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2022-04-02
毛泽东在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时曾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这一“奇迹”,正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写照。画家靳之林于1959年至1964年创作的油画《南泥湾》(见封底,260cm×95cm)就真切再现了这一伟大奇迹的诞生。
为了真实地再现当年的情景,画家远赴陕北深入生活,创作采风,带回素材稿50余幅。整个画作通过多组人物的塑造来展现当年南泥湾生产、战斗、学习的场景。画面中最右侧的两名战士在相互协作、修复镢头,中间是一群战士围坐着听头扎白羊肚毛巾的老乡讲述陕北耕作经验的场景。画面中多处可见的枪支与镢头,体现了战士们“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雄心壮志。画家将近处的劳动场景和远处连绵广袤的土地相结合,采用黄土高原自然的土黄色为主色,层次丰富、色调温暖,绘出了一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图景。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既要对付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又要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作斗争,加之华北等地遭受连年自然灾荒,敌后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陷入极大困难。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由此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延安数万名党政军学人员,投入到大生产的热潮之中。同年春,中共中央令旅长王震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荆棘丛生、荒无人烟但土质肥沃、适于开垦的南泥湾。部隊在物资匮乏、工具落后的境况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挖洞搭棚、制造工具、开垦荒地,使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农业生产和工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战斗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也在“劳动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口号下,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大生产运动为巩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支持敌后长期战争,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