对大家刚学的传球方法,在对方防守中我们应该如何完美地运用其中呢?”“不同的比较方式得到结果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展开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出正确的姿势。除了“引”与“探”之间的贯穿利用,为了巩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延伸运动能力,还需教师进行适当示范抛入引导,包括在学习跑步、翻身、跳远、掷球等运动中,提出相关问题:“在不同的运动场景中,跑步、跳远等运动姿势都是有变化的,结合自身的经验,如何在保证身体平稳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投球的时候,脚习惯性处于什么方向?”“结合自己的看法,在抛球时,描点应该偏向哪儿最合适?”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并尝试运动,通过先练后教的引导,纠正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不足,或者分组讨论寻找一种有效的动作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能潜力,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自练、自学、自我思考能力,教师适当加入正确示范确保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增强体能、缓解学习压力、调节负面心情、促进师生教学学生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通过创新教学来调动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做到因人而异,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