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务移民进城农民的福利效应的区位差异

2022-04-04李金香戴悦

中国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

李金香 戴悦

摘 要:伴随着城镇化,有相当部分农民进城,而在西北地区,有一部分特殊的人群是通过劳务移民而进入到城镇,在移民搬迁中无土安置,称之为劳务移民。这部分移民和有土安置的生态移民不同,失去了土地的保障,只能异地打工,因此对生计有一定的影响,其福利水平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本研究选择山区和川区的县城进行聚类分析,将各自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地域经济条件导致的福利的差异,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调整福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劳务移民;福利效应;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0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2-0041-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2.041

1 进城农民的生计和福利问题

在西部大开发中,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化、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异地安置;在移民迁出区,将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对于移民,开始是有土安置,后来由于没有更多适合有土安置的地方,部分迁出户也自愿到工矿企业就业,实行无土安置,称之为劳务移民。这部分移民和有土安置的生态移民不同,失去了土地的保障,只能异地打工,因此对生计有一定的影响。离开农村,失去或放弃或流转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原有的以种地养殖为主的生计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改变。而城镇生活的较高成本需要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工作才能获取收入。进城后多数还是靠打散工维持生计,收入并不稳定,部分家庭出现了困难。自谋出路,缺乏发展的基础。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劳务移民享受不到,就业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子女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也与城市居民有一定差距。从贫困山区来的移民都安置到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而各地区经济条件有差异,进城后,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由于地域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本研究选择山区和川区的县城进行聚类分析,将各自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分析不同地域经济条件导致的福利的差异。

2 研究设计及过程

2.1 不同经济条件的县市的聚类

2.1.1 聚类的对象

由于所研究的福利水平与劳务移民进城农民所在的地域有直接关系,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相应的福利水平就高,经济条件差的地区,相应的福利水平也较差。本研究选取了宁夏的黄河流域(一般称之为川区)的银川、永宁、贺兰、灵武、大武口、惠农、平罗、吴忠市的利通区,以及称之为山区的红寺堡、盐池、同心、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沙坡头区、西吉县、中宁县、海原县等过去列为贫困地区的县及区,选取陕西的延安市和榆林市,甘肃的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等市。这里都有劳务移民进城的农民。之所以选择这些地方,是这些县市可以代表西北地区劳务移民进城的农民的生计和福利状况。

2.1.2 指标的选取

文章选取各个县的经济状况的指标: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以这些指标对各个不同县市进行聚类,划分类型。

2.1.3 聚类分析法的概念和方法

聚类分析法是多变量统计技术,有分层聚类法和迭代聚类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是:所研究的样品(网点)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也就是亲疏关系——以样品间距离衡量。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又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这就是分类的基本思想。本研究采用K均值聚类法(K-Means),其算法步骤如下:

(1) 选择一些类/组,并随机初始化各自的中心点。中心点是与每个数据点向量长度相同的位置。

(2) 计算每个数据点到中心点的距离,距离哪个中心点最近就划分到哪一类中。

(3) 计算每一类中中心点作为新的中心点。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每一类中心在每次迭代后变化不大为止。

2.1.4 聚类结果

上述各县市的指标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聚类结果如表1所示。

基本上,上述县市以经济条件可以分为三类:以银川市、贺兰县为一类,表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二类为永宁、大武口、平罗、惠农区、利通区、中宁、延安、榆林、白银市、天水、武威、天水等地。三类为经济较差的宁夏山区县市,同心、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等。考虑到银川是特殊的省会城市,贺兰也属于银川的郊县,有特殊性,地理位置也属于黄河灌溉区,因此可以归并到一类。这样,聚类最终分为两类,称为川区经济较发达县市一类18个县市和山区经济欠发达一类7个县市。

2.2 基于经济条件不同的进城移民的福利差异

2.2.1 样本的选择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城农民的福利,是通过对各个住户进行调查获取的。按照类型抽樣,川区的抽取了650户,山区的抽取了450户,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95%。同时,为了与未进城的农民进行匹配对比,分别又选了对照组,即未进城农民家庭进行对比,以此来反映进城后的福利变化,川区的调查了244户,山区的调查了180户。

2.2.2 福利效应的功能性测度指标

进城农民的福利,不是一般的社会福利。文章根据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借鉴其提出的福利的功能性活动的测量要素,如政治自由、经济状况、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五种衡量福利的工具(Sen. 2002)的研究,也依据国内学者高进云(2007)选取的家庭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区生活、居住环境、心理因素等衡量福利水平的方法,最终确定选取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及发展机遇四个要素反映劳务移民福利水平。

(1)经济指标:人均家庭年收入(X1)、与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年收入差距(X2)、非农年收入变化(X3)。

(2)社会保障指标:养老保险缴纳等级(X4)、医疗保险缴纳等级(X5)、工伤保险缴费等级(X6)、失业保险(X7)。

(3)居住情况:人均居住面积(X8)、住房状况(X9)、居住环境(X10)。

(4)发展机遇指标:就业种类(X11)、就业稳定性(X12)、就业机会(X13)、子女上学条件(X14)、教育水平(X15)、进取心(X16)、技术能力(X17)。

2.2.3 进城后不同地区的福利差异

按照各变量的赋值,对于选中的调查户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调查中按照各变量对应的序数值(见表2),计算得出川区各县市的各项指标,表示经济状况的X1和X3,人均家庭年收入(X1)、非农年收入变化(X3),川区分别是2.9、2.28,均高于山区。反映社会保障的指标也高于山区,养老保险缴纳等级(X4)、医疗保险缴纳等级(X5)、工伤保险缴费等级(X6)、失业保险(X7)分别是2.72、2.04、2.01、0.2,高于山区的2.58、1.94、1.91、0.19。其他的指标如住房状况(X9)、居住环境(X10)也体现出川区高于山区的特点。发展机遇指标方面,就业种类(X11)、就业机会(X13)、子女上学条件(X14)、教育水平(X15)、进取心(X16)、技术能力(X17)等均体现出川区高于山区的特点。

2.2.4 不同区域进城农民福利的变化

劳务移民进城前后,福利都发生了变化,不同区域的变化也不相同。在有些指标上,山区县市高于川区,如人均家庭年收入(X1)、非农年收入变化(X3)、医疗保险缴纳等级(X5)等指标比川区县市的提高幅度大。但养老保险等级、就业机会、教育水平等指标的增长率低于川区水平。

2.2.5 对川区各福利指标高于山区的进一步分析

(1)从上述分析看出,经济条件决定了福利的高低,川区整体上各项福利指标均高于山区各县。城镇化水平高,川区平均值为59.24%,山区为36.68%,越是城镇化水平高的地方,经济越发达。

(2)各地对于移民不同安置地的选择,决定了其福利待遇的差异。虽然迁出地一般都是山区,但安置时有的安置在就近的山区县,效果反而不如安置在距离中心城市的川区县市的工矿企业。不愿意离开家乡就近安置的,长远看享受到的福利没有迁移到远离家乡的地方的福利好。

(3)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技能、进取心等构成发展机遇,代表着获得福利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经济条件,可以看出,进入川区的平均各项指标略高于山区,说明川区的移民在发展机遇方面的能力比较好一点。

3 建议

(1)对于西北地区,人口的迁移应该向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交通便捷的城镇集中,对于脱贫后进入城镇的,引导其流向机会较多的城市。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中心城市的城镇化水平。

(2)作为个人或有关政府部门,打破总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固有思维而进行脱贫扶贫。从观念上突破,走出去,到大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越是发达的地方,所得到的福利越好,得到更多共享经济带来的实惠。

(3)人力资本的提高是获得更好福利的根本,提高自身受教育水平和技能、增强进取心,方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对于进城的农民工福利,从增智、増渠、增权、增收四个方面来实现西北地区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李华红2013)。

参考文獻:

[1]诺曼·巴里.福利[M].储建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MATSUSAKA C. 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J].Tokyo: Seijo University Economic Papers, 1954.

[3]REVIEW, BY, PAUL, et al. Amartya Sen. Rationality and Freedom[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4, 52(4):889-891.

[4]高进云,乔荣锋,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J].管理世界,2007(6):45-55

[5]贾燕,李钢,朱新华,等.农民集中居住前后福利状况变化研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9(2):30-36.

[6] 王珊,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测度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108-112

[7]李华红. 西部地区农民工可持续就业的困与变——基于贵州样本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3(1):64-6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贫困地区进城农民生计转型的福利保障研究——以西北贫困地区为例”(项目编号:71864029):;理论经济学西部一流学科建设资金支持(项目编号:NXYLXK2017B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金香(1967—),女,宁夏平罗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农民生计、福利及农村经济;戴悦,宁夏大学,硕士。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
基于谱聚类算法的音频聚类研究
基于Weka的江苏13个地级市温度聚类分析
浅析聚类分析在郫县烟草卷烟营销方面的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