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RFID技术应用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转型

2022-04-03刘磊

文化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图书转型图书馆

刘磊

文章从理论角度出发,基于多维频繁路径算法,在深入挖掘RFID技术应用背景下,紧抓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这一转型机遇,在整合RFID技术应用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全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严格意义上来讲,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有机生长环境中,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其服务模式和类型也随之变化。目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内各大公共类图书馆纷纷将研究目光转向RFID技术的研究与引用。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除可完成对信息的自动识别外,还可实现对海量数据资料的采集。在公共图书馆内积极融入RFID技術,在赋予公共图书馆优质服务管理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服务转型的要求。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或者“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20世纪60年代开始商用。在RFID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图书馆可实现多种传统手工管理所无法达到的管理内容,如,灵活排架、精确典藏、迅速寻址归架、文献导航定位、自助借书、RF侦测门以及合理整价上架。据国内外最新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RFID方案在图书馆的总体应用率高达10%左右,其中欧美国家图书馆中使用高频RFID技术的高达99%,而在国内截止2015年底,包括深圳图书馆、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三亚市图书馆以及杭州市图书馆等在内的137家公共图书馆完成了RFID系统的部署,且该技术成熟度在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给现代图书馆行业带来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使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基于多维频繁路径算法的RFID图书馆数据

RFID数据

通常情况下,图书馆所记录信息均以RFID标签进行EPC标识,如:经扫描后的图书以Location进行标识、Time则表示图书具体扫描时间。在经过读写器扫描后,可将其最终数据视为一个三元组(EPC,Location,Time)的形式,并且当图书在读写器中处于同一状态时,所产生的(EPC,Location,Time)记录随之增多。如果将时间等因素排除在外,可采用(EPC,Location,Duration)形式进行有效代替(EPC,Location,Time),其中,Duration所表示的是图书某一时间段内所贮留时间,Duration=Timeout-Timein。以时间为主要依据对所记录的相同EPC(EPC,Location,Time)进行重组,可以得到形如(l1,t1)(l2,t2)…(lp,tp)的图书馆移动的路径path。其中:

元组(ln,tn),n=1,2,…;

p——路径段;

ln——图书位置名称;

tn——图书停留时间。

从路径的总长度中可大致分析出路径段的数量。小于EPC,(a1,…,ap),(m1,…,mr),path>形式的元组记录集合构成了RFID数据库。(a1,…,ap)表示非路径维属性值,(m1,…,mr)表示非路径维度量值,都与传统的数据库含义一样。path表示移动的路径。与传统数据库不同的是,RFID数据库增加了EPC全局惟一标识符和path移动路径。一个RFID图书馆数据库的示例如表3.1。包括2个非路径属性维:图书名称维、出版社维。不包括非路径度量值。在路径数据每个地点表示为:a,出版社;b,印刷厂;c,书店;d,图书馆;e,读者手里。停留时间单位为“天”。具体如表1所示:

区别于传统数据库,RFID数据库主要增加了相关路径数据,因此,RFID数据库中快速方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向广大读者呈现图书馆近段时间内的各种移动信息,并实现对其相关路径数据的不断挖掘。

RFID技术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契机

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1.公共图书馆自身的挑战

与学校图书馆或者普通专业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中读者在自身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娱乐、休闲类图书是其主要借阅类型。图书馆尚未引入RFID技术前,对于图书或者其他期刊的借阅和归还问题,主要由图书管理员全权负责[ 1 ]。而随着RFID技术在各大图书馆内的应用普及,读者图书借阅方式逐渐实现了自主化,图书馆无人值守将成为现实。

2.公共图书馆馆员服务态度的挑战

公共图书馆在应用RFID技术期间,由于借阅机制和服务模式的变更,中老年读者群体难以适应变更之后的服务模式,在借阅图书的过程当中不断有问题与矛盾产生,读者得知目前借阅处所接受书籍类为借阅过期书刊,按照图书管理员所提供的归还方法,读者将图书还至借阅区,但借阅区对图书归还说明后,表示需运用自助借还机进行图书归还。读者几经辗转排至自助借还机前,但由于对操作步骤不熟悉而无法顺利还书。通过该事件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在引入RFID技术后,尽管图书管理员工作压力有所缓解,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但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为读者服务”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程度较低。

3.公共图书馆馆员服务技能的挑战

随着RFID技术在越来越多图书馆中的应用,无形中增加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需熟练的掌握公共图书馆内庞大的网络体系,精准识别技术方向,为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除了要核查设备运行质量外,还应将员工服务技能纳入考虑范围。

公共图书馆的探索与变革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公共图书馆需对自身专业性、服务性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1.探索学科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多为普通大众群体,科研信息类服务需求量相对较少,针对群体性特点公共图书馆在推进新型学科的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增加对以下几方面的深入研究:①增设信息检索培训,对读者文献查阅和分析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②支持文献服务,在用户开展科研项目过程中,帮助用户解决相关文献基本信息的有效检索和管理;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科技创新的工作效率。当用户在申请、鉴定科研立项时,及时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创新服务;④用户的科研成果成功发表之后,图书馆管理人员还需对用户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进行持续跟踪。

2.强化专业服务技能

RFID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馆内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強调服务的精细化[ 2 ]。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借书和还书,还应主动为读者及用户提供借还书流程简介和指导,对于年长者需保持一定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向其讲解具体操作流程,避免冷漠态度的产生和流露。

3.开展馆员继续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完成学业并不代表任务的完成,而是意味着社会实践的到来。目前,我国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水准不高,仍有较大晋升空间,尤其是在RFID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应鼓励积极参与业务学习,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不断完善和提升。

完善RFID管理系统的有效路径

完善图书馆RFID技术的统一标准

就现阶段来看,国际上对于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各国均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生产商也不断倡导自身原则。因此,当前市面上所出售的RFID相关产品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兼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RFID产品的互通和发展。RFID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两者不可相互转换,导致图书馆内各数据之间的交流、转换、协调等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无形中增加了公共图书馆互借和系统更新的复杂程度。

完善RFID管理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整合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看,RFID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数据的识别和采集,直接影响到其在后期的推广程度和使用情况,包括生产技术、周边产品以及与图书馆业务衔接等方面的实际操作问题,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无缝对接是衡量技术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在不断完善图书馆RFID的使用方案中,需要先确立RFID系统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促使双方互相配合,完成各项业务的对接工作。

完善读者隐私权的相关管理

RFID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当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部分人对电子标签在读者借阅证和馆藏资料中的使用存在疑惑,电子标签将对用户借阅历史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能够显示读者近期一段时间内的阅读行为和偏好设置,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将读者个人隐私暴露[ 3 ]。

加强RFID管理系统与图书馆其他网络和软件之间的匹配度

自助借还机、集成管理系统,都需要保证和后台连接口的持续连接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要与相关公司确定友好、长期的合作关系;读者所使用的一卡通也要与自助借还机里面的信息保持一致。因此,一卡通公司的系统还要与图书馆的系统保持实时连接,确保信息高度匹配。整体来说,在RFID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RFID标签的兼容性。其兼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是不是能顺利被其他应用设备快速识别,是不是能够自主完成标签自动化更新处理、是不是能够在同一时间运行不同的模式还不会出现问题、是不是能对新旧两种标签进行同时处理;另一方面,集成系统的兼容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转型路径及对策

进行“转型”动员

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失败的可能,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实际结果与原有结果的差异过大,应通过更加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完成对其的引导。图书馆可通过组织服务转型动员活动,鼓励馆内相关干部和员工代表打破传统工作观念和工作态度,通过自身努力和学习,完成工作转型。

业务巡检和技能竞赛

公共图书馆可每月定期在不同部门进行抽样检测,整个业务检验过程由馆长亲自监督。具体可按照两人一组形式,对不同管理项目进行巡检,由检定人员将巡检最终结果集中汇报给馆长,以供各部门评价和考核,最后由馆长经过综合分析评审。开展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竞赛内容需涵盖多个方面,如,服务礼仪、馆史概况、专业理论、参考咨询、分类边牧、文史资料、消防信息以及自动化等等,严格按照现场实战演练和笔试两部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进而从根本上调动馆员对专业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关部门多元化开展转型探索

RFID系统在公共图书馆中广泛使用之后,相应的部门之间也要及时进行服务转型方面的多元化模式探索。比如:专题教育活动、科技检索服务等活动。同时,还要根据读者阅读的方向。预约图书的题材以及读者推荐最多的书目等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并得出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提升业务水平的目的。

提升馆员创新意识和业务水平

图书管理员是公共图书馆的灵魂与支柱,对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一些国外图书馆的发展理念中,一直坚持请最有学问的人来为图书馆服务。对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而言,可以组织馆员到RFID系统更加完善的图书馆进行学习,增加馆员对RFID系统的直观感受,还可以学习更加先进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通过吸取他人的工作经验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然后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流程,从而为图书馆的RFID系统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服务内涵,不断优化服务系统。在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还要培养团队的团结协作意识,构建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系,从而全面提升管理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

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还应充分参考国内外先进图书馆RFID应用实际,进行深度调整及优化,并不断加强馆内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在与读者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景祥祜,蔡孟欣,戴淑儿,郑世福.图书馆导入RFID的标准与互操作探讨——以香港高校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06):32-38.

[2]杜鑫.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北联合大学逸夫图书馆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2):43-45.

[3]杨明华,张莉华,董朝峰.图书馆在应用RFID时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汕头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的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1,31(01):79-80+128.

猜你喜欢

图书转型图书馆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