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一枝灞桥柳道不尽离别愁
2022-04-06于国鹏
于国鹏
汉文帝
最近一段时间,霸陵成了热点,专家们表示原来的“霸陵”不是真正的霸陵,而真正的霸陵现在才确定——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刘恒的霸陵(也作灞陵)。由此,纠正了自元代以来700多年间关于汉文帝霸陵位置的误认,也真正还原了诗歌里吟咏的“霸陵”、“灞桥柳”具体所在的历史空间。
元代骆天骧在编纂的《类编长安志》中记述,“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自此以后,后代沿用这一说法,一直认为汉文帝霸陵就在凤凰嘴。
帝陵一般来说规模宏大,各种标识往往非常醒目,那么,霸陵的具体位置又怎么会被误认呢?
霸陵有自己的特殊性。
对于身后事,汉文帝是有自己明确主张和安排的。按历史记载,汉文帝一生提倡节俭,在遗诏中特别提到,“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明确反对厚葬。遗诏又明确要求,“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对于这句话的意思,东汉文学家应邵解释道,汉文帝的主张即“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山下川流不遏绝,就其水名以为陵号。”也就是说,汉文帝要求,自己的陵墓按照山势地形的自然形态去营造即可,不须再高筑封土,至于陵号,因为附近有灞河流過,就称霸陵则可。这种“低调”让霸陵缺少了帝陵通常使用的一些醒目标识,在某些历史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导致后人辨识模糊,以至于对具体位置也产生了误认和误传。
著名历史博主“雍州节度使”认为,霸陵的位置在两汉魏晋时期是大体确定的,因为历史明确记载了在西汉、东汉和西晋时期,都发生过霸陵盗掘事件,“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五胡十六国,在经历了长达百年的社会动乱之后,霸陵陵园地面建筑彻底毁坏殆尽,霸陵具体位置失考”。后来,有些学者或方志只是粗略提到霸陵在白鹿原上,直至元人骆天骧的“白鹿原北凤凰嘴下”之说,相对有了较明确的位置。这样的观点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明清两代,清代毕沅在凤凰嘴下树立了霸陵墓碑,更是为这种说法“板上钉钉”。因此,霸陵一直被误认700余年。
汉文帝刘恒励精图治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图景,为后世赞美有加。刘恒被称为文帝,按照谥法,“慈惠爱民曰文”。当初,朝廷之众臣谋划拥立刘恒为皇帝时,他尚为代王,中尉邓昌也称颂他“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可见文帝的处事行政风格。文帝对内理顺政道,对外和亲避免战争,广开言路,任贤用能,发展农业,减轻租税,自己带头倡导节俭之风。从其中的一些细微处,可了解他何以能顺利开启一段盛世的大门。
比如节俭。当前,霸陵考古发现的物品,大都是一些陶器、印章之类,还有一些车马器,很简朴,“值钱的”东西不多。考古专家介绍,目前发掘的还是外藏坑,主墓室并没有发掘。不过,以汉文帝“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来看,这倒也非常符合他一直推崇节俭的思想。
汉文帝自己穿的是黑色的缯衣,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帷帐上都不绣花,朴素如此。汉文帝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虽然提倡节俭,但汉文帝极有大局观,值得花的钱,毫不吝啬。另外,对于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税费,也常常下诏减省。根据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他多次下诏减租,甚至免租,《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他曾多次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等。
汉文帝在广开言路方面也相当开明,他曾下诏:“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他认为,古代圣贤先王治理天下,都离不开贤良之士的辅佐与支持,离不开方正之臣的规劝,所以才设立政策,令人畅所欲言。
汉文帝还废除了很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他曾下诏命令“除关不用传”,即废除关卡的检查制度。以前,老百姓过关时,必须持“传”也就是相关证件,才能顺利通过关卡。汉文帝直接把这项规定废止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关卡不仅管理通行,还往往兼职收取税费,所以废除以后,不仅百姓通行便利,也大大提高了商贾做生意的积极性。这项政令的推行,虽然让政府减少了收入,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霸陵以及与之相关的“灞水”、“灞桥柳”等也常常出现在诗文中。仅以唐朝为例,据统计,《全唐诗》中与灞桥相关的诗就达百余首,许多又与送别有关。
霸陵的名字,即来源于附近的灞河。灞河上有灞桥,灞桥附近又有霸陵亭。
唐朝时,人们出长安城东门送别友人客人,多送至灞桥,或至霸陵亭。附近又多植杨柳树,柳谐音“留”,所以人们分别时折柳相赠,更寄托依依不舍之意。《三辅黄图》中就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李白曾写有《灞陵行送别》一诗:“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余恕诚认为,李白的这首诗“围绕离别,诗人笔下还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古老的西京,绵绵的古道,紫阙落日的浮云,怀忧去国、曾在灞陵道上留下足迹的前代诗人王粲……由于思绪绵绵,向着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他评价说,诗的风格是飘逸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却又都是丰满的,“随手写去,自然流逸,但又有浑厚的气象,充实的内容,是别人所难以企及的”。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