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冷链物流中的食品安全思路探析

2022-04-01孟亚辉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安全管理

孟亚辉

摘 要:冷链物流相比较于传统形式的常温物流系统而言,复杂程度、要求都相对更高,一旦食品在冷链环节发生任何问题,都会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保证食品冷链物流环节的食品安全是相关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主要在冷链物流体系中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物流保障;食品安全;安全管理

Analysis of Effective Ideas to Ensure Food Safety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Meng Yahui

(Hebei Dingzhou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Dingzhou 073000,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ormal temperature logistics system, cold chain logistics has higher complexity and requirements. Once any problem occurs in the cold chain, it will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erefore, ensuring the food safety in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is the main topic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need to focus on. The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food safety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llow-up research.

Key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logistics support; food safety; security management

我國农产品的保鲜、储藏技术萌生于20世纪初期,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农产品的保鲜以及存储技术逐渐得到完善与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因此有关人员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以及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在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实现健康、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1 加速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价值

1.1 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层面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我国生鲜农产品在生产层面的优势相对较强,但是冷链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持续提升进口农产品的准入标准,有关绿色、技术、质量层面的壁垒,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因此,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打破目前在贸易层面存在的诸多壁垒,还能强化农产品在国际层面的竞争能力。

1.2 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损失都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在流通环节,水产品、肉类、果蔬类的破损率每年分别为15%、12%、20%~30%,而每年单纯果蔬类的经济成本损失≥1 000亿元。由于生鲜类农产品受到上市集中性、储存保鲜能力不足、售卖困难及价格季节性的波动等的影响,农产品产量增加后农民收入却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产后损失,推动农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农业资源,还是推动农产品跨季节实现均衡销售、农民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的一个主要渠道[1]。

1.3 适应农产品大规模性流通的客观需求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农业产业架构在调节层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的流通,我国逐渐形成了反季节、长距离的流通模式。①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农产品逐渐向着区域性精细化生产模式转变。很多农业产品逐渐推出了特色区域,生鲜类的农产品也逐渐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2]。这给农产品跨区域的运输与保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②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程中,对于物质需求逐渐提高,反季节水果销量逐年上涨,而这也需要深层次的提升储藏水准。因此,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是更好适应我国生鲜类农产品实现大规模流通在客观层面的需求。

2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体系下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信息化程度和有关标准以及法律法规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冷链物流与诸多部门和环节息息相关,只有及时构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实现健康、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信息层面缺乏现代化的设备和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且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及流通层面并不具备特别明确的目标[3]。

2.2 食品供应链仍然停留在固有模式中

目前,在国内物流配送体系中,一些易腐败产品的配送主要由经销商及生产厂家负责,用于国内的物流配送,并没有第三方物流体系。因此需要在网络及信息化层面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完善,食品冷链在运输层面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待于深层次的提升。食品冷链物流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督管控环节,各个部门所掌控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一旦安全问题发生,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4]。

2.3 冷链物流环境应用的技术不够现代化

食品冷链过程复杂程度相对较高,食品需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等诸多环节中一直处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但目前所应用到的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办法同时满足上述诸多需求,从而导致食品被大量浪费。

2.4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冷链体系并未形成,物流浪费较为严重

我国在食品运输过程中,蔬菜和水果只能确保70%不会被损坏、蛋类食品可以保证90%不会被损坏、肉类食品保证约95%不会被损坏,每年在经济层面大约会造成800亿元的损失。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在冷链硬件层面并不具备质量相对较高的设备,中低温库数量相对较少、缺口较大,在制冷设备及冷藏车层面处于严重匮乏状态,食品在具体运输行业对于低温的要求无法予以有效满足。因此,食品冷链的物流体系有待开展深层次的优化及

完善。

3 冷链物流行业中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

3.1 加速冷链物流有关技术设备的应用及创新

加强对物流运输的基础研究,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积极鼓励有关企业朝着国际标准的低能耗发展,应用环境友好、绿色、健康的自然工业物质,采取环保节能的制冷工艺[5]。相关部门要加强科技研发力度,以环保节能为基础,研发新型冷却设备及冷链运输工具,实现移动形式的现代化分级预冷装备,新型保鲜减震的包装材料,绿色型的防腐产品及技术,降低产品裂变以及腐损的核心技术工艺等诸多技术以及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6]。科技部门主要负责冷链物流企业,从正规厂商购买或租赁专业且标准的运输、生产设施设备,以更快的速度淘汰、消除市场范围内的能耗高、不符合標准的冷藏、冷库、交通运输车辆。

3.2 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准

①鼓励有关单位强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定位等先进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根据标准化的需求来配备全过程的温度自动化监控系统、控制系统、记录系统和车辆定位追踪系统,积极应用订单、运输、仓储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冷链物流行业全过程的温度管控,以及高效性、时效性的具体需求,针对每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机整合。②积极鼓励有关企业构建冷链物流行业有关数据信息以及在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层面的专业化系统,有效实现冷链物流信息工程的信息化及透明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实现区域性及全国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的建立与完善。③针对相关服务层面而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平台,充分实现与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对接工作,以此来推动企业、政府企业、区域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数据交流。

3.3 积极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在经营管理层面的理念革新

重视现代化先进冷鲜物流管理技术,采取创新性理念来做好冷链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①加大扶持一些专业性强的冷链物流企业,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冷链物流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农产品加工、生产、流通的企业相互之间在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和基础设备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对冷链物流的流通、组织进行有效的优化及完善,促进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由以往传统的基础性服务,逐渐向增值性的业务不断延伸。②国家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大型的批发性企业、连锁经营性企业,通过自身原有的设备在社会层面提供冷链物流的有关服务,开创冷链共同配送、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并通过相互结合的有机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对有关设备、设施、标准和技术等进行优化、完善,从而提升城市冷链配送的现代化以及集约化水准。③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平台最大化的发挥自身在资源整合层面的优势,与农村合作社、小微企业等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及交流,为小型市场在主体创业层面开创有利的条件。④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航空运输、大规模运输、铁路长距离运输等诸多层面的优势,形成公路及冷链物流行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大力支持及发展国际冷链物流运输业务。

3.4 完善及优化冷链物流的基础性网络措施

强化对冷链物流行业基础性设施的建设规划,逐渐覆盖全国性主要产地、消费地之间的冷链物流网络。鼓励区域性、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冷冻、冷藏、加工和流通形式的冷链物流设备。在主要物流节点及大中型的城市实行升级及改造,或者重新构建一批崭新的冷链物流园区,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实现集中性、聚合性的发展,强化面向城市消费模式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以及各种冷链配送设备的构建,发展目前城市范围内最后1 km的低温配送物流体系。此外,还要构建冷链物流行业设施化、标准化设备及监控管理体系,积极鼓励更快适应市场的流通性冷库、产地冷库、冷藏库的建设及发展,对多温层的冷藏车的设施设备进行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7]。同时积极鼓励大型食品生产单位、连锁经营单位,构建并优化停靠、接卸等冷链设备,鼓励超市、商场等零端网点配备冷链设备,针对冷藏箱等标准化、便利化的冷链运输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及应用。

4 结语

食品冷链事业与产品质量安全息息相关,针对我国国内的物流冷链行业,相关部门应该科学合理地借鉴或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以此为基础,从合作共享、食品保鲜、冷链物流运作和食品安全管理等诸多层面,构建出一套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并有针对性地贯彻落实,由此才能够让冷链物流行业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杨萌.河南省生鲜冷链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38(1):149-151.

[2]石谢新.创建高效冷链供应链体系应对食品安全挑战[J].中国食品工业,2021(17):78-81.

[3]王仙玲.基于食品安全的湖北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5):165-166.

[4]李艳丽,秦玉鸣,刘飞,等.食品冷链物流交接服务标准化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1):59-61.

[5]李思聪,叶静,李冉.德国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管理与实践及经验启示[J].综合运输,2020,42(8):108-113.

[6]唐衍军,许雯宏,李海洲,等.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质量安全信息平台构建[J].包装工程,2021,42(11):39-44.

[7]申娜娜,郑广远.冷链物流标准化助推农产品食品安全建设研究[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1(3):69-72.

基金名称: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发展研究”(HB18GL050)。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安全管理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