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构筑高中历史课堂立交桥

2022-04-03钱婧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探究课堂教学

钱婧

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他们只是机械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四位一体”的高中历史课堂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通过个体的自主思考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认识,产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在“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和填鸭,使学生在探究中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图,在思考中完善认识。

一、“四位一体”的课堂模式

1.一课五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让学生产生思考的欲望。在高效课堂上,教师每节课至少要给学生设计五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问题是驱动学生思考的“导火索”,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以问题为目标进行思考和探究,主动加工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辛亥革命是谁发动的?他首先创立了什么革命团体?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它的革命纲领和机关刊物是什么?等等。系列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逐步了解知识,感受孙中山一步步创建革命团体的过程,了解同盟会的作用,并且明白同盟会是革命力量的凝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也会了解“三民主义”,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在思考中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以及意义,内化知识。

2.合作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四位一体”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彼此交流和沟通。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会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教学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过程、意义、性质和影响,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对比,在交流中发散思维,形成创新性认识。学生通过合作认识到发生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英国通过暴力的方式入侵中国。鸦片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大量的白银外流,而且对清政府的统治也有一定的威胁,使军队丧失战斗力。学生通过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理解。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并且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3.关注个体,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师要看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知识网络的建构情况。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教育,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教学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能产生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民主和独裁的军事较量,让学生进行解读。有的学生认识到,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当时的战略形式是以防御为主,出现了敌强我弱的局面。1947年6月后出现了战略反攻局面,解放军的势力壮大,把主力拓展到外线去,扭转了全国的战局。之后,我军人数快速增加,在政治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出现了政治危机,变得孤立,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补充和拓展,完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在加工中内化知识,在探究中完善认识。

4.改革传统,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是教师讲述,学生记录,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并不能灵活地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四位一体”的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教师变化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加工知识,建构知识框架和网络,形成完整而系统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模式、自主探究模式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在分析中明确规律。

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的有效环节

1.出示学习目标。

“四位一体”的高效课堂需要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更快地突破重难点,掌握知识。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就会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思考和探究,主动总结规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时,学生要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分析秦朝灭亡和两汉衰亡的原因是什么。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灯塔。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把握学习方向,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思考和分析。

2.检查预习情况。

在“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预习,使学生能够学会分析知识,掌握重难点。预习会使学生对课堂要学的内容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主观性认识,方便教师进行下一步教学。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哪些内容需要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预习中已经了解到秦统一全国是历史必然,是民心所向。统一之前长期的战乱让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他们对战争早已厌烦,内心渴望统一,过上平静的生活,这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民心基础。学生在预习中会主动探究,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不足,如学生对秦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物质的丰厚程度,

以及商鞅变法的理解不到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认识的片面性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学生的认识会更全面,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3.引导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只有亲历了学习过程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此,教师要通过课堂问题或者教学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有哪些区别?有了探究任务,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主动思考,从教材中或各种学习资源中进行提炼,寻找有效信息,探究什么是分封制,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在明确它们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和区别。学生在比较中会活跃思维,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比较,形成系统性认识。

4.展示反馈。

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把学习情况和学习结果展示出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把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展现出来,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例如,在探究“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帝国”时,学生在展示中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及郡县制度等角度,认识到了各官僚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皇帝独揽大权的特点。如果学生分析得全面细致,教师就可以少补充;如果学生探究得不足,教师就可以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及最高统治者等角度来补充完善,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下丰富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系统。在反馈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进行知识的优化和课堂结构的调整,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总之,在“四位一体”的历史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知识。学生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加工各个知识点,建构系统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认识,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理解知识,实现“四位一体”课堂的建构,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