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约束视角下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2022-04-02余许友

关键词:集中度约束供应商

汪 静,余许友

(1 阜阳师范大学 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 阜阳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1 引言

研发活动作为市场经济和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1]。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研发创新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以较少的生产投入制造出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升产品性能,不断推动产业向高端价值链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实际中,大多数企业往往因自身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中往往由于其自身的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劣势使得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外部融资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因此,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存在较高的融资约束。近年来,供应链的发展并通过共享核心企业信用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为企业提供新型融资渠道[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问题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的供应链集中度成为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3],同样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部分。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主要参与者,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与供应商关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原材料供应都要依靠供应商,于是处理好与供应商关系,对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现金流,并为企业提供创新投入所需的资金来源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供应链竞争时代,探讨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的文献中,主要以交易成本理论、投资专用性理论为基础,从企业间网络关系、上下游企业合作博弈的角度分析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较多地探讨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很少有学者研究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也只是探讨供应商对企业研发创新的直接影响机制,鲜少有学者研究两者之间地间接影响机制,而较少研究会从企业自身融资约束的视角去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当企业过度依赖某几个供应商时,这种过度依赖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还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资金融通,对企业研发创新产生影响。同时,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加剧,从不同角度研究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能够证明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丰富影响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因此,基于供应商集中度的视角,探讨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供应商集中度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视角。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供应商集中度的高低会影响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4],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范围就越小,长此以往会形成对供应商的高度依赖。Lian[5]在考虑企业与供应商关系时指出,当供应商与企业联系较为密切时,企业会对供应商提出降低负债的要求,特别是当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对资金需求量较大时,这种资金困境会随着供应链强度的加深不断向企业转移,这种降低负债的要求表现得更加明显。邹美凤和张信东[6]以2007-2018 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深度分析了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供应商集中度会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相关者之间竞争性关系的存在,这种高度依赖性会提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7],从而提高对企业采购的价格[8],从整体上影响企业资金问题。企业创新研发过程往往周期比较长,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同时研发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较高的风险因素[9]。企业开始进行研发创新活动,如果失败,企业将会面临严峻财务危机,这将严重损害供应商的利益;如果成功,出于获取利润的根本目的,企业不会同供应商共享利益。供应商为了保持原有的稳定状态,不会支持企业进行高风险的研发创新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处于自身发展的角度,会维持与供应商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会主动向供应商保证降低对企业研发的资金投入,因此会降低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基于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H1:其他条件不变时,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

资金充足是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重要基础,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会根据融资方式边际成本的高低对融资方式进行排序,通常内部融资是企业更加青睐的融资方式,因而企业在进行研发创新时,会对内部资金流有较大的依赖[10],而融资约束的典型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融资约束也会直接使企业缺少研发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金。Fazzari 等[11]率先研究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他们的研究基于投入—现金流敏感性模型,验证了企业存在资金约束的问题,研究还表明由于不完美的资本市场,企业更加愿意选择成本较低的内源融资。Morten 和Julian[12]认为创新能力是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制造业企业一般都存在一定的融资约束问题,存在融资约束将会降低创新投入。Czarnitzki[13]认为企业的外源融资活动受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外源融资能力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成反比,因此,企业会选择缩减研发投资,为生产经营活动预留出更多的资金。王希泉和申俊龙[14]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绩效以及融资约束之间关系进行探讨时,发现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以及产品开发的风险会共阻碍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熊广勤[15]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企业研发与资金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且这种约束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明显的制约。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分配给研发周期短的创新活动[16],以尽快获得研发回报。此外,企业进行的研发创新活动项目一般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融资资质认定时无法获得相关信息进行资质评估,因此,在内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质评估不足,将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17],最终,资金不足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终止。基于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

企业由于自身基础条件的不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因而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各不相同。供应商与企业联系密切,甚至是企业对部分大供应商产生极大的依赖时,在这种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较大的供应商会利用其议价优势获得及其优惠的条件[18],从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造成企业内部严重的融资约束,同时会抑制企业内部现金流,进而削弱了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动力。此外,为了维持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而开展的资产专用性投资,而且专用性资产一旦更换用途,将会面临较高的转换成本[19],其经济价值将大幅度降低,最终致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匮乏等财务问题,并迫使企业减少对研发创新的投入力度[20]。当企业的供应商集中度一定时,高融资约束的企业进行研发活动需要极大地受制于供应商想法的限制,一旦供应商考虑到风险的不可操控性,而处于维稳心态,会使企业迫于压力,遵循供应商的意见而终止研发活动;低融资约束水平下企业,相较于高融资约束企业具有较高的自主决定权,供应商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而无法直接且强硬的干涉企业的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即使供应商的态度非常强硬,企业也有选择的余地。基于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H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融资约束加剧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2010-2019 年我国深证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基础,按照如下原则对所取样本进行预处理:(1)剔除*ST、ST 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企业;(3)通过查找企业年报的方式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后,剔除财务数据仍然缺少的企业样本;(4)为保持研究样本量的准确性,对研究样本量进行1%的缩尾处理。采用EXCEL 和STATA15.0 对样本量进行处理,最终获得有效样本量5178 个。企业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财务数据补充来自各自企业年报。

3.2 主要变量定义

(1)因变量。已有研究对研发投入的研究主要从研发支出费用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第一种是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1-23],第二种是研发费用占总资产的比重[24-25],第三种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6-27]。考虑变量选取的普遍适用性原则,本文采用第一种方法即研发支出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来衡量企业研发投入,记为RID。

(2)自变量。已有研究对供应商集中度的度量方式主要采用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总采购额的比重[28],本文沿用相关文献的做法,采用企业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比例之和占总采购额的比重衡量供应商集中度,记为SC。

(3)调节变量。现有研究对融资约束的衡量方式主要分为单变量衡量方法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如利息保障倍数[29-[30]、股利支付率[31]等单一指标,和多变量指标共同构建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如WW 指数[32]、KZ 指数[33]、SA 指数[34]等多变量指标。文献在研究相关指标建立的基础上,考虑单变量指标的片面性、KZ 指数所面临的质疑以及SA 指数衡量相对单一等问题,兼顾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选取WW 指数度量企业融资约束,借鉴Whited 和Wu(2006)构建的融资约束综合指数,即WW 指数。

(4)控制变量。基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参照已有研究,本文选取企业规模(SIZE)、净资产收益率(ROE)、托宾Q 值(Q)、资产负债率(LEV)、产权性质(SOE)、企业年龄(AGE)为控制变量,并将行业与年份设为虚拟变量。各变量的具体含义如表1 所示。

表1 主要变量说明

3.3 模型建立

为了验证假设1,建立如下模型,以研发强度为因变量,以供应商集中度为自变量的实证研究模型(1)。

为了验证假设2,以研发投入为因变量,以融资约束为自变量的实证研究模型(2)。

为了验证假设3,以研发投入为因变量,以供应商集中度为自变量,以融资约束为调节变量构建模型(3)。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由表2 所列结果可知,研发投入(RID)的最大值为26.10,最小值为0.03,且标准差为4.355,说明企业之间对于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可以看出研发投入(RID)的均值为4.632,说明从整体上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供应商集中度(SC)的最大值为87.47%,标准差为20.09,说明存在一些企业的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融资约束(WW指数)最大值为-0.505,最小值为-1.188,WW 指数均小于0,表明样本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由表3 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与企业研发投入(RID)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控制变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同时各变量系数小于0.35,基本排除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可能。供应商集中度(SC)与企业研发投入(RID)的相关系数为-0.025,并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供应商集中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融资约束WW 指数与研发投入(RID)的相关系数为-0.030,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供应商集中度与融资约束的交互项SC*CC 与研发投入(RID)呈显著的负向关系。

表3 Pearson 相关性检验

4.3 回归分析

采用混合回归,运用Stata 软件对模型(1)进行回归,表4 混合回归结果,其中大部分控制变量与主要变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这些控制变量的必要性。表4 第(1)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供应商集中度(SC)与企业研发投入(RID)的系数为-0.006 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供应商集中度越强,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限制就越多,能够投入的资金就越少,因此,高供应商集中度不利于企业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与假设1 相符。

表4 第(2)列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回归结果显示,融资约束(WW)与企业研发投入(RID)的回归系数为-2.169,并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研发投入就会受到资金限制,进而不利于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与假设2 相符。

表4 第(3)列供应商集中度、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结果,供应商集中度(SC)与企业研发投入(RID)的回归系数为-0.005,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融资约束(WW)与企业研发投入(RID)的回归系数为-1.607,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供应商集中度与融资约束的交互项(SC*WW)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回归系数为-0.051,且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越会加强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这与假设3 相符。

表4 供应商集中度、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借鉴学者随机剔除某一年的样本进行检验[35],回归结果显示供应商集中度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均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融资约束与供应商集中度的交互项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如表5 所示,与原假设相符,表明上述回归结论具有稳健性。

表5 稳健性检验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差异显著。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选取2010-2019 年深证A 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分析检验了供应商集中度、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供应商集中度与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负向影响,即供应商集中度越高越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出于维持原有稳定状态,降低企业经营中的风险,供应商一般不会支持企业进行高风险的研发创新项目,企业处于维持与供应商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会主动降低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2)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受到的研发投入限制越强,一旦企业出现资金不足,难以维系日常经营时,作为企业投入周期长、耗费资金多、回报慢的研发创新活动会首先被叫停,将研发投入资金挪为他用,以维护企业日常经营。(3)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会加剧供应商集中度对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因此研发投入资金问题仍然是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的关键问题,同时不能忽视供应商在企业研发创新中的作用。

5.2 建议

基于对融资约束下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如何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企业应当正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供应商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过高,会削弱企业研发创新的强度,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对于企业来说,供应商集中度不是越低越好,供应商集中度越低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要寻找与供应商之间最合理的平衡点。

第二,企业要提高对创新研发活动的重视,强调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企业的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6]。同时要意识到合作在企业研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供应链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尽力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第三,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资金不足,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企业为了维持日常经营,不得不停止对研发方面的投入。因此,政府应当提出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对于企业有意义的研发创新,政府应降低创新研发项目的贷款门槛,降低贷款利息,以拓展企业融资的渠道,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

猜你喜欢

集中度约束供应商
京津冀县域人口集中度分析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