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可视化手段对于健康科普传播效果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2022-04-03何浩杰杨涵博杜骋远吴灏煜翁均瑞徐矜群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图文科普可视化

何浩杰,杨涵博,杜骋远,吴灏煜,翁均瑞,徐矜群

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不断深入应用,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原有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催生了“互联网+医疗”的新发展模式,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信息可视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注重将复杂的概念图像化,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高效、清晰地向大众传递较难理解的信息[1]。 它可解决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难以有效获取健康知识的问题,适合应用于健康科普[2]。研究显示,新型的可视化技术有图文、视频、虚拟现实等,其中图文、视频是目前健康科普的主要传播手段[3]。 而这些可视化手段对于健康科普的影响是否比单一文本传播更好,具体好在哪里,目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选取2022 年4—8 月在浙江树人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326 名进行对照研究, 以探索不同的可视化手段在健康科普传播效果上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326 名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54 份(文本组119 份,图文组121 份,视频组114 份),回收有效问卷326 份(文本组108 份,图文组110 份,视频组108 份),回收率为92.1 %。

1.2 方法

参照2022 年王妍[4]的“科普互动视频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B 站为例” 和2021 年金心怡等[5]“抖音热门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探析”的研究自编问卷。问卷前言是由文本、图文、视频3 种形式的健康科普作品中一种构成,学生需要阅读文章或观看视频后再进行问卷填写。主体部分有吸引程度、易理解度、需求程度和知识掌握度4 个维度,吸引程度、易理解度、需求程度采用李克特5 级计分法,将3 个维度评分相加作为总评分项,知识掌握度为5 个单选题,回答正确计1 分,错误为0 分。最后一部分为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等基本信息)。 问卷Cronbach’α 系数为0.896。

1.3 统计方法

使用IBM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对医学科普传播效果响因素的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不同测量题项的评分比较

在易理解度上,除了方便查找和帮助记忆知识点题项的评分,其余3 项评分视频组均高于图文组,文本组五题评分均最低;在吸引程度上,除了喜好程度题项上视频组评分低于图文组,其余均高于图文组,文本组五题评分均最低;在知识掌握度上,字面理解题视频组得分高于图文组,但推断理解题上视频组得分均最低。 在需求程度上,传递知识专业性、激发求知欲和健康科普推广题项中视频组评分高于图文组,其余3 项图文组评分均高于视频组,见表1。

表1 3 组不同测量题项的评分比较

2.2 3 组不同维度评分比较

文本组、图文组和视频组在易理解度、吸引程度、需求程度、总评分(易理解度+吸引程度+需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文组和视频组的吸引程度、易理解度、需求程度和总评分均高于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维度评分比较[M(P25,P75),分]

2.3 科普传播效果总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高低分组(“低分组”=0,“高分组”=1)为因变量,将性别(“男”=1;“女”=2)、年龄(“≤18”=1;“19~21”=2;“22~24”=3;“≥25”=4)、年级(“大一”=1;“大二”=2;“大三”=3;“大四”=4)、专业(“医学专业”=1;“非医学专业”=2)、是否了解过该主题(“是”=1;“否”=2)、对于主题是否感兴趣(“是”=1;“否”=2)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了解过该主题、对于主题是否感兴趣是文本组、图文组和视频组科普传播效果总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专业是文本组科普传播效果总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表4、表5。

表3 文本组总评分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4 图文结合组总评分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5 视频组总评分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可视化手段可以提高健康科普传播效果

本研究显示,在易理解度、吸引程度、需求程度、总评分上,视频组和图文组分数均高于文本组(P<0.05),说明图文组、 视频组在科普传播效果上总体优于文本组。 3 组知识掌握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青年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在信息获取方式和理解能力上存在优势[6]。 但对于不同年龄阶层,图文或视频的可视化手段满足科普与文化的多维需求,可帮助人们获取医学健康知识[7]。

3.2 不同可视化手段的传播优势各有特点

根据4 个维度具体测量题,可以总结研究对象认为视频这种可视化手段较图文在内容呈现上更为专业,在表达上更有趣、直观、通俗、有条理,并能很好激发求知欲和有效地表达知识概念, 在观看/阅读体验上包括整体的节奏把控和受众保持专注度保持表现更好。而图文在帮助查阅和记忆知识点上有更大的优势,对于整体知识掌握会更有利。 这提示在面对不同的情况,可以运用不同的科普表达模式,提高科普转换实效[8]。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形成公众号与视频号之间的双向连接,实现视频与图文的优势互补,达到增强媒体影响力的效果[9]。

虽然视频在内容呈现和观看/阅读体验上均优于图文,但在需求程度的评分上显示被调查者更希望科普作品以图文的形式呈现,这可能是因为目前传统搜索引擎的优势造就了图文的可检索性, 但视频只能依赖平台内部分发[9]。而健康科普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受众大多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迫切性, 图文的可检索性以及方便获取知识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需求, 因此研究对象会更愿意接受图文类的健康科普作品。 这亦提示可以加强更多短视频科普的创作, 对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科普方式进行创新研究,更好地迎合民众的科普需求。并通过与搜索引擎网站精准深度合作, 让用户可以选择以视频化的方式进行浏览,缓和图文与视频IP 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10-11]。

3.3 国内健康科普事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了解过该主题是3 个组科普传播效果总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图文组中未了解过该主题的研究对象评分较高,视频组是了解过该主题的研究对象评分较高。 在图文组中,内容的介绍主要是以文字为主, 图片是起到辅助说明和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而对于内容上的了解会忽视图片对于内容的介绍,从而对于整体图文的评分会较低。 而在视频组中,未了解过的研究对象会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字幕的讲解上,而了解过的研究对象对于其中知识较熟悉,会将注意力放在视频中动画的演绎上, 观看的过程相对轻松有趣,因此评分也会较高。这些间接说明了图文和视频的一些局限。 当下图文和短视频虽然数量很多,但却面临同质内容泛滥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大众的求知欲[12]。 虽然国内的科普视频内容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较欧美西方国家,依然存在着职业制作团队少、视频内容欠缺、传播渠道分散、影响力较低的问题[13-14]。而国外虽然有很多优质健康科普视频,但大多是通过字幕进行翻译,大众需要关注字幕反而不能轻松观看视频内容,因此建议应当拓宽科普人才的来源渠道、推进科普工作者职业化发展、完善科普人员的培养机制等,从多个方面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15]。 通过政府扶持,媒体引导,树立一批科学普及的典范网站,带动社会良好的科普风气,鼓励科普工作者追求科普作品的质量,遏制抄袭,只追求阅读量等不良作风[16]。 并可以通过同声翻译引入国外的优质科普视频,更好地向大众呈现健康科普。

本研究结果显示,3 组中对主题感兴趣相较于不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总评分要高(P<0.05),这提示合适的主题选择是健康科普传播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可借助大数据来完成用户画像,整合围绕用户医疗健康活动的全程医疗健康大数据,形成用户行为画像,实现各类健康科普教育、科普宣传的精准推送[17]。 医院可根据不同人群关注的不同疾病,重点打造权威专家、建立科普资源库,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精准医学科普”工作,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传播模式,加强科普宣传力度[18]。

综上所述,使用图文、视频的可视化手段相对单一文字描述的健康科普传播效果更优,且不同可视化手段的传播优势各有特点。

猜你喜欢

图文科普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画与理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科普达人养成记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