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迁粤北对华南抗战的贡献研究
2022-04-04徐风爽
摘要: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先后北迁粤北,国立中山大学亦内迁至粤北坪石办学达五年时间。作为当时人才汇集和思想宣传的主动平台,中大在大后方通过各类战时教育和服务,如开设大量战时课程,服务军需征调,将学校作为全面抗战思想的主要宣传阵地等,为前线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支持抗战。为适应新的抗战局势,中山大学各院系在除了日常学习外,还走出校门服务当地,配合抗战需要深入调查粤北军训矿产资源;加强战时儿童教育研究,在粤北实行院校教育辅导;免费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类医疗服务;进行生产资料研究,为抗战创造物质条件。校内地下党员领导进步师生活动,坪石学子成为东江纵队主力,参加省港大营救,许多知名教师和进步学生为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校内迁;华南抗战;战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9;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161-04
1938年,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迁往粤北,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也从广州迁到了韶关,韶关成为战时的广东省会和抗战中心。随着省会的内迁,一大批行政机构、艺术团体、报社和高校,还有许多地下党员、革命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人士都转移至粤北继续开展工作。1940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师生坚信抗战必胜,于战时后方西南澄江迁到东南前线粤北坪石(今乐昌市坪石镇)。随后,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培正培道联合中学、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国立华侨第三中学等院校纷纷内迁至坪石开展教学。1942年,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迁徙到曲江大村(今犁市镇大村)开展招生教学工作。1945年,因战争情况恶化,各高校才各自转移到其他地区办学。
抗战时期,高校基本形成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雏形。为保存我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大批高校纷纷被迫内迁,虽为日寇入侵下的被迫选择,但也保留了大量的科技文化精英。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服务于抗战工作,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内迁高校在大后方有力地支持抗战,并为前线培养和输送了人才,同时促进了驻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其中,国立中山大学迁粤北坪石办学时间长达四年,为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有力支援前线抗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国立中山大学内迁的背景和过程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国立中山大学先经罗定,因罗定校舍缺乏、离前线太近等原因,后迁至云南澄江。其时,处于东部沦陷区的高校纷纷内迁西部为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当时作为广东的公立院校的国立中山大学在迁云南澄江两年以后,又从大后方“逆行”回迁至粤北坪石。相较于西南大后方,广东彼时仍处于战场的前方区域。
当时回迁坪石的原因有四点:一是云南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剧增;二是当时广东省会已迁至粤北韶关,粤北局势相对稳定;三是中大迁澄江不利于广东及临近湘赣两省学生入读;四是国民党粤籍元老和高官均认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大学应该回到广东[1]。虽有云南物价、师生思乡之情等缘由,但决定性因素还是广东地方当局、西南进步人士和在中大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等多方斡旋所致。
二、为适应抗战需要进行特种教育与战时服务
据资料显示,国立中山大学在抗战时期开设有大量与抗战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课程,战时社会研究、武器、机械维修、战时医护救护等课程均有涉猎,这为学校培育学生服务抗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开设大量战时课程
为了坚持和服务抗战,中大开始结合各专业特点设置了许多有关抗战需要的课程,顺应时势地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以满足抗战需求,尤其是加强了理、工、农、医等实用科目的教学和科研。工学院土木系、化学系等注重防空、防毒、军用机械、汽车装拆、电气通讯等应用科目教学;农学院侧重研究和改善战时农民生活,增加农业生产等问题;医学院侧重于战争外科学、防毒学、毒气病理学、战时救护学等学科培养。除此之外,社会科学类学科也开设了相关的战时课程,如战争哲学、历代抗战诗选、国防社会组织、民族问题与国际问题、日本社会研究等科目。
(二)服务军需征调
国立中山大学根据抗战的需要扩大的办学规模。据统计,1942年度,工学院的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三系各增加一班招生;法学院法律学系增设一班司法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向中大展开了大量的人员征调。据统计,1940—1943年期间,交通部、铁路、飞机制造厂、兵工署、防疫大队等单位,从中大征调了约500人从事机械工程、翻译、专科医师、化工等工作,这些人员对战时生产和发展后方经济助益颇大。仅1942年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友通讯》报纸第4—5期的“光校誉固国防”板块就刊登了三则师生服务军需征调投笔从戎的通讯稿件。
(三)学校作为全面抗战思想的主要宣传阵地
青年学生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锋主力。当时国立中山大学内各学生团体积极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学生组织读书会、座谈会,创办各种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的杂志和壁报。同时,在当地通过歌咏活动宣传抗日主张,教师团体也积极进行时事类演讲,广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持久抗战的重要意义,增加人民对抗战必胜的信心。1941年在坪石管埠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中师剧团”是抗日宣传的重要平台,当时演出的著名大型多幕话剧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妙峰山》《雾重庆》《法西斯细菌》《风雪夜归人》《寄生草》等。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民风剧团、粤声音乐社等艺术团体,均以推进抗日救亡工作为目的来活跃师生文化生活。民风剧团排练演出了以锄奸为内容的《葡萄美酒》和以纪念“八一三”上海抗战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为题材的《最后一滴血》两幕话剧,深得师生、民众的好评。同时,为了宣传抗日,图书馆还分别于1941年和1942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举办抗战历程之图书杂志、漫画和战图等展览。
三、校地合作解决实际问题gzslib202204042059为适应新的抗战局势,中山大学各院系在除了日常学习外,还走出校门服务当地,开展各类教学实习和向当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并服务当地的医院、儿教育等机构,与当地合作解决战时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
(一)配合抗战需要深入调查粤北军训矿产资源
国立中山大学两广地质调查所为了配合战时需要,派员在粤北各地进行军需矿产资源、药用矿物和稀金属矿调查,并确定矿产价值,著成报告供当局和实业界参考。两广地质调查所先后调查了粤湘边境一带的煤田;乐昌西瓜地的铁矿;曲江、乳源等地的锑矿;南雄、始兴、曲江、乐昌等地的钨矿;连山的金矿;连线的锡矿等。他们的研究包括:粤汉铁路沿线地质矿产及粤北地层之研究、曲江银铅矿砒矿钨矿之详勘、广东二十万分之一地质图之绘制等。同时,他们还参加了全国二十万分之一地质图的测制,尤其注重国防矿产燃料、药用矿物及稀有金属的探寻[2]。
(二)加强战时儿童教育研究,在粤北实行院校教育辅导
1939年春,为了救助在战时流离失所的难童,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的妻子吴菊芳在韶关创办了“广东儿童教养院”。作为中大的毕业生,吴菊芳邀请了中大研究院院长崔载阳为顾问。在崔载阳的主持下,儿教院和中山大学联合成立了“广东儿童教养院新中国儿童课本编纂委员会”,编写《新中国儿童课本》作为课程教材,并于1941年2月启用。为了重点辅导粤北的中等教育,中大师范学院派教授巡回辅导粤北各校,选出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为辅导委员,为各中等院校辅导中学国文、英文、数学、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师范学院还组织社会教育服务团积极在坪石开展民众教育,并在当地设立战时民众教育馆、民众识字班,实行坪石文盲总调查,并开展扫盲教育。据统计,这一时期坪石扫盲人数达1800人。
(三)免费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类医疗服务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门诊、实习,中大医学院直接设置在乐昌县城,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医学院设立了若干分诊所。医学院每年均安排毕业生外出实习,前往衡阳、长沙、桂林等地,考察城市卫生,参观战地医院设备,甚至在前线从事医疗工作,慰问前方战士。1942年夏天,粤北发生霍乱疫情,由于缺医少药,很多人死于传染病,中大医学院立即组织学生参加乐昌防疫队,同时校医院购买了大量的预防伤害霍乱的疫苗,为本校师生和乐昌当地的民众尽心免费注射[3]。自在乐昌办学以来,中大医学院一直坚持免费为当地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未儿童进行免费种痘。妇产科还举办多期接产培训班,对各乡选派而立的年轻女性进行接产培训。
(四)进行生产资料研究,为抗战创造物质条件
中大在战时的各类教育也服务于抗战的备战投资,高校师生将农业等行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利用科学技术知识,结合坪石当地实际情况帮助当地人民提高生产力。农学院尤其注重推广,特设推广部将农学院研究实验成果推广给当地农民,还编印各种报告、丛书、刊物推向社会,同时设立民众学校给农民灌输农业知识。
四、校内地下党员与进步师生活动
1939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号召粤北各级党组织以“青年抗日先锋队”的名义把广大青年学生组织起来,后因国民党的反共逆流被迫解散。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迁至韶关办学后,时广东省委十分重视与教师、学生的接触,各校内部也存在由进步青年等组成的党组织和进步团体。同时,梅龚彬、许幸之等高校知名教师在抗战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扮演教书育人的角色,还成为学生间的精神领袖。
(一)校内中共地下党员的工作和进步学生运动
中大迁到粤北坪石后,省委书记李大林亲自领导中共广东省委青年部并通过青年部领导中大党组织的工作,还专门委派青年部的张江明来到校内领导中大党组织工作,协调全校性的学生运动,并安排黄焕秋同志专门与校长许崇清联系。原在广东“抗先”(抗日先锋队)工作的党员及进步学生回校复学,党的力量得到加强。地下党员在校内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校内“易长风潮”“讨孔”“驱齐”“争取饱和光”四次斗争运动中,都有地下党员的暗中推动或从旁赞助,省委青年部也对运动给予方针、政策和原则上的指导[4]。
1942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粤北事件”发生,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和粤北省委机关遭到国民党当局破坏。同年10月,中大党组织遵照党的白区工作方针暂停活动,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撤退到游击区工作,未暴露的党员隐蔽起来执行“勤学、勤职、勤交友”的“三勤”任务。据资料统计,中大有党员135人,其中教工党员9人,学生党员126人,另有10名党员与迁校到外地办学前的名单重复未计在内。
(二)参加省港大营救,坪石学子成为东江纵队主力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在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下,由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毕业生曾生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即后来的东江纵队)开始了历时11个月的“省港大营救”,解救了近800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返回内地,这其中就有后来到坪石国立中山大学任教的马思聪、许幸之等人。
1944年夏,中共地下组织动员了中山大学、省文理学院、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学校共计600多名党员和进步学生参加东江纵队。其中,中大学生有200余名,他们大多参加了东江纵队举办的青年培训班。培训结束后,这批学员被派往粤北、粤西、珠三角地区继续从事革命武装斗争,迅速成为多条战线骨干。例如,东江纵队政治部成立的政治工作队,东江纵队司令部联络处等都有很多中大学生。
(三)知名教师和进步学生为抗战作出积极贡献
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了一批著名学者来校任教,这其中不乏支持民主运动的进步教师。例如,原上海共产主义小組发起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达,上海左翼作家联盟的剧作家洪深、著名画家许幸之,《资本论》的首译者王亚南等人都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曾任国立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法学院代院长的梅龚彬教授,一直是秘密共产党员,1941年底来到中山大学,承担经济政策和西洋经济史两门课程的教学。在坪石,梅龚彬主动结交那些倾向进步、学识渊博的教授,并于1942年3月在韶关向时任中共南方局委员的廖承志并向其汇报筹建国民党民主派事宜,但因“粤北事件”发生,导致梅龚彬与党组织暂时失去联系。
全国知名小提琴家、中大师范学院教授马思聪还在坪石举行过“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会”;40年代在华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抗战歌曲《杜鹃花》亦诞生于坪石,其词作者是文学院学生芜军,曲作者为师范学院讲师黄友棣。这些对于募捐款项以支援抗日前线,教育广大人民一致抗日,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效果[5]。
结语
抗战时期国内中山大学内迁粤北不仅保存了教育火种,也促进了粤北的经济和科教事业发展,同时为前线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鼓舞了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华南抗战胜利作出了诸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吕雅璐.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
[2]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梁山,李坚,张克谟.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5]廖益,童顺平,张玉龙.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20(8).
作者简介:徐风爽(199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单位为韶关市博物馆,研究方向为韶关文物考古、地方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