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北魏那堵墙
2022-04-02崔莉英
崔莉英
北魏立国之初的半个世纪中,崔浩在平城就是个传奇般的存在,他辅佐了三代帝王,助力北魏一统北方,与南方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从战国时起,诸侯国之间就修起了用以自卫的长城,那就是一道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墙,此后多个朝代也修边墙,防止边患。古往今来,庇护人们安身立命的城堡都是一堵堵泥土砌筑的墙围起来的,只不过围城的称为墙,围市的则叫垣也就是矮墙。人们也把那些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栋梁之臣比喻为墙,有了他们的存在,上保国家,下安黎庶。北魏时的司徒崔浩无疑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北魏的一堵墙。历史上如果是那些能臣良吏死于内耗,朝廷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自己人挖自己人墙脚的,也称之为自毁长城。
从北魏立国之初天兴元年(398) ,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半个世纪中,崔浩在平城一直是个传奇般的存在。他凭借深厚的学识辅佐了三代帝王,助力北魏从政权林立、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中拓展成一统北方的大国,与南方一直称为正朔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在拓跋珪朝,崔浩以书法出众跻身朝堂,深受皇帝赏识,历任直郎、给事秘书、著作郎等职,主要撰写各种诏令。拓跋珪晚年性情暴躁,众多官员稍有不慎便被治罪,崔浩却能独善其身,展现了他过人的才智。
在拓跋嗣一朝,崔浩凭借出众的天文历法知识升任博士祭酒、相州刺史、左光禄大夫等职,并负责给皇帝讲授经书,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因为其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智,深受皇帝器重,也被同僚敬服。首先是成功地阻止了朝臣提出的迁都,之后又在南朝宋皇帝刘裕新丧,少主继位,主战派认为南朝宋“主少国疑,大臣未附”,应该出兵攻打之际,崔浩认为历来“君子以不伐丧为大礼”,战争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会不得民心,此外南朝宋并未出现君臣纷争的乱象,不是出兵的好时机。虽然他的分析未能阻止北魏出兵,但事后满朝文武都认为崔浩的判断是对的。皇帝出兵打仗,崔浩作为随军参谋,让北魏此次出兵的损失降到最低。崔浩还参与处理朝堂的刑律事务,在拓跋嗣病重时提议立东宫太子,并成为辅弼太子的六位首辅之一。
在拓跋焘一朝,崔浩历任太常卿、侍中、司徒等职。除了随皇帝出征外,还参与了为国选士和修订律法、修撰国史等,助力大魏国从武功征讨过渡到偃武修文上来。
平北凉后,北凉才俊程骏、胡方回、宗钦、段承根、阴促达、张湛等,受到崔浩的赏识与推荐,大部分人出仕北魏。崔浩还上表征天下士子为国所用,国内有卢玄、高允、游雅等一批“贤俊之胄、冠冕州邦”的文人到平城为国效力。太延五年(439)之后的十年中,大魏国宣传礼仪,崇尚儒学,重视法度,兴办太学,整理经籍,天下士子也以北魏为正朔,争相归附,愿意出仕效力朝廷,一时间北魏平城人才济济。崔浩和众多身在平城的文人士子立身朝堂,奠定了大魏国的文化心理基础。还有众多的文人士子,不愿出仕,身在民间,喜好琴棋书画,崇尚自然,追求本我和个性,崔浩和众多民间隐士也保持着来往,赢得很高声望。在律法修订方面,崔浩提议在朝堂外设立登闻鼓,各州县设申诉车,供百姓申冤。他建议废除了多条使用多年的苛律,并创新了死刑犯必须由皇帝复核等律法,在当时律法中体现了人性化的特征和“慎刑省罚”的思想。
崔浩书法出众,他书写的《急就章》成为平城人家练习书法的范本,崔浩的书法来自家学,崔家书法为世摹楷,取法卫瓘,而又习索靖之草,善草隶,工行草,长于碑榜、篆书。现在存世的《太武皇帝东巡御射碑》《华岳庙碑》 《中岳嵩高灵庙碑》等北魏与崔浩同时期的碑刻或者碑拓中的魏碑书法,厚重雄浑,朴茂劲健,从中可以看到崔浩书法的影子。
在文学方面,崔浩著述颇丰,写出了《五寅元历》《五经注》《食经》《女仪》等著作,这些著述涉及天文历法、道德规仪、饮食研究、典籍校注等,并在平城形成一个以崔浩为首的文人圈子。
郦道元的《水经注》录入崔浩写于阴山行宫广德碑上的诗文:
肃清帝道,振慑四荒。
有蛮有戎,自彼氐羌。
无思不服,重译稽颡。
恂恂南秦,敛敛推亡。
峨峨广德,奕奕焜煌。
这是一首应景的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北朝纪事四言诗,从中也可以看出崔浩深厚的诗文功底。
在游牧民族建起的政权中,崔浩顺应潮流,尽心竭力推行汉文化,让北魏真正成为正朔,增加国人的心理认同感。他激进的作法也激怒了尚武的鲜卑贵族,受到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鲜卑上层贵族的强烈抵制。崔浩崇道,太子崇佛,由于佛教寺院享有免除徭役、赋税、租调等特权,佛教寺院急速膨胀,侵占了国家的经济资源与人力资源,后皇帝拓跋焘下达灭佛诏令,崔浩作为崇道的一方饱受诟病,并与太子等拓跋鲜卑勋贵形成了十分对立的态势。
为了平城更多的人能学习书法,崔浩及其属下提议将集众人之功多年修史完成的《国记》和由崔浩校注的儒家经典《五经注》勘刻于石碑上,得到监国太子同意。历时数年,终形成了“方百三十步”的十分壮观的书法碑林,成为平城胜景。此前文人们想看碑林只能到洛阳看石经。但因为《国记》刊刻于衢路让人争相观看,鲜卑勋贵们认为其中部分内容不雅,是“暴扬国恶”,修史的崔浩被盛怒之下的拓跋焘下令杀了,并连累了其姻亲和追随他的属下,不少人还是朝中重臣。只是不久拓跋焘也意识到杀了司徒崔浩相当于自剪羽翼,他的驾前再无诤臣,也再无明察秋毫、料事如神的忠臣。事后拓跋焘颇为后悔,在得知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逝,拓跋焘脱口而出:“李宣城可惜!”继而又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只是错已铸成,悔之晚矣。
平城桥附近的二猴疙瘩,疑似北魏大道坛庙或者静轮宫遗存
南北方对战时,北魏不敢轻易南下是因为忌惮刘宋名将檀道济。檀道济征战沙场近三十年,他还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了用兵的“三十六计”的兵法,曾让北魏大军深深领教并吃大亏的是檀道济在两军对阵处于下风且粮食短缺时使的“唱筹量沙”计,一出妙计让眼看大获全胜的北魏大军功败垂成,使刘宋军在北魏大军的眼皮底下安然撤退。但就是这样一位足智多谋一心报效国家的能臣良将,却因为功高震主被杀了,临死前檀道济说刘宋皇帝“汝乃自毁万里长城也”。
崔浩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杀,其实北魏国也是“自毁长城”。崔浩作为北魏的一堵墙倒了之后,自然会引起系列的连锁反应。一年之后先是监国的太子拓跋晃死了,宫人宗爱说太子要谋反,却无人为之申辩。又一年,皇帝拓跋焘也死于宫人之手,是因为拓跋焘知道了太子之死是无辜的。而拓跋焘的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也死于宗爱之手,是因为宫人宗爱怕拓跋翰上位对其不利。拓跋焘的另一个儿子拓跋余被扶上帝位仅八个月同样死于宗爱之手。直到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继位,才将宫人之乱平息。表面上看是中常侍宗爱祸乱朝堂而让拓跋家父子四人命丧黄泉,让朝堂腥风血雨,可谁说不是皇帝拓跋焘杀了朝中忠臣良将在自毁长城呢。
历经国史之狱后的平城,碑林被毁,这是一个不亚于云冈石窟价值的重大文化工程,但是被毫不留情地毁了,很长一段时间,满城皆习崔家书的书法胜景不复存在了。国史之狱牵连了众多修史的文人,这些人也是平城的文化根脉,很长一段时间平城进入文化荒漠之中,文人们不再著书,也很少有文化雅集之類的盛事,剩下的高允等文人,二十多年不言史,鲜著文,只拿愁心邀明月。
一千五百年前,崔浩是魏碑书法的缔造者,如今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书法界公认的魏碑书法的历史源头所在,延续着魏碑故里的城市历史文脉。大同东城墙带状公园内有雕塑名家创作的六位北魏历史人物雕塑,其中文昌阁前的一尊雕塑就是北魏司徒崔浩。在平城桥附近有北魏遗存二猴疙瘩,学者们认为或是北魏静轮天宫遗址,静轮天宫是崔浩力排众议主张修筑的道教建筑。让人感觉幸运的是,不管历史如何地薄凉,在千年之后的北魏平城还能有崔浩的一尊雕像存在,可以让今天的人们记住那位历史老人的模样,还可以到二猴疙瘩处故地重游发怀古之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