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简史
2022-04-02刘志尧
刘志尧
大同,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
大同,与人类最高理想同名。
大同是一座耐人寻味、魅力无穷的城市,它有着印痕清晰的大同盆地史前文明的遗迹,地质文明的考证更印证了大同远古的不同凡响;辉煌的史后文明的遗存与传承彰显着它的不寻常地位。无论是有形的文明还是无形的文化沿革,都深嵌著它的那种与众不同的厚重感。
就地质文明而言,大同曾经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海洋,地质学称大同湖。追溯考究大同湖,首先得审视人类美丽的家园——地球。地球的发展史与地球所产生的生命,是传唱下来的最美丽最动人的大地之歌,是真正的远古的呼唤。
66亿年前,银河系发生了一次大爆炸。爆炸的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漫长时间的凝集,在46亿年前形成太阳系,相应的地球也就形成,时空的穿越给了我们审视地球延续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之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在加温,诞生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物质发生分离,重的元素下沉裹挟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40亿年前的地球出现了原始形状。
浩浩宇宙,茫茫星云。地球生命走过了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太古宙持续15亿年,元古宙持续19.3亿年,显生宙持续5.7亿年。显生宙又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距今5.1亿年—5.4亿年古生代的寒武纪,地球爆发了生物演化,被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使得地球生命跨入了新纪元。寒武纪是地球生命的转折点。在距今2.9亿年—3 . 55亿年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爬行动物出现;又在距今1.35亿年—2.05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垔纪,爬行动物逐渐减少。
地球生命运动同样伴随的是一次又一次造山运动。19亿年前发生了大别造山,14亿年前发生了晋宁造山,10亿年前发生了格林威尔造山,以及相继发生的印支造山、燕山造山和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在这一次次的造山运动中,或者沧海变为高山,高山退缩为海洋;或者陆地沉陷为湖泊,湖泊变成桑田,地球的表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沧海桑田变化过程中,地球表面,北纬40°线一隅出现了一处浩瀚无际的海洋,随着地壳继续不断的运动,这处海洋又崛起了一个个的海岛,海洋被一个个岛屿连接阻隔,退缩为一个被众山围着的大湖,大同湖形成了。同时期,邻近的呼和浩特湖也形成了,大同湖的形成也孕育催生了石炭纪和侏罗纪煤田。
大同湖面积到底有多大?距今有多少年?专家说法不一。大同湖是如何消失的也众说纷纭。但应该肯定,大同湖在2.05亿年的侏罗纪时期就有了,大同西面的山区侏罗纪煤田就是佐证,煤层中不仅能看到由植物所形成的煤炭,还有1.35亿年白垩纪的恐龙化石。这说明大同西面的山地是大同湖的边缘,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繁衍生存着的爬行动物。大同曾由海洋的消失形成了湖,湖的消失露出了大同盆地。这个湖应消失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强烈的地壳运动导致地表层的升降加剧,在华北冀西产生了东西向的山间断隔封闭盆地。
伴随着山体的持续抬升。紧随其后有了吕梁造山运动,使得中国西北部特别是山西西部得以更大幅度的抬升,并向东南方向倾斜,不周山的寓言典故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喜马拉雅造山崛起了青藏高原,崛起了昆仑山,崛起了晋北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大同地区海拔也相应抬升;西北大地的倾斜使得大同湖发生倾斜,大同湖像一个巨大盆子里的水向东南倒了出去,湖底海拔保持在了1050米。喜马拉雅造山稳定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地形地貌,大同盆地形成了。
大同湖水并没有倒干净。
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冰川降临和气候变化,使大同湖剩余之水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丰水期又形成了多个湖泊,占据了大面积的盆地;水位下降时,湖面仅分布留存在盆地的中心面积。消失了的大同湖仍然河湖相连,水源充盈。
一次次的火山爆发和一次次的冰川来临调节着大同盆地的气候。大同盆地变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大面积郁郁葱葱的,甚至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出现了。这种植被和气候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人类的出现。
由大同湖形成的大同盆地是一个地质单元,究竟有多大?通常所说的大同盆地,就是以大同为中心,向东延伸至桑干河上游的盆地,向南延伸到朔州一带狭长的盆地。这个盆地长约300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泛指大同平原地区并张家口西平原地区,即原雁北地区的平原地带加之河北蔚县、阳原等区域。这个狭长的平原地带,均属海拔1050米左右的高地,而这个海拔标高,正是出现人类和人类繁衍生息的生命线。在大同盆地范围内,无论它的水源还是土壤与气候,都占据了良好的人类生存的条件。
在这条生命线上,200万年前的泥河湾人出现了。也许正是有了泥河湾人艰难的繁衍生存和延续,又有了10万年前的阳高许家窑人、怀仁的鹅毛口人、左云的冯家窑人、朔州的后圪塔峰人;有了2.8万年前的朔州峙峪人。就大同附近生存的人类而言,有青磁窑石器遗址、小站石器遗址等,均属旧石器人类。1万年前,新石器人类几乎遍布大同盆地四面八方各个角落。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大同盆地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大同盆地自泥河湾人的出现,曾有过一次距今160万年前的第四纪大冰川的来临。当这次大冰川消失后,地球北部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温呈下降趋势,尤其在大同盆地的北部,有了比较干旱而寒冷的草原气候,草原南沿与大同盆地形成一条最为明显的气候分界线。这就是北纬40度线。
从大兴安岭森林繁衍生息走出来的草原人,成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广袤宽阔而丰饶的草原繁衍孕育了大量的草原人。赤峰市所发现的6000年前的玉猪龙成为红山文化的代表作,证实中华文明起码有6000年的历史。在距今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在大同盆地,桑干河沿岸发生了涿鹿大战和陂泉大战。春秋时期草原民族北狄白羊部落步黄帝和炎帝的后尘,分两支东进西突。一支沿黄河南下抵达河西、陕甘;一支越过阴山来到大同盆地。春秋时期到达大同盆地的先有周穆王西巡抵达,继有白羊王迁驻并在白羊河岸筑起白羊城,已有2600年的历史。gzslib202204021129随着北方民族从草原不断向大同盆地迁入,引起了三晋之一赵国逐渐地介入,以抵挡曾活跃在大同盆地的诸戎群狄。赵献侯十三年(公元前411年),在大同盆地筑平邑城,大同首入中原版图。
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在大同盆地设置代郡、雁门郡,并实行胡服骑射,轻骑简装,训练劲旅以便抵挡草原民族,大同行政区域仍归赵国管辖。雁门郡北破林胡、楼烦等北方草原民族,为保护雁门郡安全,置武州塞筑长城,从代郡到阴山置高阙塞筑长城。为防御北方草原民族匈奴犯境,派遣名将李牧驻守雁门郡和代郡边关要塞。
秦灭六国,战国结束,秦仍袭用战国行政管理建制,大同介于雁门郡与代郡之间。为了防务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以防备匈奴侵扰。
西汉时,在大同设置平城县。相对北方草原而言,大同乃属战略要地、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为祈福思安,渴求平安而起名平城。并在平城东设东部都尉治所。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中央控郡,分封王国。雁门郡本与太原郡等31郡为韩国韩王信封地,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刘邦遂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53县划归代国封地,都设代县代王城,城址在河北蔚县东北处。并先后派其兄和其子驻城镇守。
王莽新朝时,将平城改为平顺县,归并州填狄郡管辖。
东汉时,又改称平城县,属雁门郡管辖。东汉灵帝末年,匈奴大举侵边,自定襄到云中、雁门、西河遭受洗城灭顶之灾,平城遂毁于战火。位于平城东南25公里的班氏县幸免于难而西迁。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讨伐乌桓,才将代地平定,并将北边郡县散失之民收拢安集、耕牧养息为生。换置平城县于代县之东25公里处,划归冀州新兴郡管辖。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重新设置并州,平城又划归并州雁门郡管辖。
北魏时期,在河套一带崛起的拓跋鲜卑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率部从盛乐(和林格尔)迁都平城。改元天兴,并置司州。北魏在平城建都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展开一系列规模宏大的首都宫殿、苑园、楼台观堂建设,重大建设工程达上百处。所开凿的云冈石窟“雕饰奇佛,冠于一世”。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为万年。太和七年(483年)又回称平城。北魏在大同建都长达97年,是中国建在最北方的一座都城,历经六帝一王;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南安王、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孝文帝时,将平城改为司州牧,设置代尹。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成为恒州治地,管辖8郡14县;由高柳迁治平城的代郡管辖平城、太平、武周(左云城东20公里旧高山)、永固(大同北25公里西寺梁山);善无郡管辖善无、沃阳;梁城郡管辖参合、鸿县;繁峙郡管辖崞山、繁峙;高柳郡管轄安阳、高柳;北灵丘郡管辖灵丘、莎泉;其内附郡与灵丘郡独治。孝昌二年(526年)六镇之变,平城被毁,沦为废墟。东魏天平二年(535年)设置北恒州,治所暂寄肆州秀容郡城(今忻州西北125公里河管村南)。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大同改北恒州为恒安镇,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管辖。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太平县改为云中县。
隋时,开皇元年(581年)因避讳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之名,遂改云中县为云内县。大帝开皇三年(583年),对行政管制重新作了调整,废郡而保留州、县,但州之职能即为原郡之职能。到了炀帝时又改州名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制。于是,朔州于大业元年(605年)改称马邑郡,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
唐初将全国划为十道,实行州县两级行政管制。武德六年(623年)在大同设置北恒州,第二年取缔废除。贞观十四年(640年),由朔州北之定襄城移治后设定襄县,属内蒙古和林格尔移治的云中州管辖。永淳元年(682年),云中州与定襄县为入侵之东突厥默啜占领,废弃云中州和定襄县,将两地百姓迁移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年)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85年),又将云中郡恢复为云州。
唐中期,将全国划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专门弹劾不法官吏。唐后期,由道演变为方镇,设节度使,方镇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咸通十年(869年)设置大同军节度使。自此出现了大同之称的内容。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军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管辖云州、朔州和今之灵丘东之5公里的蔚州。
唐末,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西的大同城内的沙陀人内徙恒安镇。乌拉特的大同城属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而筑,沙陀人内迁后,大同之称也随之跟进移内,恒安镇改称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辽承唐制,呈道、州(府)、县三级行政管制,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之名始于此而相继沿用,统领二州七县:即今之阳原县的弘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之德州,大同县、云中县(旧高山城)、天成县,今之阳高东南之长青县、大同东北之奉义县、大同南30公里怀仁东之怀仁县,今之河北怀安镇东南之怀安县。被称作西京的大同城围长20公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1048年),将云中分治两县,新置大同县。
宋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因宋辽对峙大同在辽的统治辖区,故在宋宣和五年(1123年)预置云中府路,治武州塞云中府,统领云中八州:今之神池县武州、应州、朔州、蔚州,今之新保安奉州、呼市之东归化州、永宁县儒州、延庆市妫州。原本想设九州,另设云中州,称山后九州而预设未成事实。故设想的“云中府路”形同虚设。
金承辽制,改西京道为西京路,而府治、县治均未改。西京路辖二府、七节镇、八刺郡、三十九县、九镇。二府即大同府与德州府。
天德二年(1150年),将原设置的兵马都部署司改为西京路总管府,并更置留守司,设置转运司及中部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管辖七县三镇。七县分别为:大同县、云中县(旧高山城),今之新荣区拒墙堡西南宣宁县、怀安县、天成县,今之阳高南12公里处白登县、怀仁县;三镇分别为:今之大同东北奉义县、岱海附近窟龙城、怀仁安宿疃乡安七疃镇。大同府城重修后南门曰奉天,东门曰宣仁,西门曰阜成。gzslib202204021129元代全国始设省,中央设中书省,全国设十一行省。大同隶属于中书省河东山西道。至元二年(1265年),大同西40公里之云中县并入大同。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统领八州五县,即朔、武、丰、今之内蒙古托克托县东胜、呼市西南云内五县,及大同、白登、宣宁,今之集宁南平地、怀仁。大德四年(1300年)在西京黄华岭(今山阴县北黄花梁)立屯田;六年(1302年)立万户府,辖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宁武七屯。
明承袭行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大同路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大同府,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轄。大同府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及大同(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河北涞源县)七县。明实行卫所制,大同镇为九边重镇之一,设大同都卫驻白羊城(左云县),洪武五年(1372年)改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仍驻白羊城。
永乐七年(1409年)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十年(1474年)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年)设总制。所辖大同前、后卫(两卫治大同),大同左卫、云川卫(两卫治左云县),大同右卫、玉林卫(两卫治右玉县),阳和卫、高山卫(两卫治阳高县),天成卫、镇虏卫(两卫治天镇县),平虏卫(治平鲁县),威远卫(治右玉县南),井坪千户所(治今平鲁县井坪镇)等卫所,统领823堡寨,307座墩台。其地为今之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冀、晋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明初在此屯田,为京城西北屏障。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依旧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均有瓮城、吊桥、城壕,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均建城楼,四角有角楼,城正中有牌楼,城防固若金汤,为我国军事重镇的典范,整体布局“凤凰双展翅”形状。
洪武年间开始在大同修筑长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和嘉靖年间先后三次在大同修筑长城,万历年间又两次修筑大同边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山西行都司由白羊城移治大同,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称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驻朔州。
清入关,将行省略作调整。嘉庆前全国有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区,清末把将军辖区改为省。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顺治九年(1652年),府县复还故治,并从附近县移民增加人口总量。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大同、天镇、阳高、怀仁、山阴、广灵、灵丘七县和丰镇厅(乾隆十五年将丰川、镇宁二卫合并为丰镇厅)。
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府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二年(1913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州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管辖。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统辖雁北13县。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隶属“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大同省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以北同蒲铁路和京包铁路为界,建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设置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10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1947年分家改为“八、十、十一”三个专署,大同为“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下辖5个区、7个乡、70个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防卫司令部”,均驻在大同城内。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以大同城和口泉镇、平旺、王家园等13个村组成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市,划为5个区。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大同复归山西省。1958年大同市隶属雁北专区,大仁县划归。同年9月雁北与忻县合并,称晋北专区,大同隶属晋北专区。1961年晋北专区撤销,大同改为省辖市。1964年恢复大同县、怀仁县,仍属大同市管辖,1965年二县又划归雁北专区。1967年大同市改属雁北专区。1972年3月复为省辖市。1993年7月雁同合并,设四区七县,即今之城区、南郊、新荣、矿区、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左云县。2021年5月28日,撤销城区、南郊区和矿区,重新调整建立平城区、云冈区和云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