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村协同”理念的乡村产业振兴规划研究
2022-04-01战丽梅
战丽梅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5)
0 引言
乡村振兴成为当下重要战略,产业兴旺、经济多元发展为当下乡村发展重的点。通过研究景区依托型乡村产业发展,寻找产业发展突破口,拓展乡村产业链,解决乡村发展滞后的现象。对案例双龙村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引,打破“景村隔离”,形成景与村的和谐发展,借势补位,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
1 景区依托型乡村产业发展的面临的挑战
孙瑶[1]界定景区依托型乡村表现为位置上在景区内部或周边,发展上对景区有较强的依附性,在研究景村之间的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等互动关系中更强调乡村对景区的作用。黄凯丽[2]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村庄和景区作为2 个基本单元,在空间上具有相邻、重叠乃至重合的位置关系,并由此形成不同时期的发展模式。
图1 景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景村隔裂
当下,景区依托型村落在景村关系当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①通过围墙等方式隔离村与景,形成空间上的割裂,景村难以形成互动。②发展目标隔裂,村落与植物园难以形成互动、互补发展,引起目标发展的分异。③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缺乏统一考虑与管理,造成管理上的隔裂。本文案例双龙村紧邻两大景点,分别为南山植物园与抗战遗址博览园,因为两大景点部分空间在村域范围内,当前处于景村隔离状态。如何做好景区依托型村落共融互补发展是研究的重点。
2 “景村协同”的产业发展策略
目前景村产业发展的策略主要从差异发展、共享共建、产业融合等方向开展。乡村发展是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的有机补偿,与初始景区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的格局[3]。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注重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形成集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创意文化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4]。研究贫困乡村与周边景区通过客源共享、资源互补、功能互补,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和景区发展,助力乡村扶贫[5]。考虑到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景—村”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空间、产业、景观营造、内生动力等层面构建“产—景—村”融合发展理论模型[6]。
3 “景村协同”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双龙村规划设计实践
3.1 双龙村产业基础
双龙村处于重庆南山经济发展“三区两带”大格局的南山生态带上,周边产业发展多样,主要以文旅休闲为主,项目配套相对成熟。抗战博物馆与南山植物园是双龙村紧邻的景点,村产业与景区尚未形成关联,各自发展。目前双龙村已有盆景和农家乐两大产业类型。盆景多为自家作坊式发展,缺乏联合经营的效益且大众知名度较低;双龙村民宿与农家乐,各自经营,缺乏统一管理,有待提升。
3.2 双龙村“景村协同”的产业发展策略
首先,强化自身优势,盆景作为双龙村发展多年的优势产业,既符合上位规划中对于双龙村生态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城市人群消费的趋势。值得大力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形成一村一品的,助力城乡互动的龙头产业。
另外,借势补位,景村融合,为200 万过境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设施,留住双龙游客。借南山植物园之势,补位盆景文化,营建盆景博览园,双龙田园变盆景公园;借抗战博物馆之势,挖掘陪都文化,打造体验式共享民宿,双龙民居变小院客栈。
最后,共建共享,联合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采取“公服服务+旅游服务”模式建设村庄与景区的服务设施,满足村民与游客的多方需求。完善市政交通,建立公交+村民车队的出行方式,通过定点接送与预约等方式减少私家车上山,缓解南山停车压力。
3.3 双龙村“景村协同”的产业发展路径
首先,通过产业产业策划,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以盆景为核心,结合周边景区发展,策划3 大主题功能板块,构建10 个重点项目,以此打造盆景文化艺术公园村落。以“盆景+展示+体验+销售”为主要功能的盆景博览园板块,以“盆景+民宿+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盆景民宿园板块,以及以“盆景+艺术+游憩+种植”为主要功能的盆景创意田园板块。
其次,通过资源确权,推动三变改革。资源确权并分类量化管理,通过清理村内宅基地、集体经营用地、农林地等,确认集体资产林地2151 亩、荒山荒地178 亩、水域60 亩,经营性资产集体房屋1488m2、停车场15 亩,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估,估值2035 万元。另外,确认可流转承包地为40.59hm2,闲置房屋占地面积1.5hm2,建筑面积4300m2,其中公房5 栋。将集体资产变为产业资金,形成“一联多社”的组织架构。重庆双龙联合社——采用“一联多社”的组织架构,由生态观光合作社、盆景博览合作社以及物业管理合作社三大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
接着,农民变股东,村民认购村集体公司股份。联合社采用股份制组织形式,由联合社、村委会和入股村民共同持股。全村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56 户1159 人,将村集体2035 万元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设置股份1159 股,1 人1 股,村民人人成为股东,实现全覆盖。资本金70%是由村内集体产权的林地,农地和空闲宅基地抵押的资金;20%是由村民的现金认领作为股东,愿意加入双龙盆景产业运营;10%是来源于上级政府的乡村振兴产业支持资金。如有运营收益则股东平均3 年分红一次。股份制组织形式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形成造血能力又兼顾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增强了投资商的服务保障。
另外,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采取内外结合,联合经营的方式。内部形成一联三社的组织架构,嘴歪引入专业团队的联合运营模式。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联合社采用联合运营的模式,三大合作社分别与相应的专业团队合作,开展相关工作,并逐步培养村民的运营和管理能力,生态观光合作社主要通过与旅行社、旅游推广平台、创客工作室等合作,进行乡村旅游建设与推广、节庆活动策划和宣传等工作。盆景合作社主要通过与各派系盆景大家、盆景协会、村内盆景匠人以及微盆景工厂合作的方式,开展盆景博览会、盆景论坛、盆景技艺比赛、手工作坊、周边产品销售等工作。物业合作社通过与专业的物业培训公司、专业菜市场等合作,完成宅基地租赁平台的组建和管理、村民车队接送游客的管理和调度、为民宿提供健康食材的配给站的运作以及维护村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等工作。
最后,创立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农民增收。通过三变改革方案实施,将项目分为大—中型、专业型以及小型,项目主体包括独立运营的双龙联合社、村集体与企业联合经营公司、个体创客及个体村民,根据项目类型匹配项目组主体,村民可以通过参股、出租、经营以及务工等形式获得相应的分红、收租、经营以及受雇薪资的收入,提高村民收入。通过联合社提升双龙品牌,提供村集体以及村民收益,预计10 年投入期,5 年可收回成本。产业兴旺初期投入资金约2000 万元,集体产业年营收益2800 万元,集体经济中村民每股每年可收益约2 万元。集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可长期增值。
图2 “三变”改革运作模式
4 结语
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景村协同”的理念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建设与周边的关系统筹,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路径,为乡村产业和景区旅游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完善乡村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使乡村产业与景区旅游结合发展,同时更加强化乡村发展,融入生产加工体验旅游服务,打造文创民宿、田园休闲体验区、旅游养老基地等产业景观节点,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促进乡村景观系统的提升[7]。打破空间上的隔离,统筹管理与运营,注重文化、生态的保护与提升,完善集体经济经营与管理,保障人才引进机制落实,强调以产业为保障,拓展景与村,村与村,村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发展与运营。该理念下的乡村建设从景区依附为主逐步转变为景村协调,更强调乡村作为一重要的空间存在发展的独立性,真正实现乡村发展、村民自治、经济增收,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