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学习通在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01李丹汪荷玲
李丹,汪荷玲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出台,表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到达关键阶段。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我校市政专业《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在已经建构的“以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互联网”引入课堂,利用超星学习通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混合式教学。
1 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是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工程特性,其主要内容是学习道路、桥梁的结构组成、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结构体量大,施工时间长、过程复杂,工作环境艰苦,工程效果和质量关系国计民生。
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引入图片、视频、PPT 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二维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三维道路教学模型相结合,展示构造以及施工过程,但是距离施工企业工作内容所要求的知识掌握的精细度和施工图识读要求的准确度还有很大差距,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此外,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线上教育迅猛发展,MOOC、职教云、91 速课等平台应运而生,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真正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1-2],但学习过程中实时互动少、学习粘性低,传统线下课程实时有效互动的优点不容许被忽视。
因此,超星学习通结合虚拟仿真软件在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的专业教学形式、教学环境和结构,将信息化教学与课程合理融合,探索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有效提高工程技术类课程“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 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框架
结合“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特点和学生学情,依托超星学习通、虚拟仿真软件移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线下传统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线下外化迁移、课后线上思维提升三位一体学习模式[3-4]。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超星学习通台能够记录所有学生学习、交互、实践、课后拓展测试题和头脑风暴的所有环节。数据分析全面、真实、科学的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形成教学闭环。图1 为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
图1 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
3 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钢筋工程部分为例进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以应用为主线,内容新,实践性强,易于掌握,钢筋工程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包括钢筋的种类及加工、钢筋的连接、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骨架绑扎。该教学内容是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3.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钢筋不同分类方法、能够识读钢筋外形及钢筋表达符号及图纸表述。②了解钢筋连接的方式,简单复述不同方式的连接要点、钢筋加工流程及骨架成型。③会正确分析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布置并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能填写钢筋下料单。
能力目标:①能识读构件配筋图,绘制钢筋简图。②能准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填写下料单、料牌等。③能按照规范进行钢筋骨架绑扎。
素质目标:①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及合作探究的能力。②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职业素养。
3.2 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课的设计理念是做学教一体化,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前线上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课中迁移内化,课后拓展任务等环节线上线下共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化的目的,学习过程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钢筋工程学习过程设计
4 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4.1 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依托超星学习通实施“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后,我们对授课学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的统计结果可知:100%的学生均表示对此基于超星学习通“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有收获,其中79.1%的学生表示收获很大;95.8%的学生认为对于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75%的学生认为对于养成职业习惯比较有帮助或作用巨大;91.7%的学生认为对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较有帮助或作用巨大;83.3%的学生认为对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比较有帮助或作用巨大;87.5%的学生对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4.2 专家评价意见
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应用评价者包括参加课程调研的企业实践专家3 人、参加授课教师3 人、学校领导1 人,评价者按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应用评价
评价小组对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应用效果分析得出总结性结论,该超星学习通应用能够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改革的力度大;教学模式执行中能够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职业资格要求和企业标准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正确,课程的实施效果与课程建设的预期效果良好。
5 结语
从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基于超星学习通“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主,学生满意度高、专家认可度好,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未来还需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进一步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有效地“教”、个性化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