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芍乳癖合剂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4-06刘堂明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合剂肿块乳腺

刘堂明,宁 静,王 丽

乳腺增生病(HMG)在临床上是一种既非肿瘤,也非炎症的常见乳房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HMG主要是在乳腺的主质与间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增生状况,以及复旧不全等原因导致乳腺在数量和形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从而形成了触之可及的肿块,在临床上主要是以乳房部位的肿块与疼痛为主要表现[1]。西医学对于HMG发生的主要原因归因于激素分泌呈周期性的失衡和(或)激素的变化造成乳腺组织的敏感度相对性增高[2];祖国医学将HMG归属于“乳癖”的范畴。随着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日益增加,HMG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3]。现代医学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优势,对临床症状及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作用[4]。笔者采用自拟柴芍乳癖合剂联合穴位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银川市中医医院乳腺门诊诊断为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共6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3.43±5.58)岁、(33.40±5.31)岁,2组患者病程分别为(10.03±4.98)月、(10.17±4.73)月,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疗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200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5]:①症状与体征:乳房部位可触及1个或是多个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块,推之可有移动感,触之有疼痛,可为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是瘾痛,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情志发生变化或是月经周期的变化可以使肿块有消长变化,亦有乳头分泌液体或皮肤瘙痒等症状;②辅助检查:确诊病例需经过乳腺彩超、钼靶摄片进行诊断。

1.2.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第二版《中医外科学》[6]辨证分型为肝郁痰凝证:①主症:乳房明显肿块,质地坚韧,有胀痛或是刺痛感,随着情绪喜怒而有消长变化;②次症:可伴随有胸肋部胀闷不适,情绪易郁闷易烦怒,可有失眠梦多,心烦躁口苦等症;③舌苔脉象: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标准;②病程>3月,且年龄在20~45岁的女性患者;③自愿参加试验,并经医学伦理会通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能坚持治疗。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标准;②病程<3月,且年龄在20~45岁之外的女性患者;③合并有乳腺其他疾病(如乳腺癌、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④对治疗药物成分有过敏者;⑤有晕针病史者;⑥合并有心脑肾等内科疾患或精神疾患无法完成试验者,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观察组,柴芍乳癖合剂,柴胡15 g,白芍15 g,当归15 g,白术15 g,麦芽10 g,山楂15 g,香附15 g,艾叶炭10 g,青皮15 g,煅龙牡15 g,瓜蒌15 g,预知子15 g。服用方法:取汤液200 mL,早晚饭后0.5 h温服。柴芍乳癖合剂功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消癖止痛。穴位针刺选穴,甲组,屋翳(双侧)、膻中 足三里(双侧)、外关(双侧);乙组,肩井(双侧)天宗 肝输(双侧) 肾输(双侧)为主穴,根据病情配合配穴。对照组,逍遥贝蒌散加减,柴胡15 g,当归15 g,白芍15 g,茯苓10 g,白术10 g,瓜蒌15 g,贝母9 g,半夏6 g,南星6 g,生牡蛎30 g(先煎),山慈姑6 g,服用方法:冷水煮取200 mL汤液,早晚饭后0.5 h温服。功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散结止痛。配合甲组,屋翳(双侧)、膻中 足三里(双侧)、外关(双侧);乙组,肩井(双侧)天宗 肝输(双侧) 肾输(双侧)为主穴,根据病情配合配穴。

1.6 治疗周期:2组均为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7 评价指标

1.7.1 疼痛分级与评分:无明显触压式疼痛,无自发性疼痛,记6分,为乳房疼痛0级;触压痛,无明显自发性疼痛,记12分,为1级;自发痛明显,以经前较为明显,发作呈阵发性,记18分,为2级;自发痛明显,发作呈持续性,不影响正常生活记24分,为3级;疼痛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正常生活,记30分,为4级。

1.7.2 肿块大小分级与评分:肿块最大直径≤2 cm,记3分,为1级;直径在2.1~5 cm之间,记6分,为2级;直径﹥5 cm,记9分,为3级;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予以乳腺彩超检查以明确乳腺肿块大小情况。

1.7.3 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性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及肝肾功检测。

1.8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率,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①治愈:改善率≥90%。②显效:改善率为70%~89%。③有效:改善率为30%~69%。④无效:改善率<30%。

1.9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肿块大小评分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乳房疼痛程度明显缓解,肿块较前变小;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肿块减小程度亦比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肿块大小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 2组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检测变化情况及肝肾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肝肾功均无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检测变化情况及肝肾功比较

3 讨论

乳腺纤维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增生形成了乳腺增生症,从病理方面讲,乳腺组织发生退行性的病理性改变以及结缔组织的进行性生长改变,均可引起体内内分泌的失调,因此形成HMG[7]。HMG特有的病理性改变是乳腺癌的高危诱发因素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影响[8],因此受到患者及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

乳腺增生症属于“乳癖”范围,我们认为以好食辛辣肥甘之品为特点,而本研究中患者以30岁左右居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剧增,多有情志不畅,而饮食习惯则易脾虚湿困,气机影响水化,则肝气郁结可阻滞乳络,湿阻则易凝化成痰,久之则气滞痰凝,阻于经络血脉之间,形成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

研究中采用自拟柴芍乳癖合剂,其中柴胡可疏肝解郁,《神农本草经》中注“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疏肝气解郁结之要药,白芍可平肝可养血,二药既可疏肝气又可柔肝血,气血调和,共为君药;白术主归脾胃经,可健脾以益气,燥湿以和胃,脾胃同治,当归归于肝、脾经,可补气虚之血亏,又可活血而行气,二药同用于肝、脾、胃三经,健脾和胃,益气补血,同为臣药;麦芽、山楂取自焦三仙之意,其中麦芽归脾胃肝经,可疏肝解郁,可健脾开胃,又可退乳消胀,用于乳房胀痛,山楂同归肝脾胃三经,可消食积,可散瘀血;香附既可归于肝经理气解郁,又可归于脾胃经治疗胃腹胀满,可用于妇女乳房胀痛;艾叶炭可祛瘀活血止痛, 青皮疏肝破气化滞,瓜蒌可导痰浊下行,预知子可活血以通脉,行气而止痛,煅龙牡平肝潜阳,镇静止痛,共为佐使。上药同用一则疏肝而解郁,二则健脾而化湿,三则化痰而散结,四则行气以止痛。

柴芍乳癖合剂加用了麦芽、山楂、香附、艾叶炭、青皮与预知子。麦芽、山楂均归于脾胃肝经,麦芽既可疏肝又能健脾,针对肝经乳腺疾病可消乳胀止乳痛,山楂散瘀血功能明显,研究显示麦芽水煎剂能明显降低血清泌乳素的水平[9],长时间使用山楂对雄激素水平和炎症水平的降低作用较为明显[10],考虑这是麦芽治疗乳癖的药理作用。香附用于乳房胀痛的作用考虑为有效成分可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从而起到抗炎镇痛作用。艾叶炭可活血祛瘀,其中有效成分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炎症细胞的浸润有抑制作用,减轻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消炎止痛作用。预知子归于肝经,可疏肝理气,对胸胁乳房胀痛等症有良好效果,研究显示预知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和肿块大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柴芍乳癖合剂联合穴位针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乳房疼痛,具有良好的散结作用。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柴芍乳癖合剂联合穴位针刺疗法治疗HMG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性激素及肝肾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柴芍乳癖合剂配合针刺疗法安全性可靠。多项研究显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多为气血瘀滞,痰凝阻滞等病因,引起乳络受阻,故本研究采用自拟柴芍乳癖合剂配合针刺疗法治疗HMG,可从疏肝、健脾、行气、活血、益气、化瘀、化痰、通络等方面综合治疗,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猜你喜欢

合剂肿块乳腺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乳腺增生会影响奶量吗?
果树使用石硫合剂须“四当”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果树使用石硫合剂小技法
使用石硫合剂小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