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探究

2022-04-01王梓鉴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质量管理

王梓鉴

摘 要:在现如今的社会民生问题中,食品安全无疑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测体系与质量管理工作尤为关键,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形成完善、系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成为了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应重视的根本目标。对此,本文在阐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原因,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质量管理;风险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and Quality Management

WANG Zijian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Tonghua 134000, 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social and livelihood issues, food safety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monitoring system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my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forming a sound and systematic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mechanism have become the fundamental goal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urrent food safety field. In this regard,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and qual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practic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food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risk

近些年來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对保障民生产生着决定性作用,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重视与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稳定、民众生命安全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政府也为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能够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但我国仍有许多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成为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尽快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与预警,全力促进各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民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的意义

1.1 消费质量

在社会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中,食品行业日益完善,食品种类变得丰富多样,在此基础上对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更为严格的挑战。尤其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快餐类消费现象变得十分常见,饮食服务行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人们的消费安全,就必须要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从食品生产阶段及时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对保障民生质量与促进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社会影响

一旦在某些地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有可能在社会层面迅速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无论是“三聚氰胺”事件还是“地沟油”事件的产生,都在社会层面引起了广泛的议论,人们对这些食品厂商逐渐失去了信任,最终导致企业逐渐走向衰落。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对吃穿住行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然而仍有个别不法分子为了盲目追求经营利益而选择使用非法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各类化学添加剂的作用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最终导致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了食品行业领域所应关注的重点工作[1]。

2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2.1 缺乏重视意识

我国在2009年之后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在十几年中一直受到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与重视。但许多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缺乏基本的重视意识与完善理论,未能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作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通常需要从项目选择、任务分配、数据统计和数据运用等方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

2.2 监测方法落后

现阶段我国已逐渐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各行各业中逐步加强了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与实施,针对环境污染、农业种植等行业领域更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系统的标准体系,对规范行业发展、维持绿色生态水平具有重要的规则标准指导作用。然而与西方各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领域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监测方法比较落后,各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法并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为可靠、真实的数据信息,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2]。

2.3 卫生基础薄弱

在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发现,个别超市、餐馆存在着较为盲目的私营化现象,为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减少了在食品安全质量上的成本支出,尤其在食品清洁卫生基础设施中,未能针对性加强设备资金投入力度,导致实际卫生基础设施存在薄弱现象,无法正常保障食品安全质量,也很难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对食品安全风险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2.4 监测数据封闭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尽可能杜绝食源性疾病的产生,从而实现优化食品消费者综合素质与消费水平的目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是指导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然而这些监测数据并没有在消费者风险交流工作中进行公开,整体监测数据存在严重的封闭性现象,消费者无法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真实结果,对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长久之下极易使消费者失去对食品安全部门的信任。

3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3.1.1 明确部门工作职责

为了能夠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各级部门之间必须及时明确工作责任与分工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在岗位责任制度的约束下,使各级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食品安全风险监督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地完成预定监管任务,促进整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监督管理部门还要能够结合关于食品安全风险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与规章制度,加强必要的监督检查工作质量,保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落实。

3.1.2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而言,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对工作顺利开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在食品生产、质量检测、风险管理等全过程中均离不开管理队伍的人工控制过程,其中的人为操作因素占比相对较高,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每一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做好定期培训工作、完善管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促进整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

3.1.3 完善督导检查方法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督导检查方式以强化督导检查质量。尤其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通报机制,做好电话汇报检查工作,在每个季度都需要开展抽查检验工作,在一年两三次的全面督查工作中完善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地毯式督导检查方式强化监督管理质量,对食品监测的全过程加强监督检查,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产生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相同问题的产生,促进整体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

3.2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的质控考核机制

3.2.1 加强监督考核力度

不同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机构具有不同的业务水平,在业务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各机构部门的监测精确度水平尤为关键,尤其是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业务的核心部分。因此在实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监督考核力度,及时从考核过程中观察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改进与完善。

3.2.2 促进食品安全交叉互查

通过交叉互查活动的开展,促进各监测机构部门之间相互学习与进步,提升监督检查实效,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可通过交叉互查活动来检验监测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在全面推进监测考核实践中促进发挥监测机构的正常职能,提高监测水平,强化食品质量安全。交叉互查内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针对食品添加剂的超标状况进行交叉互查、对食品包装荧光添加剂进行交叉互查,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活动,在取得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的前提下促进交叉互查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所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以及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3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的措施

3.3.1 完善管理机制

在实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过程中,监测机构、部门需要结合预制的风险监测方案规范开展工作,能够合理选择监测样本,在明确监测方法的同时加强监测质量以取得可靠的结果。地方疾控中心也需安排专业小组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与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在信息数据支持下形成完善的科学预警机制体系,不断强化安全警戒线问题的探究力度,及时挖掘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在获得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中,为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另外在监测机构中还要及时完善数据管理报告制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综合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意识、重视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管理与预防工作[4]。

3.3.2 创新监测方法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食品种类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各类食品加工工艺日益复杂、精细,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①监测机构需及时创新现有的监测方法,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职能,为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工作发挥更为优异的技术价值。②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通过积极学习先进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促进整体监测水平的提升。③从定期监测工作中着手改革,减少常规监测工作次数,增加不定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工作次数,能够从突击检查中及时发现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风险根源问题,搜集重要的监测数据,并完善现有的数据展示模式,借助线上数据实时展示的途径,加强对监测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以便为实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3.3 合理利用数据

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的日益完善与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级部门机构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实际监测工作中,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发现,许多部门结构呈现出独立开展、独立运用数据的现象,未能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也未能从数据整合分析中及时发现问题,这种现象并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数据信息化水平发展。所以必须要从基层监测结构部门不断强化现阶段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有效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源头的产生[5]。

4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还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均是保障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关键途径,对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问题的产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关机构、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的意识和职能责任认识,全面促进整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为消费者的消费合法权益提供重要的保障、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静.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3):221-222.

[2]朱月秋.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质量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27(27):422-423.

[3]杨中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方法[J].现代食品,2017(22):21-23.

[4]张玲,隋秀芬,密叶.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123-124.

[5]宋晓洁.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J].科学大众,2020(3):295.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风险质量管理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