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的小说中的商人形象探究

2022-04-03王美惠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小说

【摘要】回顾我国的历史小说,其中明清时期的小说中商人形象塑造得最为鲜明,小说中讲述商人们随着历史的不断改变,生活发生巨大动荡时的各种表现。同时,在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人的经济财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这个行业分布在各个地区,推动着各个地区商品的流入与流出,使明清时期的商业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如果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能代表一定的时代意义,那么商人就是我国明清时期鲜明的人物代表。

【关键词】明清时期;小说;商人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95-03

【本文著录格式】王美惠.明清时期的小说中的商人形象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95-197.

在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相应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蕴含着这个时代的历史意义。我国的商业文学在明清时期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小说作品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作品将商人作为重点写作对象,商人的形象也越来越丰富、多姿多彩。作者不仅写诚实守信的商人形象,还写利益当先的商人形象,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的商人形象,作者都将他们描述得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一、商人的商业贸易

在我国明清时期,纸币在海内外的流通使得传统的商业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与壮大,都给商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我国明清时期水路十分畅通,使商人能顺利进行开展大量的远航商品进行运输、贩卖,不仅为我国大量商品的流入、流出提供有利的运输条件,还能促进我国各个地区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此在我国明清后期开始利用水路进行远距离的商品运输,同时为了能方便运输,不仅利用水路来运输货物、粮草等,还进行道路的修建贯穿到各个地区,我国不仅水路畅通,道路也畅通,使我国的交通运输获得很大的便利。在交通便利的同时,商品的大量流入流出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商业贸易越来越繁荣,商人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们建成一个群体,依靠群体的力量聚集更多的基本资产为以后展开更大规模的商业贸易,进而来提高自己的利益。

二、小说中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商人是人们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社会分工后,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物品的交换时出现在大众视线的。在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商人的队伍中去,部分商人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推动国家的历史,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春秋时期的子贡等。在秦朝以前,由于各个国家的统治者需要有丰厚的财富支持,而商人通过商业贸易正是拥有雄厚财富的不二人选,统治者和商人各取所需,商人依附统治者的權力、统治者依靠商人的财力,所以在这个阶段一些商人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命令商人不能做官、不能穿丝织品的衣服、不能乘马车,同时还增加对商人的税收,由此可见在此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在汉代之后的几百年来商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直到唐朝建立,唐代时期建立了坊市制度、改善了赋税制度,唐代时期将商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实行对外开放,创建新的制度,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建立了邸店、柜坊等商业模式,把商业地段和百姓居住的地段相分隔,越来越多的人都进入到商业行业中,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同时使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宋朝的建立将农业、纺织业等商业方面带动起来,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使生产力得到提升,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宋朝的经济发展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朝商业的繁荣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比较,可见宋朝时期商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明代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到了一个转折点,很多的文化逐渐商业化,如常常出现很多读书人卖字、卖画等,从明代时期开始,小说这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已经被当时的文人当成一种商品,这种文学模式将其社会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

清代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将农产品快速发展起来,同时清代增加了进出口商业贸易,在此时期还出现了很多商业大户人家,此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由此可知,在我国经历长期的社会变化时期里,伴随着朝代的兴衰、发展,我国人们的商业经济理念有了很多的改变同时对商人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使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小说中商人的不同形象

越来越多商人的出现,离不开明清时期商品的多种多样,商业贸易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商业文学的发展。在我国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描述了很多商人的形象,说到商人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在外奔波、风吹日晒、讲信用,但是也有很多的商人以利益为首、不顾亲情、信誉。

(一)商人的正面形象

1.诚实守信的形象

“诚心是金”,诚信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应该有的,作为商人就更应该注重诚信,诚信是做生意的基础,只有大家相信商人,才能使商人的商品得到更好的销售。在战国时期,就有商鞅徒木立信的故事,商鞅是魏国人但是他不仅不得到重用还险遭杀身之祸,于是他离开了魏国去了秦国,商鞅想要在改变秦国的法令但是没有得到众人的信服,商鞅认为想要立法必须先要立信,他拿着一根长度三丈的木头到南城门下并对人们说:若有人能讲木头运到北城门就有重赏,然而人们这是议论纷纷并没有人上前,最后终于有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赏赐他五十金,很快这件事情传遍了城中,同时商鞅在百姓的心里建立了诚信,很快商鞅的变法在秦国推广开来,为秦国以后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在《郁离子》中有贾蜀三人的故事,有三个来自四川卖药的商人,其中一个只卖质量好的药材,不获取过多的利润。另一个是个商人就选择把优质的药材和劣质的药材混在一起去卖,而价格也随着好的药材去卖。还有一个商人则是只卖不好的药材,只要求销量而不追求质量,买药的人有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劣质的药材作用体现不出来,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去买好的药材而不去买劣质的药,这样一来第一个商人的生意越来越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作为商人需要与生意伙伴建立良好的诚信基础才能促进彼此间更好的商业合作,只有相互信任才能使彼此的生意得到发展地开展。明清时期政府会对商业贸易施行税收管理,制定相对应的法律并且实行公开透明的税收账目,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商税的查收,依据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商业税务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可见经济诚信对商人的商业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商人对待顾客诚实守信是建立关系的基础,商人的形象影响着整个商业团队的经营发展,是提高自我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1]。

2.重情重义的形象

商业贸易是由所获取的利益进行发展的,其目的是为了使所获取的利益最大化,这不仅存在商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还有外界环境的影響,例如在贩卖农产品、食物等需要有天灾的影响,在手工业方面还会有人工劳力的影响,那么商人就需要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最大程度的获得商品的利润进而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很多的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别人的利益、陷害他人,丢失了最基本的诚信、唯利是图,这种商人让人们都很讨厌。同时这样形象的商人给大家的心里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大家认为大多数的商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商人是最不可信的一种人,他们可以因为自己的利益放弃原则、降低底线,“无奸不商”成为了人们形容商人的不二选择。但是在我国明清时期,很多的小说作家将人们对商人的偏见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将刻画出更多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他们有做生意的基本道德、诚实守信。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人物重情重义的形象鲜明的刻画出来,在《三国演义》的开篇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三人进行桃园三结义,由于刘备的家底薄弱没有什么财富很难打造更多的武器,然而此时中山贩马商人张世平与苏双二人为刘备拿出钱财来支援刘备统一天下的大业,张世平与苏双二人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中生活在听说了刘备的事情之后能给刘备带来这么多的财富,一是因为刘备与他们的合作一个经过长期积累而来的过程,他们能相互信任;二是在这乱世之中刘备可以护他们周全,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刘备的重情重义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他,他保护家乡周全,重视兄弟情谊,这些因素都成就了刘备后来的战绩[2]。

张飞是一个“杀猪卖酒”的商人,但是他却在这乱世之中为国效力,他重视情谊、看轻钱财是大多数商人都不能与之作比较的,同时张世平和苏双二人知道刘备要“除贼安民”便赠予刘备数十马匹、金银百两,正是有了这些商人的义举,才能使刘备成功组建军队。《三国演义》中对商人形象的刻画不仅仅是重情重义、义字当头,还积德行善、勇而有义。

(二)商人的反面形象

1.官商勾结的形象

商人不仅利用钱财来消灾,还会和有势力的官员相勾结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与其相勾结的官员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好处,大多数商人都会想要用钱财来收买、贿赂有权力、有势力的官员来给自己铺路。

在《金瓶梅》一书中西门庆这一商人形象的刻画将这种现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西门庆本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但是西门庆的父亲是一个开药铺的商人,经过西门庆的接管,通过很多卑劣的手段对药铺进行经营使他获得了很多的利益,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来西门庆花费重金来勾结官员、依附权贵,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员勾结关系网,并且因此得到了更多一般人都难以得到的财富,他作恶多端、勾结官僚,起充分展现出一个奸商的形象。

2.挥霍无度的形象

有很多的商人因为自己得到了很多的财富就开始挥霍无度、嚣张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初刻拍案惊奇》这本书中就有描写商人不求上进、挥霍家产的形象,例如在《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艄》这一情节中本来家财万贯的郭七郎变得一落千丈、身无分文,郭七郎的父亲是一名商人,父亲去世后为他留下了丰厚的家产,但是郭七郎却只会在生意上投机取巧、和结交的朋友每天只知道赌博、吃喝玩乐,他结交不到真正的朋友、挥霍无度、没有诚信,这些都是他最后一事无成,最终丢了家产的原因[3]。

3.见利忘义的形象

利益对商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追求利益是商人的本能,同时由于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和权利越来越能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会因为利益而打破很多原则,有时会为了财富而见利忘义,因为获取利益而不会因为利益而打破很多原则,会见利忘义。

在冯梦龙所写的《警世通言》中,《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这一卷中描述宋金受人谗言被本家主人赶出来,生活困苦,后被刘有才收留,因为干活麻利很快受到刘家夫妇的赏识,受其女儿爱慕并结为夫妇,后来二人女儿夭折,宋金悲痛万分得了不治之症,惨遭刘家抛弃,后宋金在外出意外寻得金银财宝,得到了很多的财富。这一卷中写刘家船商因为宋金重病进而抛弃他,完全不计其中的义所在,落井下石。《聊斋志异》中《云翠仙》这一卷讲述了有一个叫云翠仙的女子长得很漂亮,她被一个家徒四壁的男人梁有才看中,梁有才哄骗云翠仙的母亲将其女儿嫁给他,云翠仙深知梁有才的为人但是母命难违,最后与其成婚并告知梁有才好好做人可以相扶到老,但是梁有才却嗜赌成性、无恶不做,最后赌徒找上门见到云翠仙看中了她的美貌要将她卖给富人家换取银子,梁有才后来为了获得钱财要将云翠仙卖到烟花院中。

4.贪财好色的形象

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有很多贪财好色的商人形象,他们轻视女性、不尊重女性,在他们看来,女性是一件可以用钱财来换取的商品,可以随便交换、随便舍弃。

在《三言两拍》中有这样一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其中对孙富这个商人贪财好色形象的刻画十分鲜明。孙富是一个极其好色的奸商,他想要杜十娘并得知李甲因为生计问题而苦恼时,就挑唆李甲将杜十娘卖给他,最后孙富用千两白银将杜十娘从李甲手中买过来。对于孙富而言,女性没有任何的地位、是可以进行交换的商品,用合适的价格进行“商品”的交换[4]。

四、结语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商人的形象也在随之变化,商人多姿多彩人物形象也成功的融入小说中,不同朝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逐渐的提高,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通过不同角度对商人形象的描写以及他们最后不同的结局比较,有重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正面商人形象,也有贪财好色、见利忘义的反面商人形象[5],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人形象进行了分析,表现了对商人诚信经营的赞美,对奸商的厌恶,小说中将商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参考文献:

[1]孟庆楠. 试论明清小说中的商人形象[J]. 经济师,2019(5):202-203.

[2]郭晨亮. 明清小说中商人的形象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20(15):61.

[3]薛欢. 明清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2):8-9.

[4]李岸.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商人形象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朱永香. 明清小说中的杭州商人形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42-46

作者简介:王美惠(1989-),女,辽宁省黑山县,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文学小说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