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有“幸”

2022-04-02黄瑜嘉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5期
关键词:意图班会时期

黄瑜嘉

班会背景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目前,高中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甚至极端行为的出现,都与生命意义感的缺失有关,而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针对现有问题,结合本班实际,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以此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建构和谐的生命关系,留下美好的生命体验。

班会目标

1.通过感知“生命”活动,学生找寻并分享身上的生命体征,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正确认识自己与自然生命的关系、个体与社會的关系。

2.通过对话“生长”活动,学生分组分享不同人生阶段的生命重点,了解人生各个阶段的酸甜苦辣,进行跨时空对话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而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3.通过展望“生辉”活动,学生进行对于幸福和人生价值的探讨,以及班级生命公约的讨论,从而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立足现实,畅想未来,绽放生命。

班会准备

分组抽签;向家长收集班级学生婴幼儿时期的照片;相关素材的收集;联系中年家长代表;课堂所用道具。(PPT制作、人生阶段体验单、人生幸福清单)

班会过程

导入1:倾听“生”音,触摸生命

请学生闭上眼睛,依次播放“鸟鸣声”“狗叫声”“婴儿啼哭声”,同时提供图片,提问学生想到的一些关键词,自然导入到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生命的“声音”导入,调动学生的听觉,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来自大自然生命和人类新生儿的声音,体会生命的神奇和魅力。

导入2:分享“生”音,猜测生命

除了老师呈现的三种自然声音,让学生继续分享生命的声音,可以一人拟声,其余同学猜测是何生命声音。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环节一:感知“生命”,探秘生存

1.寻找线索,走近自我

引导学生把感官放在自己的身上,寻找自己的生命线索,如脉搏、心跳、呼吸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生命,体会生命的鲜活和生动、美丽与独特。

2.回顾初生,体味不易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一个初生婴儿的模样。呈现提前收集的班级学生的婴儿照片,学生猜测是哪位同学,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身,分享感悟。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在婴童时期的图片,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理解生命出生的不易、成长的不易,以及一个生命的成长所凝结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撑,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环节二:对话“生长”,探索人生

1.跨越时空,感受成长

教师展示提前收集的学生从婴儿到高中时期的照片和自己从婴儿到工作至今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是哪位同学、老师。之后展示班级集体照,以直观的照片形式引导学生感悟“生长”。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学生、教师图片,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成长,引导学生理解“生长”“成长”的含义。

2.感受人生,体验生活

课前提前完成分组抽签。人生阶段可以分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学生分组分享、讨论自己经历过的儿童时期和正在经历的少年时期的相关问题,对于没有经历过的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分别邀请相关代言人。

少年时期:学生组内分享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最困难的事、如何解决,并邀请同学分享。

青年时期:班主任代表青年时期分享最幸福的事,最困难的事、如何解决。

中年时期:邀请班级同学家长分享最幸福的事、最困难的事、如何解决。

老年时期:以钟南山院士为例,理解体会钟南山院士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和分享不同人生阶段的重点事件,激发学生生命中的爱与责任,增强面对生命挫折的力量。

3.互相对话,理解人生

如果可以跨越时空,你想对哪个人生阶段的自己说话,可以是劝告,可以是道歉,也可以是提问。每个小组选取另一个人生阶段小组,进行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特定人生的阶段都有自己的开心和烦恼。现在所处阶段的困难与挫折,也许在其他人生阶段不值一提。现在所处阶段重要的事,也许在其他人生阶段已无关紧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生命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树立积极而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环节三:展望“生辉”,探寻价值

1.幸福清单,探寻意义

人生的长度无法控制,我们终将走完旅程,但是生命的厚度由我们掌控,每一位学生完成自己的幸福清单并分享。

(1)选出这一生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三个选项,并说出原因。(2)假如只能留下一个选项,那是什么?为什么?(3)当下如何做更有利于你实现这个选项?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幸福清单,学生主动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中进行选择、衡量,以此完成对于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责任教育。

2.班级公约,共赴人生

教师给出格式和案例,小组探讨班级生命公约,每组发言人进行分享,并说明理由,教师记录、整理,之后齐读公约初稿。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班级公约,学生总结回顾本节班会课的重点,将上课的感悟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对于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探寻,立足现实,绽放生命。

班主任总结:这节课中我们感知“生命”,对话“生长”,展望“生辉”,这就是三“生”,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使自己幸福、使他人幸福,这是“有幸”,而这就是本节课的题目,“三生有幸”。最后,我想引用董卿在朗读者中的一段话: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

课外延伸

1.出一期主题为“珍爱生命,成就生命之美”的黑板报,展现班会课后学生的所思所想。

2.周末向父母了解自己婴孩时期的趣事、曾遇到的危险、令人骄傲的事情等,以周记形式记录并上交。

3.完善修改、制作《班级生命公约》,并张贴于教室;打印纸质版,班级学生共同签字。

猜你喜欢

意图班会时期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不打自招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