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与新闻性纪录片探析

2022-04-02魏超袁天蓝

声屏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闻性题材纪录片

□魏超 袁天蓝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换言之,纪录片通过拍摄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并经过处理和加工,将真实的人物、空间、事件等事实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发观众思考。纪录片分为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社会现实题材类、人文历史题材类和自然科教题材类,各个类型有其不同特点。在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中,内容层面以社会现实题材为主,方法层面以还原新闻事件过程为主的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的新闻性纪录片,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和传播受众的重视。

纪录片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纪录片讲究“真艺美”。纪录片是以真实的环境、人物、事实为依据,不虚构、不摆拍、不改变客观环境为基准而进行的影像拍摄。首先,纪录片具有纪实性。从纪录片的定义来看,纪录片的首要特点是纪实,即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有别于剧情片的最重要特点。从选题上来看,纪录片选择的事件一定是真实的不可虚构的。从拍摄手法上来说,纪录片在选择画面的拼接上时要尽量贴近真实事件且满足叙事五要素。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性纪录片的原动力。其次,纪录片具有剧情片的艺术性。剧情片中的故事情节可以是生活原型,也可以在已有故事的基础上加入艺术的创造、改编,使得剧情片中的情节变得曲折有吸引力。剧情片在画面的拼接上会有很多艺术化的处理,在叙事手法上也会根据情节的需要有所偏重,有主观色彩。但是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纪录片的艺术性与剧情片的蒙太奇效果不同,纪录片的艺术性更加偏重于对事实阐述方法的艺术性。比如纪录片《动物世界》,它采用拟人的手法叙述动物的习性和生活方式,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不仅增长了关于动物的知识,拟人的手法也增加了观看纪录片的趣味性。最后,纪录片蕴藏着美感。纪录片不只是科普类型的纯知识讲解,也会穿插大量写实的视频和图片。《动物世界》中动物们慵懒地在草丛间行走的姿态,《水果传》中水果从一开始的不成熟到丰收的阶段,《人间世》中描述医生与患者、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情感都充满了生活的美感。可见纪录片实际上是一种记录现实生活中具有美感的画面合集。

纪录片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记录战争为主的新闻纪录片时期。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前期,当时的中国处于内战和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很多记录战争场面或者著名战役的纪录片随之出现,例如《抗战特辑》《上海之战》等。这一时期的纪录片让民众了解战争情况,也可以在国际上争取世界的援助和引导舆论。第二个阶段:记录国家大事和民众生活状况的新闻纪录片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很多表现中国美丽风景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各大会议的纪录片,例如《到农村去》《苏州园林》等。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向世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活。第一、二个阶段主要以新闻纪录片为主,记录真实事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影视资料。第三个阶段:以电视为媒介的专题性纪录片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个阶段的纪录片以政论片和风光片为主,例如《神州风采》《丝绸之路》等。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与前两个阶段的新闻性纪录片的不同在于添加了主题,纪录片开始有了完整的叙事角度。第四个阶段:创作思潮大爆发的纪录片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7年,这一阶段更加注重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或者主旨,这时期的纪录片普遍都是电视台制播的,例如《望长城》《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等。第五个阶段: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纪录片时期。从1997年到现在,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关注的维度更加广阔,更加关注底层人群、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五个阶段呈现了从青涩到成熟,未来还会继续发展的态势。

纪录片的分类。目前关于纪录片的分类有很多分类方式,可以按照纪录片的选题来分,也可以按照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分,还可以按照纪录片给受众带来的效果分类,本文主要是按照纪录片的传播媒介来分。传播媒介的不同意味着受众群体的变化,不同的受众群体接受的纪录片题材也不同。根据传播媒介来分实际上也是根据受众群体来分。第一类以电视为平台的纪录片。随着媒体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越发失势,再加上中国特有的“党管媒体”的体制,电视上所播出的纪录片的题材有限,大多与国家大事或者风光风情片等题材为主。在当今时代,电视的受众趋于老龄化和幼龄化,部分年龄大的人不熟悉手机上APP的操作,转而选择电视,而小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会被限制,所以电视也是他们的必然选择。面对这类受众,电视纪录片的题材会有所偏重的向这两类受众靠近,在播放时长和播放时间上会根据受众来进行调整。第二类以网络为平台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有广泛的题材,受众类型多样化,因此在网络上流传的纪录片有很多形式,人文类、美食类、悬疑类等。这类纪录片的播放时间和播放时长也会根据受众的多样性灵活变化,贴合当代碎片化的生活。第三类以电影为平台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的题材通常是具有社会意义或者有人文精神之类的有深层含义的影片,利用时长短的影片来引发受众的思考和讨论,具有反复观看和研究的价值,这类纪录片在时间上比前两类更灵活。

新闻性纪录片的定义及特点

新闻性纪录片的定义。早期新闻性纪录片除了有纪录片特有的拍摄要求外,它在选题方向上更注重政治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是一种以记录重大新闻事件和国家领导人活动为职能的影视作品。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新闻性纪录片一般是记录具有故事性和新闻价值的真实事件。当代的新闻性纪录片通常都是对社会上难以解决或者由来已久的问题进行深入报道,挖掘深层故事并呈现给观众。新闻性纪录片就像是一个让观众看到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生活的望远镜,真实还原了真实事件的本来面目,引起公众的共鸣。

新闻性纪录片的可读性。早期的新闻性纪录片的题材大多与战争相关,因此早期的新闻性纪录片有即时性,描述了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过影像资料的拼接完成,它们大多没有主题和宗旨。新闻性纪录片随着时代的变化,即时性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可读性。当代新闻性纪录片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内容上的故事性和形式上的观赏性。内容上,新闻性纪录片会对某个新闻事件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从某个小的新闻事件入手反映社会和国家中存在的问题;形式上,既有新闻的真实性也有纪录片的艺术创造性,两者结合而成的新闻性纪录片比形式单一的、以图文为主的新闻更深入人心。新闻性纪录片的特点由早期的即时性演变成可读性,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演变的,因此新时代的新闻性纪录片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有创新之处。

新闻性纪录片的发展三阶段。中国早期的纪录片与新闻片有关,一般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拍摄的。早期的新闻纪录片往往都是由一组或几组新闻片搭配音乐和解说词按照一定的主题拼接起来。我国最早的新闻纪录片应该是由美国拍摄的《李鸿章在纽约》,它第一次以“动起来”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的外交活动。1911年,我国拥有了第一部自制的新闻性纪录片——《武汉战争》,这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新闻性纪录片。新中国成立前期的纪录片大部分与战争有关,主要职能是向民众报告战争状况,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闻性纪录片主要是反映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和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活动,例如《到农村去》《南泥湾》等。中期的纪录片从具有新闻性质慢慢向艺术性或欣赏性转变,变得有美感,新闻性质渐渐被淡化。这一时期的新闻性纪录片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的区分标准还很模糊,新闻性纪录片的提法也很少。而当代的新闻性纪录片题材变得更加宽广,不再局限于战争,更加偏向于社会问题,致力于研究某个新闻事件来反映社会状况。

结语

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文化、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传播形式,随着时代、科学技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在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是,新闻性纪录片作为中国最早的纪录片形式,不仅在内容上不断进行着创新,在传播形式上也在不断突破。内容的创新和传播形式的突破既可以拓宽纪录片的记录视野,也对当下的新闻传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闻工作者使用纪录片的形式来报道新闻,通过纪录片独有的生动性和写实性,更能展现当下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被公众所注意和讨论,甚至一部优秀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新闻性纪录片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新闻性题材纪录片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