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2-04-06邹玲俐闫蓬勃

绿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桂林市乔木绿道

邹玲俐,刘 威,闫蓬勃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1 引言

美国户外运动委员会于1987年率先提出绿道(Greenway)概念[1],作为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乡村旅游区以及破碎的城市空间等区域的重要纽带,它有着生态、休闲旅游、景观与自然资源保护等特点,是为人们提供游憩休闲、感受自然的一种线性空间场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空间发展,推动城乡空间健康发展、城乡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以及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绿道概念的普及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绿道旅游方兴未艾,各省市对于绿道研究和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各地的绿道植物多样性和植物景观[2~4]、绿道景观评价[5]、植物建设营建[6]、绿道规划与设计[7~9]等方面也展开了积极研究。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构建国际旅游示范城市的进程中,自2013年起陆续在城区、兴安、灵川、阳朔、雁山、永福等地建设完成了多条绿道,各绿道的建成对于提升桂林城市形象、促进旅游发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市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是桂林市区绿道的典型代表,期望对其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能为后续桂林市绿道植物景观建设、植物引种和优化提升提供参考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和研究对象概况

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1 ℃,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 ℃,最高气温39.4 ℃,1、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9 ℃[9],最低气温-4.9 ℃。雨季主要集中于4~7月份,年均降雨量1889.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桂林市植物种类繁多。

桂林市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桃花湾旅游度假区内,紧邻桃花江,所在区域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江岸边自然山水风光优美秀丽。绿道于2016年1月开工建设,2019年1月投入正式使用,起点为桂林市胜利桥头大公馆酒店,途经桃花山庄、桂花公社景区、金顺昌食品文化博览园、大龙湾小区、桂林碧宸芦笛桃花湾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园、广西特色旅游名村鲁家村、广西旅游文化名村“芦笛三村”,终点为芦笛岩景区,道路全长7.8 km,宽4~6 m,绿道绿地用地面积91179.2 m2。

2.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普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植物种类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状况、观赏性状、生活型等方面。查阅《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广西植物志》等书籍文献[11~13]进行种类鉴定,结合实地调研整理出植物名录,分析调查区域植物资源与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3 结果分析

3.1 植物科属种组成

经实地调查和鉴定整理,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33种, 分别隶属于 56科 104 属(表1),其中,蕨类植物1科 1 属 1 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1.79%、0.96%和0.75%;裸子植物6科6 属 6种,分别占总数的10.71%、5.77%和4.51%;双子叶植物 37 科 69属88种,分别占总数的66.07%、66.35%和66.17%;单子叶植物12科28属38种,分别占总数的21.43%、26.92%和28.57%。调查区域内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占比较少,以被子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

表1 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物种组成

从表2可知,科内属的组成上,只有1个属的科有34个科,占科总数的60.71%,含2~4属的科有木兰科、樟科、锦葵科、大戟科、壳斗科、桑科等17个科,占总科数的30.36%;5属及以上的科有桃金娘科、蔷薇科、豆科、天门冬科、禾本科5个科,占总科数的8.93%。科内种的组成上,只有1种的科有31科,占科总数的55.36%;含2~4种的科有16科,占科总数的28.57%;科内种数5种及以上的科有桃金娘科(5种)、蔷薇科(7种)、豆科(8种)、桑科(6种)、木樨科(7种)、天门冬科(8种)、天南星科(5种)、棕榈科(5种)和禾本科(11种)等9科,占科总数的16.07%。

表2 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科属种统计

3.2 植物生活型

植物对于综合生长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植物生活型[14],按照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竹类和棕榈类6类生活型分(表3),乔木55种,占总种数的41.36%,其中常绿乔木占比22.56%,落叶乔木占比18.8%,这些乔木构成绿道植物景观的上层树种,以银杏(Ginkgobilob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桂花(Osmanthusfragrans)、绿黄葛树(Ficusvirens)、榕树(Ficusmicrocarpa)、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秋枫(Bischofiajavanica)、楝(Meliaazedarach)、桂林白蜡树(Fraxinusguilinensis)、桉(Eucalyptusrobusta)、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 、樟(Cinnamomumcamphor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等植物为主;灌木33种、草本2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3.3%和23.31%,这两类植物占比基本持平,灌木中以常绿灌木为主;藤本、竹类、棕榈类植物占比较少,占比分别为3.01%、5.26%、3.76%。所调查区域乔、灌木中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比值2.19∶1,乔、灌、草、藤本、竹类、棕榈类植物的比值为13.74∶7.74∶7.74∶1∶1.75∶1.25。

表3 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生活型统计

3.3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运用

乡土植物是指通过长期人工引种栽培和繁殖,证明已经非常适应某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能代表当地植物特色且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植物[15]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中,乡土植物种类丰富,达90种,占总种数的67.67%,使用数量和应用范围较高的种类为枫杨、榕树、桂花、构树、秋枫、楝、樟、阴香、银杏等,这些乡土植物为绿道绿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外来植物43种,占比32.33%,部分种类已在桂林引种种植多年,基本适应了桂林的气候环境,但也有小部分种类如朱蕉(Cordylinefruticosa)、朱槿(Hibiscusrosa-sinensis)等在桂林存在露地越冬稍困难的问题。

3.4 树种观赏性状

植物的观赏性状主要体现在花、叶、果、根、树干、姿态和芳香7个方面。调查区域观赏植物众多,部分种类观赏性状多样,既可观花,又可观果、观叶或观姿等,在统计时有交叉和重叠。

3.4.1 观叶植物

观叶植物的观赏性状体现在叶片形状、叶色变化等方面。桂林市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植物中,观叶植物种类有53种,占总数的39.1%,其中乔木类有苏铁(Cycasrevoluta)、银杏、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樟、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bipinnata)、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f. atropurpurea)、鸡爪槭(Acerpalmatum)、朴树(Celtissinensis) 、紫弹树(Celtisbiondii)、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糖胶树(Alstoniascholaris) 、印度榕(Ficuselastica)、肉桂(Cinnamomumcassia) 、菜豆树(Radermacherasinica)等 16种,其中具有季相变化的种类有8种,它们使得绿道景观更加绚丽多彩。灌木类观叶植物有花叶假连翘(Durantaerecta'Variegata)、金叶假连翘、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 Rubrum)、华中枸骨(Ilexcentrochinensis)、枸骨(Ilexcornuta)、锈鳞木樨榄(Oleaeuropaeasubsp. Cuspidata)、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鹅掌柴(Scheffleraheptaphylla)、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红背桂(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灰莉(Fagraeaceilanica)、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14种,具有季相变化的种类4种。 草本观叶植物有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银边草(Arrhenatherumelatiusf.variegatum)、芭蕉(Musabasjoo)、尖尾芋(Alocasiacucullata)、海芋(Alocasiaodora)、春羽(Philodendronselloum)、龟背竹(Monsteradeliciosa)、广东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沿阶草(Ophiopogonbodinieri)、玉龙草(OphiopogonjaponicusNanus)、蜘蛛抱蛋(Aspidistraelatior)、白纹蜘蛛抱蛋、金边吊兰(ChlorophytumcomosumVariegatum)、文殊兰(Crinumasiaticumvar. Sinicum)、花叶山菅(DianellatasmanicaVariegata)、风车草(Cyperusinvolucratus)、花叶艳山姜 (AlpiniazerumbetVariegata)等17种,此外,观叶植物还有少量藤本植物、竹类和棕榈类植物,如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i)、水竹(Phyllostachysheteroclada)、矮棕竹(Rhapishumilis)、棕竹(Rhapisexcelsa)、江边刺葵(Phoenixroebelenii)、袖珍椰子(Chamaedoreaelegans)等。

3.4.2 观花植物

观花植物29种,占总种数的 21.8%,其中乔木类有苏铁、荷花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桂林白蜡树、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红千层(Callistemonrigidus、山茶(Camelliajaponica)、复羽叶栾树、碧桃(Prunuspersica'Duplex')、桃(Prunuspersica)、杜梨(Pyrusbetulifolia)、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美丽异木棉(Ceibaspeciosa)、龙牙花(Erythrinacorallodendron)等15种,灌木类观花植物有夹竹桃(Neriumoleander)、狗牙花(Tabernaemontanadivaricata)、红花檵木 、叶子花(Bougainvilleaspectabilis)、杜鹃(Rhododendronsimsii)、朱槿(Hibiscusrosa-sinensis)、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茶梅(Camelliasasanqua)等9种,草本观花植物有蓝花草、扁竹兰(Irisconfusa)、水鬼蕉(Hymenocallislittoralis)、大鹤望兰、美人蕉(Cannaindica)5种。从花期来看,花期主要集中于春季,主要以观赏桃花为主。

3.4.3 观果植物

果实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有菜豆树、黄皮(Clausenalansium) 、柚(Citrusmaxima)、枸骨、华中枸骨、南天竹、枇杷(Eriobotryajaponica)、苏铁(雌株)、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等12种。从使用数量和应用频率上看,乡土植物柚运用数量多,冬季金果挂枝头,别有一番风情。灌木类植物枸骨、华中枸骨、火棘使用数量大,主要用作绿篱。其它几种观果植物使用数量少,仅在小范围内零星使用。

3.4.4 观干和根植物

有些植物的根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类植物有桂林白蜡树、榕树、绿黄葛树、佛肚竹(Bambusaventricosa) 、小琴丝竹(Bambusamultiplex'Alphonse-Karr')等7种。

3.4.5 观姿植物

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中,植物姿态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有18种,原有枫杨、樟、构树、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槐、糙叶树(Aphanantheaspera)、紫弹树、麻栎(Quercusacutissima)、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楝 、垂柳(Salixbabylonica)等乡土植物,经数十年的生长,这些树树干高大,树冠丰满开展,姿态优美,直立于桃花江畔或斜探桃花江面与峰丛、水面形成完美的统一构图,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3.4.6 芳香植物

植物体散发出的芬芳香味能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在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中,芳香植物有13种,其中植物花朵能散发出浓郁香味的植物有白兰(Micheliaalba)、柚、桂花、四季桂(Osmanthusfragransvar. Semperflorens)、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var. Fortuniana)等。

3.5 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群落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16],在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中,存在有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小乔木+地被、灌木+地被5种植物群落结构,在大公馆酒店至大龙湾小区段、鲁家村附近,多采用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地被的配置形式,运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大规格乔木或是在原有大乔木的下层配置小乔木、灌木和地被,创造了优美的复层植物群落景观,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如桂林白蜡树+菜豆树-黄皮+红背桂-海芋+沿阶草,榕树+山茶+鹅掌柴+广东万年青-蜘蛛抱蛋、枫杨+桂花+茶花+红花檵木、水杉+二乔玉兰+红花檵木-鹅掌柴+草皮、柚+红花檵木-鹅掌柴+银边草等。其余地段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因部分地段还在完善中,植物景观建设中没有采用植物群落进行配置,仅是种植了乔木或小乔木,下层铺设草皮,植物景观较为单一。

4 问题与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1)植物种类运用上,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绿地面积中运用植物种类丰富,观赏植物众多,但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种类较少。部分外来植物如蓝花草(Ruelliasimplex) 、金叶假连翘(Durantaerecta'Golden Leaves')等在绿道绿地面积中大量运用,与市区其他景区景点植物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2)植物配置上,存在局部小地段植物群落配置单一、层级少或层间搭配显凌乱、垂直郁闭度过高、种植密度过大,层间植物长势弱等现象。此外,也还存在局部小地段的植物配置没有遵循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如阳性植物种植于荫处、阴性植物植于强阳光下等现象,造成植物生长不良,影响植物的整体景观效果。

(3)植物管理养护水平和力度上,除大公馆酒店周边、大龙湾小区、鲁家村段养护管理较为精细外,其余地段管理较为粗放,部分地段鬼针草(Bidenspilosa)等杂草肆意生长,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植物景观的形成。

4.2 对策

(1)桂林植物资源丰富,结合绿道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功能,深入挖掘桂林特色植物资源,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量和夏、冬季观赏植物的占比,并适当引进适合桂林气候特点的特色观赏植物新品种,提高绿道植物景观的舒适性和可观赏性,使四季有景可赏。如增加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polyodonta)、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bealei)、野鸦椿(Euscaphisjaponica)、德保苏铁(Cycasdebaoensis)、毛花轴榈(Licualadasyantha)等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和广西特有珍稀植物,营造地域植物景观。芳香植物能使人身心愉悦,在绿道中,可适当增加白兰的数量,增加鸳鸯茉莉(Brunfelsialatifolia)、含笑(Micheliafigo)、黄玉兰(Micheliachampaca)、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等芳香类植物。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中现种植有较多的碧桃和桃,品种单一,而国内桃花品种众多,可筛选引种一批观赏价值高的桃花品种营造桃花大观园景观,强化桃花湾的名字。

(2)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从园林美学出发,合理优化植物群落结构与配置,可通过移植、梳理植物结构层次、增补植物种类与层次等方式对植物群落进行改造,使植物正常生长,增加植物景观的美感度。

(3)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作为桂林市的一条有代表性的绿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展示桂林城市品味的一个窗口,应加强植物养护与日常管理,制定养护管理制度,加强植物病虫害、入侵植物的监测与防控,对影响景观和安全的枯枝、病枝、入侵植物应及时修剪与铲除。

5 结语

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绿地面积中运用植物种类丰富,观赏植物众多,但特色植物运用少,局部小地段植物群落配置和植物养护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绿道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可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舒适度以及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在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对绿道植物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中,今后需进一步挖掘地域特色植物资源,引种适应本地区的特色观赏植物,进一步优化与丰富植物群落,形成更加有特色的旅游休闲绿道植物景观。

猜你喜欢

桂林市乔木绿道
六点一百分
杧果布丁
百年辉煌擘画未来——2021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找出犯罪嫌疑人
超级隐身术
兔兔主编的来信
我的空调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