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患者手术结局及预后的影响
2022-04-01桑畅野闫长红
赵 敏,桑畅野,闫长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延庆医院 普外科,北京 102100)
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方案,近年来尽管手术规范程度及操作技巧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有部分患者远期预后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复发、转移是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不佳的主要原因[2-3]。有研究表明[4],新辅助放化疗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调节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而达到改善癌症预后目的。我们探讨了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手术结局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01月于延庆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3~79岁,平均(44.7±5.1)岁。入选患者均经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低分化直肠癌,并符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5]中相关诊断标准,脏器功能良好,UICC分期均为III期。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合并症;②全身一般状态较差;③合并其他脏器转移;④随访期间因非直肠癌及其并发症引起死亡患者;⑤直肠癌复发患者;⑥病例资料不全。入选患者中自愿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34例为观察组,将仅行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类及UICC分期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即使用6 MVX线直线加速器行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放疗实施常规分割,选原发病灶及肿瘤区域淋巴结引流区为放射靶区,每周放疗5次,连续治疗5周,照射剂量:18 Gy/次,总剂量45~50 Gy;与放疗同步给予卡培他滨口服化疗,剂量:825 mg/m2,每周第1~5天,2次·d-1,放疗结束停止化疗;并于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后4~6周内,在全麻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Dixon术式)。对照组择期在全麻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Dixon术式)。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计数切除肿瘤病变组织中MVD并观察PCNA及VEGF表达情况,染色后镜下观察细胞核或血管内皮细胞中出现棕黄色颗粒即可判定PCNA、VEGF染色阳性,阴性(-)标准为细胞核或血管内皮细胞无阳性细胞表达;镜下选血管密度最高的5个区域进行MVD计数,取5个区域MVD均值为最终数值。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回访,观察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及术后3年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病变组织MVD计数及PCNA、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除病变组织中MVD计数及PCNA、VEGF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病变组织MVD计数及PCNA、VEGF 表达阳性率比较 n(%)
2.2 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及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围手术期情况对比
2.3 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比较 n(%)
2.4 术后1、3年生存率及术后3年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术后1、3年生存率及术后3年复发率对比 n(%)
3 讨 论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三位,死亡率位列第四位[5]。直肠癌发病早期症状轻微,发现患病时多已进展为中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6]。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但因解剖关系复杂,切除彻底性较差,术后易复发[7]。控制术后复发、转移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直肠癌治疗模式由单一手术切除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发展,新辅助治疗是综合治疗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8]。有学者对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此类患者较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肿瘤缩小更为明显,并能获得更好的病理完全缓解率[9]。随着临床对新辅助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不仅能缩小原发病灶,还能使进展期直肠癌降级降期,提高肿瘤根治率,并降低复发风险[10]。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亦证实新辅助放化疗具有提高患者1、3年生存率,并降低复发风险的效果。VEGF是临床常用评价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可靠指标,且敏感度较高,其在原位便能对血管生成进行诱导,进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在治疗后复发、转移患者中均呈高表达状态[11];而肿瘤患者VEGF的高表达状态可促进MVD增高。PCNA是DNA聚合酶的重要辅助蛋白,亦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程度[12];因此,VEGF表达水平与PCNA及MVD呈正相关。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病变组织中MVD计数及PCNA、VEGF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新辅助放化疗可抑制直肠癌患者VEGF及PCNA表达,减少病变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进而达到缩小肿瘤病灶,使肠癌降级降期的目的。
综上,新辅助放化疗可抑制直肠癌病变组织MVD生成及PCNA、VEGF表达,缩短患者术后排气、进食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1、3年生存率,应用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