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联大”教育活动史研究刍议
2022-04-02鄢祥锋
鄢祥锋
内容摘要:将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内迁粤北的华南地区高等院校团体,称为“华南联大”。“华南联大”先师们在民族危机下堅守教育,以教育抗战救国,为广东高等教育和学术的延续发展积蓄力量。采用微观史学、心理史学、教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梳理教育史料,考察“华南联大”的教学、管理、科研、社会活动和师生精神状态等教育历史,拓展民国高等教育史和广东地方教育史、抗战史研究范畴,加深历史体悟,为教育历史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内迁 教育史 “华南联大”
“大学是民族的灵魂,大学的兴衰,反映着国家文化的臧否。”[1]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高等学校内迁办学。在华南地区,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高等院校迁址粤北坚持办学、教书育人。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内迁高校124所[2],迁到韶关办学的有8所,加上抗战时期在韶关创建的有3所[3],共11所高校在韶关烽火育人、教育兴邦。
一.“华南联大”概念阐述
“华南联大”,是指抗战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内迁粤北的华南地区高等院校团体。它是高等教育史领域一个研究概念,主要基于地理位置、内迁粤北高校团体共同性、与已有高校团体名称对比以及内迁粤北高校巨大成就等凝练而成。
一是地理位置属性,一方面“广义的华南地区除广东、广西外,包括福建中南部、台湾、海南和南海诸岛,以及江西省、湖南省部分位于五岭以南的州县。”[4]粤北即广东省北部,属于华南地区。另一方面,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等高校均来自华南地区(广州),它们集中迁址粤北坚持办学。
二是内迁粤北高校团体共同性。抗日救亡和教育追求的一致性,以及高校团体间开展的联动。抗日救亡一致性体现在高校一致抵御外敌,共同抗战,师生组织街头演说、戏剧话剧等方式宣传抗战救国等方面。教育追求一致性体现在各校秉承既着眼于当前教育形势,开展战时课程教育和战时研究,也着眼未来培养战后建设人才。“华南联大”的联动体现在内迁粤北高校在教育资源方面的联动,如校际借读和图书资源共享等。
三是与已有高校团体名称对比。既区别于由国民政府组建的西南联大、西北联大,也区别于学术界研究丰富的学术概念“西南联大”、“西北联大”。
四是内迁粤北高校取得的巨大成就。广州沦陷后,韶关成为战时省会,大批文化团体组织和高校到此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加上高校云集,当时任教的名师有哲学家朱谦之、经济学家王亚南、剧作家洪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音乐家马思聪、图书馆学家杜定友、文献学家冼玉清等,文化大师聚集。“韶关从山城一跃成为与昆明、成都、桂林齐名的文化据点和广东战时文化中心”[5],不仅培养了原子光谱分析家黄本立、人类学家梁钊韬、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地理学家曾昭璇等卓越人才,还培养了国家急需青年人才,当时坪石有“粤北文化城”之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教育成就。
“华南联大”这段教育历史,在民国史、文化史、抗日战争史、地方史、文史资料中粗略提及,多为史料性和概括性描述,无深入系统研究。但是“华南联大”师生为规避战争烽火,秉着教育救国、兴学抗战的理想,创造了民国时期广东教育史上的奇迹。它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南高等教育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研究意义:重温兴学救国历史、续写教育国家记忆
一般而言,华南教育历史是包含华南地区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基础教育及社会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历史。“华南联大”教育历史与华南教育历史有一定联系又区别明显。“华南联大”教育历史是特指抗战时期,华南地区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内迁粤北的高等院校的教育历史,它是华南教育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一部分。“华南联大”兴学救国,在广东高等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正如余一心在《教育杂志》的“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中讲到“中山大学在千万人期许之下果敢地回到炮火中的粤北坪石……这种回到前线的勇迈的壮举将在中国大学教育史写上最光荣的一页……”[6]
1.一定程度上拓宽高等教育研究范畴。“华南联大”在韶关粤北践行学术理想、教育救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他们也是日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广东高等教育的根脉。“华南联大”教育史研究,可以更明确从历史脉络展示“华南联大”甚至广东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延续的演变进程,拓宽广东高等教育史研究范畴,是丰富华南地区内迁高校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
2.一定程度上深化和丰富区域抗战史和教育史的研究。“华南联大”在战乱中坚守教育兴邦的理想信念和以身许国的民族气节,保存了华南高等教育的根脉,是广东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推动了华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中国对日本的抗战,是反侵略拒绝侵略的战争……胜利的保证,都在于人力与物力的运用,智慧与科学的贡献,大学教育和学术机关正是战胜的有力支柱,它们本着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为真理与和平服务,以求赢得战争获取和平。”[7]“华南联大”教育史研究,可以丰富民国时期华南抗战史和高等教育史研究。
3.加深历史理解,有助于从历史角度深刻把握教育历史及内在联系,加深理解大学教育教学的规律。通过研究“华南联大”在战争年代承担的独特社会责任:培养技术知识人才,开设专修科、实用学科,科研研究和成果、社会教育、文明开化活动等。可以加深对于大学与社会,教育与国家、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研究内容:真实生动的“华南联大”教育历史丰碑
“华南联大”教育史立足于历史上微观的、现实的、具体的教育事实。它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以韶关为地域中心,把内迁到粤北的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历史作为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来源的多样性与特殊性。一方面要立足文本,深入挖掘书籍、报刊、师友、师生、亲友信件、日记、传记、纪念文集、特刊等,另一方面要关照非文本,分析证件、聘书、绘画、书法、器物、教具、教材、文具、图片、建筑等实物资料,将文本与非文本有机结合。
2.研究内容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结合。一是研究“华南联大”的概念界定、特点、数量;内迁原因、内迁的历程、意义;院系设置、教职员情况,办学概况和发展,师生学习和生活狀况,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以及“华南联大”参与粤北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活动。二是研究“华南联大”各高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考察和校外调查、实习活动,教育行政管理活动,招生与考试,学生社团活动,民众教育,以及师生所从事的抗日宣传活动、学生服务军需征调、参军支持抗战活动。三是研究“华南联大”师生创作的《文学生活》《春蕾》等壁报,各校出版的《中山学报》《文理月刊》《岭南大学校报》等刊物,学术大家出版的《中国经济论丛》《人类科学论集》《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等著作及《舞台技术》《经济科学论》等经典论文成果。以及“华南联大”各校的学术研究、讨论、演讲、座谈活动。“关于学习研究,也不觉沉寂,每系设有学会经常邀请名流学者的学术的演讲,或举行座谈会讨论会等活动,每当讨论会举行之际,全院同学大半参加,到会者不甘寂寞,必辩至面红耳赤才至,这是法学院的特色。”[8]如1941年6月26日,中山大学法学院苏德战争座谈会。1941年11月25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举行的时事座谈会:美日谈判与太平洋现势。1944年4月11日-12日英国都伦大学雷威克来中山大学讲学。四是研究“华南联大”各师生读书报国和抗日救亡并重所体现的精神、心理状态等。“广东文理学院的学生,在大体上说起来,对于精神的粮食与物质的粮食,都是相当注重的。如果我们可以用这两点来作为分类的标准,那么只注意于精神的粮食而忘记物质的粮食,和注意于物质的粮食而忘记了精神的各占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比数;一面注意精神的粮食,一面又注重物质的粮食,却占百分之七十以上……”[9]以及“华南联大”学人知识分子群体所展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知行统一等大学精神和艰辛办学、潜心学术的教育理想。内迁粤北的私立岭南大学,“本校教育政策向以研究高深学术,培植专门人材为目的。抗战以来,为适应需要实施战时教育,增设有关抗战建国科目。尤其注重提高民族意识,养成学生强固之爱国观念。一方面本着政府维持高等教育之方针,从事于经常工作;一方面负起时代之使命,尽量充实各院系教学与研究内容,提高教育效率,训练人才参加抗战工作及为将来战后建国之用。”[10]内迁粤北的私立广州大学,“知行合一教育,本校除注重高深学术之研究外,并着重教学合一,务使即知即行,免落空虚之弊,于法律系则设有假设法庭,于银行学系则设有银行实习,于工程则有星期踏勘等,又如农村服务,前线慰劳,后方筹募,一切抗建工作,均鼓励学生参加,务求养成学生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之最高原则。”[11]
四.研究方法:多维视野、融合贯通、史论结合
研究方法多元化、多维视野是深化教育史研究的有效途径,要“通过现代各种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时代的眼观来‘疏通’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系。”[12]“华南联大”教育活动史研究主要应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且几种方法是综合运用。
1.微观史学。微观史学更关注的是历史上那些具体的、易于观察的、个别的事物,更多的是关注个体的人的情感、心态、日常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它讲究小中见大,要把小点的研究与大的意义相联系,个案分析和结构、过程的结合。
以运用微观史学以研究“华南联大”教师活动为例,不仅研究教师的教学活动,还得研究与教师有关的家庭、吃穿、人际交往等因素,关注教师校内外活动的关联,以达成整体还原教师的教育活动。
2.教育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要求研究者吸收和融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华南联大”办学实地,回归真实的教育活动场景,与教育历史参与者融为一体,实现教育活动“在场性”还原,深刻把握当下来更好理解和研究过去的教育活动。
3.心理史学。各类教育主体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感知教育历史的途径之一,心理史学要求研究者要善于从“华南联大”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等的日记等带有私人性质的史料载体中寻找心理痕迹,深入教育历史,从客观世界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感知教育历史。
4.教育口述研究。教育口述研究从“‘活动主体的声音’这一侧面入手,通过与主体面对面交流、接触,既补充了原有材料的不足,更通过主体声音凸显了真实性和在场性。”[13]要搜集“华南联大”各类教育历史参与者、知情者的口述资料。
5.教育图像史学。教育图像史学要求研究者将视线由文字资料转到各种可视化的图像资料上,如“华南联大”在粤北办学处留下的各类有关教育历史的照片、图像等,应用图像再现教育历史。
6.计量史学。教育史研究主要在教育规模、程度和范围;有关教育结构的分析研究;各教育现象与教育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应用计量史学方法。比如“华南联大”各高校师生数量规模、师资结构、生源,专业和课程结构等,可以运用计量史学,通过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可以使有关“华南联大”的教育事实呈现得更为清晰、准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定性分析也更有理有据。
7.史论结合研究。“史论结合”即充分分析归纳“华南联大”教育历史资料,同时全面掌握科学的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理论。要把研究“华南联大”教育发展、演进的历史和对此进行指导的教育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起来,以达到论从史出,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参考文献
[1]欧元怀.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华教育界,1(1):7.
[2]徐国利.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几个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8(2):123.
[3]韶关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韶关文史资料第20辑[M].韶关:韶关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89:129.
[4]桑兵.“华南”概念的生成演化与区域研究的检讨[J].学术研究,2015(7):95.
[5]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472.
[6]余一心.抗战以来的中山大学,教育杂志,1941,31(1):5.
[7]欧元怀.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华教育界,1947,1(1):7.
[8]握筹.学校生活素描特辑:中山大学在坪石,学生之友,1942,4(4-5):21.
[9]许幕斋.战时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民意周刊,1940(159):10.
[10]佚名抗战以来的岭南大学,教育杂志,1941,31(1):41.
[11]王志远.抗战八年之广州大学,广大学报广州大学十九周年纪念特刊,1946:5.
[12]康乐,彭明辉.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
[13]周洪宇.论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的实现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7.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华南联大”教育活动史研究-以抗战时期内迁韶关高校为例(课题编号:GD20YJY05);2020年度韶关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重点项目-民族危机下的华南高等教育研究-以抗战时期内迁粤北高校为例(课题编号:SZ2020SK04)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韶关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抗战时期的大学精神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以华南高校内迁粤北群体为例”,编号SY2021SZ07;
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党的高等教育方针百年历程启示研究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