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2021-03-15辛创奇
辛创奇
天赐
在拓跋珪看来一切就是命中注定。既然是注定,那自然就有鬼神扶持了。所以,在征战中原的路上,拓跋珪崇尚佛、道。同时,又“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并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
但是在那些作为小白鼠的死刑犯身上实验多次后,成仙的丹药最终还是“啥也不是”!不过,这依然没有阻挡住拓跋珪那颗追寻“长生”的心。纵然长生虐我千百遍,珪哥依然待它如初恋。
此路不通走它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道士不行整佛教,反正就要实现“长生”小目标。
就这样,拓跋珪虽然经受住了炮火的考验,但是最终还是倒在了追求长生的道路上。
在“长生”的诱惑下,拓跋珪長期服用“寒石散”。
在这样的药力加持下,曾经英明神武的拓跋大帝终于变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加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从公元404年到409年,整个天赐年间,也是拓跋珪最后的六年里,杀大臣,杀兄弟,杀媳妇......
那些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整日惶惶不可终日,只能相互道一声“耗子尾汁”。
同时,也正是从他开始,影响北魏百年的残忍制度“子贵母死”正式确立。
也就是说,老拓跋家的儿媳妇们在生了儿子后,一旦被确立为继承人后,当妈的必须让“咔嚓”了。
《魏书》上说是,“恐女主颛恣乱国家”。并美其名曰“这是仿汉武帝的做法”,以此间接地宣扬自己建立的“大魏”政权才是华夏的传人,汉家正二八百的“接班人”。
其实说白了就是看不起咱们广大的妇女同胞,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也正是因为这一制度,让拓跋珪自己最终走向了死亡。
在老拓跋家的家族史上,流传着“诘訜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说法。
大抵老拓跋家的“熊孩子”打他们祖爷爷那辈儿起,就不怎么受姥姥家的待见。过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悲惨生活。
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加上北魏帝王间的传承等多重因素,使得拓跋珪把“子贵母死”这一老拓跋家的“陋习”一路传承了下来,并且在建都平城后最终确立成一道属于皇室的“立法”。
随着这一“立法”的施行,拓跋珪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天赐六年,立为太子的拓跋嗣因为母亲刘贵人被赐死的事,被拓跋珪斥责,撒丫子跑出了宫。
本来作为万年老二的拓跋绍突然就被推到了舞台上。
他的生母是拓跋珪的姨妈——贺夫人,也就是拓跋珪母亲的妹妹。
自古红颜多薄命,本来好好的一家人,却因为美貌,被自己的外甥看上。
最终丈夫被杀,自己也被强娶进宫,生下了“混世魔王”拓跋绍。而自己却成了姐姐嘴里“过美不善”,红颜祸水的一个人。
由于一次错误,触怒了处在精神分裂中的拓跋珪。暴跳如雷的拓跋珪将她囚禁,并准备第二天“咔嚓”了。
在极度恐慌中,贺夫人想到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自己的儿子——拓跋绍。在身边人的通风报信下,拓跋绍为救自己的母亲,纠集起身边的“爱豆”们,杀向拓跋珪的住所。
于是,一场父子相残的惨剧就这样在北魏建国的平城上演了。
天赐六年十月十三日(公元409年11月6日)晚,拓跋珪在“年轻人不讲武德”的拓跋绍及他的“爱豆”们的群殴下被杀死,享年39岁。
拓跋氏在大同的第一个时代就这样在血腥的宫廷政变中落幕了。再后来即位的明元帝拓跋嗣给他的谥号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后改谥为道武皇帝,庙号太祖。再后来的文成帝拓跋濬命昙耀开凿的昙曜五窟,(即现在的云冈石窟第16—20窟),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就是拓跋珪的造像。施禅定印,恢弘非常。
回首拓跋珪39年的人生,不禁感叹一句“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随着拓跋珪的退场,他寄予厚望的儿子拓跋嗣登上了平城的舞台。同年十月十七日,拓跋嗣平定了以拓跋绍为首的叛乱,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兴。
大同从此进入了拓跋的第二个时代——明元帝拓跋嗣的时代。
永兴
在战斗开始前,咱们先聊一下这“哥俩儿”的个人配置。
先说哥哥——拓跋嗣。
拓跋嗣是拓跋珪的大儿子。
老爹拓跋珪一直忙着和周围的邻居们干仗,所以他出生的比较晚。
于登国七年(公元392年)出生于云中宫。
老爹拓跋珪喜得麒麟儿,那自然是高兴啊!于这一年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拓跋嗣也是争气。
自幼聪明睿智,宽厚弘毅,非礼不动。
用咱们现在人的评价标准来说,打小人家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妥妥的“学霸+高富帅+霸道总裁范”。
“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的拓跋嗣对外“礼贤下士”,受到了大臣和百姓的拥戴,特给他老爹长脸。
对内孝敬父母,是爸妈眼里的“乖宝宝”。
再说弟弟——拓跋绍。
老辈人说,“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
在老拓跋家的这一辈中,老大拓跋嗣、老二拓跋绍、老三拓跋熙,剩下的几个不是早夭,就还是熊孩子一个。
老大拓跋嗣是妥妥的一枚“学霸”。
老二拓跋绍则是真正的“学渣”。
老三拓跋熙没有活成“坏老三”。
但是“学渣”拓跋绍作为老二却担起了这份责任。
所以,他在“奸”的同时,还有了“坏”。
史书上说他,为人凶恶残忍、阴险叛逆,不遵守教导。
喜欢在平城的大街小巷里游逛,往往抢劫行人,砍杀射击猪狗,作为游戏取乐。
有次看到有个孕妇,便将她的肚子剖开观看胎儿,把他老爹拓跋珪气个半死。
对于和大哥拓跋嗣的关系,也不怎么地。
天赐六年(公元409年)十月十三日,拓跋绍带人把他老爹拓跋珪给砍了。
听闻消息的拓跋嗣赶回平城,和拓跋绍展开了一场“学霸”与“学渣”之间的较量。
结果是,“学霸”拓跋嗣KO“学渣”拓跋绍。
在同年十月十七日,拓跋嗣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兴。
何谓永兴?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兴国平城,大魏永祚。
在以永兴(公元409年十月—413年)为年号近4年的时间里。
拓跋嗣内修庶政,积极处理老爹拓跋珪留下的“烂摊子”。
对外,他继承了老爹拓跋珪“敢打、敢干”的优良作风,继续开拓疆土。
此时在北方,北魏周边的国家已经被他老爹拓跋珪在的时候收拾得差不多了。
曾经一同争夺北方“话事人”的后秦也已经衰落。
所以,拓跋嗣把目光望向了更远的北方——柔然。
在这里,要先捋下北魏和柔然的关系。
柔然是鲜卑别部的一支。
他们的先祖曾经是老拓跋家老寿星拓跋力微属下的一个奴隶。
从小就忘了自己姓啥。他的主人看他是个“首秃”,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木骨闾”(在此省略一万字...大家可自行脑补)。
成年后,提拔为骑卒。
后来因为犯了死罪,木骨闾就纠结了百余人“尥蹶子”跑了。
他死后,他的儿子车鹿会拥有部众,自称柔然。
子孙以“木骨闾”的近音“郁久闾”为姓氏,并成为柔然的王族。
从此柔然和北魏开始了长达百年的爱恨纠缠人消瘦,口是心非得相爱相杀。
在拓跋嗣初登皇位的永兴年间,柔然人采用“游击”战术把北魏搞的身心俱疲。
在此期间,北魏由于要全力对付南边的东晋,无力对付柔然人的南侵,只能处于防御状态。
所以,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北魏开始在边境修筑长城。
于是在阴山以北地带兴筑一条长城,东起赤城(今河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内),长有一千余公里,同时在这一地带兴筑了一系列的城堡,其中著名的六镇就在长城以北地带。
神瑞
公元414年正月,拓跋嗣把永興改元为神瑞。
何谓神瑞?
君权神授,天降祥瑞。
《魏书》上说,“正月辛酉,以祯瑞频集,大赦,改元。”意思就是公元414年的正月,吉祥的事屡屡发生,拓跋嗣就大赦天下,还把年号改了。
神瑞这类事,历朝历代都有。作为积极学习汉人文化,努力融入华夏大家庭的鲜卑拓跋氏来说,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并且发扬光大起来。这一点在拓跋嗣的身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拓跋嗣极好阴阳之术,也就是说他动不动就喜欢算上一卦,美其名曰,以窥天意。所以说,他把年号改为“神瑞”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天降祥瑞”这事,其实就是和我们现在“吹牛”一样样的。要是吹好了,就是“厉害了,我的哥”,从而得到大家的跪舔。要是一不留神吹砸了,那就是“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所以,从公元414年正月至416年四月,历时2年有余的神瑞,并没有给大魏带来多少好的彩头。
先是在神瑞的第一年,老拓跋家的世仇——铁弗部的刘勃勃就带人打上了大魏的家门。
说起这刘勃勃,也是一个“狠人”。
他老爹刘卫辰和拓跋嗣的老爹拓跋珪,那是打小就互相看谁都不顺眼。
长大后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后来,几场战争下来,他老爹刘卫辰被拓跋嗣的老爹拓跋珪给干死了。
刘勃勃死里逃生,投奔了叱干部。
那年他10岁。
再往后他就归顺了后秦皇帝姚兴,也就是咱们上回书提到的,在柴壁之战中被拓跋珪打残的那一位。
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不管在何时都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但是,对于刘勃勃来说,作为和拓跋珪一样的枭雄,他肯定是不甘于屈居人下的。
后来,他干掉了自己的岳父没奕于,兼并军队物资,自号天王、大单于,国号大夏,改姓赫连,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在率兵征战四方期间,打得南边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曾叹曰:“吾所不如也!”
如今,自己的杀父仇人——拓跋珪虽然已经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本着“父债子偿”的原则,改姓为赫连的刘勃勃和北魏的拓跋嗣就还是继续代表匈奴的铁弗部和鲜卑的拓跋部继续死磕。
面对来势汹汹的赫连勃勃,拓跋嗣不只开启了有效的“物理防卫”,还对他进行了“精神打击”——语言上的攻击。
在鲜卑族逐渐汉化的过程中,拓跋嗣绝对称得上是汉文化的“铁粉”。
这位笃信阴阳的帝王,一直很相信“文字的魔力”。
所以,面对老拓跋家的世仇——来自铁弗部,已经更名的赫连勃勃,拓跋嗣为他起了一个绝对侮辱性的名字——赫连屈孑。
什么意思呢?
就是老太太靠墙喝稀粥——卑鄙无耻下流。
反正,就不是啥好玩意!
这一次的战争,以赫连勃勃撂下的一句“我还会再回来”的狠话而暂告一段落。
来自世仇铁弗部的威胁虽然暂时解除了。
但是北面老对手柔然这时“阴险”地笑了。
就是在这一年(公元414年)的八月,拓跋嗣派使者悦力延前去安抚柔然,以求修复双方破裂的感情。
谁料,热脸贴了冷屁股。
十二月,柔然就打上门来了。
面对这种给脸不要脸的行为,拓跋嗣直接“暴走”,上去就是几个大耳刮子。
最终柔然为这次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拓跋嗣率领的北魏大军一路逐回了自己的老家。
后来有着“乐府双璧”之称的《木兰辞》就是依据北魏对柔然的战争而加工创作的。
神瑞的第二年,老天依旧没有怎么垂青他忠实的信徒——拓跋嗣。
出于对他的考验,在神瑞第一年“人祸”过后,第二年“天灾”跟着就来了。
这一年,北魏境内大饥荒。
时任太史令的王亮、苏垣等人因为当时的一个预言,就劝拓跋嗣迁都于邺城(就是现在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这一带)。
说是,“平城这个地儿现在不咋滴了,咱卷铺盖走吧!”
对于热衷于“封建迷信思想”的拓跋嗣来说,神的这一预言,那是相当具有杀伤力了!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好基友,北魏平城时期最牛逼的“神棍”崔浩说话了!
在这里,咱们必须要着重介绍一下这位崔浩同学!
因为他绝对是北魏平城时代“神一般的存在”。
如果你们对这一称呼还没有具体的概念,那请参考一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评书里的刘伯温就知道了。
我们的崔浩同学绝对是“公鸡中的战斗机——牛逼克拉斯”!
打小他就和拓跋嗣一样,都是所有父母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打他爷爷的爷爷那辈儿起,老崔家就是国之栋梁,位列朝堂的人物。
后来到了他老爸崔宏这一辈儿,那更是“奔跑吧,后浪”里的代表人物。
他老爸崔宏打小就有“神童”之称,长大后更是被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当初,拓跋嗣的老爸拓跋珪打败后燕后,第一时间就是请崔宏出来给自己打辅助。
在当时拓跋珪的草台班子里,崔宏绝对是NO. 1——杠杠滴!
老拓跋家之前的集团名称叫“代”。
到了拓跋珪这儿,觉得我们的企业目标既然是要冲出北方,走向世界,成为一流的上市公司,那怎么得也要有个响呱呱的名字。
要不让那些鸡呀、鸭呀、还有大鹅咋看?”
于是,他把这一重任就交给了自己的那些老兄弟去整。
但是,这些人呢,干起仗来是一把好手。
要是让咬文嚼字,那真的是一筹莫展。
商量来,商量去,商量的脑瓜子“嗡嗡”,就蹦出了几个字“要不咱延续老祖宗的叫法,还叫代国吧?”
这句话一出,整的拓跋珪差点一口老血没上来。
心里一万头草泥马跑过。
暗骂了一句,啥也不是。
这时,他把殷切的目光转向了崔宏。
只见崔宏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吐出一句标准的清河腔“喃看还是叫魏吧!”
自此,老拓跋家的第二代上市公司才有了“大魏”的名字。
到了拓跋嗣的时代,崔宏更是被任命为当时“八公”之一,作为一个异族人,在大魏的董事会中,担任上了常委。
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老爸如此优秀,作为儿子的崔浩那更是,爹是英雄儿好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站在父亲的肩膀上,他也早早地进入了大魏集团公司的高层中,担任起了董事长拓跋珪的秘书。
这时,正是处于拓跋珪的精神分裂症晚期。
大魏上下,都是能跑则跑,不能则躲。
惟有崔浩一如既往,该干啥就干啥,丝毫没有受到老大拓跋珪的影响。
拓跋珪去世后,新上任的董事长拓跋嗣对他们父子更是信任有加。
尤其是崔浩,作为拓跋嗣的经史老师及好基友,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算卦。
牛掰的是,崔浩同学算的奇准。
厉害了我的哥。
所以,在神瑞二年众人吵着要迁都时,犹豫不决的拓跋嗣就咨询了我们的崔浩同学。
崔浩同學那是相当的“给力”。
首先,他提出反对迁都的建议。
然后告诉拓跋嗣,平城的重要性。
再然后又说,“你们鲜卑人少,在草原上放放牧还行,真要跟汉人一块生活,分分钟被同化了。”
一顿说下来,那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呀。
只把小嗣同学说得差点当场下跪。
当即竖起了大拇指,连呼“非常good ”。
就这样,平城作为都城的位置保住了。
最后,崔浩又给出了应对饥荒的建议。
最终使大魏渡过了这场“天灾”。
作为北魏平城时期少有的“守成”之主的拓跋嗣,他在神瑞年间还曾提出“国不与民争,藏富于民”的执政理念。
光这一点,我觉得就可以甩那些古代帝王很多条街。
经历过了神瑞年间的诸多坎坷,信奉上天的拓跋嗣大概也觉得这“祥瑞”不太靠谱。
于是在公元416年四月,他把年号由神瑞改为了泰常。为期两年有余的神瑞就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