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趣型”与“反叛者”

2022-04-02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王献之历代书风

倪文东

中国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风格的多元化,流派纷呈,绚丽多姿。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创作了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或端庄秀丽,或倚侧开张,或古朴厚拙,或清新典雅,或雄强恣肆,或委婉圆润,有的富有“奇趣”,有的“反叛”逆行,有的尊古守正,有的创新开拓,都为中国书法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因为书法艺术的多元风格,才彰显了汉字书法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发展活力。

“奇趣型”的书法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特点鲜明、个性突出,有时也带有一些反叛的特点。所谓“奇”,有奇特、奇异、奇险、奇肆等;所谓“趣”,有趣味、情趣、天趣、古趣、稚趣、拙趣、笔趣、墨趣等。“奇趣”指作品有奇特之处,有不同于常人的风格表现,有趣味,有个性,有新意。奇趣型的创作风格比较偏重于感性,作者十分强调情感、意趣、个性和心灵的自由抒发,不愿意受到严格法度的约束和传统模式的制约。他们本着自己过人的异禀天资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游戏于笔墨之间,寄情于绢素之上,追求一种隽永的意趣之美,最典型的代表书家就是王献之。王献之的成功之处不在于继承父亲王羲之的书风,而在于革新变法。他曾劝父改体,适应新时代。王羲之笔法内擫,而献之则用笔外拓。他性情开朗,风流洒脱,傲视权贵,高迈不羁。时代的变化,加上性格之不同,使得王献之所表现出的书风已不再像其父那样内敛而规矩,而是在用笔、结字、章法及气韵方面都表现出一种“放”的革新精神,更适合表现书家之性情,抒情味更浓。在这里王献之已不满足其父的传统思想和艺术风格,而是独创“新体”,变法革新,为书坛增添了新的气象。我们不用像古人那样反复论证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水平是否超过其父。其实二王父子只不过是两种环境,两种性格,造就了不同的书风罢了,以“二王”并称,就是历史所作的最好评价。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一个问题,即“奇趣”完全是建立在深厚功力之上的,没有功力就谈不上奇趣。历代具有“奇趣型”风格的代表书家除了王献之,还有褚遂良、祝允明、董其昌、黄道周(如图1)、倪元璐、王铎、傅山、八大山人(朱耷)、齐白石、张大千、徐生翁、吕凤子、赵冷月、陈少默等。另外,同属“奇趣型”的书法风格,历代书法家的特点还是有区别的,王献之的“清新放逸”与褚遂良的“润色开花”不同;祝允明的奇宕洒脱与董其昌的奇逸秀劲不同;王铎的恣肆雄奇(如图2)与傅山的圆劲清奇不同;八大山人的稚趣灵动(如图3)与齐白石的生涩诡奇不同;张大千的开张劲健(如图4)与陈少默的清趣朴拙不同。

图1 黄道周《行书自书诗卷》(局部)

图2 王铎《临王献之帖》(局部)

图3 朱耷《桃花源记》(局部)

图4 张大千书法

图5 徐渭书法

图6 张瑞图《后赤壁赋》(局部)

“反叛者”又称“逆反型”,是指反叛传统,变法革新,表现出极为突出的个性特点。历代“反叛型”书法风格的代表书家有黄庭坚、米芾、徐渭、王宠、张瑞图、金农、郑燮、陆维钊、王蘧常、胡小石、黄宾虹、谢无量、陶博吾等。“反叛型”的书法风格是一种出奇制胜、反常求变的艺术风格。书法史上有许多在创作方面逆反的典型例子,如黄庭坚行草书的极度险侧,一意横撑,线条极细而劲;米芾的“破二王而立”,侧锋取险,跳宕奇肆;徐渭的草书被视为“野狐禅”(如图5),粗头乱服,跌宕纵横,奔放淋漓;王宠楷书和行书的极度萧散和超逸;张瑞图的草书,易转为折,一意横折,破坏笔法(如图6);金农的隶书变短为长,多用侧锋卧笔刷字,写出了横粗竖细的“漆书”(如图7);郑燮杂糅诸体的六分半书,乱石铺街的奇特章法(如图8);陆维钊篆隶结合,独创“蜾扁”体,亦隶亦篆,风格强烈(如图9);王蘧常用涩笔和涩势,将原本流转的章草写得极其古拙而生涩(如图10);胡小石偏把隶书写长,而且不带波磔,还在题款中强调“ 笔无波磔乃隶也”;黄宾虹的篆书甲骨、金文、战国文字、秦汉篆书杂糅,笔法生涩细劲,造型奇异;谢无量的自然随意,稚气满纸;陶博吾的古拙厚重,奇肆烂漫,等等。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反叛传统,并不是不要传统,而是合理地运用传统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历代反叛型的书法家莫不如此。其二,作为书法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研究和参考“反叛型”书法家的作品和风格,但不希望大家都去学习和临摹,因为他们的个性风格太强,风格颇怪,不容易学,也学不来,弄不好,会坠入魔道,适得其反。

图7 金农《杂记》

图8 郑燮《行书中堂》

图9 陆维钊《隶书横幅》

图10 王蘧常《章草五言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书法风格分类的需要,我们将历代的著名书法家分别归于某种风格之下,是因为其在某一方面风格比较突出。严格讲这样是不确切的,因为许多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本身就很复杂,可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风格特点,作品功力甚深,具有很强的金石味或书卷气。有的书法家的作品既符合奇趣型的特点,又具有叛逆的特征。所以,我们在分析历代书法家的风格时,一定要综合地分析和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认识书法风格的特殊性。

猜你喜欢

王献之历代书风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纵横有象
——晚清以降颜氏书风在湖南特展
王献之依缸习字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历代画谱类编》
颜真卿书风演变及书学思想述略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