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与路径
2022-04-03焦莹莹
焦莹莹
教育部于2017年12月将“网络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育人成了高校大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平台。网络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模式,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创新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着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加速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也给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理清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探究网络育人的新路径,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对促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内涵及重要性
高校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内容,以网络为介质的网络精神创造,主要是高校师生借助“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的文化活动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精神。本文对高校网络文化内涵的界定,更倾向于是高校校园文化网络化的一种表现,是校园文化与网络的结合体。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网络育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在十大育人体系的指引下,提升网络育人工作的质量,是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要求,是当今大学生发展的内在使命。首先,高校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探索新平台,挖掘新渠道,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网络文化的发展,创新网络文化内容,更新网络育人理念,完善网络育人体系,提高网络文化育人水平,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最后,实现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强化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各高校增强对网络道德的建设,创造优良的校园网络文化,培育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建设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
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冲击着主流文化
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变得复杂,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空前繁荣,互联网的发展催生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完成,形成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衍生出了很多时政热点平台,如学习强国App、喜马拉雅App等,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和学习时政新闻。但是,校园主流文化也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的多元性、复杂性影响着主流文化的地位,学生在获取信息时,由于受到各类亚文化的影响,主流价值观容易发生偏离。除此之外,虽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但其中混杂的一些错误或者不良信息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导致个人价值观出现偏差;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隐匿性弱化了網络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言论,而有些言论过于极端,出现了道德失范的现象,不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网络文化的育人队伍建设亟须强化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队伍,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网络文化育人队伍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人员组成不合理、培训欠缺等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专业的网络文化育人队伍,因此,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队伍亟须强化。
首先,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快速发展,高校会出现一批思想觉悟高但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对网络文化育人的知识储备不充分,在开展网络育人活动时缺乏创新性,很难吸引到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知识的需求。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网络只是育人工作的一种辅助工具,没有意识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育人工作责任意识薄弱,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仅通过简单、传统的网络文化育人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缺乏对学生特点和社会时代背景的研究。最后,目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队伍基本都是由辅导员、党团工作者、思政课教师等人员组成,他们大多数以兼职为主,很难有大量时间投入具体的工作中,同时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网络操作能力,在实际的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也是困难重重,导致了当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队伍不完善。
网络文化的育人载体较为弱化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对高校网络与网站平台载体的建设,这是高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育人的必然选择。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得越完善,功能越齐全,内容越充分,形式越多样,就越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网络文化内容,这样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就越深远持久。
目前,高校基本都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育人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数高校的网络文化育人载体建设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网络版面设计方面,很多学生反映网络版面的设计吸引力不强、版块设计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上网需求,同时在对网页进行版块设置时忽略了对学生意见的反馈模块设置,使得网站在进行版面设计时,不能有效地把学生意见融合到版面设计之中。在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方面,各大高校基本借助“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推送内容,但是推送的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以党政、时政新闻为主,对于娱乐性内容的推送较少,长此以往大学生逐渐对校园网络文化失去了兴趣,不再浏览校园网站信息,使得高校教育工作者难以借助网络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平台上经常重复推送内容,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不管是网站平台的版面设计还是内容的推送,都体现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载体建设不够完善,因此对网络文化育人载体的建设亟须加强。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提升路径
丰富网络文化,创新育人内容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需要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要将时政热点融入高校网络育人活动中,丰富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提升网络育人的引导力,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取胜,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宣传真理、传播文化、弘扬正气等方面的作用。
网络空间的复杂性、隐匿性、开放性使得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加之当前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会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从青年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学校新闻、校园生活等角度切入,把握契机,鼓励原创,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内容。
学生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应形成遵纪守法的用网习惯,积极参加网络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提升网络的教育效果。高校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时代英雄纪念活动等,可以更加坚定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还可根据学校特色、院系专业特色开展符合实际的网络知识专题讲座、网络文明签名活动、网络评论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文化习惯,同时可以“我的网络生活”为主题组织调查问卷,了解师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干预,使广大师生逐渐形成健康用网的良好习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网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网络文化育人的工作形式,丰富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
强化网络队伍,完善育人体系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网络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育人工作都是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完成,很少有专门负责网络育人的教师队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完善网络育人的工作体系,高校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成立一支专业的网络育人队伍。
首先,高校要建立专业的网络文化育人队伍,包括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养之外,还要有网络育人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将网络文化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充分的网络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网络操作技术,只有将理论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络育人工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效力。学生队伍一般是由优秀的学生干部和熟练网络操作的学生组成的,这支队伍主要是协助教师做好一些基本工作。通过与教师的协同工作,学生在工作中可以受到网络文化的熏陶,锻炼沟通与操作能力,同时这些学生队伍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还要加强对网络育人队伍的培训。把握好准入关,选拔网络文化育人的教师队伍时,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其中特别要注意年龄结构,应以青年教师为主,中年教师为辅,保持网络文化育人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化,青年教师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中年教师具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对学生工作也比较熟悉。在选拔学生队伍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选拔,组建一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队伍。把好培训关,提高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队伍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以及思想觉悟和价值观。不断促进网络育人队伍建设,为高校网络育人队伍发展提供保障,完善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树立网络思维,提升文明素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不仅需要教育者,同时还需要广大学生的支持,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网络文明素养得到共同提升,高校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把握住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
首先,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者对校园网络文化要有宏观的把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接触较多的就是教师,因此,教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比较深刻。只有提升高校教师个人的网络文明素养和用网能力与习惯,在大学生中做好表率,才能促进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发展。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教师队伍,还包括党政机关行政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因此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发表言论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适时发表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养成文明用网习惯的言论,强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次,作为大学生,要有健康良好的用网习惯,树立自律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里,大学生要坚决抵制一切危害自身发展的低俗文化或违法犯罪活动等,自觉维护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同时,还应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更高效地获取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网络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网络法律意识与道德品质,进而提升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网络的复杂性、隐匿性,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为广大师生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提供有吸引力且充实的网络文化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因此,高校要重视网络文化育人所面临的困境,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强化网络文化育人队伍,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网络文明素养,从而实现高校网络育人的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宣王威.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99):267-268.
[2]邓霖.网络强国战略下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20.
[3]黄燕.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09):82-86.
[4]王肖.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380-385.
[5]杨志华,彭晶.“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文化育人的路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0):180-183.
[6]张振军,高军.网络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传媒,2021(11):89-91.
[7]任沁,吴婧婧.论高职院校网络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4):131-133.
[8]郭治鹏.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与管理研究——评《高校网络文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