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的取舍
2022-04-03李小龙
李小龙
学校最近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作课比赛,要求按照公开课的标准进行一次课程的讲授。接到这个任务,通过与历史组各位教师进行沟通,我很快就确定了讲课的内容——《外交关系的突破》。在历史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三次试讲,这堂课最终定型,并且讲授完成。
下面笔者将以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当中的一些心得和反思。
一、确定授课主题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重难点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及原因”。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梳理,加上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笔者发现这三件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之一,最终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中美关系的缓和,又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显然,中美关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于是笔者决定以中美关系的演变为主线,把三件事囊括在一起,以“当代中美关系的演变”为题目来讲授该课。
确定好主题后,就开始着手内容的整合。
二、首战失败——第一次内容整合
这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
这次整合,在形式上以中美关系为主线,但在实际讲授中,花费了大量时间讲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中日建交的原因、经过、影响等。这样,整个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没有重点。
第一次试讲结束后,听课的杜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主线是当代中美关系的演变,但是你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其他两个部分,冲淡了你的主线。你需要抓住重难点,
集中突破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而其他两部分在课上提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不要喧宾夺主。”
三、曲折前进——第二次内容整合
第一次内容整合失败后,我开始思考到底哪里出了問题。听了历史组各位老师的建议后,我认识到问题是对教材没有进行合理的取舍。找准问题后,我开始进行第二次的内容整合。
虽然知道了“舍”什么,但是如何“取”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大海中航行,如果没有灯塔指航,很难到达目的地。但是备课中的灯塔在哪里?我绞尽脑汁,仍然无法确定灯塔在哪儿,所以备课又遇到了瓶颈。于是再一次向杜老师请教。这时在办公室的李老师也加入了指导行列。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思路慢慢梳理清楚了。首先就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其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这样课堂的讨论才会有效果。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试讲。相对于第一次来说,这次的试讲大有进步,课程重点突出,主线明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第三次内容整合
尽管第二次试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言不够精练,各环节之间过渡生硬,导致节奏不鲜明,课程内容高度不够,等等。于是我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书写逐字稿,把语言简化,让每个问题的逻辑性体现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层层递进。其次,在PPT上加了冲击力强的描述性语言,使得节奏鲜明起来。再次,在课程的高度上,本着历史学科鉴往知来的作用,把该课的内容提高到如何认识外交这个层次上。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中美关系的曲折历程,又让学生从这个曲折历程中对外交这个看似离学生生活很远,但是又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领域有一定的认识。改进后,我进行了第三次试讲。第三次的试讲比较成功,在课程结构、语言表述及课程高度上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这次讲课比赛,我认为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确定教学的主线。其次,在主线的指导下,设置一个个紧密联系的问题,通过问题找史料,用史料把主线连接起来。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最后,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往鉴今以启未来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传递的价值所在。总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人生需要取舍,备课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