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分析与筹划:班主任卓越发展需要加强的专业能力

2022-04-02冯铁山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5期
关键词:感知力班主任

冯铁山

[摘要] 举办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采取“以赛促建”的方式,是促使班主任卓越成长的基本途径之一,“教育情景答辩”与“主题班队会现场设计”成为比较常见的比赛项目。本文以省、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为语料,分析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的现状,论述教育现象的感知力、切中本质的分析力、系统全面的筹划力等专业能力卓越发展的价值与功能。

[关键词] 班主任;卓越发展;感知力;分析力;筹划力

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卓越发展,各地采取以赛促建的方式,通过举办班主任技能比赛,遴选优秀的班主任成为“领头羊”,从而促使班主任从经验型、事务型低位发展走向卓越的高位发展。笔者先后承担了省市级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的专家指导和比赛评审等工作,综观这类大赛的内容,尽管各地市各有千秋,但“教育情景答辩”“主题班队会现场设计”等项目比较常见。

教育情景答辩指的是班主任能够对现场抽取的真实的或模拟的日常教育教学现象构成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和方法,准确判断、分析情景案例存在的问题、特征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要紧扣评委提出的问题,补充陈述观点。概括起来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正确判断情景答辩案例存在的问题,判断“是什么”;其二,基于问题的判断,能够对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明确“为什么”;其三,针对问题和归因,能够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提出切合教育本质的实践措施,解决“怎么办”;其四,机智地回答评委提问,彰显“怎么样”。所谓主题班队会设计,指的是班主任现场抽取一则背景材料,根据材料明示或暗示的主题设计一节主题班会或班集体活动,展示设计要点,并说明设计理念。

笔者观摩了中山市第六届,以及广东省第八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并研究选手的现场表现,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教育情景答辩还是主题班队会现场设计,一个班主任要在大赛里脱颖而出,离不开平常工作当中教育现象的感知力、切中本质的分析力、系统全面的筹划力等专业能力的卓越发展。

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教育现象的感知力

班主任首先是实践者,置身教育的场域,需要像春江里的鸭子一样,不仅呼吸自然的温度,还要在春寒料峭的时节,触摸万事万物生机萌发、春意盎然的脉搏。这就需要对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现象具备敏锐的感知力,能够对学生、家长、科任老师构成的教育网络,以及基于该网络生成的任何一个偶然或意外的现象,感知到德育的契机;能够复活与之俱来的视觉、触觉、味觉等多元感觉系统,感知每一个教育现象背后的德育原理;最后,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德育工作当中去。

1.立足现象,悬置先见

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有一个假定的角色,那就是每一个参赛选手,就是给定情景案例中真实教育情境的体验者、问题的发现者、解决问题的探索者和教育理念的践行者,而不是看客、评论家与演员,这就决定参赛的班主任必须像哲学家胡塞尔所倡导的“立足现象,悬置先见”,即班主任需要把一切自己积淀的工作经验、习得的道德教育知识,以及多年班主任工作习惯而形成的思维定式等先见悬置起来,直接以教育情景里人的角色去直觀现实,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呈现的班级原始面貌加以描述。比如中职组有一道题,呈现了职高学生在职业技工证书考核后学习状态明显下滑的现象,班主任受到学科教师的多次投诉。如果参赛的班主任不能立足这个情景里的现象,成为教育真实情景里的“人”,很难体验考证通过的学生那种欣喜之情与放松之感,也很难体会未达标学生内心的沮丧和外在行为的自暴自弃,进而很难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心理调适,而陷入泛泛而谈,产生言不对题的问题。

2.全觉体验,回归事实

教育情景解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措施的成败。班主任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解读,一方面取决于能否置身其间,另一方面取决于能否分清事实。所谓全觉体验,指的是班主任应该发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器官立体作用的功能;所谓回归事实,指的是班主任要根据教育情景里不同主体、行为、环境及其关系进行客观的分析。全觉体验能让班主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甚至沉浸其中,为学生的忧而忧、乐而乐;回归事实能让班主任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有一道小学组的主题班会设计题目呈现的情景:小学生下课期间打打闹闹,上课铃响,同学们都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有一个同学却举手要求上厕所,看到老师批准后,另外一个同学也跟风上厕所。对于这则材料,班主任如果不发挥全觉体验的功能,就难识别、把握第一个学生上厕所的原因在于生物钟紊乱,铃声造成他的应急反应;而第二个学生存在的事实是好玩,随意走出教室,成为不守信的存在。因此,该节主题班队会活动应该围绕“习惯与守信”而展开。

3.情理相融,文质兼美

教育情景答辩和主题班队会设计均设计了一个与专家答辩的环节,这既考验班主任现场敏锐的问题分析能力,也考核他们的语言表达智慧。有效的答辩应该是既具情趣又富理趣,内容与形式均做到雅致而富有美感。盎然的情趣能引发评委和听众的参与兴趣,而深厚的理趣则能让评委和听众从社会、人生、情感等方面引发感悟,做深入一步的思考,得到有益的启迪。广东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初中组第十八号“教育情景答辩”题,专家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上流行一种“躺平”思潮,如何看待这种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抵御不良的影响?抽到此题的选手面对这个问题,首先用诙谐的语气,指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该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巧妙吸引评委的注意力,然后给出自己的“褒义词”内涵,所谓躺平,面对困难、挫折,赋予自己顽强的意志,去直面成长路上的问题;面对成绩、进步,赋予自己淡泊名利之心,从而以平常心去找到自我价值。

二、关门闭户掩柴扉:切中本质的分析力

从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不管是主题班队会还是情景答辩,都需要厘清教育目标、统整与目标紧密照应的内容、设计组织内容的程序及评价措施。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班主任能够做到明辨德育问题、把握德育本质,且有逻辑地展开德育活动。从德育问题的分析上,班主任要能够做到善于分析教育问题产生的起点与达成的终点,以及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班主任聚焦的问题才会既仰望理想的星空,又对接现实的大地。从德育本质的把握上,班主任设计的教育内容不是知识拼盘,而是需要合乎教育本质,捕捉材料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然后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进行有智慧的工作。从德育活动展开看,德育活动不是教师单向道传授德育观念与知识的规训活动,而是促使学生与自然互动、与社会互动、与自我互动的德性体验、习惯养成和实践活动。

1.由表及里,揭示真义

无论是教育情景答辩还是主题班队会设计,班主任面对材料,不仅要把握材料所呈现教育现象的种种事实,更要对这些事实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本质分析。如果局限在教育现象的表层,自然看不到教育形象问题的真义,那么材料所蕴含的教育本质必然也就难以捕捉,解答起来容易走题。如中山的大赛,小学组主题班队会设计8号题,所呈现的教育现象是,学生怕班主任不怕科任老师,课堂中时常发生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与效果。该现象表面看来是学生不怕科任老师而导致课堂纪律的涣散问题,事实上是班主任没有和科任老师形成教育合力。而参赛选手缺乏切中本质的分析力,自然将主题班会的主题偏向“老师们,我们爱您”“遵守纪律,我们的责任”等等。

2.观照整篇,抓住关键

所谓观照整篇,抓住关键,指的是班主任既要把握材料里主体与主体、事实与事实的关系,也要分析材料中体现教育问题的关键词句,也就是分析教育现象隐藏的主要矛盾。观照整篇,不会一叶障目;抓住关键,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情境答辩和主题班会的审题环节,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审题不看情境;其二,审题偏题;其三,审题面面俱到;其四,审题看不到主要矛盾。比如,中山大赛高中组有一道题呈现这样的教育现象:班主任为了方便家长建言献策,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但有个别家长却当作发泄不满的平台,尤其是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或同学之间的冲突。面对这样的现象,班主任需要观照整篇,从班主任、家长,乃至学生不同主体,分别把握各自存在的事实,然后抓住微信群是“设置公共平台,目的在于建言献策”这一关键,将问题的纲领确定为公共交流规则的设计与调控,才会带动家校合作的良性发展。

3. 归因到位,夯实理论

问题提出以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归因,也需要根据归因的結果寻找理论支撑,进而剥开教育现象的内核,窥知问题解决的意蕴,拓宽实践方法的思路。在归因和理论依据环节,相当多的班主任存在如下不足:其一,只有枝叶,忽略森林。归因问题的细节,忽略问题的整体。其二,看见浪花,看不到暗涌的泉源。归因现象,抓不住问题本质。其三,下河摸石,而不是顺水推舟。套用理论而不会灵活运用。一场大赛,无论是小学组、初中组,还是高中组,一旦涉及理论依据,参赛选手喜欢套用共情理论、破窗理论、积极人格等心理学理论,喜欢搬用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杜威等教育家的思想,不去考虑这些理论与问题解决的适应性与匹配度。仍以上文的“微信群家校沟通”问题为例,参赛的高中组班主任选手一方面总结案例中班主任存在的问题:考虑问题单一,一心只想着班级好,利用家长资源,未考虑家长存在的多样性,价值诉求的私人性,缺乏对公共平台管理的制度建设,更忽略学生冲突、家校冲突的正确认知与正常交往的引导。另一方面归因家长存在的问题,分不清楚公共平台的社会规则,错误地将个人交往当成社会交往,将个人问题诉诸群体舆论,违反了积极建言的初衷。最后,整体把握班主任与家长存在的冲突本质,借助刘易斯·科赛冲突理论,形成正确面对冲突,发挥冲突积极作用的策略。

三、上山清晨下山暮:系统全面的筹划力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班主任情景答辩落实到实践操作,不能做道家论道、玄家说玄的空谈家,也不能做走马观花的游客,而要做一个运筹帷幄的谋略家和求真务实的实践者。从系统全面筹划维度看,班主任需要将主题班队会的环节和情景答辩问题处理视为一个系统,科学厘析构成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与审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形成契合学生德育培育规律的结构化框架;从精益求精方面看,任何分析框架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审视学生德性培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评价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不断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条件与手段、途径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自己所定环节的定位、价值与功能;从科学实践精神看,一方面需要班主任规范而到位地执行德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和课堂教学的特定情境进行灵活变通和创造性发展。

1.修“明德之品”,统筹设计行动的具体目标

德育目标是问题解决结果的预设,教育情景答辩和主题班队会设计均需要做实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措施是否得当与目标设计是否落实品德修养紧密相关。统观大赛选手的表现,在目标设计的环节均存在如下问题:其一,目标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其二,德育任务、内容代替目标,导致目标难以与学生品德修养照应;其三,目标琐碎,难以达成一课一得的教学效果。中山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高中组有一道题是关于家庭生二胎导致头胎孩子心理出现落差的问题,参赛班主任建构的主题班会是“同享一片蓝天白云,阳光普照大地”,先不论主题是否合适,其设计的目标如下: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亲子关系中他们独立性的重要性;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能够带着这种爱去继续完成高中学业;行为目标,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好好生活,不要有思想包袱。如果该节主题班会课定位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兄友弟恭”品德,该目标的建构应该调整为:认知目标,通过研习欧美国家及我国的人口政策,联系国内外形势,分析父母生二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情感目标,通过研习“孔融让梨”等传统美德故事,涵养学生兄友弟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行为目标,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体会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待两个子女的行为,导引学生正确对待父母及二胎的行为。

2. 做“明智之事”,系统安排解决问题的步骤

成功的情景答辩与主题班会,不仅要瞄准具体的问题、设计可操作的目标,还要根据问题与目标,设计富有逻辑性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往往浅尝辄止,常常凭借感官经验去我行我素,导致在大赛答辩的时候,落实到具体步骤或解决问题的基本环节时常出现如下问题:其一,主观随意,缺乏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其二,套用乱用,缺乏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联系;其三,游离材料,自说自话。从系统全面筹划的维度看,班主任需要将具体帮助视为一个系统,科学厘析构成具体步骤的基本要素,并审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形成契合富有逻辑性的结构化框架。逻辑从何而来,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一方面符合德育的知情意行统一等规律,另一方面符合学生由表及里等认知规律。例如,广东省第八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小学C组5号题,该选手针对小学生课间玩水、泼水、不拧紧水龙头等现象,设计的主题班会题目是“一杯水的力量”。建构的具体步骤如下:其一,一杯水有多轻;其二,一杯水有多重;其三,一杯水我珍惜;其四,一杯水我守护。在第一环节,班主任要求学生都去洗手间打来一杯水,感受现实之水的重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一杯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在第二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将手中的一杯水导入水桶,再来分析一杯水的用途,然后用课件播放非洲及我国西部地区缺水的数据,以及一杯水的用途,从而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在第三环节,班主任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去总结节约用水的方式和方法;在第四环节,播放学生课间及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节约用水的行为。从这四个环节,不难发现,班主任一方面把握了德育知情意行统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从学生认知方面把握了学生德性养成的规律,即促使主体自我体验,发挥主体自我反思,唤醒主体自我意识,规范主动自我实践。

3. 成“明白之人”,厘析教育实践的基本效果

班主任要实现卓越发展,就必须做“明白之人”。对于班主任而言,需要明自己的角色定位,明教育现象隐藏的教育问题,明教育措施需要涵养的专业德性、专业情意,还要善于总结教育实践隱藏的教育智慧与成就。笔者欣赏中山大赛小学组3号题的参赛选手的回答,当班主任巡视学生午休情况的时候,发现一个男孩走来走去,于是走过去让他马上躺下来,安静地午睡,没想到男孩子却指责班主任午休的时候可以走来走去,为什么他不可以。面对学生的质疑,班主任没有将自己置于规训者的地位,而是将自己处理为对话者、探索者。她具有教育智慧,走过去拥抱大声嚷嚷的学生,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午休;具有真诚的教育关怀,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正面与侧面的暗示教育;具有合理的教育观念,运用多元智能理念,说服学生接受午休活动的安排;具有诚实的教育态度,不回避自己走来走去影响学生午休的事实,勇于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一个明白的班主任,既明自己的优势,也明自己的不足;既明教育的真谛,也明教育的责任,那么自然会走在明明白白的教育路上去追求教育的归真、求善、至美之境界。

[本文系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项目编号:浙教函2021第47号-93)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项目“雅言雅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言说方式研究”(项目编号:浙教函2021年第252号)阶段性成果;教育部202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雅言雅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言说方式研究”(项目编号:教思政司函2021年8号)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德华.从情景答辩看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基于班主任大赛案例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 2018,(02):52-55.

[2] 奚广庆等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辞典[A].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09:157.

[3] 李畅,胡贵芝.5G时代“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全觉修辞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4):144-149.

[4] 史兵,刘玲玲.冲突理论视野下环境治理困境与出路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03):24-28.

[5] 王三堂.字词义趣如是演[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7:76.

猜你喜欢

感知力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科学教学服务
训练节奏感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探讨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鉴赏形象,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