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提质增效”

2022-04-02游孙瑛陈华忠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作业负担双减

游孙瑛 陈华忠

[摘    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应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落实“双减”政策是一项多维度立体化的工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后作业设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是实现基础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作业负担;课后服务;教学效果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大胆创新、优化管理,不断探索“减负”与“提质”策略,做好“减负”与“提质”的大文章。

一、抓住关键,构建高效课堂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减轻学生负担,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高质量常态课堂建设作为实施“双减”的关键路径。可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应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提:功夫在课前

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孔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学校要求各学科中心组负责人精心准备,认真组织。每周开展一次集备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要求每位教师要充分准备,预先要解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还应带着一些困惑或问题来参与集体备课。同时,提前一周把集备的内容布置给相关教师,主备教师要提前进行认真备课,并准备好教学相关的课件和教具,主备教师要分享三项资源:预设教学方案、准备好教具与课件。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对课堂教学可以“轻车熟路”“水到渠成”。

集备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讲述对教材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练习的设计以及教法与学法选择等,向中心组里的教师进行说明与解读。其他教师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修改意见。通过讨论甚至争论,然后共同探讨、切磋和完善,主备教师要根据其他教师建议与意见进行认真整改,形成下周各学科各年段集备的母案。集备后形成的教案与课件,应提供给教师学习与借鉴。这样,既减少了一线教师教学负担,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关键:效率在课中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减轻学生负担,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可见,课堂教学之于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地位。而更深的意蕴还在于,学校在部署落实“双减”任务过程中,应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一“源头”要素和“关键”环节,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1.情境实用。哈贝马斯认为:“情境学习最讲究的就是学习者之间相互采取一种理解对方的态度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不断扩大个人‘局部时空的知识’。” 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时所需要的课堂学习场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相关场景进行设计和策划,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互动合作交流。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去经历新知形成过程。

2.环节清晰。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教学内容是通过课堂教学环节推进实施的,环环相扣,流畅自然。安排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即在“学”字上下功夫,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为此,教师在教学环节安排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探索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凸显了学生共同建构知识,交流互动的过程,反映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环节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而定,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3.方法灵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以学定教,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其重点是指导学习方法,包括阅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交流的方法,质疑的方法及探究的方法等。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指导他们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而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时间合理。时间分配与把控包括当堂时间把控、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学生自主活动时间、小组合作时间、讨论交流时间、每个预设问题或练习的时间把控。一堂课教师讲授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最好不超过20分钟,学生学习、思考、活动、练习等时间在15分钟左右,同时,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留有时间应对个别学生提出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一方面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回答,但同时还应当明确,对于学生的个性意见,教师应当加以筛选与利用。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课堂教学必须有时间观念,每一个环节必须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并且根据内容、重难点给予合理分配时间,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切忌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5.参与广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广泛,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谓广泛,一是参与的学生人数要多,不能只是少数;二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要多样,不能过于单一;三是学生参与的时间要适度,不能为了参与而参与,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状况,把握学生参与的时间;四是学生要全程参与、有效地参与,而不是形式上的参与;只是面的参与而没有一定的深度,也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有价值、有用的信息,整合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互动交流之中,探究体验过程。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从而培養学生各种的学习能力。

6.效果明显。“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是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熟练掌握双基知识和运用,完成学习目标,实现让优等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与发展。课堂上教师注重激活学生思维,课堂的气氛要轻松、融洽、活跃,课堂练习要适度、且具有层次性与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而教学效果是否明显主要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双减”大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达成教师与学生共赢,是社会各界所共同期望。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会让学生学的更扎实、更轻松,教师也会更快乐、更自信。

二、深入探讨,优化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和深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形成技能,促进思维,发展智能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必要途径。时下,中小学作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要深入探讨,精心设计课后作业,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价值与功能。

(一)控制总量,提升质量

根据不同学段课程标准,明确教材针对学科素养的“知识训练点”和“能力训练点”,根据训练点来设计作业,做到精准、精练,这样就避免了无效作业、机械作业。所有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活动性与拓展性,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作业还应进行分层分类,即分为“必做”“选做”两种,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减负”和“提质”相向而行。

(二)精心设计,科学布置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减轻那些无效、重复、机械的作业,这就要提高学生作业质量,设计上达到“精”。而优化作业设计是校内提质的重要一环。做到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分层、自主选择,能保证每一份作业的有效性,让“双减”在课堂教学真正落地。

1.课内作业课时化。学校根据每课时教学内容及目标,组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学生课堂练习,重在一课一练,随堂完成;鼓励教师积极教研,创设新颖练习题,以教师的精讲善问为学生的随堂练习赢得时间,帮助教师通过学生课堂练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向40分钟要质量,提升教学实效。

2.课外作业多样化。单调、呆板的练习,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学生注意力。因此,课外作业形式要多样,使学生的兴奋中枢受到不断刺激,活跃思维,有效地提高练习的效率。

(1)日作业多样化:结合每日在校所学内容,教师将日作业进行多样化处理。将每天的作业划分为常规项目及自主项目。常规作业主要针对当日所学进行巩固延伸,自主项目主要包括家庭服务类作业、才艺训练类作业、体能提升类作业、创意制作类作业,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性进行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安排生活、锻炼各种能力。

(2)周作业整理化:整理是一种能力。通过“一周一整理”的“周作业整理化”,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一周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采取画知识树、画思维导图、列表格等方式进行自主整理。通过“周作业整理化”,促进学生进行回顾与发展。

(3)小长假主题化:每逢小长假,教师与學生共同策划小长假作业,小长假作业结合节日以主题式开展,通过同一主题下的学科融合,同一主题下的实践体验,提升学生探究意识,融通学科界限,为学生建立更宽广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积累学习方法。

(4)寒暑假项目化:每到寒暑假,教师应与学生商议,确定假期研究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假前指导、假中跟进、假后展示等相关工作,学生在项目化作业的引导下,自我策划、自我执行、自我总结、自我展示,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阔视野,以项目学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只有打破知识本位观念,着力于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难度的层次性、应用的灵活性,呈现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作业的提质增效。

三、因地制宜,开展课后服务

学校可采取“服务+托管”的模式。课后服务学校逐步推出“完成作业+兴趣小组活动”模式,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课后服务有两大任务:一是教师应辅导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而课后服务并非是一种补课行为,应是“辅导作业+课外活动”模式。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这样,不仅解决了许多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难题,减少了家长辅导作业的重担,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科学布置,采取分类辅导

即对学困生采取“低起点、小步走、快反馈”的措施,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等生可采取“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我们采取“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探究性、拓展性为主的作业,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智慧与能力,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精心安排,组织学生活动

课后开展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活动。

学校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一些专长人员到校,开设兴趣小组课程,培养学生兴趣与特长。还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到“植物园”“农场”“工场”等参观、实践活动,拓展服务形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增长学生见识。同时,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和学校的各种活动资源,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书法室、舞蹈室、科技室、实验室、体育馆等资源或场所,开展文体、艺术、科技等各种有益活动,既可减轻家庭负担,又可有效监控兴趣小组活动,还可以拓展资源效益,有助于开展各种活动。而且我们还积极推行中心校管理和“名校+”模式,通过“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学校+几所薄弱学校”等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增值,让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覆盖到每一所学校与每一个学生。

因此,课后服务可以针对学困生进行补缺补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针对学生爱好与特长,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乐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课后服务,应在学生与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下,抓住课后服务的关键,安排好课后服务的内容,将课后服务与兴趣爱好有机融合,形成课后服务“因校制宜、个性发展”的生动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学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

[2]苏朝森.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散文百家2021(3).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作业负担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