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

2022-04-03崔绪昌王花琴张优优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崔绪昌 王花琴 张优优

摘  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命观念的培养与概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剖析生物学史以发展理性思维,结合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借助真实情境形成社会责任,全面渗透、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围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课程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应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构建生命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如何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现结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统称“教材”)中的教学实例,对不同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展开讨论。

一、在概念教学中建构生命观念

在生命观念维度上,聚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要点。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概念的集中体现。大量的事实或证据经归纳、抽象和概括逐步架构起次位概念、重要概念和核心概念,核心概念即生命观念。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有趣、真实而富有启发性的事实或现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主动参与概念体系的建构,以形成最终的生命观念。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时,教师提前组织学生利用孵化箱孵化鸡卵,记录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情况,为课堂上的概念生成提供生动、直观、有效的事实性知识或证据的支撑。通过观察鸡卵,学生对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结合图片、视频展示鸡卵孵化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利用手电筒在黑暗环境中透视鸡卵,看到的蛛网状胚胎是由什么发育来的?在受精鸡卵的卵壳上涂抹胶水后胚胎发育停止,说明卵壳有什么作用?孵化中的鸡卵卵壳摔裂了,但是内容物并未流出且胚胎仍在继续发育,说明哪些结构的作用与卵壳相似?早期鸡胚胎始终浮动于鸡卵中央与什么结构有关?与鸡胚胎相连的血管主要附着在卵黄表面,说明了什么?雏鸡破壳前先啄破气室,气室有什么作用?教师并不只是抛出问题,而是将问题与直观、真实的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基于事实和证据建立起“鸡卵各结构具备一定功能”的概念认知,为下一步重要概念的架构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的形成自然水到渠成。

二、在生物学史中发展理性思维

思维教学与科学史教学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很多教师在教学生物学史相关内容时,往往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一带而过,直接将结论或意义呈现出来。事实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聚焦科学家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以及依据事实和证据去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态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重视证据和逻辑的科学思维习惯,从而能够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另外,科学家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批判质疑态度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是一种启迪和激励。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教师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伞藻的移接实验”得出结论: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教师先抛出问题:如果你是科学家,选择伞藻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该问题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份代入感,激发了他们对实验背景资料和实验过程的关注与思考,并尝试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伞藻虽然是单细胞藻类,但是个体较大,便于实验操作;伞藻的细胞质主要位于帽和柄中,细胞核位于假根中,细胞质和细胞核容易分离;伞藻有再生能力,帽切除后能长出新的帽;伞藻有菊花形帽和伞形帽两种形态,便于对比观察。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家选择实验材料的巧妙和严谨,提升了图文分析、推理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并逐步养成重实证、重逻辑的科学思维习惯。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

生物学是一门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科,理解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探究能力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为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究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课外探究实践活动是对课内活动的补充与延伸,不受课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将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作业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选择绿萝等身边的植物为材料进行实验,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在亲身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选取的植物类型、放置的环境条件、观察时长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一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塑料袋内壁一侧的小水滴远远多于另一侧,在排除了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塑料袋内的绿萝叶片均偏向一侧,正对水滴较多的塑料袋内壁的是叶片的背面,由此验证了“陆生植物叶片背面气孔较多,以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的认知。教师进一步以收集到的视频、图片或实物为素材,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与改进,对实验过程与现象、结论与存疑开展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他维度的渗透与落实。

四、在真实情境中培育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课程落实应该与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相结合。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讨论,引导学生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联系与区别后,教师引入真实社会情境“洗血”,借助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围绕问题“洗血真的能排毒吗?”展开讨论,并进行如下分析:抽血时一般从手臂上的静脉下针,流出的是暗红色的静脉血;注入的臭氧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暗红色的静脉血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逻辑,能够做到理性思考、明辨是非,认识到“洗血”并没有科学依据。基于学生已有的概念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并经过科学思维形成相应的态度责任。如此,才能建立起牢固的、影响深远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能够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应有的责任担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既独立存在,又相辅相成。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独特的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是建构生命观念的主要途径,而科学探究过程又始终离不开理性思维,社会责任的形成更是建立在其他维度的基础之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关注生命观念的建构,将概念教学与丰富的探究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并渗透培养科学的社会责任,使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生根发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JCJYC20080350)。

参考文献:

[1]吴成军.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評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赵占良.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二):科学思维及其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19(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