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理念下儿童书法教学的实践策略

2022-04-02娄小明

江苏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书写书法

娄小明

“知行”既是哲学研究的重大命题,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范畴。“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理论的一颗明珠,历经数百年的检验依然璀璨夺目,对儿童书法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一、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正确理解

“知行合一”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孔子早就强调了行为对于认知的重要性。《论语·子路》中写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辩证地说明了知行之间的关系。朱熹明确提出了“格物致知”的道理,强调了行为对于认知的决定意义。王阳明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论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种融合论和一体论,是对知行学说的重新论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等观点,对其进行了教育学的改造和实践。

在西方“知行”的争论延续至今。联结主义心理学认为,认知对于行为具有主导作用,行为服从于神经机制,人类的学习主要是意识的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了身体活动的内化对思维和认知过程的作用,例如肌肉记忆等。[2]可见,认知和行为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

现代教育对“知”和“行”做了很多尝试,例如班级授课制更加强调“知”,项目学习更加强调“行”……一次次重心的偏移难以真正达到相互融合。我们基于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正确理解,并推演到书法教育中去,希望能够真正提高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二、“知行合一”是书法学习的基本原理

南朝书法家和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写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3]这强调了书法作品中精神和形质缺一不可。唐朝著名书法家和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认为,写书法有“五合五乖”,即:“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他进一步指出,“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4]这强调了书法创作的认知和行为的一致性。

2011 年《教育部关于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可见书写技能和艺术欣赏是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2013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出,“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更是提出了“融合”等实践理念。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不仅是古代书法学习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书法教学的重要原则。

三、“知行合一”理念具有三重意蕴

其一,在先后关系方面,“知行合一”并不刻意强调谁先谁后。有时认知在前行为在后,有时行为在前认知在后。历代书法家中存在着这样的三种现象:一是既是书法家又是理论家;二是虽是书法家但不是理论家;三是虽是理论家但不是书法家。可见认知和行为并不是同步的。有时候,通过对某一理论的理解,能够提升书写水平;有时候,书写水平的提升,能够带动认知能力的提高。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段文字,颇能说明问题。他说:“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行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这一段文字辩证地说明了知行的先后关系,先是行在知前,所学有限;后是知在行前,始通其法;最后是知行并行,自然字好。

其二,在空间关系方面,“知行合一”并不刻意强调谁多谁少。有时知多一些,有时行多一些。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不同的组合。前者如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所载,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5]可见,认知的高度反映了行为的高度。后者如张芝的“池水尽墨”,就是通过大量书写,达到“精熟”的审美效果。可见,“知”中有“行”,“行”或是心灵的行走,或是感官的行走。“行”中有“知”,“知”或是有意识的知觉,或是下意识的知觉。

其三,在性质方面,“知行合一”并不刻意强调谁分谁合。有时更强调分离,有时更强调整合。书法理论的认知更加精微,有时候难以用理论进行概括,通常采用形象化的描述进行表达。有时候是独家之秘、个人体会,难以传承和复制。例如“锥画沙”“屋漏痕”的笔法,后世就有多种体会。我们学习书法,必须对书法有更加精准的认识,把握基础理论,进行正确推演,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书法练习的行为颇为复杂,从笔法到字法到章法到墨法,需要通过长久的练习才能获得。更何况,如果不能把行为转化为认知,那么众多的练习只能使自己成为“抄书匠”而已。赵壹在《非草书》一文中有言:“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惶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䚡出血,犹不休辍。然其为字,无益于工拙,亦如效颦者之增丑,学步者之失节也。”[6]可见,如果不用心,再多的练习也是枉然。因此,知行合一需要当分则分,当合则合,相互砥砺,不断提升。

运用“知行合一”理论,能够生成书法教学的实践策略。

四、“知行合一”在书法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奠定书法的认识论。

(图1)

历代对于书法的理论认识层出不穷,更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秘方”。然而,很多理论需要结合时代需求重新认识,许多违背书写规律的认识需要澄清。形成基本的认识论,能够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其中,“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能够澄清对书法教育的理解。例如有些学生没有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去分析字形,所以无法写出字的美感。在写欧体“亦”字(如图1)的时候,有些同学因为笔画出现一些漫漶,所以无法理清笔法和字法。笔者采取了知行合一的办法,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点略偏向右,横画起笔和收笔处有什么不同,两个竖画是一样粗细吗,左右两个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欧阳询要这么写,他的字有什么风格?通过这样的整理,学生就能发现这个字的节奏,起头重点更有气势,横画左紧右舒节奏分明,两个竖画有曲直粗细的变化,左右两点一收一放颇为灵动。学生明白了欧体字的风格是内敛中有变化,平正中取险峻。通过这样的分析和练习,学生就会明白,书法的审美在于“书肇于自然”,书写要符合人的书写习惯,体现“阴阳生焉”的认知规律。任何违背“知行合一”的书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如果书法看不懂,学不会,不明其理,难循其踪,我们怎么能够欣赏呢?沈尹默在《书论》中说:“我们在书法中看出我们民族和平正直的特点,是极其显著的啊!”[7]从一个字中看出整个书法的精神,并且看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这才是学习书法的真正意义。

2.优化书法教学体系。

从“知行合一”的理论出发能够优化教学体系。书法技法繁多,境界丰富,风格众多,写好实在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学生写了几百遍几千遍,水平不升反降,实在令人担忧。这是因为没有符合“知行合一”的原理设计教学方法。苏轼在《论书》一文中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8]这说明了学习正书和行草书的先后顺序。在书法临习中,笔者归纳的“五步临习法”效果较好。一是正笔法,了解笔画的书写方法;二是悟结构,体悟字的外形;三是出力度,表现出笔画的发力过程;四是有节奏,明确笔画的快慢呼应;五是耀神采,表达出字的精神特质。这样每个字临五遍,从五个角度进行完善,就能避免不动脑筋书写了。为什么说这种教学方法体现“知行合一”理念?是因为这是一个从慢到快,从分析到整合,从形状到神采的过程。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一个字写五遍就能很完善了,而是强调学生要有这种意识,要提高学生认识和行为的统整性。

3.规范书写的行为。

书写是一个认知和行为高度统一的过程。苏轼在《书论》中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他提倡“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11]这种无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下意识”,在行为中有认识,在认识中有行为,双方高度融合,自由运行。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强调基础的行为,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因为基础行为蕴含着绝对认识。欧阳修在《论笔》一文中写道:“盖方其幼也,未有所为时,专其力于学书。及其渐长,则其学渐近于用。今人不然,多学书于晚年,所以与古不同也。”可见,这种基础行为也许学生并没有认识,但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加以指导。例如我经常强调学生的坐姿,要求保持躯干的垂直,双肩的放松。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自然地用笔,才能自由地思考,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4.统整知行过程。

书法练习中有很多“小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把握住。在教学中,有一位学生的做法启发了我。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书写,这样把笔法的各个要点都掌握了。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建议学生向他学习——写一横,切锋入纸,绞转笔锋,提锋行笔,下压切笔,回锋收笔。后来,笔者认识到这是一种“具身认知”方法,就是通过身体行动,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对于小学生来说,肌肉组织还没有发育完善,一些小动作还做不出来,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使他们心手统一,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我教学生写横画时体会“勒笔”的动作要领:让两位同学拉一根绳子,感受用力的方法。有些学生说,老师写书法好像打太极拳。我认同学生的这个比喻,并向学生讲解,之所以毛笔书写要有起笔和收笔的过程,是为了保持笔锋的初始状态。所以写字要取势,要回锋,这样才能绵延不息,以致无穷。

5.弥补自身的短板。

很多学生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一些短处,例如有的学生落笔比较犹豫,有的学生不敢铺毫,有的学生用劲不够灵活。这和学生的秉性有关。而且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会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短板,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例如有一位学生用笔比较拘谨,写得毛笔字粗细变化不大,有些像钢笔字,笔者就让学生留心笔画的粗细,着意去调整每一笔的力度,并握住学生的手进行书写,让学生感受到运笔的弹性和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仅在写字方面有了长进,而且在性格上也果断了许多。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有些学生写字总是向一个方向偏侧,笔者就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在九宫格的位置,改变自己的视觉习惯。有的学生老是写不好篆书,笔者让学生做垂直线和陀螺线的练习,改变了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如果说“字如其人”这种提法是正确的,那么“人无完人”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通过写字发现自己的短板,并进行针对性地改变,在写字中学会做人。

6.身心互进的学习效果。

一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练习“上瘾了”,他们会要求老师在延时服务阶段教学书法。的确如此,书法学习只要得法,就能让学习者感受到认识和动作上的变化。就拿笔者来说吧,首先感到字写多了,整个手臂都会发酸。再练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无法掌握的长锋羊毫,现在也能够用得游刃有余了。接着就会发现自己对书法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了。为什么写书法要做到“锥画沙”,那就是通过起笔阶段的摆动,调整笔锋,让两旁的沙不落下来,进而取得明快爽利的用笔效果。有一次,笔者到公园去,发现一位老者正在甩鞭子,柔软的鞭子却能产生巨大的力量。笔者进而想到,书法的力量感不正是如此吗,如果没有前面用笔的甩动,如果力量感没有进入加速度的状态,是很难写出字的神采的。像这样的认识还有许多,从小的认识过渡到大的认识。学生在改进自己的动作时,也在增长自己的见识,就在这样的互进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书法教学中,笔者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评价学生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够做到万毫齐力,谁的力量能够用到笔尖……学生能够完成一个个动作,欣赏到书法的各种美感,能够感到学习的成功,能够真正爱上书法。

“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内涵博大精深,其应用源远流长,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书写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法欣赏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