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

2022-04-06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六小学刘丽艳

黑河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外阅读读书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六小学 刘丽艳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现今,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利用点滴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好课外阅读。让阅读真正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让阅读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班级环境建设,打造书香班级

在教室或走廊的展板中张贴读书名言警句、中外因读书而取得成就的名人画像,激励学生阅读,如文学家莎士比亚、伟人周恩来、作家巴金等,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辟读书活动天地,如“好书推荐”“读书达人评比”“读书手抄报展”“阅读标兵评选”,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通过展示评比活动,掀起经久不息的读书热潮,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广泛、持久阅读,从而巩固阅读成果。

(二)打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大多不爱读书的学生课外读物仅有那么几本,其中多为作文集,许多同学没有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一遍,只有教师布置作文时,才会拿出来“参考”“模仿”。仔细观察不爱读书的学生,不是平时做事虎头蛇尾,就是没有耐心,很难静下心来读文章,这就要鼓励他们先从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开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爱课外阅读的学生,他们的文字阅读范围只局限于语文书上,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要从课内入手。学完主题单元的内容,可以补充阅读其他同类文章,如学完《民间故事》的主题单元文章,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并做读书交流。每篇课文学习后,都补充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篇目不一定要多,但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读完要有收获,写几句心得。对于有一定阅读兴趣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读完整的一本书,他们读书时要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班班通、钉钉群展示读书收获,还可以通过课堂朗读或讲故事比赛、制作手抄报、写读书笔记、问答竞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定期推荐读物,阅读后请家长签字,每读完一本颁发奖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还可根据平时各大节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十月一日歌颂祖国,读红色故事;三月五日学雷锋讲雷锋故事;春节读中国传统节日;四月读书月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等。

每天抽出一节课让学生谈阅读体会,讲精彩的故事或片段。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读书小组,展开阅读讨论。小组间做好分工,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组长和成员的任务不同,分工不同,小组间讨论后,挑选说得好的学生到班级广泛交流,在分享中享受读书的快乐,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组成员间或小组间还可以进行比赛,谁读得书多,谁积累得好词好句多,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四)保证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规定阅读量和要求,作业设计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每天早上和下午早到校15 分钟进行阅读,放学后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阅读指导,回家后学生进行至少半小时的阅读。电子读物也是很好的阅读渠道,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

新一轮疫情暴发以来,开展线上教学的背景下,为减轻疫情对学生课堂教学与课余文化生活造成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成立读书微信群、钉钉小组读书群,学生可以在群里展开语音或视频朗读,背诵古诗词,读一段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目,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故事梗概、得到的启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一把钥匙,能使学生的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立足课堂,立足课本,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习方法,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在课堂上做适度的精读指导。略读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感兴趣的地方写感受,做读书记录卡,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海量阅读,提高学生的浏览速度。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利用单元导读和课文自读提示来预习。在展开每一单元的学习之前,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内容,明确单元训练的重点,把握教材的整体方向。在预习自读课文时,遵循自读提示来阅读,解决自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养成预习时做笔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的基础上,做到读读、想想、圈圈、画画、写写,如标出自然段序号、在重点词句旁写解释、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在天头地脚写写自己的体会等。结合课后习题来预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课后问题一般有朗读、划分结构、修辞手法的练习、关键语句的分析、写作手法的使用。课后问题一般是课堂上老师要着重讲解的问题,有的课后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层次,为预习指明方向,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是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的关键。

(二)课上阅读方法的选用

指导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诗,适合学生诵读,可以采用诵读法,通过配乐朗诵的方式,读出秋天的美好以及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而缩短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叶圣陶的《荷花》文质兼美,主要采用赏读法,展开想象,感受荷花之美。在品读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活的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再如学习《陶罐和铁罐》时,学生抓住寓言故事的语文核心要素,读懂其中的道理,要求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时可借助插图,抓住故事中的人物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分角色朗读表演,懂得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提取关键信息,让学生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指导学生仿写练习

阅读是汲取,写作是释放,习作所需要的好词佳句、结构设计以及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主要依靠阅读。每一篇课文不只是在提高阅读能力,也在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之美。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在游山玩水中积累写作素材。学完《荷花》课文后,积累其写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学完《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进行仿写创编;根据童话故事情节的特点,运用反复的写法续编《漏》。

三、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部编版教材中,将每册书编排了快乐读书吧,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让语文教学有了系统性、整体性和人文性,整合语文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课内与课外相互统一。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的阅读时间保驾护航,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热情,为教师对整本书课外阅读辅导提供保障。

(一)“初读”找感觉

用简短的只言片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用猜谜语、小笑话提出问题,一句俗语的出处、简短的视频故事、漫画等。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说明文时,只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学生不会对海洋世界产生多大兴趣,教师播放一段海洋视频,就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头脑浮现各种奇妙的幻想。这时,再推荐学生去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提要、前言、书序和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及主要内容,学生才会渴望去探究大洋深处的奥秘。

(二)“预测”找兴趣

以课文中的经典选文为激发点,为学生抛砖引玉,预测这本书是否好看,或这本书哪个故事会好看。如学习《端午粽》后,引导学生推测其它节日背后蕴含有趣的故事,推荐学生读《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里面收藏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以及风俗来历等,学生倍感兴趣。学习《海底世界》后,推测海洋生物最长的到底有多长,有多少种动植物,感兴趣的同学阅读《海洋世界》,探寻海洋世界的奥秘;学过童话单元,推测叶圣陶的《稻草人》到底会讲什么,由此,以一篇带整本书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精读”找细节

整本书要精读,当遇到有趣的故事就跟父母或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思想得到碰撞,兴趣点被点燃,便有了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如学完寓言故事单元,推荐一起阅读经典寓言《中国古代寓言》《外国寓言》《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其中简短精悍的寓言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四)“通读”找特点

鼓励学生读懂整本书,找出语言特点,按照课文学习的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是经典范文,结合课文的作者、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进行拓展阅读。如《剃头大师》的作者秦文君善于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喜欢阅读这类书的学生可以读小说《开心男孩》;《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抓住作者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魅力与乐趣;《叶圣陶童话》不仅故事生动,富有真善美的特点,文质优美,会把读者带到美妙的大自然的童话世界中,与花鸟鸣虫对话。每类书的语言特点都在本单元的习作中得以运用,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语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在习作评比中,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激发阅读热情。

四、加强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感悟的实效性

语文阅读课可以采用“提炼透视”教学法和“层进透视”教学法。“提炼透视”就是学生通过精读、研读、品读等多种读书方式,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语句,结合上下文,在读中思,思中品,品中悟,悟中醒的阅读“透视”过程中,透视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无限意义的空间。“层进透视”是通过提炼出的文本多个重点字、词、句或文字“空白点”,先进行表层透视,再把“透视”出的内容进行整理,把整理后的内容进行层层推进的透视。采用这种层层推进的透视方法,使文章的表达目的产生层层推进的深刻理解,逐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研究目的。

(一)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读”是实施体验感悟学习最有效的途径。“提炼透视”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读,充分读,用心读。阅读中的感悟是凭借对语言获得某种印象。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文中有些词虽不深奥但很耐人寻味,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语句的生动。如《赏荷四篇》这组课文,让学生抓住一个“冒”字,去感知、去感悟,形象地表现出荷花的艳丽夺目。同时,这组课文通过让学生朗读,感悟作者通过不同角度描写荷花而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去品味文本,寻找优美的语言,感悟语言内在的含义。通过阅读使学生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只有读才能有所思、有所悟、有体验。

(二)质疑启思与读中感悟相结合

读书就要先思考,要思考就要先产生怀疑。怀疑就是提出问题,只有怀疑,才能摆脱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和书本中的知识的束缚,突破思维的局限,驱动和指引学生不断去探索,把已知的知识或问题的答案变为自己通过探索、证实得出的新知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巧妙设疑,以疑激欲。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些词语质疑,课文中不同地点出现相同的词语能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甚至表示不同的意思。如《铺满金色巴掌大的水泥道》一文中,“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出现了两次,学生对两处不同的“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含义提出质疑,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根据上下文联系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后,自然懂得这两处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乐于创设疑问,敢于质疑是创新活动的显著特点,学生敢于质疑是阅读主动性的一种表现,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能让学生沉下心来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外阅读读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