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BV DNA 检测结合Th17、Treg 细胞在小儿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2022-04-04陈智勇成胜

系统医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外周血阳性率

陈智勇,成胜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江苏盐城 224000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病毒,其传播途径广,包括唾液、血液、器官移植等,该病毒具备普遍性、终生潜伏性,难以通过免疫系统进行清除[1-2]。有研究表明,EB 病毒无症状感染多见于幼儿,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疾病发生关系密切[3]。EBV DNA 是检测EB 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EBV DNA 阳性是其感染最直接证据,但当患者处于恢复期或潜伏感染期,EBV DNA 水平下降,或直接检测为阴性[4-5]。另外EBV DNA 检测方法复杂、成本较高,且当处于潜伏期或缓解期时,会限制其EB 病毒感染的检测[6]。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免疫系统失衡的问题,辅助性T 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失衡是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7]。但对EB 病毒的免疫特点缺乏系统性研究,且关于EB 病毒感染疾病的免疫学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为了能提高EB 病毒感染检测率,本文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6 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50 例EB 病毒感染患儿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 名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EBV DNA 结合Th17、Treg 细胞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EB 病毒感染患儿50 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 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14 岁,平均(6.51±1.02)岁。对照组中男25 名,女25 名;年龄1~14 岁,平均(6.48±1.0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从血清学抗体、骨髓、淋巴结组织等检测出EB 病毒阳性,符合EB 病毒感染标准[8];病历资料完整;入院前未采用抗感染治疗;参与研究对象的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患儿;伴其他病毒感染患儿;近期经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治疗患儿;肿瘤性疾病者患儿。

1.3 方法

两组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分成3 份,分别为1、2、2 mL;EBV DNA 测定:将1 mL 样本添加淋巴细胞1 mL,离心20 min,2 000 r/min,留取中间白色云雾状细胞层,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先将细胞层离心5 min,12 000 r/min,留取沉淀物后添加DNA 提取液50 μL,混匀离心10 min,100℃,留取上层清液备用。随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反应处理,条件:93℃,2 min;93℃,45 s;55℃,60 s,总循环10 次。随后93℃,30 s;55℃,45 s,总循环45 次。反应后保存数据,调节荧光值,读取结果,计算待测标本病毒拷贝数,以5×102copies/μL 为临界值,若超过则为阳性。Th17、Treg 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 细胞: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一核细胞,CO2培养箱内培养5 h,37℃,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洗涤后,丢弃上清液,用FACS CantoⅡ流式细胞仪测定;Treg 细胞:将血清样本加入单克隆抗体后,暗室孵育20 min,添加溶血素1 mL,混匀,离心5 min,1 500 r/min,用FACS CantoⅡ流式细胞仪测定。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EBV DNA 阳性率;②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EBV DNA、外周血辅助性T 细胞17(T-helper cells, Th17)、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水平;③比较观察组中初治组与缓解组EBV DNA 水平外周血Treg 细胞及Th17 细胞百分率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组EBV DNA 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EBV DNA 阳性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EBV DNA 阳性率比较[n(%)]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EBV DNA、Treg 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比较

观察组EBV DNA 含量、Th17 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Treg 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EBV DNA、Treg 细胞及Th17 细胞水平比较(±s)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EBV DNA、Treg 细胞及Th17 细胞水平比较(±s)

2.3 初始组和缓解组EBV DNA、Treg 细胞及Th17细胞百分率水平比较

50 例EB 病毒感染患儿分为初治组16 例,缓解组34 例,初治组EBV DNA 含量、Th17 细胞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外周血Treg 细胞低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初始组和缓解组EBV DNA、Treg 细胞及Th17 细胞百分率水平比较(±s)

表3 初始组和缓解组EBV DNA、Treg 细胞及Th17 细胞百分率水平比较(±s)

3 讨论

EB 病毒属双链DNA 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并会诱发鼻咽癌、淋巴瘤等,被证实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9-10]。EB 病毒感染分为增殖性或潜伏期感染,一旦诱发慢性活动性EB 病毒感染,或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病情危重,预后不佳[11-12]。EBV DNA 是检测EB 病毒感染的理想方法,自PCR 技术用于各种病毒抗原检测,明显提高EBV DNA 检测获取率[13]。本研究中观察组EBV DNA 阳性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0.00%,EBV DNA 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EB 病毒感染者存在EBV DNA 含量升高情况,李海霞等[14]研究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 DNA 阳性率85.71% 高于健康儿童的3.33%(P<0.05)。说明根据EBV DNA 阳性检出情况,对判断EB 病毒感染有重要意义。虽然EBV DNA 检测意义较高,但若患儿免疫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病情处于疾病缓解期时,EBV DNA 处于正常,难以获得理想结果。本组研究,初治组EBV DNA 含量高于缓解组(P<0.05),本研究结果论证了上述研究理论,故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共同检测。

有研究指出,儿童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当感染EB 病毒后,极易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改变[15]。同时病毒感染会释放不同抗原,而此类抗原所产生的抗体起到不同程度的免疫保护机制[16]。Treg 细胞具备免疫调节功能,维持着机体免疫耐受、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Th17 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具有抑制病毒微生物侵袭作用之外,也可以促进慢性炎症反应[17]。本研究中,观察组外周血Treg 细胞低于对照组,Th17 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初治组外周血Treg 细胞低于缓解组,Th17 细胞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结果说明,EB 病毒感染患儿存在免疫失衡状态,而在缓解期,患儿免疫状态逐渐改善。周洋等[18]研究显示EB 病毒感染患儿存在Treg 细胞减少,Th17 细胞增加现象,在EB 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其原因可能是EB 病毒感染,与EB 病毒靶细胞相关的T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等功能缺陷,影响EB 病毒清除过程,甚至会促进Th17 细胞分化及发育,使Th17 细胞含量升高,并会出现炎症级别扩大效应,抑制Treg 细胞产生,造成T 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导致患儿免疫功能障碍。同时当EB 病毒处于裂解期或潜伏期时,特异性毒T 淋巴细胞不断增殖及凋亡,少数免疫抗原隐藏于体内,并在血液内不断循环,若EB 病毒再次增殖,隐藏的免疫抗原会迅速活化,并产生极为明显的免疫应答,致免疫障碍。

综上所述,EB 病毒感染患儿存在EBV DNA 阳性率增加、Th17 细胞升高、Treg 细胞下降情况。因此,采用EBV DNA 结合Th17、Treg 细胞对小儿EB病毒感染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外周血阳性率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