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视域下学生心理适应力提升策略

2022-04-03谢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一年级有效策略

谢娟

摘   要:近年来儿童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不断攀升,进一步增加了学生适应的难度。小学一年级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要求,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问题。秉承教育公平、尊重差异、积极接纳的原则,在融合教育的视域下,探索提升一年级新生心理适应力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群体融合,心理课程融合,学校管理融合,家庭、社会合作。

关键词:融合教育;一年级;心理适应力;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6-0026-04

一年级是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但要适应学习环境的转换,而且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对儿童发展和行为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不良的学生会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低自尊、学习兴趣减退、攻击性等问题。目前,教育呈现出普遍焦虑的问题,儿童心理障碍也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焦虑和抑郁等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大众关注。

一年级入学新生无论身心状况如何,都享有在普通学校受教育的权利,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也是突出的。“所有学生都在班级内接受所有适当的教育”是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合教育从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发展而来,邓猛在研究中指出,融合教育更应该是普通学校要做的事情,今天将融合教育的理念应用到普通学校,指导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适应力提升,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融合教育认识和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及需求。秉承教育公平、尊重差异、积极接纳的原则,探索出了提升一年新生心理适应力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群体的融合

公民同招和摇号政策的落实,對于各个地方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而言,学生的情况都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学生呈现出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前准备状况不一,有的学生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较为平稳地过渡到小学生活,有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和环境因素,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离焦虑、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适应不良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部分已经确诊有儿童心理障碍,例如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的学生会进入到普通学校。无论学生在身体、心理、情感或语言上是否存在障碍,所有学校都应该对其予以接纳。融合教育的理念下,这些有适应问题和特殊儿童不仅是出现在课堂中和参与课程,而是学校在各个层面都能让他们像其他儿童一样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有的孩子在常规的学习过程中,会接受校内外的专业辅导,这也不仅仅是针对某几个孩子,而是对所有的孩子,当他们需要的时候,需要获得专业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学校都能尽可能满足,心理辅导和社区帮扶等都应该成为常态。

二、心理课程的融合

一年级适应心理健康融合课程实施的目标,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和新的生活,提高心理适应力;帮助学生适应自我成长,迎接新的成长任务,接纳自己,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提高自信,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人际适应中,培养学生友好的交往品质,找到安全感和归宿感;在新的环境中,感受生命成长的美好和意义。课程实施形式上探索“心理+学科”“心理+活动”等“心理+”融合模式,打破学科壁垒,研究跨学科合作路径,建立多元化课程系统。

适应心理健康融合课程纵向贯穿一年级整个学年,主要从自我适应、人际适应和生命教育三个单元横向设计,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不同学期的适应任务和适应程度,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交流,尊重不同学科的内在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挖掘各学科丰富的心育资源,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形式的多样化(见下表)。

以《我们一起来合作》为例,结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课文《要下雨了》,学生们自主分配角色,制作道具,排练,演出以课文为蓝本的小剧场。整个过程中运用合作的四个技巧:善用特点巧合作;友善信任促合作;分工有序齐合作;遇事不埋怨,善倾听,心平气和想办法。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表演,也能正向积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自信心提高,也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情。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在后续的类似合作活动中更加懂得沟通,遇到问题会主动想办法。

三、学校管理的融合

心理融合课程适用于所有学生,作为常规心理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积极行为。对于学生的适应问题和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学校要进行干预,积极行为支持被纳入特殊教育的实践中。在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中,也可以借鉴积极行为支持的概念和理念来扩展个体的行为技能。卡尔等人(2002)认为,积极行为支持采用系统改变的方法重新构建个体的生活环境以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并且让个体的行为问题最少发生。

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需要教师提供帮助,这些帮助能依托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营造的良好环境,才能起到效果。学校范围能实施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行为规范,增加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理想的融合教育环境,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感受到安全,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自己的能力能被发现,需求能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就会遵守这些规范,激发内在动力去争取良好的表现。

学校管理融合可以通过三级干预来实现,要求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初级干预是基础防御部分,主要通过直接教授学生期待的良好行为,保持一致的要求,学校各级领导、一年级教师、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以评比的方式落实具体的行为规范细则,例如,学习常规的主体班会、文明班级评比、书香班级评比、节约班级评比、劳动小先锋等。评比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和鼓励学生表现良好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榜样,让适应困难的学生积极模仿,减少问题行为。

二级干预针对一级干预中效果不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表现为分离焦虑、学业水平落后班级平均水平、逃课、注意力缺陷、情绪管理失控等问题行为。以年级组为单位,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加入,密切联系班教师与心理中心教师,对这部分孩子的行为改善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开展适应性团体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适应期。4E4B3ECD-6F25-477A-A6DC-96FD1AEFF653

三级干预的学生人数最少,针对的是一二级干预无效的学生,以及本身已经确诊具有儿童身心障碍的学生。这一层的学生需要更多个性化的辅导,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和正在康复期的学生,遵从医嘱的前提下可以在校进行个体心理辅导,或者尝试通过校外医院或者第三方心理服务机构来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辅导。

学校管理的融合通过三级干预实现,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系统的干预,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满足学生差异化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四、家庭、社会合作

学生的良好适应和最大程度的发展,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合家庭、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与学校密切合作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学生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环境中才能有效提升心理适应力,更好地迎接小学的任务和挑战。

(一)家校融合

家长的参与对一年级学生心理适应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孩子面临新的环境,家长同样也面临新的养育子女的任务和要求,难免也有焦虑。家长需要有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教养观念,同时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寻找到符合自己孩子个性化的培养途径。

1.科学的家庭教养。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一年级的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认知仍然依赖图像。在家庭教养中,家长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等,都是孩子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情感技能。一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尚处于发展中,遇到事情无法准确和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会压抑在心里或者付诸行动,造成人际冲突。家长需要耐心引导、倾听孩子,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进入一年级,每个孩子的适应节奏不一样,学习表达也不一,家长不能就成绩为唯一的标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应该特别注意和培养。跟孩子制定符合他年龄发展的目标,耐心引导和陪伴,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遇到适应困难,不逃避问题,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积极与教师沟通,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帮助。

2.家校融合方式。网络时代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家校沟通方式,依托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可以召开家长会,组织线上家庭教育讲座。同时结合线下的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小组活动等,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家长本身的资源也可以引入到学校里,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往届的学生适应案例分享能给新一届的家长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二)社会资源融合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的发展受到各个系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各个系统之间不是分割开来的,系统之间通过信息、能量、物资等的相互流通,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发展。学校教育作为系统的一部分,需要社会系统的支持,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也是踏入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文化机构,比如博物馆、职业体验小镇、少年中心、科技馆、动物园、农场植物园等,组织学生体验,让他们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学生在课堂之外合作交流互动。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对于严重适应困难和有身心障碍的学生,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也是融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的条件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可以建立绿色转介通道,社区相关医院和学校建立长效的转介机制,让有需要的孩子能及时得到辅导和帮助。

大众传媒的力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寻找到丰富的教育教学及特殊儿童辅导的资源,进行跨地区合作,让家长、教师学习和了解更加前沿的知识方法。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社会了解和关注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状况,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昝   飞.融合教育理想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7.

[2]牛爽爽,邓   猛.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残疾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5.

[3]李昊宸,李玉向.人文关怀视角下的融合教育再认识[J].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21,(02):8~11.

[4]曹(王莹)文,樊   静,徐   梦.“心理+”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江苏教育,2021,(33)15.

[5]Carr,E,G.,Dunlap,G.,Horner,R.H.,Koehel,R.L., Turnbull,A.P., Sailor,W.,et al.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Evolution of An Applied Science[J].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2002,4:4~16.4E4B3ECD-6F25-477A-A6DC-96FD1AEFF653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一年级有效策略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