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毛笔书法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2022-04-06李小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互联网

李小明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毛笔书法已经被国家教育部纳入小学生课程教学体系之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笔者发现从“读”“写”“品”三个角度革新毛笔书法微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读帖,以临帖为切入点学会写字,以评价为手段学会品贴,可以大大优化书法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毛笔书法;微课;教学模式

毛笔书法已经被国家教育部纳入小学生课程教学体系之中,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必须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当加强,不应削弱。”《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3-4年级能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美感。”为落实《纲要》和《课标》精神,书法教学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遇到的现实问题却是学校没有或缺少能教书法的教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毛笔书法教学的困境逐步得到解决,特别是2019年“新冠”病毒肆虐的时期,书法微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发现从“读”“写”“品”三个角度进行书法教学模式的革新,可以优化书法教学的效果。

一、读——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学会读帖

古人习字的经验告诉我们,练字首先要练眼睛,即学会读帖。读帖并非读帖上汉字的读音,那么读什么?读字的点形线,读字的空间结构,读字与字之间的疏密。教师在教学时,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读贴,问题可以是字的共同特点;字形结构规律;字相同笔画的区别;对起笔、行笔、转折的观察;对行笔快慢的观察等。

以教学《欧阳询书法入门》的第八页为例,在引导学生读帖时,除了让学生关注线条特点、笔法特点、构字特点外,还需引导学生去发现这四个字的共同笔画?有了问题的指向,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相同笔画“点”在不同的字里,有不同的运笔方法,引导学生以此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发现“点”的运笔方法,得出结论——撇点头部不能太圆太重;斜点不能没有菱角,状如瓜子;头尖点底部不能过尖;挑点要注意挑的方向。

这个教学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读帖必会越读越细致,最终做到“胸有其字”。读帖是临帖的前提,把这一步做好了,临帖则能事半功倍。

二、写——以临帖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会写字

“临帖”是公认的练字最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地临帖,是每一位书法教师都需解决的问题。如何科学地临帖呢?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书法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造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学生通过屏幕,运用视觉便可清晰、准确地观看示范。在《大教学论》中,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在感官前面……”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调动多个感官参与到学习中,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1.临帖第一步:初临——录制笔画书写慢视频,学生边看边练

临帖,首先要让学生聚焦教师的示范过程,“互联网+”无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这一便利条件。教师的书写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不但能把示范的速度放慢,而且还能多次回播,满足不同个体学习差异的需求。

汉字由笔画组成,书法家王羲之说:“……一点所失,若美人之病一日;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可见,笔画关系到字的整体美感。以基本笔画竖为例,在楷书书法作品中,竖可以分为悬针竖、垂露竖、短竖三种。在写字的过程中,往往根据字形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笔画,但是不管你采用哪种笔画,其起笔、收笔是有规律可循的。起笔规律可以概括为:点、带、转。点是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带是字的行笔过程;转是调整笔锋指向,用中锋运笔。收笔规律可以概括為:藏锋收笔和露锋收笔。两种收笔方法区别点是中锋行至末尾时处理不一样,藏锋的笔毫回转收起,露锋的笔毫渐渐收拢变尖。笔画书写通过微课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可以反复临习,掌握其方法。

2.临帖第二步:精临——以字的偏旁、结构分类,录制微课视频,强化结构训练

汉字素有“方正美”之称。汉字的结构,就如建筑设计的框架,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生成结构美观、匀称的方正字作品。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美化,都是徒劳无功的。

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可通以字的偏旁、结构分类,录制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分析字的中宫、中心线和重心线以及板块这三者的关系,再进行示范。 如下图,“次”与“冷”。

“冰”“况”字形结构是一致的,通过一边分析“次”字形结构的松紧,一边书写示范“次”笔画的长短,势态的收放,学生轻而易举便能举一反三,掌握“冷”“冰”“况”的构字特点,注意行笔中左右两个部件的避让。

3.临帖第三步:创临——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写字,追求字的神韵特点

通过初临、精临的过程,学生熟练掌握了字的笔法和结构,经过大脑的处理,学生对贴的认识再现已经具备了能力。这个时候,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的第三步——创临,也就水到渠成。“创贴”是指在熟练掌握原贴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作,创作过程以追求帖的神韵为目的。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中国古典音乐为背景音乐,营造墨香浓浓的氛围。在悠扬的乐声中,学生气定神闲,对体味字的神韵更独具匠心。在“创”的过程中,更能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关系、行气间距、气韵承接。

三、品——以评价为手段,让学生学会品帖

书法教学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中国书法是国之精粹,引导学生学会“品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过程。“品”的过程是欣赏书法的过程。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书法教学资源,而小学生缺乏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视觉感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欣赏书法家颜真卿的碑帖为例:

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张“电子评分表”,评价表的栏目分为用笔、结构、章法、神韵四项,每项满分为10分。

教学时,伴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把书法作品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个时候,教师课堂留白,引导学生在“评分表”进行自主打分,然后采取个性化访谈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评分的依据和原因。这个过程,教师让学生的视觉感官与思维活动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颜真卿的同类作品,让学生享受一次视觉盛宴,引导学生围绕评分的要点,进行小组评价,各抒己见。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评价的尺度和角度,提高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书法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从“读”“写”“品”三个角度进行革新,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效优化书法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书法教育、提高书写质量、传承文化瑰宝”的指导意见》(2019-05)[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00bdb160102y7a1.html2.

[2]肖国,张连祥.如何指导学生临帖?[J].中国教师,2011.

[3]杨明友.高中书法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下),2016(2):186-187.

[4]黄思魁.浅析小学书法教育德育功能的挖掘与运用[J].新教师,2019(12).

[5]陆会英.“互联网+”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9(13).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互联网+微课互联网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